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问题探究原则。科学研究中,解决问题是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为前提的,因为问题预示着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地理探究式学习也是如此,首先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再循着问题去搜索各种信息,组织各种材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杨福家教授说得好:“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他一把钥匙,就能够自己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平时我们常说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分析、解决问题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发现与提出问题,要具有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球出现许多重大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和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提高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逐步树立一些新的观念和意识,如全球意识、国际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等。要增强这些观念意识,就要从青少年做起,而中学地理教育是进行这种观念教育的极好场所,可起到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南北问题的简要回顾,展现南北关系的变化过程及其时代特征,揭示南北问题的产生根源与实质,努力寻求解决南北问题的新途径,并对跨世纪南北问题的新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粮食问题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再高 《热带地理》1995,15(4):335-342
“粮食足,人心定,农业稳,天下安”。粮食问题是是当今广东农业问题的焦点。在定性分析了广东粮食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了灰色系统的理论和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剖析了广东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预测其发展变化趋势,从而得出了缓解广东粮食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节地理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过程活跃,教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师生互动,气氛热烈;教师语言准确简练,教学时间安排精确,下课前老师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老师就放心了。当老师说“这堂课就上到这里”的时候,下课的铃声正好响起。  相似文献   

7.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需要系统地创设一些问题(或问题情境),并组织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活动。然而,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我们却时常发现:有的学生觉得问题太简单,提不起兴趣;有的学生认为问题太复杂,甚至不举手、不发言,仿佛置身于课堂之外。很显然这两种情况都容易让学生滋生厌学情绪,这不是课堂提问的初衷。如何提高课堂提问质量?  相似文献   

8.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只有存在问题,知识才有意义,学生才有求知的欲望;而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被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学的任务并不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师生交流的重要载体.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确保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提问已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自觉行为。然而,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充分考虑问题的情景,或以自己的逻辑思维起点代替学生的现实思维起点,或只是机械地重复教材的问题,或只是简单地复制生活的问题。具体表现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要重视对“问题情景”的创设。所谓“问题”是指学生迫切希望获得解决的疑问。所谓“情景”是指。问题”提出后学生产生好奇心与学习愿望的景象。不断用有趣的问题为教学开路,设法“制造”覆盖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具体课题的问题情景。要使学生对地理课发生兴趣,只有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思考任务”,使学生面临一些实际问题,唤起学生自行探究的激情,才能激发其兴趣。创设问题的情景是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讲授“经纬网”这一课题时,我用语言为学生“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茫茫的大海中,有艘遇难的海轮,无法自救,欲向邻近国家发出“呼救”请求快速救护。  相似文献   

11.
追问,即针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在一问之后又二次提问,三次提问,“穷追不舍”……。追问可以避免课堂满堂问、随意问现象的出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追问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有重要意义。追问式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可采用顺向式问题设计和逆向式问题设计两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戴文远  陈娟 《福建地理》2003,18(3):29-31
永安市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存在诸多问题,并受到周边县域旅游业发展挑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就永安市的旅游市场拓展、产品开发、资源保护以及区域合作等旅游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袁健萍  张勃 《地理教学》2007,(12):23-24
一、探究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探究教学法重点突出教学的生活化、开放性、参与性特点,旨在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原理和概念,发展学生的探索性态度。同时,运用发现学习形式,实施环境问题,使学习者亲身发现环境问题要素的内在因果关系,培养他们主动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的人口承载力、人口超载和移民问题;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强度及其环境问题。认为要解决和预防这些问题,必须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PRED)。在对PRED协调的必要性,可能性,理论基础和一般模式,有关措施作了初步分析之后,以宁夏黄河干流流域开发为例,讨论了干旱区流域开发中PRED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个问题比较难理解,为弄清这一问题,我们除了利用地球仪等演示四季变化,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外,我们还安排学生轮流观察一年中各个季节日出日落的时间,日出日落的方位。然后,我们把这些数字整理成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森林公园建设虽起步晚,但发展快,可也存在着一些旅游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的菜蓝子一直是各级政府和普遍市民关心的焦点问题,为了更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多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探索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优势,针对蔬菜生产,运输,供销,消费,宏观管理各环节上经常有关的空间信息,以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作为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分析,模拟,显示,输出,传输,发布的手段,通过流畅的信息,疏通各环节的障碍,把菜蓝子这一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好。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上海市成人高中地理的知识内容涵盖了普通中学初、高中两个阶段的地理知识,包括了三大部分:一是自然地理部分。它是关于地理环境的基本知识,以地球表面的各个圈层为主。主要讲述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上的大气、水、地壳运动和自然带等知识,其问还包括了地图知识。二是人文地理部分。它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引申到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一资源问题、能源问题、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问题、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三是区域地理部分。它包括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相似文献   

19.
白洋淀环境污染作为和国重点治理的水域,多次受到常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根据作者多年对白洋淀生态问题的系统观察和研究,总结了白洋淀污染的特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的效益,经验和教训。分析白洋淀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矛盾和性质,提出了解决白洋淀生态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耕地资源保护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人口对耕地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耕地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且后备耕地资源不足,已成为当今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该文分析我国耕地资源的严峻形势以及耕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