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地下水》2020,(4)
为研究郭庄泉流量衰减机理,以郭庄泉流量的衰减量为母因素,煤矿排水量、岩溶水开采量、降水量及汾河流量为子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泉流量的衰减量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知:郭庄泉流量衰减最为密切的因素为岩溶水的开采量,其次为矿坑排水量,再次为降水量及汾河流量,说明郭庄泉流量的减小与岩溶水的开采及煤矿的开采有密切的关系;在后期保护工作中应加强地下岩溶水的开发利用管理,避免乱采现象,加大采煤保水的研究,有效合理开发利用区域地下水资源。研究结果对修复郭庄泉流量,保护郭庄泉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红全  张志祥 《地下水》2014,(5):121-123
为保护兰村泉域水环境,太钢总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对兰村泉域水环境影响进行研究。在分析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和运营对兰村泉域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建设项目对兰村泉域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小。研究成果为有关部门进行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三姑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采用常规方法对泉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姑泉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已不同程度遭受污染,水环境的污染与煤矿开采以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有关。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水污染控制对策。研究成果为三姑泉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贾鹏宙 《中国煤田地质》2002,14(4):31-32,35
汾西矿区奥灰岩溶水属郭庄泉域岩溶水系统,它和整个系统既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又有其独特的赋存特征。根据多年勘探资料和郭庄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矿区内奥灰岩溶水的赋存特征,并结合构造分布和水文地质规律,分析了岩溶水的富集和运移特性,初步总结了奥灰水在本矿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原因及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祥  张永波  赵雪花 《地下水》2012,(3):52-53,118
为确保兰村泉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在现场踏勘及有关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泉域地下水污染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村泉域地下水污染与以下因素有关:(1)污染物入渗;(2)地下水开采;(3)水环境化学条件变化;(4)部分地区地下水原生本底值异常。提出了泉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成果为兰村泉域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百泉泉域及铁矿田水文地质条件,针对铁矿开采对铁矿田及整个泉域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限制、减少矿坑排水保护泉域水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西娘子关泉域水资源管理保护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维亮 《中国岩溶》1996,15(4):346-350
本文从岩溶水资源科学管理的观点出发,根据娘子关泉域岩溶水贮存、循环条件及由于人类活动带来的水环境影响的不同,以区域水环境自净能力、覆盖层的隔污能力及岩溶含水层的环境容量为依据,综合考虑泉域区的工业布局、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将娘子关泉域划为三级水资源管理保护区,使泉域水资源管理更科学化、合理化,使有限的泉域水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最佳生态水环境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0,(4)
兰村泉域是太原市重要的供水水源地,风电项目是清洁能源项目,属于政策鼓励类项目。本文在阐述兰村泉域和华能阳曲县高村乡5万kw风电项目基本情况和区域地层概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评价了项目取水、废污水、废弃物及基础开挖对泉域水环境的影响,以及项目建设对泉域岩溶水补给、径流、排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选择3个具有不同地质背景、气候条件等环境特征的山西汾阳马跑-郭庄岩溶泉域、湖南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广西桂江流域,对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覆被类型下垫面土壤20~50cm深处CO2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和覆被变化对3个流域岩溶土壤中20cm、30cm、40cm和50cm深处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湖南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多数样地土壤CO2表现为随土层的加深先增加后降低的双向梯度;山西马跑-郭庄泉域玉米地的土壤CO2浓度比种植马铃薯的高,且随着覆被条件由草地→灌丛→林地的改善,土壤的扰动性变小,CO2浓度差趋于减少,变幅趋于稳定。各个流域相同覆被类型,群落结构和优势种变化越小,土壤CO2浓度变幅越小。   相似文献   

10.
郭庄泉是山西高原中部一系列断陷盆地内岩溶大泉之一,出露在霍县东湾村至郭庄村的汾河河谷中,是由60多个散泉组成的泉群,通称郭庄泉。 一、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至新生界。太古界是一套古老的变质岩系;元古界只见震旦系轻微变质的砂岩;古生界与华北区基本相同,下古生界的寒武和奥陶系是一套巨  相似文献   

