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严泰来  陈亚婷  刘哲 《测绘通报》2012,(Z1):547-549,558
介绍GIS如何测算图斑面积、测算图斑面积误差估计和GIS的拓扑判断并阐述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土地利用规划现状的成果多以CAD的DWG或DXF格式存储,图斑边界作为其最基本单位,一般采用闭合的多段线表示。矢量化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多段线不闭合、折返或自相交等情况。错误的边界不仅造成图斑拓扑关系的异常,也影响图斑面积的准确计算及统计,会对土地利用规划现状造成不良后果。主要应用C++及ObjectARX二次开发技术研究在CAD环境下异常图斑边界的自动检测与校正算法,通过实例验证该算法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保证数据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图斑净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图斑编码的基础上,运用FME实现了图斑净面积量算工作的流程化和自动化。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FME的图斑净面积计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和不用编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何超 《四川测绘》1994,17(3):131-132
本文提出了微机量算图斑面积的精度模型.并应用该精度模型对图斑面积的量算精度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由于高斯投影存在面积变形,当面积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要在地球椭球面上进行图斑面积计算。通过对图斑椭球面积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改进了图斑面积的定积分近似计算方法,并利用改进的矩形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矩形法相比,改进的矩形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可以替代图斑椭球面积计算方法中的中间层算法和底层算法,简化图斑椭球面积的计算过程。借助C#语言的十进制数类型变量,利用改进算法获得了椭球面梯形面积的高精度可靠值。利用改进算法可以计算任意一大梯形图块的椭球面积,进而方便地计算任意图斑的椭球面积。  相似文献   

6.
土地调查工作的重点是外业数据采集,野外调查工作的要点是实地定位调查图斑,现场勾画图斑,测量图斑面积、距离,采集图斑的属性、实地照片等工作。本文应用ArcGIS for Android SDK开发包,结合外业调查实践,利用手机的GPS功能,实现了对监测图斑的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等应用,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调查中计算图斑的椭球面积误差,普遍认为边长是造成最终面积误差的主要因素,本文指出了存在问题。使用不同节点分配的图斑数据,本文对国土调查面积公式的计算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图斑节点对称性是影响面积公式误差主要因素的观点,通过几何推证和实例说明了该结论的正确性。根据图斑节点对称性,提出了面积误差影响因子概念,给出了对图斑进行误差预判和按规定精度控制面积误差的方法,该方法对图斑具有通用性。通过编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解译工作多以人工目视解译方法实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效率低、成本高、主观性强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智能提取模型+遥感监管协作平台”的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人机协同智能提取框架,通过本底数据要素标注、数据增强等手段构建变化检测数据集,采用改进的U-Net++模型开展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图斑智能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平均准确率为79.59%,面积召回率为80.90%。针对检测模型容易误提取伪变化和云雾遮挡区域,以及存在图斑破碎、轮廓不规整等问题,在自动提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分布式并行协同解译平台,对扰动图斑进行增、删、补、检,并将最终结果作为新样本反馈给模型,进一步提升模型性能,形成样本与模型间的良性循环,提高了实际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吴贻芳 《测绘》2013,(5):218-221
现阶段,地图综合是地图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地图综合从数据模型上可分为基于栅格的数据综合和基于矢量的数据综合,而矢量数据压缩又是地图综合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以四川省南部县二调数据为例,对基于语义层次树及几何特征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图缩编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源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按照制图规范,根据地类语义对现有图斑进行重新分类,以支持地类图斑约束合并。最后重新计算图斑面积,结合地类图斑的几何和面积特征,在制图规范标准制约下,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实施归并和综合处理。结果表明:相对纯手工的地图缩编,本方法精度较高、操作性强、效率更好、满足制图规范要求,但仍存在一些瑕疵,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善。  相似文献   

