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张家山铁矿床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蚀变特征、矿石的矿物组合、化学组分等地质特征及成因的分析研究,认为张家山铁矿床应属风化淋滤型铁矿床,其原生矿床为铁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并厘定了该地区铁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在阐述了"玄武岩-古风化壳沉积(堆积)型"铁矿的成矿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铁矿的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堆积)、成岩后期变化、淋滤富集成矿作用,并将成矿过程划分为3期6个阶段,3期分别为:矿源层形成期、含铁岩系形成期、淋滤富集成矿期;6个阶段分别为:峨眉地幔柱上隆-玄武岩浆喷溢阶段、风化蚀顶-玄武岩古风化壳形成阶段、古风化壳沉积物堆积-迁移-沉积-含矿层形成阶段,地壳振荡性升降-暴露-含矿层风化淋滤阶段、含矿层次生富集成矿阶段、含矿层被覆盖保存阶段,从而建立了"玄武岩-古风化壳沉积(堆积)型"铁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铁矿成矿规律及重点矿集区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矿是中国重要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对其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和潜力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总结了中国铁矿资源的禀赋特征;将中国铁矿床分为沉积变质型、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火山岩型、沉积型和风化淋滤型6种成因类型和40个矿床式,并建立了鞍山式沉积变质型、大庙式岩浆型、蒙库式海相火山岩型、大西沟式沉积型铁矿床的成矿模式;划分了36个中国铁矿成矿区带,编制了成矿区带图,总结了不同类型铁矿和不同时代铁矿的空间分布规律;总结了矿床类型、矿床规模和矿石类型的时间分布规律;最后,探讨了7个重点成矿区带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4.
广西扶绥地区喀斯特型铝土矿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绥地区铝土矿位于东南地洼区的二级构造单位—黔桂地洼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室内显微镜鉴定,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技术对矿床中矿石结构及矿物组成进行深入研究。矿石结构主要为豆鲕粒结构、团粒结构、结核状结构、内碎屑结构、胶状结构、泥晶结构等。矿石中主要的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高岭石、赤铁矿,次要矿物为勃姆石、针铁矿,并含少量伊利石、叶蜡石、黄铁矿、锐钛矿、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学研究显示:一水硬铝石具有较高Al2O3含量,SiO2,TiO2,Fe2O3等杂质含量少,且普遍发育重结晶现象;自生高岭石与后生高岭石相比有高Al低Si的特点;赤铁矿和针铁矿含有较多Al,Si,Ti混入物;黄铁矿具有高S、低Co/Ni比的特征。分析表明一水硬铝石主要为三水铝石在地台活化阶段脱水重结晶形成;高岭石的成因分为风化残余、同生及后生三种;叶蜡石的出现反映了铝土矿形成过程中变质作用的存在;赤铁矿和针铁矿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岩石风化成土过程的产物;黄铁矿为沉积成因。综合分析,认为本区铝土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成因、多阶段的特点,为地台原生沉积+地洼改造+喀斯特化淋滤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5.
苏州岩溶型高岭土矿床的成因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世辉 《江苏地质》1996,20(2):78-84
苏州高岭土矿床主要成因特征为:矿化围岩为粘土岩及中,酸性火山岩;矿体的形态及展布受印支风化剥蚀面,岩溶侵蚀起伏面及断裂交汇部,岩溶洞穴的形态等控制;矿石兼具热兴蚀变和岩溶地下水淋滤沉积改造的特点;成矿温度一般低于350℃,矿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风化淋滤改造特征明显;矿化蚀变具分带性。依据苏州高岭土的成因特征及其与碳酸盐岩关系密切的成因机制,建立了苏州岩溶型高岭土矿床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床属古陆喀斯特型铝土矿床,为晚二叠世吴家坪期火山尘覆盖层陆地风化成因,其成矿模式:地壳隆升→火山尘沉积风化淋滤形成红土型铝土矿→海侵保存→成岩变质作用形成沉积型铝土矿。矿床受层位、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三个因素同时控制。采用地层、构造和古地理环境三位一体的找矿预测方法,能较准确地圈定找矿靶区,可根据成矿古地理环境位置对各成矿部位进行找矿潜力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白泥山磷矿属于独立风化矿床。磷矿体呈似层状面形赋存于第四系残坡积层的混杂层中,与原生下寒武统海相沉积型磷块岩矿床有着密切关系,但又相对独立,属于具有残坡积和淋滤次生双重特点的风化淋滤残积型矿床。在阐述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成矿过程、成矿作用及机理,初步建立了该类型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8.
