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东斑岩铜矿带中的多霞松多矿床,是一个被第四系冲积物、坡积物和冰积物覆盖的大型斑岩铜矿.该矿床含金虽不高,但具有一定规模,可综合利用. 金主要产于矿床上部0~300米范围内的成矿花岗斑岩和含矿蚀变围岩中.花岗斑岩含金0.032~0.16克/吨;含金较好的围岩矿石中,金的品位为0.05~0.14克/吨.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和黄铜矿中、少量呈自然金产出. 矿床位于一条25公里长的小河源头之下约2公里处,海拔4500米;河口海拔高度3700米.地貌上,小河流域属强烈侵蚀的高山地形. 在地质普查过程中,沿矿床围岩蚀变圈以外的21  相似文献   

2.
内蒙冶金地质二队在固阳盆地渣尔泰群底部找到一个新的含金层位,与推测的元古界底部含金砾岩层大致相当而略偏上.该群为-套浅海-滨海相碎屑沉积岩. 大脑包山矿点即赋存于渣尔泰群书记沟组(Z_2)底部的绢云母石英片岩中.绢云母石英片岩厚11.6米,延长1.2公里,金矿厚2.9米,最高含金10.17克/吨,平均4.18克/吨:含银最高13.25克/吨,平均5.563克吨. 矿石为灰绿色,鳞片斑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金赋存于褐铁矿(黄铁矿)变斑晶中.脉石矿物为白云母、绢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等.褐铁矿(黄铁矿)为金的载体矿物,测定两个样,分别含金41.33克/吨和51.04克/吨. 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狼山群时代大致相当,广泛  相似文献   

3.
铁格隆矿田位于班公湖_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龙矿集区西北部。2012~2013年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在铁格隆矿田长5.5 km、宽3 km范围内探获2个超大型铜金矿床——荣那和拿若矿床,新增铜金属量640.27万吨,伴生金金属量136.14吨,伴生银金属量1780.09吨。文章重点研究了荣那和拿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矿体空间结构、三维勘查模型等。研究表明,两矿床的赋矿地层均为中侏罗统色哇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但两矿床又有不同:1荣那矿床的斑岩_浅成低温热液体系中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控制了铜金矿体的分布,黄铁绢英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2拿若矿床东北侧为斑岩型高品位铜金矿体,黄铁绢英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西南侧为隐爆角砾岩型低品位铜金矿体,青磐岩化带构成主要矿化蚀变带。文章还介绍了近两年在该矿田找矿取得的实践经验:通过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和蚀变矿物解译,结合物化探数据的二次开发,查明地质时空分布特征,建立矿床蚀变模型,进一步对资源进行动态评价,指导了成矿预测,提高了找矿效率。  相似文献   

4.
短讯     
据报道,阿根廷西北部、巴基斯坦西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山间地带、菲律宾、苏拉威西、巴布亚新几内亚、沙巴和波多黎各的斑岩铜矿含金都在0.4克/吨.金一般都赋存在钾硅酸盐蚀变带内,通常还有含量很高的磁铁矿.金含量高与地质构造位置、母岩侵入体的成分、围岩的性质、矿化的年代、侵蚀面、矿体规模,或者是有没有绢云母蚀变,并无  相似文献   

5.
山东招远-平度断裂破碎带蚀变岩型部分矿石类型划分与实际生产工作相脱离,该文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定名方案,将矿石类型初步划分为含金蚀变花岗岩、含金黄铁绢英岩、含金硅化黄铁绢英岩、含金硅化岩、含金硅质石英脉和细脉含金硫化物。该划分方案使每一种矿石类型与金品位高低和SiO2含量的多少相联系,并作为找矿标志,操作性强,有利于矿山生产,加快了探矿进度。  相似文献   

6.
东伙房金矿位于内蒙古武川县,为一小型金矿床,属于与浅成花岗斑岩有关的中浅成中高温热液矿床.本次成矿预测思路为:在已知Ⅰ号矿体及其他含金蚀变带上,建立大量的观测点,把每个观测点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矿物学等方面的成矿信息分析研究,并把Ⅰ号矿体作为已知矿体,总结Ⅰ号矿体的成矿信息特征,建立接近于客观实际的已知矿体模型,用之与其他含金蚀变带进行对比,从而预测出成矿的有利地段.作者把以上这种工作方法称为综合信息叠加组合及相似类比法.本次工作发现了两处较好的矿体,同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矿化类型——斑岩型金矿化,这对该地区找矿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地质、岩相学、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分析,对祁雨沟2号和4号含金角砾岩筒中冰长石-方解石蚀变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描述。含金角砾岩筒成矿作用分为两期:面状矿化和脉状矿化。面状矿化的蚀变主要有阳起石化、绿色黑云母化、绿泥石化、冰长石化、硅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少量的绢云母化。脉状矿化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和少量的碳酸盐化。通过对角砾岩筒的蚀变与成矿作用关系研究,认为冰长石-方解石蚀变与含金角砾岩金成矿作用是同期,从而确定祁雨沟含金角砾岩筒是一个典型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乌拉山金矿床矿脉主要赋存在上太古界乌拉山群,并受控于平行乌拉山—大青山山前深断裂的剪切断裂构造带。全区共发现含金脉体百余条,并呈等距离成群成带出露。含金脉体有3种:含金石英—钾长石脉;含金蚀变碎裂石英—钾长石脉和含金石英脉。金矿体一般长几十至几百米:厚1—3.2米,金品位8克/吨。 多项测试表明,上太古界乌拉山群变质岩系是该矿床的矿源层。  相似文献   

