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往往在获得某些子集的统计特征参数的同时,欲得到全集的同一统计量的统计特征参数。如,某地层单元由 K 种岩性组成,各岩性中采有足够的岩样,分析其中 Cu 元素的含量。按岩性分别统计计算各岩性样品 Cu 含量的平均值、标准离差、样品数(参与统计计算的),然后,再去统计计算整个地层单元中 Cu 元素的平均含量、标准离差、总样品数、变异系数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省新林—塔源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结合多学科知识,对研究区Au、Ag、As、Sb、Bi、Cu、Pb、Zn、Mo、W、Cr、Ni、Hg 13种元素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变异系数、相关性和元素空间分布情况等各项地球化学参数特征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总结出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通过对研究区典型矿床的综合研究,总结出区域成矿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结合单元素异常和组合异常的解释评价,最终认为矿集区北部有找到表生铅锌多金属矿的可能,而南部是寻找隐伏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常量元素大多服从正态分布、微量元素大多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观点,被广大的化探工作者所认同,利用对数变换进行异常下限的分析和利用对数0.1间隔进行地球化学图色阶值的设定也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发现,化探数据中的元素概率分布特征并非如此,利用对数进行异常下限的确定和色阶的设定会出现异常下限过高和色阶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利用大量的实测数据,对元素的统计分布特征和利用对数确定异常下限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分析,认为化探数据由于具有鲜明的空间性,所以并不一定具有正态分布的固有属性,同时确认,利用对数变换获得的异常下限过高是因为对标准离差的误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地球化学勘查中,为了获得准确、客观的背景值并由其推断异常下限,需要对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化探数据进行剔除离群值的迭代处理。为了深入剖析这个较复杂的过程,引用实测数据,利用“特异值检查”迭代自动化功能模块,重点研究了设置不同参数时对结果的影响和取对数迭代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显示:根据化探数据迭代的目的和正态分布的3σ法则,认为x?i ±kSi 中k取3最为合适和合理;利用对数迭代剔除过程获得的异常下限远高于原始数据迭代剔除的结果,这是由于对数的标准离差真值并不是其对应真值的标准离差;此时,可采用真值的几何平均值和真值的标准离差计算异常下限。  相似文献   

5.
阿希地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4个岩性段均由中酸性火山岩组成。各岩性段火山岩的金元素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有着显著差异,与金矿成矿关系不尽相同。其中的酸性凝灰岩段金元素平均值110.6×10-9,最高值18000×10-9,浓集克拉克值28,标准离差228,变异系数2.06。该岩性段是阿希地区各种类型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6.
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1:25万)取得的数据为基础,遵循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的概念,根据不同的沉积条件将研究区(即海河平原北部地区)划分为3个统计单元,运用标准化方法,即对土壤表层数据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通过其他元素与惰性元素Ti的相关关系分别计算得出各指标土壤的基准值;通过对土壤深层数据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获得了34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并以此表征背景值。以上研究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西藏撞多勒地区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南侧燕山晚期火山—岩浆弧带,经历了多阶段复合造山作用,各类地质体和构造形迹复杂多样。本文在总结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分布规律基础上,分析不同地质体中元素的背景值、标准离差、富集系数、变异系数。依据地球化学示踪作用原理,运用多元素背景值推断主要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和构造形迹,制作As、Sb、Hg元素组合及Cr、Ni、Zn元素组合的衬值累加图分别解译构造和岩浆岩,厘清宏观地质体与微观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地层划分、地质体圈定和断裂追踪,对区域地质填图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浙江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环境背景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取得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2002—2004年)为依据,遵循地球化学背景值的基本概念,根据成土母质类型将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划分成13个统计单元,土壤环境背景值以浙北杭嘉湖与宁绍平原、浙东沿海温黄与温瑞平原、浙中金衢盆地区统计单元,在反复剔除异常数据后,获得了52种元素(氧化物)的平均值、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为区域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订、土壤污染评价和治理修复提供了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原生晕中元素的分带,并确定其分带序列,具有重要的理论及找矿意义.这里所编的元素分带序列程序是按C·B·格里戈良提出的分带指数的方法.该程序用A LGOL语言编写,并在D J S-6机上通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曾家溪矿区外围开展1:10 000地质填图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系统总结了矿区的地层、岩性、构造及围岩蚀变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分布型式显示,矿区土壤中W、As、Sb浓度克拉克值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元素为对数多峰分布型式,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聚类分析表明,矿区主成矿元素组合为W、Sb、Au、As,其综合异常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综合分析地质和地球化学资料,在矿区圈定了4个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区,其中Ⅰ号、Ⅲ-1号、Ⅳ号异常带具较好的找矿前景,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重点靶区.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潮流速垂线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中流速沿垂线的分布规律是研究许多河床动力学问题的关键.长江口潮流河段涨、落潮流垂线流速分布有其特殊规律,因此根据长江口实测水流流速资料,分析流速垂线分布的规律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江口的实例运用对数线性扩展分布模式计算分析,并与传统的对数分布模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数线性扩展分布模式在各层数据上都与实测数据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在五一沟-驼峰山地区,利用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变异系数解释图对11种元素进行了数理分析,分析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Au、Ag、As、Sb、Mo为主成矿元素。用剩余异常分量因子得分法采用趋势面分析对研究区化探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其中反映局部异常变化的剩余异常分量,再对剩余异常分量进行R型因子分析,得到与矿化关系密切的6个因子。用因子得分图描述研究区与矿化密切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情况~([1]),通过进一步验证,发现两处金矿化点。  相似文献   