成矿作用概念的现代发展和金属矿床成因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应以主要成矿时期成矿作用的特点作为矿床成因分类的基础。根据近二十年来成矿作用概念的发展,建议金属矿床作如下成因分类。岩浆(侵入)作用矿床类:(1)岩浆分凝矿床,(2)岩浆(侵入)热液矿床;火山作用矿床类;(3)矿浆喷溢矿床,(4)火山热液矿床,(5)火山热液沉积矿床;渗流作用矿床类;(6)变质热液矿床,(7)叠加变质热液矿床,(8)热卤水矿床,(9)热卤水沉积矿床;风化—沉积作用矿床类;(10)陆漂沉积成岩矿床,(11)陆源(热水)再造矿床,(12)风化淋滤矿床,(13)砂矿床。讨论了各种热液矿床的鉴别和特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前言西秦岭中南部中上志留统主要分布于甘肃舟曲—武都—陕西留坝一带,东西长约280公里,南北宽约10—30公里,呈一向南凸出的弧形带状延伸(图1)。该带中散布着数以百计的褐铁矿矿(化)点,历来为各地质单位所重视,对不少地段先后进行过不同程度地普查勘探与研究,探明了一定储量,有些被地方开采利用。其成因除冷水淋滤型外,尚有硫化矿床风化铁帽型、沉积型及淋滤交代—风化堆积型(暂名)等。由于对其成因的认识不同,致使对该地的铁矿远景至今不能较确切地进行评价,并且对地质找矿工作的部署也有一定影响。因此,进一步认识该区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特征,进而探讨褐铁矿成因,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依托青海省矿产地质志研编项目,在收集矿产勘查、科研成果资料以及调研典型矿床的基础上,对青海省铁矿时空分布、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青海省铁矿床主要形成于元古代、寒武纪—奥陶纪和三叠纪,自北向南成矿时代由老变新,空间上主要分布于祁连、东昆仑构造带,祁连构造带以产出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床为特色,东昆仑构造带主要产出元古代沉积变质型和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床;2)将青海省铁矿床划分为九个矿床成矿系列;3)厘定了青海省主要类型铁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认为元古代沉积变质型铁矿产于大陆边缘,寒武纪—奥陶纪及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型铁矿产于大陆裂谷、岛弧或弧后盆地,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铁矿产于碰撞-后碰撞造山带;4)概述了九个系列矿床成矿特征,建立了元古代沉积变质型、寒武纪—奥陶纪海相火山-沉积型、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型、三叠纪接触交代矽卡岩型4个主要矿床成矿系列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狮涝山金矿床为一铁帽型金矿床,其形成具复杂演变史。笔者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综合研究,认为矿床形成经历了三期成矿作用,其中第一期喷气沉积成矿作用和第三期风化淋滤成矿作用最为重要,是矿床两个主要成矿期,第二期热液叠加成矿作用对矿术形成有一定贡献,但不具有主导地位。最后,笔者讨论了风化淋滤过程中金的富集规律并指出了形成此类矿床的地质-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凹凸棒石粘土矿床发现较晚,虽对矿床成因类型已有划分,但由于划分依据不明确,划分方案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相关资料,提出矿床成因类型划分的依据,首次将我国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点)的成因划分为沉积型、热液型和风化型三种类型及内陆湖泊火山—沉积亚型、内陆湖泊碎屑沉积亚型、内陆湖泊化学沉积亚型、海相沉积亚型,岩浆热液亚型、地下水热液亚型、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亚型、混合热液亚型,风化淋滤亚型和风化残积亚型等10种亚型。首次提出构造动力变质热液亚型,对凹凸棒石粘土矿床的成矿理论研究和拓展找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海底喷气成因热水沉积成矿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海底喷气成因热水沉积成矿理论发展的3个阶段,概述了海底喷气矿床分类、成矿模式、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结合国内外新动向,提出要从整体沉积成矿盆地的岩石圈动力学成矿、地史成矿、流体动力学成矿和生物成矿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以提高对海底喷气矿床综合预测和定量评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宝贵 《地球化学》1991,(3):265-275
