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囊括了包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在内的数字经济时代的15大新业态,加快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新基建"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再一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对于勘察设计行业,"新基建"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新基建"是以新型基建为重点,兼顾新兴传统基建发展的新一轮我国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新基建"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与通信、电力、交通、数字四大行业紧密相连。笔者认为,"新基建"的"新"不仅仅包含上述新兴产业的"新",以上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仅仅是狭义上的"新基建"。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的众多举措在社会上引起高度关注。"新基建"的重点是以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对传统"铁公基"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新基建"成为焦点是在2018年末,中央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冲击,加强"新基建"对于稳投资、稳预期、稳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多个省份陆续发布2020年重大投资项目,密集推出了一系列的"新基建"项目。为了更好地建好、用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议做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布局;将"新基建"计划纳入五年发展重点规划,并与财政政策相配套;支持引  相似文献   

5.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对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出重要部署。随着各省市为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新一轮大规模基建投资计划的出台,一场大的基建狂潮大有袭来之势。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地方"两会"历来被业界视为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要风向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地方版的发展蓝图如何规划备受各界瞩目。作为实现国家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化、新旧动能转换与经济结构对称态的重要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受到了各地两会代表委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根据笔者于2019年8月22日在"2019思翔行业年中策略论坛——新城市·新基建链接未来的场景"上所作的主题引导发言整理,并结合相关研究汇集而成。行业面临新经济、新生态、新城市、新基建的发展格局,市场供需关系正在发生调整,行业亟待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服务,这些服务正在呈现出新的场景形态。  相似文献   

8.
数字孪生流域是数字孪生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厘清数字孪生流域理论定义和内涵是研究和建设数字孪生流域的前提和基础, 对流域智慧化治理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字孪生理论技术, 开展了以下研究: ①给出了数字孪生流域的定义, 认为数字孪生流域是以服务流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全量数据和领域知识驱动物理流域和虚拟流域交互映射、共智进化、虚实融合的新基建新范式, 并辨析了与传统建模仿真的区别。②数字孪生流域内涵是通过"由实入虚"、"以虚映实"和"由虚控实"实现物理流域对象的全生命周期管控, 特征包括高度保真、演化自治、实时同步、闭环互动和共生进化。③数字孪生流域基本模型由物理流域、虚拟流域、实时连接交互、数字赋能服务、孪生流域数据和孪生流域知识组成, 其核心能力包括物理流域感知操控、全要素数字化表达、实景可视动态呈现、流域数据融合供给、流域知识融合供给、流域模拟仿真推演及孪生自主学习优化。④提出数字孪生流域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体系, 并从感知网、数据网、知识网、模型网及服务网展望了数字孪生流域发展方向, 阐述了数字孪生流域的赋能领域。本文旨在通过数字孪生流域理论新型研究范式为数字孪生流域技术应用落地提供理论指导, 对未来智慧流域研究和数字技术在流域治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原本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贸易战压力下的中国经济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新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被频繁提及,在此背景下,"新基建"无疑成为当下最强劲的产业风口之一。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不断赋能产业转型,各行业对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更加迫切,本文对"新基建"风口下工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以来,作为稳增长、培育新动能的重要力量,"新基建"备受关注。一些省市抢抓国家加大"新基建"投资政策风口,已陆续发布了推动"新基建"的投资计划和实施方案。"新基建"从短期看可以为稳经济、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从长远看可以激发更多新需求、创造更多新业态,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方向之一。而着眼疫情与经济下行的当下,作为稳投资、促增长的有效手段,"新基建"的登场更是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11.
<正>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由江苏省交通厅于1966年8月设立的事业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自1984年1月1日起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经济上独立核算,国家不再拨付事业经费。2005年8月完成改企转制,成立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2011年1月,成立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0月13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16年6月变更为中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13.
正疫情之后,各级政府加快了"新基建"的规划、实施进度,"新基建"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据对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新基建"投资总额接近2万亿元,之后每年增长幅度还将会持续增加,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产业拉动空间庞大。面对如此宏大的"蛋糕",建筑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切入"新基建"市场?本文就建筑设计企业进入"新基建"市场的七大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学科研人员如何面向国土资源大调查:作者认为要改变观念,增强土地资源环境的整体意识,拓宽知识领域,跳出狭小的专业圈,实行跨行业部门的大联合才能适应这次大调查。  相似文献   

15.
煤炭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2009EIA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2009年中国原煤产量占全球煤炭总产量的39.35%,国内煤炭消费量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20%,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38.55%。煤炭同样是湖南能源的主体,占一次能源消费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汤冰  姚祖星 《湖南地质》2011,(12):30-31
2011年11月15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全面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强调,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各类资源,着力解决瓶颈制约和突出矛盾,加快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切实抓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扶贫攻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当前,"新基建"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和风口,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以及从业者,都非常关注。作为长期为传统基础设施服务的工程咨询企业,如何在"新基建"机遇中找到转型发展机会,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笔者认为,"新基建"带来的不仅是新机遇、新内涵、新要求,更重要是我们需要用什么样的新理念、新做法和新模式去主动拥抱并积极对接。基于此,笔者结合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同棪国际")的一些数智化创新实践,分享一些粗浅认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以来,中央对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作出系列指示和部署。今年两会,"新基建"作为"两新一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中旬,已有25个省区市发布了2020年"新基建"相关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投资金额更是高达34万亿元。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在向着以"新基建"为战略基础、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产业互联网为赋能载体的数字新时代迈进。目前,"两新一重"特别是"新基建"将为中国建造创新发展、重塑产业生态提供新机遇,"新基建"能够重塑建筑产业新生态,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信  相似文献   

20.
《中国勘察设计》2023,(2):42-43
<正>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武勘”)创建于1955年,是首批全国勘察设计百强企业。近年来,中冶武勘以“绿色化、智慧化”为两翼,致力于成为冶金勘察国家队,资源保障主力军,基本建设排头兵,岩土工程、智慧应用、资源勘查领域具有特色的工程综合服务提供商。依托勘察、测绘、检测监测与岩土工程传统主业,构建资源勘查与矿山建设、岩土工程一体化、地下空间开发、智慧应用主责主业,拓展新能源、生态环境治理及特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新兴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