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2016年5月,成都跻身8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需要实现"五中心一枢纽"中的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功能。本文研究了当前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发展建议。大城市铁路枢纽体系发展趋势纵观一些发达国际大都市,其铁路客运站基本呈现"一城多站"的格局。例如,在巴黎,多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目前大多采用的客运专线建设模式的前提下,针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客运站的合设方案,从枢纽布局、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以及旅客运输组织等方面来分析客运专线引入既有客运站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具体方案的制定和比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交通信息系统具有动态化、离散化等特点,原有的信息技术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交通应用的实际需求;借助于WebGIS可以满足交通信息化的现代要求,为出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公交信息。但ArcIMS自带SQL查询是隐含式的,对于专题应用的查询,尤其是给公共信息服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分析WebGIS-T的大众化信息服务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rcIMS构建的沈阳市公交换乘的自定义界面化查询方案,克服了ArcIMS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新闻资讯     
正国务院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会议强调,建设长江经济带,要注重发挥水运运量大、成本低、节能节地的优势,抓好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一是加快实施重大航道疏浚整治工程,消除通行瓶颈,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和干线过江通行能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二是建设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高等级广覆盖公路网和航空网络,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与港区的衔接,完善油气运输通道和储备系统,大力关键词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5.
新线地铁站换乘路线更短、更顺畅,连通商场、写字楼、酒店本刊讯近日,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北京新建的地铁线路正试点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和建设,包括去年底开通的地铁6号线、10号线等线路的多处站点。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称,因为北京以前的地铁、公交和房屋建设体系是相对独立的,2006年之前是偏重建筑,2006年至2008年偏重交通。为了让市民能够更加便利地出行,现在开始整合建筑和交通,将轨道交通一体  相似文献   

6.
李方震  李超 《城市地质》2021,16(3):309-313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人口密集、交通堵塞、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城市空间需求增长与地面空间有限的矛盾日益突现,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交通网的建设已通过建设地铁线网、地下停车场和地下交通换乘枢纽形成地下交通系统,缓解了地面空间、环境资源对交通网的限制.以地下输送的高效率支持地下、地上各功能设施运转的高效率,局部地下空间利用已经超过50 m.为了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安全稳定,提供所需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特别是50~100 m深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北京王四营地区土体旁压试验,获取了0~100 m深度内黏性土及粉土力学性质,并在相同深度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旁压模量和压缩模量随深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并用数理统计方法总结出二者的定量关系,为王四营地区100 m深度地下空间的利用提供可靠的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公路装卸区是油库油品通过公路运输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油库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作者从油库公路装卸区布置方式和要求,交通组织形式,车辆的种类及交通组织流线方面提出一些设计探讨,使业主在公路装卸区的使用管理上更方便,交通组织更顺畅。  相似文献   

8.
钱丽萍 《吉林地质》2014,(1):131-133
桦甸市是吉林省重要的矿业、水利、交通发达地区与枢纽之一,长期的人类活动,诱发了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本文在调查编制《桦甸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基础上,针对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措施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20,(3)
烟台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省重要的矿业、渔业、交通发达地区与枢纽之一。长期的人类活动诱发了山体崩塌、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本文在阐述烟台市地质灾害概况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不断规划和建设,多条铁路引入枢纽,从而形成一个主要客运站、多个辅助客运站共存的情况时有发生。枢纽内主要客运站通常连接多条铁路线路,新线引入车站时存在共站合场、共站分场等方案,因此,结合不同车站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站型布置十分重要。本文对多线引入泸州站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对铁路枢纽性质与格局、运输组织、拆迁情况、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比对,确定了最佳站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城乡客运现状研究是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深入了解宁波城乡客运现状,揭示城乡交通运行规律,研究发现:宁波市城乡公交运营管理模式具有"统一管理,层面划分,职能定位"的特征;宁波市现状城乡公交运营模式主要是承包和挂靠经营模式;宁波市城乡客运主要采用班线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经营模式落后、服务质量不高,部分路段交通秩序混乱,票价较高、与群众期望存在差距。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宁波市城乡公共交通的管理及城乡公交一体化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2010,(2):16-16
中国交通报2010-01—27消息日前,宁波铁路枢纽工程开工,其中甬江左线特大桥同时开建。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需求的急剧增加,同时由于建设初期征拆不到位和规划前瞻性不足等因素,建成后的立交面临通行能力不足的弊病。考虑周边交通的发展或路网改造形成后的新布局等因素,为改善交通功能、缓解区域交通压力,将既有立交改造为全互通立交成为多数城市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太原市西中环南延工程起点处立交为例,阐述并总结立交改造工程的建设难点和拼宽桥设计原则,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图1、图2)。  相似文献   

14.
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交通碳排放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IPCC清单指南的数据, 采用"自上而下"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对2000-2013年甘肃省交通碳排放进行测算, 对交通碳排放总量、人均量、交通能源碳排放结构及碳排放强度进行动态分析. 基于STIRPAT模型, 运用岭回归统计方法对甘肃省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 甘肃省交通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煤炭、汽油、柴油、电力四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占交通碳排放量的绝大部分; 交通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城镇化水平、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人均GDP每增长1%, 导致交通碳排放分别增长0.221%、0.137%、0.174%和0.125%. 建设低碳交通体系将成为甘肃省交通部门减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取水枢纽是供水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形式多样。研究陇县供水工程段家峡水库取水枢纽的取水方式及选取问题,通过对总干渠取水、放水洞取水、泵站取水等方案进行分析论证,确定合理的取水方案,认为由坝后灌溉总干渠取水方案最合理。为其它由水库供水的类似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郑州市综合交通规划》,结合《畅通郑州白皮书》以及郑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布局构想,未来中心城区将形成"井字+环形"快速通道系统布局。"环形"即三环快速路,由北三环、西三环、南三环和中州大道合围。三环的建成将实现市区快速路与高速公路之间的接驳和转换,可有效缓解主城区道路拥堵状况,提高郑州市区向外辐射的交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航片解译,提取城市的空间结构信息,综合判读分析,查明城市土地利用现状、扩展状况和建筑密度。通过计算机建立起环境信息数据库,为研究市区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教育和科研单位、绿化等布局,提供相应的基础图件。  相似文献   

18.
交通系统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全球—区域—地方发展中不断促进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与人口流动,交通—区域发展交互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高速交通快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出行理念下,国内交通地理学在以任务带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挖掘与技术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瞄准学科难点和研究瓶颈,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围绕交通—区域发展交互领域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交通地理研究团队为代表,阐明近10年来在交通地理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主要贡献在于:(1)高速化、网络化和复杂化视角下的交通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2)交通系统与区域—地方互动机制;(3)交通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空间组织机理。基于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区域发展“、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新冠疫情防控与交通出行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应用,为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交通地理学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浙江地质》2009,(2):31-31
1月21日,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项项目获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预审批复,为该项目顺利完成可研批复和初步设计批复提供了用地依据,并为确保该项目及时开工完备了用地前期手续。上海至杭州铁路客运专线属于我省与铁道部重点建设的“三线一枢纽”铁路工程。也是我省落实中央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原计划在今年初开工建设,为保证按时完成用地报批任务,规划处及早行动、加班加点、主动服务,落实多项举措加快用地预审报批:一是立即部署加快预审进程。  相似文献   

20.
项目介绍 鄂州花湖机场项目占地面积106.9万m2.2030年近期规划总建筑面积90万m2,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330万吨;2050年远期规划总建筑面积140万m2,旅客吞吐量2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908万吨.建成后,将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机场定位为货运枢纽、客运支线、公共平台、航空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