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回顾世界上旅游地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探讨旅游地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中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的主体方向。  相似文献   

2.
‘92旅游地理学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与旅游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对人类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式产生巨大改变。文章分析了知识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知识经济对旅游地理学的影响和要求,以及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地理学是处于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之间的综合性分支地理学科。中国旅游地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的地理学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经过30年的发展壮大,旅游地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地理学中发展最快,成果最丰,思想活跃的分支学科之一。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一方面从研究规范的讨论到问题意识的强调,学科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在社区旅游、事件旅游、遗产旅游、城市旅游和旅游流与空间结构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卓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学科涉及领域趋于多元化,研究方法不断创新,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平台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逐渐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旅游地理学者广泛参与到省域及重点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践和世界遗产保护中,并致力于中国旅游标准化和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实践。旅游地理学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展望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理论结合实际的学科传统优势,不断壮大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力量;另一方面需不断加强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提升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论深度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基本观点在旅游发展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群  崔凤军 《地理学报》1998,53(B12):212-217
本文从传统地理学经典的综合性、区域性、参照系选择等基本观点和方法出发,探讨了地理学对促进旅游发展的一些领域,尤其是从区域宏观经济角度对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和作为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地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思路和应用领域也将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应用旅游地理学在中国的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变革时期的产物,是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地理学与园林、建筑、旅游等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结果。应用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中心是区域旅游开发。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地理工作者应投身旅游实践中去,发挥地理学的优势,联合其他学科,在旅游开发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8.
发展地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小鹏  李伟华  马存霞  程静  苗红  赵小勇 《地理科学》2019,39(12):1946-1954
梳理发展研究和现代地理学的思想与学术轨迹,将发展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学术思想萌芽期(18~19世纪启蒙运动到20世纪60年代末)、学术思想探索期(20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学科建设期(21世纪初至今)3个阶段,各阶段特征都集中体现其学术领域的“欠发达”“发展中”“落后”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发展的研究主题与学科内涵。基于发展认识论、发展方法论和发展价值观,发展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全球发展论、二元性和中心-边缘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在元问题的层面,采用在线词云工具提炼出发展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发展的发展,殖民、不平等与发展,贫困、生计与发展,商品、贸易与发展,环境与发展等。展望未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新型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国别差异与区域差异将成为发展地理学联合攻关和综合创新的重点领域;发展地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重视本土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10.
在研读<重新发现地理学>一书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将此感悟与我对地理学发展历程的认识和从事地理学研究与实践的体会结合,形成以下想法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由于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多元和综合属性,其研究内容往往呈现跨学科的属性,涵盖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进化论和复杂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强调历史过程和空间异质性的演化经济地理学,因其超越原有的单线逻辑的叙事而受到旅游研究者的关注。作为旅游目的地研究的新范式和新理论,演化经济地理学被应用于旅游目的地的演化路径和演化动力机制,并为其提供了“结构—过程”分析视角。而另一方面,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及演变,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有着较大区别,只有在充分立足于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实际状况和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旅游目的地理论体系,探索更为多元化的旅游研究方法。加强与政治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结合能够为中国的旅游实践提供较为宏观尺度的政策分析视角,进而有助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转型升级;加强中微观层面的多尺度耦合机制和多元主体行为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不同利益相关者参与下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闽台旅游地理差异与福建对台旅游产品开发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旅游地理角度看,福建与台湾两省关系特殊。福建对台旅游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意义,地理差异是旅游客流的根本动力,目前,福建对台旅游产品开发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应当科学地分析闽台旅游地理差异。提出合理的对策,从地理差异的角度审视闽台旅游资源,发现福建对台旅游资源界定上存在误区,森林是生态旅游资源,温泉疗养旅游资源,祖地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等并非福建重点地台旅游资源,盲目开发这些旅游资源不能取得预期的效益,从实际地理差异出发,具有空间组合优势的自然旅游景观,祖籍地的历史文化旅游景观,祖庙宗教旅游景观等是福建重点旅游资源,从地理差异的角度审视对台旅游产品,存在产品开发误区,寻根旅游产品的市场化的程度偏低,宗教旅游产品的内涵单一,观光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休闲旅游产品品位偏低,从闽台旅游地理差异的实际出发,本文提出福建对台旅游产品开发策略要提高旅游产品的历史文化含量,提高旅游产品的科学文化含量,加强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调整旅游产品的线路排布。  相似文献   

