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五台山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构造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构造-岩性-事件法将五台山碰撞造山带划分为3个构造片体;弧前混杂岩带,古岛弧系和弧后混杂岩带。提出该造山带构造演化5个阶段:洋盆扩张阶段(〉2600Ma);南部洋盆向微陆块下俯冲--微陆块转化为岛弧阶段(2600 ̄2500Ma);弧前碰撞-弧后消减阶段(2550 ̄2500Ma);陆一陆碰撞阶段,伸展作用阶段(250 ̄2400Ma)。  相似文献   

2.
孔忠实  邓军 《地质论评》2000,46(2):197-202
吉林南部古老岩石测年数据偏新和太古宙与元古宙之间分界时限的混乱,本文运用Sm-Nd等时线法和锆石U-Pb法将吉林南部变质岩系划分为4个年龄段:前阜平旋回(〉2600Ma);阜平旋回第一幕(2600 ̄2500Ma);阜平旋回第二幕(2500 ̄2400Ma);阜平旋回第三幕(2400 ̄2350Ma)。阜平旋回第三幕归入太古宙并作为太古宙-元古宙之间分界时限,吉林南部古陆构造环境由活动趋向于稳定,新、老  相似文献   

3.
胡瑞忠  李泽琴 《矿物学报》1995,15(2):144-149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尾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 ̄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1,本文认为古流体(260 ̄140Ma)向成矿流体(140 ̄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  相似文献   

4.
泰山地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与陆壳演化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庄育勋  任志康 《岩石学报》1997,13(3):313-330
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工作,建立了鲁西泰山地区地质演化框架、晚太代早期表壳岩形成(2840 ̄2820Ma),晚太古代早期望府山期英云闪长岩侵位和高角闪岩相变质变形改造(〉2700Ma);晚太古代晚期绿岩建造形成和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变形改造(2700 ̄2600Ma),晚太古代晚期大众桥期基性-中酸性岩侵位(2560 ̄2530Ma);晚太古代晚期傲徕山期二长花岗  相似文献   

5.
渤海周边中、新生代火山作用及其深部过程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渤海周边的三大主要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研究表明:1.本区中、新生代有三大火山作用时期即早中生代(228 ̄226.9Ma)、晚中生代(136.0 ̄66.3Ma)和新生代(61.0 ̄29.7Ma);2.早中生代英安岩为偏钾质酸性钠质玄武岩,它们均发生结晶分离作用;3.晚中生代火山岩微量元素分配形式和Sr、Nd同位素表明其来源于富集的岩石  相似文献   

6.
裂变径迹定年法Zeta常数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第6届国际裂变径迹测定地质年代学术讨论会推荐的三种锆石、两种磷灰石和一种榍石国际年龄标样对Zeta值进行了系统刻度,对NBS-SRM612铀标准玻璃测定的锆石Zeta值为(335.6±8.2)acm ̄2,磷灰石(343.3±14.6)acm ̄2,榍石为(347.7±15.8)acm ̄2,三种矿物之间的Zeta值无很大差异,统一的加权平均Zeta值为(339.2±6.6)acm ̄2。  相似文献   

7.
湖南千里山花岗岩体的Nd-Sr同位素及岩石成因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本文利用Rb-Sr等时线方法测得第一阶段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第二阶段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三阶段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52±9)×10 ̄6a、(137±7)×10 ̄6a~(136±6)×10 ̄6a和(131±1)×10 ̄6a。Sr-Nd同位素资料表明各阶段花岗质岩石均基本上源于地壳物质的重熔。与钨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属同一岩浆体系分异演化的产物,其钕模式年龄(t_(DM)=2307×10 ̄6a)反映出成岩物质来自早元古宙地层的重熔。与铅-锌-银矿化有关的花岗斑岩的钕模式年龄(t_(DM)=1284×10 ̄6~1578×10 ̄6a)示意出其成岩物质来自中元古宙地层的重熔。  相似文献   

8.
合肥盆地三尖铺组^40Ar—^39Ar同位素年代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合肥盆地南缘中生代红层层序及时代,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依据,曾几经变动人为因素很大。根据三尖铺组红层中泥炭在沉积或成岩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伊利石之^40Ar-^39Ar定年,其坪年龄为157.7 ̄159.95Ma,等时线年龄为157.2 ̄159.9Ma,并用K-Ar法测年进行对比和验证,其值为151.8 ̄155.8Ma,故确定其时代下限应为中株罗世晚期(卡洛维期),上限可能达晚侏罗世早期(牛津期)。^4  相似文献   

9.
辛安村泉域水文地质计算中环境同位素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自珍  付利群 《中国岩溶》1994,13(3):306-313
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计算了山西省东南部辛安村泉域中奥陶统、奥陶-寒武系岩溶地下水年龄各为80a和84a,储量各为2.57×10 ̄(10)m ̄3和3.15×10 ̄(10)m ̄3;计算了泉域碳酸盐岩补给区降水入渗系数α=0.21;河流渗漏量为2.05m ̄3/s;泉域石膏剥蚀速率M=2.21mm/ka。   相似文献   

10.
广州-佛冈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类Nd-Sr同位素示踪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州-佛冈地区显生宙花岗岩类岩体ISr为0.7016 ̄0.7391,Nd同位素T2DM值在1.17 ̄2.27Ga之间。广佛地区极可能具有统一的属华夏古陆一部分的元古代基底,其Nd同位素T2DM值为2.11 ̄2.27Ga。具低T2DM值(1.17 ̄1.35Ga)的古生代和中生代花岗岩类岩体的存在,表明广佛地区在古生代和中生代有一定的地壳增长,相应花岗岩岩体的成岩物质有幔源成分的加入,其中燕山晚期的地  相似文献   

