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0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物理仪器国际化问题”(4月)和“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8月)两个研讨会。会议发表了大量论文,展示了目前我国先进的地球物理仪器和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方面的应用成就.承《地球物理学进展》编辑部支持,决定在2004年第四期和2005年第一期,连续刊载经专家审查和推荐的地球物理仪器和技术方面的部分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计算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的迅速发展,在地球物理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应用。为了交流和探讨人工智能计算在地球物理领域中的应用进展,IASPEI和SEG共同设置了本专题。在收到的34篇报告中,17篇被安排作口头报告,另...  相似文献   

3.
瞬变电磁法由于其高效、轻便等诸多优点成为现今应用较为广泛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但由于二次场随时间衰减较快,TEM方法在勘探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几年,低温 SQUID(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磁传感器硬件已经研发成熟,可以应用到TEM方法中,用于磁场强度探...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技术在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及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球物理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地球物理技术在考古和方物保护方面可以发挥作用,在古幕探查、大型古建筑地下遗存现状、古遗迹断代等方面,地球物理技术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机会,本文通过地球物理技术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石窟、北京故宫紫禁城、嵩岳寺塔、古泗州城遗址、风阳明中都等的物理探查实例,以及查找古幕、古遗迹断代等方面的工作,介绍了我国在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应用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并指出了物探在用于考古和文保时的特点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中国工程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与未来   总被引:19,自引:18,他引:19  
中国工程地球物理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现还处于初期阶段,所使用的方法和仪器正处于由完全依赖进口向自主开发的转变吉。近几年来新方法研究和仪器自主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不少仪器性能可以与国外相媲美,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工程地球物理研究还存在着方法局限,软件开发滞缓,仪器开发分散的被动局面,加强行业合作,促进方法研究和软件开发,推动仪器厂商联合是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可以预见未来的五年是工程地球物理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6.
回顾与展望——21世纪的固体地球物理   总被引:3,自引:13,他引:3  
回顾了20世纪固体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和对地球科学发展的贡献,阐述了地球物理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和地位,并以中国反射地震方法取得巨大成功的实例,说明国民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是地球物理学发的重要动力。最后,给出了21世纪地球物理学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强调地球物理学科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年会于1992年11月10~14日在云南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含台湾两名代表)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编入“年刊”的论文345篇。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翁文波教授和孙大中、阚荣举等专家作大会专题报告。然后分计算地理物理、非线性理论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地球内部构造、石油物探方法的进展、金属物理方法的进展、工程物探方法的进展、新技术和仪器、地球物理信号处理、地球磁场与古地磁、空间地球物理、重力场与固体潮、地热学理论及其应用、地球物理环境与灾害和“油储”项目1992年研究  相似文献   

8.
油气勘探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前我国油气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前新生代海相碳酸盐岩残留量地已成为我国油气资源二次创业的突破口。面对复杂地质体,只有综合应用各种地球物理现到数据,各种方法采长补短才能获得对目标的较全面地认识。本文阐述了油气勘探进行踪合地球物理研究的必要性、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和主要进展以及研究方法,指出油气勘探的发展方向要走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的路子、区域制约局部,深层约数浅层是综合地球物理研究的原则;物性的研究是综合地球物理的前提;而联合反演是综合地球物理的实质。通过对综合地球物理研究成功实例的总结,提出综合地球物理研究中的难点和待解决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综合地球物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工程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7,他引:15  
从工程地球物理的方法技术角度,结合相应的地球物理理论,综述了工程地球物理方法在各种工程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并具体讨论了各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大地测量领域中特别是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面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由于这些技术逐渐成熟并且资料连续积累,大地测量将有助于解决地球物理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此讨论其中的一些问题,并着重强调大地测量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可能起的作用。对于这一讨  相似文献   