本文从矿床地质,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地球化学租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对麻田磷矿成矿作用进行讨论。 研究表明,麻田磷矿床属于多成因层控矿床。按地质作用先后、主次,麻田磷矿经历了沉积成矿(成岩)、构造破碎、岩浆气液叠加和风化淋滤等地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矿床的成因类型,具有工业意义的有沉积变质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岩浆型铁矿,接触交代型(矽卡岩)铁矿,热液型铁矿和风化壳型铁矿,风化淋滤型铁矿等。在地质普查勘探过程中,常常遇到的矿床类型,如沉积铁矿,岩浆型铁矿,热液型等铁矿床,由于矿石组成复杂,共生金属多,含有多种有害元素,粒度细小,或属新矿石类型又无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某红土型镍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变化规律及矿床成因的分析与研究,认为矿床是由超基性岩橄榄岩在热带及亚热带常年高温、雨旱交替且年降雨量较大的地区经风化、淋滤、沉积富集而成矿;与在中生代、新近纪、第四纪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蛇纹岩风化壳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我国风化矿床、风化淋滤式铁帽和铁矿的找评工作实践,认为铁帽的形成具有多种途径和方式。结合各种铁帽的成因特点,归纳为七种类型,提出了铁帽的多元成因;同时探讨了砂金矿床的成矿作用。提出了原生金的溶解—迁移—再沉积的砂金新成因理论。最后,指出岩溶作用对成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石秀华  顾琳  闫永涛 《安徽地质》2007,17(2):105-108
铜官山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矿成矿带中段的铜陵成矿区内,主要矿床类型为热液叠加改造型和风化淋滤型,成矿经历了沉积、成岩、褶皱、热认叠加改造及风化淋滤等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区内矿床 (点)空间分布的对称性规律,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和若干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9.
沉积型铁矿床以赤铁矿和磁铁矿为主,罕见沉积型褐铁矿床。黑色岩系中富集Mo、Ni、V、PGE实例较多,但黑色岩系中发现有沉积型褐铁矿床的报道少见,更未见沉积型褐铁矿床中有Mo、Zn矿化的报道。河南卢氏地区震旦系东坡组黑色岩系中发育有褐铁矿化,并伴生有钼、锌元素大规模高强度异常,前人认为是“铁帽”,深部有找寻大型硫化物原生矿床的潜力。通过对铁矿床含矿建造的重新厘定和成矿环境的恢复,以及对成矿物质来源的示踪,达到了对成矿过程的精细研究,认为区内铁矿化原始成矿方式为沉积成矿,主要以褐铁矿形式沉积,赤铁矿次之,后期强烈的构造变形使矿体遭受强烈的风化淋滤改造,致使矿床成因信息受到掩盖,是“假铁帽”。钼、锌元素以离子形式被铁质胶体和有机质吸附、携载迁移,在特定部位共同卸载沉淀,无独立的钼、锌矿物产出,没有工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鄂东大冶式铁矿成因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鄂东地区大冶式铁矿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类型之一。关于它的成因,先后提出过矽卡岩型、高温热液型、闪长岩钠化蚀变和膏盐层促进成矿、三叠纪沉积菱铁矿被改造成矿、矿浆成矿等不同看法。目前对这一问题仍有较大分岐。矿床成因研究不仅能够发展成矿理论,更具有指导找矿的实际意义。现以四年来在铁山、鄂城、灵乡和金山店等四个岩体的主要矿床中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为依据,重点对岩浆活动和铁矿的多期性、矿浆成矿特点以及成矿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