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高路堤的变形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变形监测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高路堤的病害防治过程中,监测资料显示,该路堤的平面位移和路堤沉降均与路堤填方高度成正比;工程活动对测点的位移增量有较大影响;工程措施的实施,降低了路堤的变形增量.通过监测,证明有效的控制了施工活动带来的超量位移,为安全施工和设计变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志斌  李亮  杨小礼 《岩土力学》2006,27(Z2):353-358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实践,采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找出了荷载作用下斜坡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滑动破坏面出现的位置及形态,并确定了其极限承载力的大小。在通用条分法的理论基础上运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编制了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计算程序,并应用于该试验模型的计算分析,计算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利用极限平衡通用条分法不仅简单可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3.
高路堤沉降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景宏君  苏如荣  苏霆 《岩土力学》2007,28(8):1762-1766
以某高等级公路高69 m路堤的沉降资料为研究样本,采用经修正了的非匀速填土和非等步长沉降观测时间的 GM(1,1)灰色理论预测模型进行高路堤工后最终沉降量预测,与等比级数曲线模型预测结果对比,认为这两种预测模型都能很好地预测高路堤工后最终沉降量,且灰色预测模型较等比级数曲线预测模型能更好地反映高路堤不均匀沉降趋势。同时认为考虑了沉降观测时间非等步长性和路堤填土速度不均匀性的灰色预测模型,其预测结果更符合高路堤沉降变形趋势,可进一步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斜坡变形综合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结合研究斜坡变形的各种方法,建立了针对斜坡变形和破坏的工程地质评价系统。该系统由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法的稳定性计算子系统、可靠性评价子系统和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的预测子系统3部分组成,可完成对斜坡的稳定性计算、可靠性评价和变形及破坏的预测等功能,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斜坡灾害的防治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庆某不稳定斜坡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位于重庆市区的某不稳定斜坡, 其变形区范围内拟进行大规模基坑开挖, 为保证安全施工, 必须准确评价斜坡的稳定性.在现场调查、归纳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 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变形监测, 研究斜坡变形特征; 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将结果与实际变形监测曲线进行对比、拟合, 得到监测点的位移情况, 从而准确了解不稳定斜坡的变形情况; 最后基于极限平衡法和FLAC-3D强度折减法对不稳定斜坡天然状况以及基坑开挖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软岩填筑高速铁路路堤的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全风化及强风化软岩岩块作为高速铁路路堤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得出了模型路堤基床系数K30、变形模量Ev1和变形系数Ev2等物理力学材料参数。采用Drucker-Prager材料有限元理论,分析了路堤在竖向准静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值和实测值较吻合,其对软岩岩土填筑路堤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余闯  刘松玉 《岩土力学》2008,29(5):1305-1309
结合大量实测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路堤荷载作用下水平向应变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得出了侧向变形沿深度呈“弓”型分布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符合该变化规律的预测模型及参数求解方法,模型中a、b和c等3个待定参数能简单地求出。工程实践表明,该预测模型不仅反映了侧向变形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且有一定的精度,能反映出最大侧向变形发生的位置,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韩西平 《地下水》2010,32(5):100-101
2000年7、8月的特大暴雨使紫阳县遭受到有史以来的惨重损失,县城区山坡变形,交通中断,襄渝铁路安全运行受到威胁。本文对紫阳县城东三岔路口变形山坡崩塌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边坡高陡的地形、开山采石及降雨是边坡变形崩塌的主因;并运用有限元分析法和工程地质类比,提出了削坡除险后边坡锚喷加固的范围和深度。  相似文献   

9.
王志斌  李亮  邹金锋  杨小礼 《岩土力学》2008,29(8):2189-2192
采用大型室内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斜坡地基上一个土工格栅加固的填方路堤和一个未加固填方路堤在坡顶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规律.重点介绍了该模型的试验设计、测试和试验数据分析方法.试验主要测试了填方路堤边坡坡面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填方路堤顶部垂直位移、填方路堤内部应力、填方路堤内部土体位移、填方路堤的破坏面形态等.试验结果表明,加筋能够提高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的稳定性及承载力,并且能够大幅减小路堤的水平位移,该模型试验结果对西部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舟山群岛海域潮汐通道较多,海底斜坡失稳现象普遍发育,多发的海底滑坡对海底光缆、围海工程、港口码头等近岸设施具有很大威胁,针对其发生机制的调查研究越发受到重视。本文基于自主研发的海床变形观测系统,配合孔隙水压力观测系统和水动力观测系统,在舟山朱家尖岛西南侧典型海底斜坡自2019年8月29日开展为期75d的变形观测。结果表明:观测范围沉积物变形分为3个部分,海底斜坡底部潜在滑动面(海床下12~13.5m)沉积物累积变形量约0.75mm,侧向变形过程呈现阶梯变化特征且变形方向与斜坡倾向吻合,顶部变形与潮汐方向一致。观测发现潮位变化会改变沉积物超孔隙水压力变化,由其引发的深、浅层沉积物超孔压差改变是观测区海底斜坡潜在滑动面侧向变形的主要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让宏  朱本珍 《岩土力学》2011,32(7):2117-2122
