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化学景观与普查和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生态地球化学:从调查实践到应用理论的系统工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生态地球化学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生态地球化学评估、生态地球化学预警和生态地球化学修复为主体的系统工程。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我国近年来生态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对长江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山西农田生态系统,北京城市生态系统,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文章从区域尺度上综述了土壤碳库,土壤元素基准值和土壤背景值,土壤污染等级划分等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面向未来,指出了生态地球化学发展趋势,提出生态地球化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延伸和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建立矿产地球化学模型——模式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承烈 《物探与化探》1993,17(3):161-165
本文根据勘查地球化学的特点,提出了"地球化学概念模型"与"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概念,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讨论了它们的主要应用范围和阶段。提出了矿产地球化学模型—模式系统的构成示意图表。  相似文献   

4.
地球化学模式程序的原理,分类与功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文斌  史维浚 《铀矿地质》1995,11(4):217-222
地球化学模式是用化学反应式和数学公式来描述地球化学作用的一种概念化的模式,在这种概念化的模式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软件便是地球化学模式程序。按照原理和复杂程度可把地球化学模式程序分为3大类,即质量平衡程序、物质转化程序和溶质迁移程序。地球化学模式程序的主要功能包括计算元素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预测各类地球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物质的溶解与沉淀,溶液的Eh、pH值,计算地球化学作用的反应速度和反应途径等。  相似文献   

5.
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及其在区域化探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地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的新概念。对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要素进行分类和建立判别标志并分别命以定义。指出在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推断解释中,以发掘各类特征要素的地质意义做为指导思路,达到获取更多地质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勘查地球化学发展至今,其主要任务是评价低缓异常或不明显的弱异常。为此,单凭传统的异常找寻和评价方法,难以达到地球化学找矿的目的。本文试图以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基础,从系统工程角度阐明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的系统性。在系统性指导下,开展地球化学预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地球化学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地球化学预测是分级预测;地球化学预测系统是综合预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李悦 《地球化学》1994,23(4):350-356
从地球化学角度出发,对钱塘江流域的物质平衡关系及起控制作用的化学风化反应进行了探讨和计算。结果表明,降雨提供了河水中大部分的K~+、Na~+和SO~2-_4。另外,灰岩地区碳酸钙的溶解反应提供了河水中大部分的Ca~2+和HCO~-_3,硅酸盐岩地区钠长石和黑云母生成高岭石的风化反应提供了剩余的K~+、Na~+、H_4SiO_4和大部分的Mg~2+及少量的HCO~-_3。石膏和白云石的风化反应控制了SO~2-_4和Mg~2+的平衡,其中碳酸钙的溶解反应占主导地位。流域的化学侵蚀率和机械剥蚀率分别为0.022和0.071(kg·m-2·a-1),碳酸盐岩区的物质流出量是硅酸盐岩区的2倍。  相似文献   

