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临颍县位居中原腹地,辖9镇6乡,367个行政村,75万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20.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88.1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38亩,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县。近年来,面对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县情,我们坚持以内部挖潜为重点,以集约节约为根本,着力破解建设用地难题,有力促进了"三化"协调发展。一、科学规划布局,引导节约集约用地强化规划控制引导作用,优化用地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在编制  相似文献   

2.
加强土地监管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已刻不容缓.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且不可替代.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1.29亩,低于全国人均面积;2007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1.22亩,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07年我国人均仅有1.38亩耕地,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开化县地处浙江西部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耕地面积19.27万亩,人均仅有0.56亩,且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为缓解土地供需矛盾,该县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发展与保障共进,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该县近年来建立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激励机制,全力推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大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极力盘活存量闲置建设用地,认真执行"双控"指标和产业政策,把好供地关.其中,开化县工业园区土地节约利用各项指标在衢州市均名列前茅,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  相似文献   

4.
坚持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25日是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邦立国的基本依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后备资源十分稀缺,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我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我省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基础设施薄弱,产能比较低,加之用地结构不够合理,土地利用粗放。  相似文献   

5.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集中体现了"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的用地理念.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信息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07,(12):33-35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和依法严格管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批准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和人选。会议指出,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土地供需矛盾突出,但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的现象相当普遍。节约用地的潜力很大。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解决发展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不仅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还要切实解决用地浪费问题,大力促进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会议要  相似文献   

7.
临海市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人口113万,人均耕地仅0.45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1.39亩的三分之一,土地资源贫乏。目前正处于加速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需求十分旺盛,人地矛盾尤其突出。近年来,为坚持节约优先战略,深入贯彻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我市以强化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监管制度落实为抓手,不断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土地利用管理能力,进一步夯实节约集约用地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当前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我区由于区域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仅1.57亩,这些年耕地面积又急剧减少,全国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甚至略有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用地还存在严重的粗放经营现象。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设用地综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提高,2007年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157.59公顷,占全省建设用地供给总面积49.9%。为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该省组织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潜力调查工作。结果显示,全省可供挖潜的建设用地近30万亩。同时,该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研究工作,起草了《关于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和《关于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意见》,加紧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专项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集中体现了“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的用地理念。如何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浙江国土资源》2013,(1):62-63
在2011年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的基础上,一年来。诸暨市继续深入推进“365”节约集约用地行动,坚持节约集约、保障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制定用地计划,积极组织用地报批,高效盘活转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在保障发展合理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报批各类用地1.33万亩,供地6788亩,消化利用转而未供土地5000多亩。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命根子。人均耕地只有0.55亩的广西容县,把严格保护耕地,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从2005年至2011年,容县共安排了农村建设用地指标33.95公顷,用于19个农民新村点建设,全县建新居拆旧房共节约土地12.45公顷,农村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农村节约集约用地措施,农田耕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几年来,容县的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4.
齐河县地处鲁西北平原,总面积1 41l km2,总人口60万,人均耕地2.02亩,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各类建设用地不断增多,土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为此.齐河县及时转变思路,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促进经济快速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动员全县上下从盘活存量、节地挖潜上想办法,在提高土地投入率和产出率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节约集约用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设用地综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提高,2007年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157.59公顷,占全省建设用地供给总面积49.9%。为了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该省组织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潜力调查工作。结果显示,全省可供挖潜的建设用地近30万亩。同时,该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研究工作,起草了《关于积极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和《关于挖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意见》,加紧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专项研究。按照建立建设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评价考核办法的目标,加紧专项研究工作进度。目前,项目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并请国土资源部及有关方面进行了中期论证。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促进广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广西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处调研组对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7.
宣传口号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3.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4.保障科学发展坚守耕地红线维护农民权益5.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6.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资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探索山西发展与保护并举的节约集约用地的途径和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得出山西省建设用地总体规模从趋势上成线性关系,建设用地虽处于节约集约利用状态,但整体上山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是很高,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对构建节地型模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空间布局、盘活存量土地,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面积2 246 km2,人口124万,现辖莱城、钢城两个区。近年来,莱芜市始终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调整思路,眼睛向内,不断开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新途径,切实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集约发展新路子。1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大事来抓莱芜市境内山区丘陵面积占80%以上,人均耕地目前只有0.86亩,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是全省人均耕地最少的市之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全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自2000年…  相似文献   

20.
全国耕地面积以每年180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到2005年底已逼近18亿亩的底线。我省连续5年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实现占补平衡有余,新增耕地储备5.2万公顷。但受“地大物博”观念的影响,一些地方违法用地、浪费土地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树立资源忧患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