11.
山西神头泉域水资源管理保护区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点出发,深入分析了神头泉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根据神头泉域岩溶水贮存、循环条件及人类活动影响的不同,以区域水环境自净能力、覆盖层的隔污能力及岩溶含水层的环境容量为依据,综合考虑泉域区的工业布局、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多种因素,将神头泉域划分为三级水资源管理保护区,并提出了保护泉域水资源的管理对策,以保证有限的岩溶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郭庄岩溶泉形成规律及其流量随机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庄泉为一全排型、侵蚀—构造上升泉,出露于中奥陶纪灰岩中。对泉流量及降水量进行了谱分析,泉流量周期为8.5年、25个月及12个月等,泉的年内滞后期为6—7个月、经回归分析和滑动平均模型计算,当年的泉流量与自前一年起的11年内的降水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王云峰 《地下水》2009,31(2):45-47,130
根据对郭庄泉流量衰减原因、水质污染及泉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注重生态环境建设,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加强基础工作研究,加强采煤排水管理,防止泉域内岩溶水开采条件恶化,加强节约用水,提高泉水资源利用效率四项泉水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贾小军 《地下水》2006,28(3):22-24,29
郭庄泉泉域内有多处泉点出漏,泉域为一完整的岩溶地下水系统,具有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关系,为全排型岩溶大泉。本文通过计算分析,确定了泉域岩溶地下水的天然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为区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韩素丽 《地下水》2011,33(3):77-79
分析评价南北沟贮灰场对辛安泉域水环境产生影响的方式、途径,明确拟选南北沟贮灰场建设的可行性.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为决策部门、南北沟贮灰场工程设计、环境管理和清洁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水文地质研究中信息的提取与组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这里以山西岩溶水系统研究为例来论证。 从信息角度说,水文地质研究无非是提取、加工与组织信息,以构建一个反映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简化而又不失真的摹本(模型)的过程。 进行山西省龙子祠泉及郭庄泉岩溶水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窦艳芳 《地下水》2012,(3):86-88
娘子关泉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之一。多年来,娘子关泉作为阳泉市唯一可靠供水水源,为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娘子关泉域水资源系统补、径、排关系和娘子关泉水流量下降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从水质、水量两方面提出了减缓资源量衰减的预防措施和水资源保护措施,为娘子关泉域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翟虎威 《地质与勘探》2024,60(3):563-571
辛安泉域核心区域工农业相对发达,人类活动强烈,逐渐出现岩溶地下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小和水质污染等水环境问题。硫酸盐污染是泉域岩溶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通过科学手段进行污染来源分析和识别,可为泉域保护提供决策依据。硫氧同位素是地下水领域应用较广的一种环境同位素方法,不仅技术成熟且识别精度高。本次研究将硫氧同位素方法与水化学方法结合,在辛安泉域采取岩溶泉水、岩溶地下水、孔隙水、裂隙水和河水五类水样,测试硫同位素δ34S、氧同位素δ18O和硫酸根离子SO42-含量,以分析辛安泉域岩溶水硫酸盐污染来源。结果显示,辛安泉域岩溶水水质的硫酸盐大部分符合地下水III类标准,硫酸盐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滞流缓流区与襄垣和长治子系统的分界处、长治子系统和平顺-壶关子系统南部等地区。西部滞流缓流区硫酸盐主要来源于石膏、硬石膏的溶蚀,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泉域南部岩溶水中硫酸盐主要来源是煤矿开采的影响,大气沉降也是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山西省著名大泉均位于主要河流沿岸地带。如北部的神头泉是桑干河的源头。中部的兰村泉、晋祠泉、洪山泉,南部的郭庄泉、广胜寺泉,龙子祠泉等均分布于汾河两岸。在枯水季节,各河清水流量主要是由各大泉所补给的,使得沿岸广大农田得以灌溉。随着本省工业的蓬勃发展,在沿河地带相继出现了新兴城市和工业基地。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和工业用水,对诸泉成因的研究及找出扩大泉水的可靠根据已成为很重要的任务。例如兰村泉就担负着太原百万人的食用水和大型工业用水。因此,对于兰村泉的合理开发是迫不极待的  相似文献   

20.
贾小军 《地下水》2009,31(4):52-54,73
岩溶水是临汾市工农业与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对临汾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大规模开发岩溶水,使得岩溶泉域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岩溶泉水流量趋势性衰减、区域岩溶水位持续下降、水质遭受污染等岩溶水文地质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通过科学划分岩溶泉保护区,合理开采岩溶水,避免水质受到污染、为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及身体健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