8.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区分矿致异常和非矿致异常以及就此提出远景预测区。文章就地球化学异常评价时对异常元素组合、规模、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带性、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异常所处的地球化学场以及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探讨,旨在从诸多方面对地球化学异常进行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科学、真实地体现出异常存在的价值,以取得更理想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9.
地球化学探测:从纳米到全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简要总结了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从纳米尺度到全球尺度地球化学探测的最新进展。勘查地球化学从诞生初期研究手标本化学成分,到研究矿床尺度原生晕,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化学元素的区域分布,到9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全球尺度化学元素分布。进入2000年以后,为了更深层次理解这些宏观地球化学模式是如何受元素的微观行为控制的,开始了纳米尺度地球化学探测。目前纳米尺度地球化学和全球尺度地球化学研究成为地球化学探测的两个前沿研究领域。笔者从微观、区域和全球不同尺度地球化学探测,各列举一个前缘领域进行了介绍。(1)在微观尺度上,从纳米水平研究化学元素的存在行为、分散和迁移机理,列举了有关纳米铜和纳米金晶体颗粒的发现及其对隐伏矿勘查的意义;(2)在区域尺度上,阐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地球化学调查理论与技术进展;(3)在全球尺度上,列举了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研究的最新进展,初步总结了全球尺度化学元素分布与地质背景、矿产资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赛乌素石英脉型金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含金与不含金石英脉的区别及含金石英脉赋矿部位的地球化学特征。重点是论述含金石英脉的地球化学垂直变化规律和异常分带特点。总结出石英脉的含矿(金)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1.
12.
Mapsource与Excel、 MapGIS相结合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GPS、 mapsource、 mapgis、 Excel等已在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论述手持GPS坐标数据,经mapsource、 Excel进行转换和整理,利用MapGIS地理分析系统中的空间分析模型子系统,投影变换模型子系统,以及输入编辑子模型系统,实现了化探测点自动标注,化探异常图的自动圈定.拓展了map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空间,极大地方便了地质人员野外工作,减少了人为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区域地球化学图件中出现的含量等值线环绕子区边界现象,以Au的多个图幅拼接为例,使用了分幅标准化法、衬度返回法及定和化法3种方法对地质大调查以来新方法获得的某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进行系统误差校正,校正后编制地球化学等量线图显示,所采用的3种校正方法对于研究区数据存在的系统误差都不能达到较好的调平效果。针对研究区数据特点,尝试在分幅标准化法和衬度返回法基础上提出基于地球化学背景的误差校正方法,进一步对4种方法校正后数据参数特征及编制地球化学等量线图进行对比。基于地球化学背景的误差校正方法对研究区达到了较好的数据校正效果,并对校正前后数据进行相关对比和检验,满足化探数据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属于线性误差这一基本假设,在实际应用中,可供地球化学数据系统误差校正灵活地使用,以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球化学若干领域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地球化学的某些领域,如元素的丰度和起源;地球与太阳系的化学演化;资源的勘察、利用与成因研究;元素的循环与示踪;环境地球化学;天体化学;分析与实验地球化学等在20世纪所取得的进展作了简短回顾。并对地球化学的某些领域,如全球变化研究与生态环境保护、新的洁净能源与矿产资源、防灾减灾和保障人群健康、征服太阳系并使之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的勘查地球化学:对生态地球化学的展望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通过对国内外地球化学填图进展的简要回顾 ,认为生态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填图的必然产物。根据中国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工作部署和研究需求 ,初步提出了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和任务 ,同时指出 ,生态地球化学研究将成为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发展的主流之一  相似文献   

16.
热液成矿作用地球化学:以金矿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以金矿为例总结了热液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包括热液蚀变、金在成矿热液中的地球化学行为、富集-沉淀机制以及在硫化物中的存在形式。热液蚀变过程中形成的矿物组合反映了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蚀变模式具有重要的找矿勘探意义。在热液体系中,金主要以Au-Cl或者Au-S络合物的形式进行运移,体系温度、压力、氧逸度以及硫逸度等条件的变化是导致络合物分解、金沉淀的主要机制。在较高压力条件下,金趋向于在热液蒸汽相中富集。As和Sb是金矿热液体系中常见的伴生元素,在较低硫逸度条件下,形成自然砷/自然锑-自然金组合。金从热液中沉淀后主要以显微包裹体或者固溶体金的形式赋存于黄铜矿、毒砂、磁黄铁矿以及黄铁矿等硫化物中,而硫化物中固溶体金的量主要受热液H_2S活动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生态地球化学与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总被引:72,自引:6,他引:72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来大力推进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揭示了微观世界中大量未被发现和认识的现象,进行生态环境研究和评价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和探讨了关于生态地球化学及其评价问题,包括定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以及全球的、区域的与局部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等。  相似文献   

18.
奚小环 《第四纪研究》2005,25(3):269-274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勘查地球化学的又一项重要进展。要点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进行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评估和预警。以第四纪地球化学巨量信息与生态环境研究相结合,吸纳与综合其他学科的思想、观点、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多学科延伸和社会经济多领域应用,是第四纪研究与应用的新方向,使地学立于21世纪环境科学之林。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阐述李坝金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对其成矿的地球化学背景进行了较详细的剖析。从赋矿地层、容矿围岩、矿石及主要硫化物、矿化蚀变带中微量元素含量、组合特征及其与金成矿的关系等方面阐明李坝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查明了矿床原生晕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从成矿溶液、热源及成矿物质金的来源三个方面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