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报道青海东昆仑中段早寒武世小壳动物化石,计有Anabaritestrisulcatus,Hylithelustenuis,Hylithelussp.,Conothecasp.,Palaeacmaeasp.以及Latouchelasp.。这些化石的发现丰富了该区早古生代古生物资料,对于万宝沟群和纳赤台群的定义、层序和时代归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海东昆仑中段早寒武世小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季强 《中国区域地质》1997,16(4):428-431
首次报道青海东昆仑中段早寒武世小壳动物化石,计有Anabaritestrisulcauts,HylithellustenuisHylithellussp.,Conothecasp.。,Palaeacmaeasp,以及Latouchellaso.这些化石的发现丰富了该区早古生代古生物资料,对于万宝沟群和纳赤台群的定义,层序和时代归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陕西西乡河西地区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壳化石是继依迪卡拉软躯体动物群之后,首先在地史上出现的多门类带壳动物化石。本世纪60年代以来,苏联和欧美等许多国家对小壳化石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我国许多单位和地质科学工作者(陈孟莪、钱逸、余汶、何廷贵、蒋志文、刘第墉、陈忆元、罗惠麟及湖北地矿局三峡地层研究组等),通过对扬子地台区小壳化石的研究,建立了我国寒武系第一阶——梅树村阶,并划分出三个化石组合带。近年来,将小壳化石的出现作为震旦系—寒武系  相似文献   

4.
5.
新疆乌什—阿克苏地区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的小壳化石丰富,已描述了近50属90种,包括1个新属,15个新种。计有软舌螺类、似软舌螺类、单板类、腹足类、骨针类及分类位置未定的化石,还有节肢动物门的高肌虫类。按小壳化石在地层纵向出现的次序及其代表性,可将玉尔吐斯组小壳动物群的比石划分为3个带,即1.Anabarites trisulcatus带;2.Cambroclavus-Aurisella带;3.Adyshevitheca-Xinjiangella带。其中1带可与梅树村阶I.Anabarites-Protohertzina带对比;2—3带大致可与梅树村阶Ⅱ.Paragloborilus-Siphogonuchites带—Ⅲ.Sinosachites-Lapworthella带对比。因Aanbarites trisulcatus的发现,证实玉尔吐斯组的下界可与梅树阶的底界对比;玉尔吐斯组顶部发现的高肌虫有别于筇竹寺阶的高肌虫。前者与大量梅树村期小壳动物共生,可以认为梅树村期已经出现高肌虫的先遣分子。  相似文献   

6.
石门县杨家坪早寒武世小壳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滇、川、黔、鄂等省,相继在震旦—寒武系界线上发现了作为划界依据的多门类小壳化石,在地层古生物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前年,我们在石门县杨家坪测制早寒武世地层剖面时(图1),首次在下寒武统杨家坪组之底部获得有梅树村阶的小壳化石。这一新的发现,为我省“台型”沉积区的震旦—寒武系界线的正确划分与区域对比,提供了较确切的古生物依据,为有关湖南梅树村阶古动物的研究及其地质发展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中寒武世小壳动物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蒋志文  黄昭碧 《地质论评》1986,32(4):317-324
在海南岛崖县大茅峒剖面大茅群中上部含磷层中发现十分丰富的Ordian-Templetonian阶小壳化石群,与中寒武世三叶虫、古介形类、腕足类等共生,时代属中寒世早期无疑。填补了我国小壳化石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空白。大茅群含磷层中小壳化石本文记述了17属、10种、4末定种、3相似种,其中2新属新种。  相似文献   

8.
1988年在进行东秦岭南部微细金矿研究时,李文亢、具然弘等于汉阴县鹿鸣乡—罗家湾南剖面原划为志留纪的地层中,发现了早寒武世小壳化石,现简要报导如下: 该区位于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南部,濒临扬子准地台,区域上处于牛山复背斜北翼,本身为一倒转向斜—阳坡向斜,剖面位于该向斜的南翼。地层由下而上为(见下图): 1.变质砂岩 2.变质粉砂岩 3.绢云千枚岩 4.板岩 5.绢云石英片岩 6.黑云绢云石英片岩 6.云母石英片岩8.含砂泥质灰岩 8.石榴子石和炭质 10.小壳化石  相似文献   