通过分析目前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稳定性状况的本质特点,结合目前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切合实际地提出了从热学和力学两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和计算,并综合评价斜坡路堤稳定性的方法。通过现场典型断面的计算分析可以看出:①对于热力学属性呈动态变化的斜坡路堤,分析其最不利状况可以得到符合实际的稳定性状况结果;②当斜坡路堤处于热学稳定状态时,其力学稳定性也可能呈现不稳定情况,所以需要从热、力学两方面共同分析其稳定性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符合现场实际的结论。此方法原理简单、结果明确,对于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在运营阶段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魏佩顺 《岩土工程技术》2019,(3):162-165,177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斜坡路基边坡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不同路堤边坡坡度、地基坡度、路堤高度及路基宽度对路堤位移和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斜坡路堤边坡坡度的变化对路堤位移及应力影响较小,建议路堤边坡坡度在1:13-1:1.7范围选取;2)随着斜坡地基坡度的增大,路堤位移及剪应力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建议斜坡地基坡度不超过1:4.5为最佳;3)随着斜坡路堤高度的增大,路堤的位移逐渐增大,最大剪应力先减小后增大,建议实际施工中路堤高度可选取18.22m;4)斜坡路堤的位移及应力均随着路基宽度的增大而增大,实际工程中建议路基宽度不超过20m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高填斜坡填石路堤的强夯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铁富  王靖涛  王小川 《岩土力学》2008,29(10):2775-2778
在分析斜坡地带高填石路堤的常规压路机械压实施工工艺缺陷的基础上,探讨了强夯法处理地基的加固机理、有效加固深度、试验检测方法及工法特点,结合洛阳-三门峡高速公路填石路堤的施工实践,提出对常规压路机械施工的填石路堤进行强夯处理的压实施工新工艺,对保证修建斜坡地带高速公路高填石路堤的施工质量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黑方台黄土斜坡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方台常年农业灌溉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在透水性差的粉质黏土层顶部形成了厚度不断增大的饱和黄土软弱带,导致斜坡蠕动变形诱发了大量的黄土滑坡,滑坡体在地下水的浸润作用下转化为黄土泥流向前运动。为对黄土斜坡的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研究,进行了8个围压下的固结不排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饱和黄土应力应变模式表现为强烈的应变软化剪缩型,并具有一定的稳态特性。300 kPa围压以下,试样强度丧失,土体完全液化,其余围压下的试样产生部分液化,抵抗变形能力增加,土体应力状态可划分为完全液化区和部分液化区。斜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因上覆黄土厚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通过插值计算,黄土层厚度大于临界黄土厚度(约20 m)时,斜坡产生突发性滑动变形破坏,反之斜坡产生缓慢变形的黄土泥流。研究结果证明了黑方台削方减载治理工程的科学性,并为滑坡的防治和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抗滑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鑫  刘晋南  黄明星  邱延峻 《岩土力学》2012,33(4):1261-1267
在路堤荷载作用下,斜坡软弱地基易产生侧向变形过大、滑塌失稳等病害。路堤下坡脚处采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以有效限制地基侧向变形,是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核心设计原则。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经与室内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成果对比、校核,建立抗滑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精细化数值分析模型,研究抗滑桩桩距、桩长、桩身弹性模量、桩身横截面尺寸及桩位等设计参数对其内力、变位的影响。研究表明:下坡脚处实施抗滑桩可显著约束斜坡软弱地基侧向变形;需综合考虑桩身受力、经济性、施工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桩距;桩长应深入滑移面以下,但随着桩长的增长,加固效果增长不明显;随着桩身弹性模量、桩身横截面尺寸的增加,抗滑桩的加固效果得到一定提高;抗滑桩宜设置在下坡侧路堤边坡的中部。  相似文献   

16.
涂国祥  黄润秋 《岩土力学》2015,36(Z1):523-530
以某高速公路填筑试验路堤为例,基于非饱和土渗透及强度理论,采用渗流场与应力场、稳定性计算耦合的方法,对两种不同透水特性的路堤在降雨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稳定性系数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及规律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1)透水性能较好的路堤斜坡下部降雨入渗要强于斜坡上部,透水性能较差的路堤斜坡,雨水往往以近似于均匀的形式入渗;(2)透水能力强的路堤斜坡在短暂的超强降雨或者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超长的降雨过程中,其最小稳定性系数易于出现滞后现象,一般滞后0.5~3 d,透水能力差的路堤斜坡最小稳定性系数有显著滞后特点,一般滞后7~15 d;(3)总降雨量一定、雨强大于等于50 mm/d条件下透水能力强斜坡能达到的最小稳定性系数随降雨时间增长而降低,而透水能力差的斜坡最小稳定性系数受雨强和降雨时间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仁义河特大桥南桥台南侧斜坡为例,分析研究了可溶性软弱基座型斜坡的破坏方式及其变形破坏力学机制,认为该斜坡的失稳破坏主要为崩塌破坏,并存在倾倒(外倾型)、倾滑(内倾型)和基座倾滑3种崩塌破坏方式,形成不同崩塌破坏方式的内在变形机制有弯曲一拉裂、弯曲一层间滑动和拉裂一滑移3种模式,从而为解决该类特殊斜坡工程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变质软岩路堤填料湿化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线法,对十堰-天水高速公路安康西段的变质软岩路堤填料,在两种密度条件下进行了大型三轴试验,同一竖向偏应力下饱和与风干状态填料应变的差值即为湿化引起的应变,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填料的湿化变形发展呈两个阶段,临界湿化应变的大小与竖向偏应力和围压的比值密切相关,同一密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各曲线变化点的湿化应变值较为一致;填料密度增大,则变化点的湿化应变值增加,说明密度和围压不仅影响湿化变形的大小,还影响其发展规律。根据3种围压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对两种密度的填料,分别建立了填料湿化变形发展规律的公式,并用新的第4种围压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校核,吻合程度较好。该公式可用于分析高速公路施工中路堤湿化变形的大小及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代反演理论,由时序数据重构相空间,通过反演各时序资料的相空间动力方程,探索出一条确定斜坡系统独立变量以及研究系统的动力演化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保加利亚学者提出了对强震作用下斜坡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以测定坚硬岩体中的地应力场为基础。作者叙述了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对必要的原始资料收集与分析的阶段.论证了强震发生时决定斜坡稳定性的力的平衡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