13.
将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岩土材料参数c、φ值引入到锚杆的抗拔力及规范推荐的粘性土广义库伦土压力中,以此建立锚杆挡土墙的功能函数。考虑岩土参数全部为正态分布与对数正态分布的两种情况,分别采用设计验算点法和JC法对一工程实例编制了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可靠度计算程序。计算结果表明:锚杆挡土墙的可靠指标随中主应力影响系数b的增大而增大,且参数变异系数越小,增量越大;参数为对数正态分布的可靠指标比参数为正态分布时大,且两者的差量随b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区域地球化学样品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间接方法对实际样品元素分析质量进行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区域地球化学样品的整体分析质量,但是当实际样品和外部质量控制样品含量范围差别较大时,间接评价的效果会减弱。本文从区域地球化学样品大部分元素符合标准(对数)正态分布的规律出发,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元素含量正态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元素含量实际正态分布图和标准正态分布图的重合度直接评价元素的分析质量。运用整套方法对实验室分析的江西某地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数据进行了质量评价,正态分布检验表明微量元素需要通过对数转换才能进行正态分布分析,该地区钛、钨、铬等元素不适合用本方法进行质量评价;钴、汞、镓等18个元素的重合度都在0.9以上;氧化钙和氧化钠重合度小于0.9,样品实际结果分析表明需降低分析方法检出限,提高低含量氧化钙和氧化钠的分析质量。本方法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的分析数据质量的直接评价作了有益的尝试,可以作为现有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质量评价办法的参考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论煤中伴生元素的成因分布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30余幅元素分布类型图的分析,将煤和岩石中的伴生元素划分为原生型(服从正态分布)、叠加型(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流失型(服从负偏斜对数正态分布)、再生型(呈非正态分布)和复合型(呈混合态分布)等五种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16.
张月树  杨志学  高怀雄 《陕西地质》2001,19(2):67-71,81
利用岚皋--洛河街地区1:5万化探十三个元素滑动平均剩余异常及标准离差研究成果,解析其不同级别构造单元元素组合及富集特征,探讨区内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元素富集规律,为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重分形与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进一步探讨用分形与多重分形的方法研究地球化学场中元素的分布规律的重要意义,运用Q-Q图和直方图探讨了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随后运用多重分形矩方法研究了安徽省长江以南以北各约22000km^2和18100km^2区域内5489个和4524个水系沉积物样品中14种元素的分形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金属地球化学场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并不是简单的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而四连续多重分形分布,其α-f(α)曲线上凸且连续,拥有主要大型矿床的安徽江南地区α-f(α)曲线的开口明显大于成矿相对较弱的安徽江北地区。元素的多重分形谱函数的形态特征对区域成矿潜力研究将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岩浆岩体含矿性评价的某些常量元素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岩浆岩中占绝对优势的常量元素,是岩浆作用的主导因素,这些元素在岩浆中制约着呈微量组分的成矿元素的分散或富集.文中列举并分析、总结了AI、K、Na等元素对成矿作用的控制机理,通过实例指出这些常量元素可构成也许是有重要意义的岩浆岩含矿性评价的地球化学准则.  相似文献   

19.
城市设计暴雨频率曲线线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光炎 《水文》2002,22(1):20-22,26
城市排水规划需有一定设计标准的暴雨值,这类设计暴雨的特点是历时短、设计标准不高和统计分布呈反S形。提出了用两端有限对数正态分布和广义指数分布作为频率曲线线型进行计算,可避免用Γ分布适线欠佳的缺点。通过实例,发现采用这两类分布,计算简便,能获得适线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选取广东省汕头市研究区511个表层土壤样品(0-20 cm)进行铜元素分析,以此研究土壤铜元素的环境背景值和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利用均值离差、累积频率、正态分析、单因子法、富集指数法、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对研究区土壤中铜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污染来源、污染程度及其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铜元素含量的背景值为19.05 mg/kg;土壤表层铜元素的污染来源主要为金属冶炼、工矿业活动、城市生活等人类活动,其次为自然来源,但畜牧粪便、有机肥的施用和污水灌溉等农业来源也不可忽视;土壤中的铜元素的污染状况以无污染和轻微污染为主,少数地区是严重污染,不存在极重污染;土壤中的铜的富集程度为低度和中度富集水平,没有极度富集;通过对土壤环境健康风险的评价分析,发现铜元素是一种非致癌性污染物,对成人和儿童都存在潜在的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