10.
根据1∶500航测数据和全国二次土地调查中使用的Quick Bird遥感数据的比对分析,以相对面积精度作为研究评价指标,通过获取遥感影像的最小识别图斑的面积进行精度分析,得到理论上的最小识别图斑的面积阈值。  相似文献   

11.
史建青  周立  董春来 《现代测绘》2005,28(6):26-27,39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相结合,探讨了RTK与全站仪相配合进行航道数字建模的可行性,并就其基本理论、实测技术以及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技术问题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种工作新模式既能保证建模精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激光雷达在森林参数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雷达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十分迅速的主动遥感技术,在森林参数的定量测量和反演上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在林业上,高采样密度激光雷达能够获取单株木3维结构特征,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精度的单株木参数。利用激光雷达测量森林参数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已经成为快速获取树木几何参数的一种有效方法。文中主要介绍了LiDAR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影响LiDAR数据质量的因素、国内外LiDAR的发展状况及应用领域,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利用LiDAR数据反演森林参数(树高、郁闭度、冠幅、林分密度、断面积和蓄积量等)的方法和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LiDAR在森林参数反演方面的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专题地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生产和制作却存在若干问题。很多制图软件偏重于专题要素的处理与表达,对底图要素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问题,文章介绍了专题地图的底图要素确定原则,分析了影响底图要素的因素,进而确定了底图要素的处理方法,包括坐标转换、投影变换、分类分级、显示处理等。最后以大比例尺陆地交通图为例,结合笔者所做工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林业检疫工作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管理不够科学有效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网络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到林业检疫管理工作中。在对系统的逻辑框架和网络设计完成后,建立了林业检疫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内网、外网和移动终端配合,完成了林业检疫的数据采集、信息分析等业务工作以及相关单位和虫害信息的管理工作,为辅助决策提供了数据,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制作辽宁省1∶10 000 DLG数据为例,简要地陈述了采用EPS制作DLG数据的基本方法,总结了利用EPS制作DLG数据的特点,较全面地阐述了EPS制作DLG数据从制作原理到编辑、入库完成图库一体化的全过程。通过实践应用,EPS系统有效克服了传统制图工艺的缺陷,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辽宁省1∶10 000 DLG数据制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佳  易正晖  冯仲科 《测绘科学》2011,36(5):141-143,14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林业GIS系统为代表的林业信息化进程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工程重复建设的问题,没有按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要求进行,特别是林业专业模型的实现一直进展缓慢.本文将软件复用的思想引入到林业GIS系统专业模型的构件设计与开发上,通过组件GIS技术与构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林业GIS系统功能的复用,...  相似文献   

17.
尝试应用机载LiDAR技术测绘1:10 000比例尺地形图3D(DLG、DEM、DOM)产品,给出了机载LiDAR测绘3D产品的技术流程,并选择荒漠地区作为试验区,验证了此种技术方法在荒漠地区测绘3D产品的可行性,分析了成果精度。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满足荒漠区域的1:10 000比例尺3D基础数据生产要求,且具有外业工作量小、自动化程度高、成图快、高程精度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同时也总结了该方法中有待完善之处。该方法为荒漠地区3D基础测绘数据获取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部件普查是建立数字化城市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城市部件普查一般工作量大、工期短,借助先进的GPS-RTK定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定位的精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文章探讨了GPS-RTK定位技术在城市部件普查中工作步骤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WebGIS技术,设计和实现了一套用于轨道交通测量全过程生产管理的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目标、设计思路、技术路线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对GIS技术在轨道交通测量领域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实际应用需求的不断扩大,GIS软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开始关注GIS数据的生产、应用和共享。EPS2008地理信息工作站是清华山维公司推出的一款优秀的GIS软件产品,EPS平台综合了CAD技术与GIS技术,实现从数字图到信息化的转变。本文主要从数据转换的角度出发,通过对CAD数据和EPS数据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基于清华山维EPS地理信息平台软件跨平台转换的可行性、技术方法和工作准备,并通过实际案例,讨论了采用该方法实施数据转换的效果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