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中巴公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北部与巴基斯坦北部的高原公路。根据野外考察与统计分析,选取暴发频率、流域面积、堆
积扇体积、估计一次冲出量、植被覆盖率、沟道坡角及海拔7个主要控制因素,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对公路沿线的8条典型冰川
泥石流沟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它们在2010及2011的两年里实际发生冰川泥石流情况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
表明:多因素综合评估法评估的中巴公路沿线典型冰川泥石流沟的危险等级与实际发生情况吻合较好,因而多因素综合评估法在
灾害危险性评估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溜石坡是中巴公路北部地区发育的一类特殊高寒高山冰川地带的边坡地质灾害类型,时常造成中巴公路淤积与交通中
断。溜石坡在形态、沉积结构与生成环境等方面与分布在中国川藏公路沿线典型的溜砂坡存在显著不同,由此二者在颗粒组成与
粒度分布等方面表现出典型差异。通过实地考察、样本测试及理论分析,研究表明其溜石坡具有分布在干旱、半干旱高寒高山冰
川地带,发育在泥岩、板岩及石灰岩分布区及崩积层存在“二元结构”等典型特征;分析了溜石坡形成需要的4个阶段:物源区岩块
脱落、风化残积、淋溶固结及蠕动前移,初步提出了深部固砂、重力式挡石墙、明硐(或棚硐)及落石台等溜石坡防治对策,这些方法
将为对其进一步公路灾害防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都汶公路为例,利用遥感解译技术快速获取地震诱发山地灾害类型及其对公路造成的严重损害类型,利用GPS对公路损毁灾害点准确定位,获得路基路面直接震害类型信息,同时对山地灾害遥感判识结果进行检验。通过分析认为公路沿线岩体岩性以及风化破碎程度的不同,对公路产生的损毁程度不相同;路基破坏程度与距离震中和断裂带的远近有密切关系;路基下方护坡的破坏与所处边坡的坡度有关;崩塌滑坡产生大量松散固体物质,雨季到来之后,极易暴发大规模泥石流,需要注意并防范泥石流对行车安全和道路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冰湖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了解冰湖分布和变化的特征,对认识冰川与气候之间关系和冰湖溃决灾害评估
有着重要意义。运用遥感资料监测念青唐古拉山西段近40a来的冰湖分布及其变化,并结合DEM 研究冰湖垂直分布的变化,探
讨影响冰湖分布和变化的可能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冰湖数量和面积近年来都呈迅速增加趋势,冰湖增加150个,冰湖
面积增加4.384km2。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加是冰湖增多和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2)冰湖垂直分布变化明显,新增冰湖个数峰
值位于海拔5500~5700m,占新增冰湖总数的61%;新增冰湖面积峰值在海拔5400~5700m,占新增湖总面积的44%;冰湖面
积在大部分海拔高度上均呈扩张态势;(3)海拔高于5400m的区域,1991-2009年新增的冰湖数量远多于1972-1991年。冰湖
在高海拔区分布的变化对念青唐古拉山区冰川消融以及气候垂直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第四系宏观、局部及细部特征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中巴经济走廊东段地区分布较多的冲洪积扇、河谷阶地、冰川堆积等地貌类型,为了研究国产高分数据在该地区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适用性,以高分二号(GF-2)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三维场景,选取中巴公路沿线盖孜河流域乌鲁阿特山前冲洪积扇、盖孜河河谷阶地与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堆积物3处典型第四纪地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并进行了精细尺度遥感解译;经过野外实地验证,查明了其物质组成与变化规律,修正了前人关于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不同期次冰碛物的划分范围;通过对盖孜河河谷阶地分析,盖孜河流域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至少5次阶段性构造抬升,阶地基座冰碛物至少由两期冰川作用形成。研究表明,GF-2影像能快速从宏观尺度上识别地貌、松散堆积物变化特征,能够看到常规方法无法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满足大比例尺解译、制图要求,特别是在微地貌识别以及第四纪地层解译中,能够提升精细地质解译水平。研究成果能为盖孜河流域河流、冰川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中巴公路沿线第四纪土体遥感调查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谷坊、拦砂坝、排导槽等治理措施研究较多,但对滑坡型泥石流的治理研究较少.2008年9月24日,四川省北川县陈家坝乡黄土梁发生特大滑坡,诱发其下游的2# 沟发生特大泥石流,导致沟口103国道被掩埋,堵塞都坝河.为防止泥石流再次发生,对2
# 沟泥石流进行了工程治理及治理效果评价.治理措施采用“2# 沟中游4座浅拦坝+2# 支沟中游3座浅拦坝+下游起点设置总长34.7m 束流堤,总长156.4m 排导槽,终点设置总长22.1m 导流堤,排导槽与103国道相交处,采用桥梁工程跨越排导槽”,中游和下游统筹的治理方案,并分析了各分项治理工程的作用.与2008年9月24日暴雨相比,2013年8月7日和2016年7月21日2次强降雨活动未发生泥石流灾害,验证了黄土梁2# 沟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较好,为类似滑坡型泥石流工程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本目前正处在由规格规定型设计(日文:仕样规定)向性能规定型设计的转轨阶段。第一层次规范《土木·建筑设计
基本规定》为岩土工程极限状态设计的引领性规范;第三层次的《岩土工程总设计规程》(简称Geo-Code21)给出了性能设计的原
则、性能矩阵、校核方法和土工参数确定的方法;第四层次的公路、港口、河川、铁路等行业规范在2010年前后陆续出版实施,引入
了性能要求,安全、使用和修复极限状态等理念,但在具体的工程设计中,仍然采用容许应力法进行安全设计计算。随着极限状态
设计法的导入,将会出现设计风险问题,新的技术层面的、社会制度层面的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晋城市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历史久远、矿山工程活动量大、环境和矿山地质构造复杂等原因,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较多。在
分析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从环保意识与投入、管理制度、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方面探讨了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保
护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了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降低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提出了晋城市矿
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祁连县八宝镇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山地地貌部位,属现代构造运动强烈上升区,山峰耸立,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坡面冲沟密布,泥石流灾害频发,危害严重。本文通过对泥石流特征及危害史进行阐述,着重对泥石流的危害分析进行评价,并提出工程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和系统梳理笔者认识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针对板块构造学说存在的核心
科学问题,采用分尺度、分层块、分阶段的研究思路,探讨开放复杂地球系统的物质运动方式。将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相结合,流
体运动与固体运动相结合,地球内部过程与外部过程相结合,探索盆山和洋陆的成因及其关联机理,认为热动力是驱动盆山地壳
物质循环和洋陆壳幔物质循环的关键因素。开放地球系统存在与盆山、洋陆物质循环有关的水循环、火山物质循环、大气循环、碳
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洋流循环,由此产生资源、能源、灾害、环境效应。地球内部热能经过长期的积累之后,以超级干旱-火
山-冰冻-地震-洪水-海平面上升组成的全球性巨灾链形式释放,具有时空结构和关联机理的巨灾连发导致生物分批死亡,集
群绝灭。地质历史上还有无数规模较小、结构相似、机理相同的热灾害链,不同程度地影响地球生态环境和全球变化。热灾害链
贯穿地球整个演化过程。根据下地壳流动规律和热灾害链时空结构对中国大陆强震进行了预测。强调取热减灾减排不仅能够解
决能源危机,而且可以降低灾害强度,推迟灾害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