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解决现有边坡勘察试验钻孔布置的优化方法概念复杂、计算量大,需要预先定量估计边坡失稳损失,在实际应用中不方便的问题,利用边坡响应面机器学习模型提出了一种边坡勘察方案的信息价值量化指标,进而给出了边坡钻孔布置方案优化方法.利用边坡部分特征响应面模型建立了安全系数与勘察数据之间的关系.利用随机模拟样本即可实现对边坡勘察钻孔方案的信息价值量化指标计算,分析不同勘察方案时不需要额外重复计算安全系数,大幅提高了分析效率.基于提出的方法,对不排水边坡案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与文献中相似,算法复杂度和计算量大幅降低.本方法可以快速评价和对比边坡勘察方案的信息价值,进而实现钻孔布置方案优化,具有概念清晰、算法简单、计算方便的特点,计算量也相比传统方法大幅降低,易于工程勘察设计人员接受和采用. 相似文献
4.
古田水口水库库区南侧一处形成的填土质高边坡,严重影响建筑安全及群众安全,根据建设场地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等综合分析,并采用软件进行建模验算,对场地边坡整体稳定性做出定性评价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煤矿延深勘探网度及工程布置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煤矿延深勘探的网度及工程布置进行了认真剖析,并得出了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的认识。本文内容虽主要指重庆地区,但对煤矿延深勘探具有普遍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拟研究的边坡工程为一废弃的采石矿山边坡,边坡高度约100m,边坡岩体内部岩溶断裂构造发育,岩体结构和完整性变化复杂。为利用现状边坡建造摩崖石刻工程,应采取有效的勘察技术手段详细、无损地查明边坡体内断裂构造、岩溶、岩体完整性等的分布特征并评价其对摩崖石刻工程建造的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应用电磁波层析技术(EMT)探测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的有效性及其工程地质解释的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探测边坡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断裂破碎带及溶洞的分布和发育特征,根据电磁波吸收衰减系数的变化有效评价边坡岩体完整性的分区分带的空间变化特征,为摩崖石刻工程建造和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蕴藏的煤炭资源中,适合露天开采的占有相当比例。随着四化建设对能源需求量的加大,势必加快露天煤矿建设和开采的速度,并加大现有露天矿的深度。 相似文献
10.
11.
文章根据岩土工程强制性条文要求,论述了工程勘察存在地下水类型、抗浮水位确定、场地类别和液化判别等实际问题,并对示范性文本作了某些补充分析及探讨,对于深化勘察内容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岩土工程勘察现状,对岩土工程勘察理论与经验、勘察的经济性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天津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实际特点,对天津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涉及的地基承载力、抗震地段划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工程勘察实际上是一种“信息获取、信息理解和信息应用”的过程。作为一项技术和服务,工程勘察的信息化应由工程勘察业务信息化和工程勘察管理信息化两方面组成。工程勘察信息化的作用包括信息化辅助业务和管理、信息化支撑业务和管理以及信息化提升业务和管理三个层次。当前,有必要对工程勘察企业信息化的模式、工程勘察业务信息化提升的方式和工程勘察信息化的标准化等问题做进一步研究,以推动工程勘察信息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从边坡工程参加保险少的原因剖析出发,结合边坡工程自身的特性论述了边坡工程保险的可行性.然后从边坡工程保险实施的角度,基于边坡的可靠性分析和经济风险分析,通过一定显著性水平下的区间估计得出了保险费率的表达式.最后简要介绍了边坡工程保险的程序. 相似文献
16.
测温法是寻找地热田的一种直接勘探方法,而浅层测温法则由于工作效率高、成本低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勘探方法。但因近地表温度场易受日变、年变等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区分与校正各种干扰因素是方法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本文讨论了校正与区分各干扰因素的方法。地表浅层温度信息是地下热源状况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利用近地表温度异常可推断地下热源分布状况。通过对简单形状热源(无限长圆柱形和球形)计算表明:当取1℃作为可探测到的温度异常时,利用1米深测温可发现埋深近500米、温度100℃的局部热源,而利用10米深测温可探测到埋深近800米同样规模同样温度的局部热源。计算结果虽然是在理想条件下进行的,但对指导实际工作具参考价值。文章结合漳州地热区的实际资料说明解释方法及应用1米深测温勘察地下热水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7.
边坡工程勘察中崩塌落石运动模式及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塌落石作为边坡尤其是高陡边坡的一种浅表部破坏方式,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它突发性强,随机性大,速度快,发生猛烈,一直是边坡工程勘察中的重点。由于形成崩塌落石灾害的危岩体多分布于高陡边坡上,从源头完全治理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目前更多的是采取致灾前的落石防护措施。本文在某典型公路沿线岩质边坡崩塌落石灾害工程勘察中运用运动学原理,将实际情况适当简化后,对崩塌落石的运动轨迹,即落石速度,弹跳高度,位移以及动能等运动特征,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崩塌落石可以覆盖公路,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行和行人安全,建议采用SNS柔性主动防护网进行落石防护,并给出了具体布设位置和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