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氡气测量的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及相关技术要求。以FD-3017A型RaA测氡仪在贵州土城矿采空区的试验和在河阳乡采空区的应用为实例,表明利用FD-3017A型RaA型测氡仪对采空区的探测具有很好的效果,该方法对测试场地的适用性很强,不受地电地磁影响,探测深度较大,工作方法简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氡气异常在磨溪气田确定油、气-水边界的指示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磨溪气田为例,重点论述氡气异常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中对油藏、气藏边界和油-水或气-水边界的指示效果,通过对该气田测量成果的研究表明:(1)氡气异常在指示和反映断裂构造时,异常强度大、峰值高,且异常分布范围窄,表现出单点或两点突然出现的窄峰区;(2)当油气保存条件好、储量规模大时,氡气异常反映的油-水、汽-水边界峰值适中;(3)当地下水丰富且活跃时,氡气异常强度相对较高,规模较大,油气保存条件一般不好.此项研究成果在石油、天然气勘探中可降低投资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测氡法快速确定油气田边界及深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树林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6,19(2):150-156
本介绍了运用测氡法快速确定大庆××油气田边界,估算其埋藏深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由于所做工作有限,尚属经验性探讨,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地工作,进而充实、完善它。 相似文献
4.
5.
RaA氡气、甚低频测试在复核某电站库首变形体边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南某水电站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的地形地貌,先从地质定性分析出发,初步确定拉裂变形体的上下游边界及前后缘边界。介于地质体的不均匀性及不可预见性,再在初步圈定的拉裂变形体上布置低线公路、高线便道以及纵线三条测线,通过RaA氡气、甚低频测试手段加以测试。最后在室内进行数据整理之后,作出各测点氡气值柱状图和甚低频视电阻率图,结合地质情况加以量化评判,结果表明与地质定性分析得出的边界情况基本吻合。可见,这两种测试手段为拉裂变形体的边界确定作出了较为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8.
川藏铁路高速交通廊道研究区地质构造环境较为脆弱,尤其是金沙江结合带、澜沧江结合带、怒江结合带、嘉黎断裂带及雅鲁藏布江结合带5条主要板块碰撞结合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构造活动,其构造活动严重制约着川藏铁路的建设。本文在深入研究其地质建造特征、地震、深部结构及活动特征等基础上,运用微剂量氡气测量的方法表征结合带的地球化学特征,采用不同于常规统计学方法获取背景值,并通过定义异常系数(峰值mmax/背景值m0)探讨其与结合带地质建造、深部特征、地震及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每条测氡曲线均存在一个5 min,10 min,15 min 3次测氡数据相差极小"特殊点",氡气背景值与地壳岩石建造有显著关系;峰值与结合带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有关;氡气异常系数整体沿西南至东北方向依次降低,氡气异常系数与断裂带构造活动关系极为显著,其中异常系数与水平位移速度,滑动速率及地应力均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0.869x+0.1278、y=0.7318x+15.1052、y=4.2196x+7.52639,研究结果对川藏铁路板块结合带的构造活动研究及川藏铁路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壤氡气测量识别甘肃北山南缘隐伏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首选预选区位于甘肃北山南缘,区内分布有多条大型非活动断裂构造,这些断裂很可能成为未来放射性核素迁移的主要通道。断裂在向地表延伸过程中,受第四系覆盖等因素影响,造成关键构造部位隐伏地下而难以识别。本文以北山地区新场地段南部红旗山和前红泉断裂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中氡气测量方法,探讨了大型断裂构造中隐伏段落的识别及其指示的水文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土壤中氡气测量对于识别北山南缘隐伏断裂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是传统地质调查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红旗山和前红泉断裂裂隙系统整体开启性均较差,裂隙系统不发育,影响范围较小,不具备形成较大规模储水空间的可能性。不同断裂带土壤氡浓度背景值差异较大,可根据土壤氡浓度累积频率分布图确定背景值;土壤氡浓度等值线分布图对判断隐伏断裂位置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对于压剪性断裂而言,主断裂多沿氡气高异常与低异常边界分布或表现为氡气中等异常,而两侧的次级断裂表现为氡气高异常。 相似文献
10.
北川某地热区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前缘,具备较完善的热储系统。为对该区域地热资源进行勘查评价,采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氡气测量相结合的办法,推测地热资源赋存空间和第四系隐伏断裂的空间位置。结果可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测富水部位为三叠系飞仙关组、二叠系吴家坪组碳酸盐岩层和三叠系须家河组砾岩层及其破碎带等,并发现隐伏断层存在,深部断层倾角约40°~70°,向深部变缓;地热区整体土壤氡气浓度及背峰比值由西向东增高,在东侧A线和B线背峰比值达20~30倍,反映出断裂的导通性较强。结合剖面峰值点位及剖面走向,判断出第四系隐伏断层2条,其中F1断层经实地验证,与地热区香水断裂一致,F2断层为第四系隐伏断层,断层总体走向北东,断层破碎带在A线最宽可达60 m。研究结果可为地热资源评估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Hubbert的油(气)等势面坡度与水头关系的公式和达西定律, 推出了油(气)等势面坡度与水流的渗滤速度的关系式.根据此关系式, 讨论了各种情形水流速度与油气等势面坡度的关系.以此为基础, 认为未被油气充满转折端的背斜-水动力油气藏平面的油水界面由于水流速度大小和方向变化通常应该为曲面; 对被油气充满转折端的背斜-水动力油气藏倾斜的油水界面在不同方向剖面上倾斜不同: 圆柱状背斜横剖面油水界线水平、斜向剖面界线倾向相反, 倾伏背斜的横剖面可能同向倾斜但通常不在同一条倾斜的直线上. 相似文献
12.