11.
油页岩中生物及有机质与金属元素富集的关系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辽盆地白垩系油页岩中的Mn、Ca、Ba、Sr、P、Na、Zn、Th等元素含量高于国际标样(SDO-1)2 ̄100倍,呈明显富集趋势。有机质(干酪根)中Zn、Ba、Cu、Mo、Pb、Ni、Y、Co、Mg、B等元素含量高于其页岩平均含量1.5 ̄200倍,说明有机质相是它们的“富集相”。油页岩物相分析显示,只有Zn和Ba等少数元素是以有机质相为“载体相”(即有机相中所含元素的量占岩石中该元素总含量的5  相似文献   

12.
张蕤  杜娟 《国外铀金地质》1998,15(3):207-215
日本本州岛中部的远野砂岩型铀矿区地层由中新统下部的湖相沉积岩(18 ̄22Ma)和上部的海相(15 ̄16Ma)沉积岩组成。方解石和黄铁矿是该地层中的主要成岩蚀变产物。湖相和海相的方解石和黄铁矿的特征差别很大。湖相沉积物中方解石的δ^13C值低(-19‰ ̄-6‰PDB),而海相地层中的δ^13C值高(-11‰ ̄+3‰)。这意味着海相碳酸盐在上部海相沉积岩上所起的作用较大,下部湖相地层中方解石的碳既来源  相似文献   

13.
成矿演化可以分成5个时期(Ma):(1)小岩石圈板块,褶皱作用期及绿岩带的发育(3800 ̄3000);(2)陆壳主块的形成(3000 ̄2700);(3)初始超大陆,开始板块构造作用的影响(2700 ̄1800);(4)原生陆壳的多重作用(1800 ̄600);(5)深部地幔分异,以构造岩浆分异作用为主(600 ̄0)。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方陆相沉积5.30Ma磁性地层序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岳乐平  张云翔 《地质论评》1999,45(4):444-448
本文通过中国北方新第三纪晚期典型剖面的磁性地层研究,建立5.30Ma以来中国北方陆相沉积积磁性地层序列。中国黄土记录了Brunhes正极性带与Matuyama负极性带,年龄约2.50Ma。静乐红土(包括静乐剖面,榆林剖面,蓝田剖面)对应于Gauss正极性带与Gilbert负极性带,年龄约2.50 ̄5.30Ma。三门组记录了Matuyama负极性带下段,年龄约1.20 ̄2.50Ma。游河组记录了Ga  相似文献   

15.
Telfer金矿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Paterson省,是澳大利亚大型金矿之一。该矿自1977年开采以来其产金总量已超过125t。矿床产于北西向的Telfer穹隆内,金和伴生铜呈一系列垂向上叠置的层控或层状的金-铜硫化物石英矿脉产出。成矿时代为晚元古代(700 ̄600Ma),成矿主岩为上Yeneena群(约1000 ̄750Ma)低变质海相沉积岩系。硫化物矿石和蚀变矿物(碳酸盐和电气石)的C、O、B、  相似文献   

16.
对采自十八顷毫金矿区的黑云母、角闪石用阶段升温法进行^40Ar/^39Ar年龄谱研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认为黑云母的这似直线年龄谱的坪年龄(227Ma)及角闪石稳定坪年龄(288Ma)代表了韧性剪切带最新活动的时代;角闪石矿物年龄谱反映的后期热扰动(268Ma)反映区域退化变质作用发生的时代,269 ̄277Ma的年龄可能代表了退化变质同时的金矿化时代。  相似文献   

17.
刘国臣  吕修祥 《地质论评》2000,46(2):141-148
本文运用沉积波动过程分析方法,在综合分析野外露头、岩心、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塔北地区不同小区的岩性-时间剖面。研究表明,740 ̄760Ma、200 ̄240Ma、100 ̄110Ma、60 ̄70Ma、30Ma是控制塔北地区构造演化的主要周期。早古生代、三叠纪和第三纪以来是3次主要的沉积高峰,志留纪末-晚泥盆世早期为主要肃蚀期,肃蚀量一般〉1000m,北部〉1500 ̄2000m,海西期  相似文献   

18.
张志兰  南颐 《矿物岩石》1998,18(1):85-90
混入了较多围岩的火山岩样品不能直接用全岩或混合锆石进行年代测定,只有采用微区定年方法分别对不同成因的样品进行定年,才能获得具有一定地质意义的年龄值。本文采用颗粒锆石分层蒸发法分别对云开群办罅组变英安岩及变流纹岩中不同成因锆石进行年龄测定,获得该火山岩之形成年龄为922Ma,940Ma;后期地质事件年龄为643Ma ̄716Ma,427Ma ̄473Ma及物源区的年龄为1616Ma,2084Ma。  相似文献   

19.
石膏热学性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差示扫描1热仪测定石膏(CaSO_4·2H2O)的脱水活化能;用红外光谱仪研究掺入微量Eu ̄(3+),Mn ̄(2+),Pb ̄(2+)后,在不同温度煅烧下产物的红外光谱图,并测定其热发光性质;对石膏以及掺杂后的热学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广东恶鸡脑碱性正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广东从化恶鸡脑碱性正长岩岩体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唯一已各的中生代含副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的碱性正长岩岩体。岩石含有霞石、白榴石及岩浆成因的方钠石。碱性正长岩体侵入到燕山期第三期的佛冈岩体之中,岩体侵位年龄为127.5Ma(角闪石Ar ̄Ar法)。岩体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Sr和Ba,具有明显的铕负异常,富Nb和Zr等高场强元素。εEd(t)为近于零的负值(-0.66 ̄-1.6),模式年龄tDM较小(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