13.
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樊杰  赵鹏军  周尚意  邓祥征  王琛 《地理学报》2021,76(9):2083-2093
本文属于《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学科规划的系列成果之一,写作组在对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判研的基础上,在本文中侧重介绍未来15年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随着人类发展临近和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人类活动的经济社会过程对人文地理分布规律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社会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已成为探讨和理解变化的人文地理过程和格局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也呈现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集成的特色。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成果产出,揭示了人类活动地理分布格局和演变的科学规律,成为调控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的科学基础,在国土空间规划、区域战略和区域政策制定、空间治理现代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研究与决策应用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根据学科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产出结果,中国人文地理学可按照5个分支学科群进行学科战略布局,包括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各分支学科在新时期地理科学学科体系下,具有其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方向,相互协调,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4.
Fan  Jie  Zhao  Pengjun  Zhou  Shangyi  Deng  Xiangzheng  Wang  Chen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2,32(9):1654-1669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Human geograph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human activitie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s...  相似文献   

15.
Large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uneven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fundamental challenges for China.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geography. This study reviews the course of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undergone successive periods of balanced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Each period has enhance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d to a more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invok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o argue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in resource endowments among regions, and solves the imbalance among the economy, humans, and nature to promote the spatial balanc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green development for better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nomy and ecology. The balanced promotion of the well-being of people in each reg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We then use concepts from development geography to examine China’s path of 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from the three perspectives of society, the economy, and ecology. Suggestions are also provided for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gion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20年减贫转向后相对贫困将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减贫的可持续性面临着巨大挑战。论文在梳理中国贫困地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发展地理学视角阐述了可持续减贫的内涵、尺度分析模式、对象划分、评价监测,以及路径设计和发展干预。主要结论为:① 可持续减贫是在建立家庭和地方发展潜力与动力基础上的持续减少贫困,并缩小发展差距的思想和实践范式;② 可持续减贫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尺度分析模式,研究减贫的尺度转换过程,反映减贫要素和决策实施在空间的尺度解构和重构;③ 可持续减贫对象分为绝对贫困家庭、相对贫困家庭、相对贫困村、相对贫困乡(镇)和相对贫困县,并提出了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标准;④ 运用“五维地理资本指数”和欧氏空间距离,分析县域可持续减贫成效与区域收敛性;⑤ 可持续减贫通过地方化、区域化和全球化空间整合,推动区域贫困治理由传统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型;⑥ 可持续减贫突出以地方为主的“内源—外源”融合的发展干预。  相似文献   

17.
自然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学重点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空间特征、演变过程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以及过去人—环境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自然地理学与综合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信息地理学的联系更加密切和广泛。本文结合《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分析自然地理学学科的形成过程,阐述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人类生存环境学的分支学科体系,提出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学科发展战略布局、优先领域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Chen  Fahu  Wu  Shaohong  Liu  Hongyan  Yang  Xiaoyan  Liu  Jianbao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2,32(9):1642-1653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Physical geography, one of the branches of geography, is the basic discipline of geographic science. And it is the scientific foundation of ecology, environmental...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治地理学研究进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刚  王韬 《地理学报》2022,77(6):1506-1517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下政治地理学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和旺盛的学科需求,政治地理学在中国近年再度复兴,在本土化概念创新、多源研究数据和方法拓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显见的成果。另一方面,学科发展亟待跨越的一些“门槛”也日益显现,如共识核心概念缺乏、学科范式不统一、多尺度研究视角不足等,制约了其学术研究与政策应用的深入互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对中国政治地理学发展动态的梳理,探讨了制约学科发展的若干基本问题,指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多/跨尺度研究、政策研究、区域研究,加强东西方思想交流,以此推动知识导向的批判性研究、实证主义的学术研究和实用主义的政策研究相辅相成的知识生产格局形成,从而构建起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的东方政治地理学特色,为全球治理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contours of a 'method' for postcolonial development geography,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imagine another 'world-picturing'. We suggest three steps towards such a method. First, we propose that a postcolonial method involves thinking about why we are doing research in the south in the first place; how we come to and produce our questions; and how we analyze and represent our findings based on our subject positionings. Second, that we need to recognize theorization as an inherent part of method, rethink how we currently theorize and reconfigure our methods of theorization to address wider political aims. Problematizing theorization helps challenge the universalism of Eurocentric theories, thus enabling development geography to move towards more decolonized versions and visions. Finally, that this must be accompanied by firmer recognition of our multiple investments – personal, institutional and geopolitical – and how they frame the possibilities for change. These are some possible steps that we think can reconfigure the 'scholarly track' that postcolonial development geographers traver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