9.
双峰具下寒武统灰绿色板岩、硅质板岩中产大量小壳动物化石,为研究湘中南地区震旦一寒武系界面划分提供了古生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早寒武世早期重晶石矿床主要展布于扬子地台北缘秦岭—大巴山一带及扬子地台东南缘湘黔地区,而黔东天柱大河边重晶石矿床已探明的资源储量就达到了2亿多吨,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罕见的超大型重晶石矿床.近年来,于大河边重晶石矿床北西翼亦发现了赋存于同一层位的云洞重晶石矿床,但二者的成矿特征却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本文对比了含矿较差的云洞重晶石矿床与高品位大河边重晶石矿床的含矿岩系、沉积相、地球化学特征等.结果 表明两者之间的缺氧程度、热水作用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综合矿床地质和有机质、硫同位素特征,提出成矿作用与生物活动和同期海底热液活动关系密切,矿床中SO2–4来源于海水硫酸盐,Ba2+来自海水和海底热液.大河边地区与云洞地区相比,水位更浅,氧逸度更高,硫酸盐还原程度更弱,剩余硫酸盐的浓度更高,从而导致云洞重晶石矿床表现出较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成矿性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宜昌松林坡灯影组顶部石灰岩中的小壳化石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10月,中国震旦亚界工作组和峡东震旦系层型剖面专题队共赴峡东地区观察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时,于宜昌县石牌东南约2公里的松林坡(胡家沟)早寒武世早期“天柱山组”中,发现一新的化石层位,除含有一般常见的小壳动物化石外,尚有个体较大、保存良好的软体动物、软舌螺等动物化石.这批化石产于峡区原灯影组顶部的石灰岩层中,遭受的白云石化程度低.据苏联报道,在西伯利亚地台的部分剖面上,曾发现过大量的个体较大的腹足类化石.因而对探讨与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某些有关的问题可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产出层位及上、下地层层序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符俊辉 《地质科学》1983,(4):414-417
梁山位于陕西省汉中市附近,属西南地台的北部边缘。1979年,我系陈润业教授带领学生在梁山大南沟实习,于下寒武统郭家坝组底部,厚度不到1米的含海绿石土黄色灰质砂岩及灰白色砂质灰岩中,首次发现了小壳动物化石(图1),并提出了梁山地区有相当于梅树村期沉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湖北峡东地区震旦纪软躯体后生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11月,峡东震旦系专题研究成果验收会议期间,一位代表在野外考察灯影组沿江剖面时,发现了一块可疑化石标本(化石产地位置见图1).经杨遵仪教授初步鉴定,确认是一种化石.1979年6月笔者重赴标本产地,在同一地点相同层位,又采获一块同类化石碎片.经鉴定命名为Charnia dengyingensis sp.nov.标本产于峡东震旦系层型剖面的灯影组石板滩段黑色薄层含有机质石灰岩中,化石在地层柱中的位置见图2.  相似文献   

14.
陕南鲁家坪组小壳动物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壳动物化石产于川、陕、鄂三省边界地区的鲁家坪组中(图1)。该组岩性为一套轻变质的浅海相沉积建造,厚700—900米,地层层序较清楚,分层标志明显。其下部为炭质板岩、含钙泥板岩及白云岩,中部为硅质岩及硅质板岩,上部为炭质板岩夹泥灰岩。该组地层在下寒武统含俞氏库蜒虫的箭竹坝组之下,超覆于下震旦统耀岭河群火山岩之上。原建组者将其统划为下寒武统((?)_1L)。七十年代以来,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组下部有上震旦统存在,但未找到化石作为依据,分层界线有较大争议。一种意见将该组中部硅质岩(相当本文(?)_1L~2层)及其以  相似文献   

15.
以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研究,建立了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曲线,并识别出可全球对比的2次正漂移(C1,C3)和2次负漂移(C2,C4)。通过分析峡东地区沉积相序列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发现峡东地区C同位素变化曲线与海平面波动曲线一致,表明峡东地区C同位素的变化主要受控于海平面的波动。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永善肖滩早寒武世早期碳氧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传明  张俊明 《地质科学》1997,32(2):201-211
本文对采自云南永善肖滩剖面下寒武统100余件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从灯影组白岩哨段上部至筇竹寺组玉案山段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曲线上,梅树村组小歪头山段底部δ13C值表现出显着负飘移。早寒武世梅树村期,碳同位素值缓慢增大,至大海段达到最大值。在筇竹寺组石岩头段底部,δ13C值表现为明显负飘移。在玉案山段,碳同位素又开始一个新的正飘移旋回。根据同位素资料,肖滩剖面下寒武统梅树村组小歪头山段至大海段地层相当于前托莫特阶地层,筇竹寺组石岩头段与托莫特阶地层对应,玉案山段与呵特达班阶下部地层对比。小歪头山段底部标志着寒武纪沉积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7.
扬子地台北缘早寒武世早期的海绵骨针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8.
方润森 《云南地质》1995,14(2):134-152
腾冲大硐厂早二叠世早期的地层称为观音山组。观音山组的Costiferina-Waagenites腕足动物群含腕足类:Orthotichia indica (Waagen),O.incisive(Waagen),Orthotetes picta Fang Derbyia grandis waagen Lissochonetes ambiensis (Waagen),Chonetinella teng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3,自引:2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中的中国主要指我国的大陆、海南岛及台湾等地区的陆地部分。本文由中国早寒武世早期及晚期的岩相古地理图2幅及相应的文字论述组成。这两幅岩相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三台即准噶尔蒙兴槽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两个槽地与三个台地之间的界限是根据大地构造、地层、岩石、岩相等资料综合判断而定的,绝大部分是比较确切的,有的地方是推断的。天山北山槽地可分出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其他槽地的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尚难以划分。在三个台地中,华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它们的次级岩相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均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和图件为依据,是定量的,而且还能把早寒武世早期和晚期的岩相古地理区分开;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难以再划分次级古地理单元,其古地理图都只能是定性的。这种研究程度有差异的、定量和定性兼有的、全国范围的岩相古地理图,既反映笔者等的研究成果,也反映我国当前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优缺兼有,实虚共存。敬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20.
湘西-黔东地区早寒武世沉积序列及铅锌成矿制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湘西-黔东地区下寒武统发育完整,是一套从黑色岩系到碳酸盐岩的沉积序列,代表早寒武世复杂的古地理变迁。纵向上,下寒武统组成一个二级层序,可以进一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构成总体向上变浅的沉积相序列,同时反映了缓坡型碳酸盐岩台地的生长发育过程,铅锌矿赋存于第四层序高水位体系域中;空间上从北西至南东发育从局限台地、浅滩和微生物(藻)丘相、陆棚相等沉积。岩相古地理对层控铅锌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分布于台地边缘藻丘和浅滩相与局限台地潮下过渡部位。研究表明牛蹄塘组黑色碳质页岩是铅锌矿源层,清虚洞组灰岩是主要容矿层,其中浊积岩、藻丘体、砾(粒)屑灰岩构成一个完整的铅锌控矿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