With a population of 1.3 billion,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However, China is short of potash resources as the external dependence is more than 50% for many years. With the limited possibility for increasing potash reserves from surface salt lakes, and the challenge of finding potash deposit from marine strata has not been yet overcome, the oil (gas) field brine resources has become the preferred source for the urgent needs of potash. In recent years, a lot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work on the oil (gas) field brine has been done under the guide of “oil and potash co-exploration” policy and delightful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t Qaidam Basin, Sichuan Basin, Jianghan Basin and Tarim Basin were summarized in the present paper. All of the above basin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with great prospects of oil (gas) field brine.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the brine characteristics, the brine geochemistry and resource assessment. After the summa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gas) field brine and the progress in study of that were gotten in different basin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research work of (gas) field brine at Qaidam Basin should be emphasize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valuation work of oil (gas) field brine resources is insufficient at the four basins, and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oil (gas) field brine resources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相似文献
13.
地表油气化探方法在平原地区的应用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工作效果。将该方法用于我国西南山区的油气普查工作,并对其应用效果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质色层效应、输道层矿物的吸附和储集层中油气的热演化,导致了生物标志物的多解性和常规油气源研究的不确定性。四面临凹,且凹陷都有可能成为其油气源区的陆梁油田油气源研究更具挑战性和难度。笔者通过对周边凹陷的构造演化、烃源岩生烃能力和地球化学特征、输道层的演化和特征以及陆梁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运用三环二萜烷C20、C21、C23和甾烷C27、C28、C29等生物标志物进行对比,认为陆梁油田的油主要来源于具有巨大生烃潜力的盆1井西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气主要来自侏罗系烃源岩。 相似文献
15.
随着GPS技术的飞速前进,利用网络RTK技术建立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已成为GPS应用的发展热点之一。通过对胜利油田单基站CORS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在胜利油区石油天然气井位测量中的应用方式及精度分析的论述,对单基站CORS系统在石油天然气井位测量中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是当前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探区和突破区,在对该区约500 km2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结果和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普光、毛坝场两个典型油气藏的综合特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下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样式及构造圈闭的形成与后期叠加改造。研究结果显示晚印支期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已具雏形,燕山晚期构造定型,在中构造层形成大量的北东向构造,喜山期被北西向构造叠加改造。进而从构造角度剖析了喜山运动特别是断裂、褶皱及局部构造的演化对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作用,研究表明喜山运动对宣汉—达县地区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圈闭油气藏的空间几何形态、构造演化特征、断裂疏导体系及储盖条件等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大油(气)区形成条件与勘探方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是全球著名的湖相富烃凹陷,最新勘探成果展示出大油(气)区特征。为及时总结,丰富发展当代中国特色叠合盆地油气地质理论与勘探实践,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一大油(气)区的基本形成条件与勘探领域。结果表明,玛湖凹陷大油(气)区得以形成主要缘于三大有利基础条件:前陆碱湖优质高效烃源岩、立体输导体系、三类规模有效储层与储盖组合,由此造就油气在充足的烃源条件下,沿立体的输导体系,被三套区域性盖层有效封盖,向着三类规模有效储层,在有利圈闭中运聚成藏,因此油气富集规律可归纳为"源-输控烃、储-盖控藏"。相应,按目的层和圈闭类型形成了三大有利油气成藏领域,由浅至深依次为三叠系下统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群、二叠系下统风城组致密油、石炭系—下二叠统大构造油气藏群。玛湖凹陷大油(气)区的勘探突破缘于勘探理念创新,具有巨大勘探潜力和基础科学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分析了引起长输油气管道裂纹缺陷的原因(腐蚀疲劳、应力腐蚀破裂、氢脆、机械疲劳断裂)及其特征.应用事故树理论建立了长输油气管道发生裂纹缺陷的事故树模型,给出了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根据俄罗斯长输油气管道的故障资料计算出在长期高压条件下运输聚乙烯时,发生长输油气管道裂纹缺陷的概率,计算结果与统计概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在陆内裂陷盆地中,复式断陷的边界控陷断层具有分段生长的特征,通过古断距回剥技术利用最大断距相减法,对松辽盆地长岭早白垩世复式断陷群东部的5个断陷边界控陷断层形成演化历史进行恢复。得到各边界控陷断层形成均经历"孤立分段"—"软连接"—"硬连接"3个演化阶段,最终形成一条统一的边界控陷断层,即沿边界控陷断层走向多个次级断陷复合最终形成统一的断陷特点。但各个边界控陷断层分段生长演化历史具有差异性。这对复式断陷内油气聚集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边界控陷断层的分段生长控制复式断陷的复合时期,进而控制着不同时期有效烃源岩的分布范围;边界控陷断层分段生长的连接部位对火山岩与碎屑岩储层发育均有控制作用;各个次级断陷在复合过程中形成的古隆起往往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