11.
Electromagnetic methods in applied geophysi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pplied electromagnet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geothermal energy, coal, and permafrost, 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area of minerals. The interest in near-insulators such as coal and ice encouraged development of radars and other VHF-UHF techniques. Interpreting such measurements required reliable physical properties data for those materials over a frequency range of 6–10 decades. The utility of the high frequency field data has been improved through the use of transient techniques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data processing schemes similar to those used in reflection seismology. The major developments in the more usual frequency range of applied geophysics (30 Hz—3 kHz) have also dealt with transients. In certain circumstances they appear to have a fundamental sensitivity not readily obtained by discrete frequency methods. Computer modelling of 3-D problems is progressing slowly. Improved 2-D inversion programs are in use, but their capabilities are very limited. Superconductivity plays a role in several new instrument developments. SQUIDs, and SQUID gradiometers have improved considerably since the last Workshop. Robust SQUID magnetometers having noise levels of \(10^{ - 5} - 10^{ - 6} nT/\surd Hz\) can now be obtained commercially. Gradiometer sensitivities have improved accordingly. A superconducting loop 3 metres in diameter, to be test flown early in 1979, is the prototype of a new low frequency system to map conductivity from a helicopter. It is expected to have greater depth penetration in conductive terranes than the best existing systems, because of the low frequency and anticipated low system noise. A new magnetotelluric procedure, using a remote field reference, reduced the scatter in apparent resistivities and other response functions to a few percent. Further improvements must now be made in modelling and interpreting MT results if we are to benefit from this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2.
高温超导磁强计在瞬变电磁法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高温超导磁强计的不断完善,研制出了适合在瞬变电磁法中使用的高温超导磁强计,实现了在瞬变电磁法中直接测量磁场的目的.同时开展了瞬变电磁法感应磁场的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研究,开发了瞬变电磁法感应磁场的电性成像软件,可以对使用高温超导磁强计作传感器测得的瞬变电磁感应磁场数据进行处理与电性成像.野外实验表明:高温超导磁强计工作稳定,在瞬变电磁法中使用高温超导磁强计比使用感应线圈做传感器提高了勘探深度.  相似文献   

13.
77K SQUID磁强计在TEM测量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阐述了液氮温区(77K)超导量子干涉器(SQUID)磁强计在瞬变电磁(TEM)测量中的应用,介绍了作者以此进行的TEM测量野外应用试验及所取得的结果,直接测量磁场与测量感应电动势相比,用SQUID磁强计直接测量磁场,具有低噪声,高信噪比、高灵敏度的特点。它将给物探方法提供一个优异的弱磁探测工具。  相似文献   

14.
概略介绍了国外勘查地球物理工作的现状和某些发展趋势,其中着重介绍利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地壳、上地幔调查、寻找深部隐伏矿床、计算矿产储量和研究环境地质问题.还提到勘查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重大进展.在介绍现状的同时,力图指出勘查地球物理的一些新的应用领域、新的方法技术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超导岩样磁力仪是以超导量子干涉器(SQUID)为磁传感器用来测量岩样剩磁的仪器,是研究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的重要手段。它比常规的古地磁仪器--无定向磁力仪、旋转磁力仪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动态范围大、又可三分量同时测量等优点,满足了弱磁岩样测量的要求。本文叙述了超导测磁的理论基础,仪器的组成,原理,研制情况及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气枪震源在地球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气枪震源的发展历史、工作原理、激发参数、性能指标,及气枪震源的最新发展动态.由于气枪震源的优越性,使得气枪震源成为新兴的、环保的、绿色的人工震源,在地球物理学中得到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如国外的LARSE和SIGHT计划,及国内的南海东北部海陆联合勘探计划,都是利用气枪震源进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的成功实例.通过对气枪震源的容积能量、激发频率、沉放深度等的分析和讨论,探讨气枪震源在地球深部结构探测中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阐述了并行计算技术及其在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处理中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几个代表性的并行算法实例.这些结果表明,在拥有强大的并行机的基础上,基于并行计算开发环境(MPI和PVM等)设计高效的并行算法,通过分配合理的并行粒度、通信开销、负载平衡等执行高效的并行计算,可以有效加快处理速度、降低成本.目前,并行算法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应用已较为成熟,近年来向更实用的基于PC机群的并行技术发展.然而,在非地震方法中,并行算法应用较少见文献报道,研究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在大地电磁的二维和三维正、反演问题上,并行计算技术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重视.随着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增长,地球物理勘探向深度和广度快速发展,大幅增长的数据量使得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和高效的并行算法在勘探地球物理学中的发展和应用将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环境问题与环境地球物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环境和环境问题出发,简述了环境地球物理学的形成过程,并定义环境地球物理学为:应用地球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环境保护、改善和治理方面问题的一门地球物理分支学科.文章叙述了全球和我国当前的主要环境问题,论述了环境地球物理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学在研究解决某些环境问题中的应用事例;并在分析我国对环境地球物理的需求以及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之后指出,我国环境地球物理工作者必将为我国和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及学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22,自引:19,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世纪的百年中,地球物理学在经历了以活动论为内涵的板块构造和行星际探测双重革命的重大发展时期以后,当今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从全球地球科学发展趋势来看,地球物理学的未来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挑战性,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全球化的复杂格局下.显然,当必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现和突破的机遇,同时也正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的转折点上.然而,当今我国的地球物理学却在不断削弱,并逐步入“消亡”,即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在这21世纪的新时期,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它面临的“危机”在哪里?其机遇又在何方?它在社会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长河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国人必须给予严肃的关注,以使其在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和逐步步入世界科技强国的进程中,发挥其本能的作用,并做出应有的新贡献.为此,本文将讨论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导向和战略意义;(2)20世纪百年来地球物理学主要的重大成就;(3)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势态与危机;(4)当今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