9.
会同县淘金冲细脉浸染型金矿的构造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脉浸染型金矿属含金石英脉型金矿的一个亚类,其特征:①矿体由密集的成群、成组平行排列的石英细脉带所组成,脉带的长度几十米至几百米,宽数至数十米,延深达数百米,单脉一般小于一厘米,少数5—10厘米;②围岩具有一定的含金性,它与脉体可构成一定品位的工业矿体,若以1—2克/吨为边界品位,可圈出数米乃至数十米宽的矿化带;③含金品位的高低与含脉率的高低有密切关系;④自然金与围岩及脉体中的毒砂、黄铁矿有关。  相似文献   

10.
曹广利 《世界地质》2001,20(4):353-355
红花沟金矿矿区内已发现40余条金矿脉和含金石英脉,它们均产于在区域Ⅰ级和Ⅱ级断裂构造(龙头山断裂)控制下侵位的燕山期龙头山花岗岩岩体与太古宙古老变质岩的内、外接触带上.蚀变岩型矿体是2000年发现和圈定出的新类型金矿体,分布在走向NW305 °的龙头山断裂的下盘,受其次级弧形构造所控制.分析认为沿龙头山断裂向上迁移的含金流体在运移到碎裂状糜棱岩化花岗岩后,在其中交代、充填并产生硅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蚀变岩型金矿体.晚阶段含金流体则在已蚀变的碎裂状花岗岩中充填成矿,进一步提高了蚀变岩型矿体和矿石的工业品位.  相似文献   

11.
朱拉扎嘎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拉扎嘎金矿是一个大型矿床,赋矿围岩为中元古界变质钙质砂岩、粉砂岩、板岩、大理岩、流纹岩.主矿体和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划分出两个矿带,总体走向35°.矿体受层间裂隙控制,共发现56个矿体,规模为长10余米到300 m,厚度几十厘米到4.5 m,延伸可达200 m.主要蚀变有透辉石化、阳起石化、绿帘石化、冰长石化,还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硅化.矿石类型有蚀变变质砂岩型、蚀变火山岩型、交代岩型、喷流沉积岩型和石英脉型.自然金和银金矿是矿石中金的最主要赋存形式.含金较高的原始沉积岩层,比较发育的层间裂隙或破碎带,与多次构造活动相伴的多次热液活动和多次矿化作用,便形成本区的岩浆热液蚀变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23-227
满丈岗金矿是青海省近几年新发现的又一中型金矿床,累计圈定了金矿体30条(M1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530m,厚度2.2530m,厚度2.24.02m,平均品位Au 3.314.02m,平均品位Au 3.315.83g/t,估算金资源量15.68吨。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成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辽宁庄河木鱼房金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的详细研究,确定该金矿的物质来源于太古宙深成变质岩——得胜片麻杂岩.在区域岩浆热动力作用下,金元素活化转移,沿断裂构造充填,经过多期次的蚀变、充填、胶结,最后形成以石英脉为主体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该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其成因类型为典型的热液蚀变型.  相似文献   

14.
广西田林县八渡金矿床主要产于辉绿岩侵入体中,广泛发育乳白色石英网脉,蚀变辉绿岩体即为金矿体,具有硅化、粘土化、碳酸盐化和硫化物化等卡林型金矿热液蚀变特征。本文采用电子探针(EPMA)背散射电子图像(BSE)、波谱(WDS)和能谱(EDS)分析技术,对该矿床原生矿石中含金硫化物显微岩相学结构以及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金主要是以不可见化学结合态金(Au+)的形式赋存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之中。含金硫化物与热液交代形成的金红石密切共生,并保留含钛铁辉石或钛铁矿等矿物的假象,金红石的形成是辉绿岩中含钛铁辉石或钛铁矿热液蚀变的产物,含金硫化物形成所需要的Fe来自辉绿岩中含钛辉石或钛铁矿等矿物的溶解,Fe的硫化物化过程是导致含金硫化物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下牙老金矿为贫硫化物方解石-石英脉型金矿床,矿体严格受断裂裂隙控制.矿石的有用组分单一,有害杂质少,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主要的金属矿物为毒砂、黄铁矿,同时也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碳酸盐矿物.矿石多具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以脉状、浸染状构造为主.自然金形态为角粒状、长角粒状,赋存状态以粒间金为主,其次为包裹金,裂隙金仅占8.2%,自然金为显微金.矿石类型以含金方解石-石英复合脉为主,其次为含金构造角砾岩型和含金蚀变岩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和安河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矿体呈脉状、细脉状赋存于燕山期花岗闪长岩中,主要受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类型以含金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含金石英脉型.矿石结构以半自形晶—他形晶粒状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浸染状构造.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蚀变矿床,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是蚀变矿物找矿标志,土壤测量Au元素异常是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划分矿石类型是正确连接矿体和探讨成因的基础。小热泉子铜矿床原生硫化物矿石类型复杂,主要有纹层状和碎屑状闪锌矿矿石,稀疏浸染状黄铜矿矿石,石英脉型铜矿石,硅化和绿泥石化蚀变岩型铜锌矿石和具塑性流变构造的次块一块状黄铜矿矿石等。反映该矿成矿作用复杂,先后经历了喷流沉积一成岩成矿期,混合热液叠加期(分为石英硫化物、绿泥石硫化物和碳酸盐硫化物3个阶段),构造改造富集期和风化淋滤富集等成矿作用。主要成矿期为热液期,所形成的石英脉型矿体和蚀变岩型隐伏似层状及鞍状矿体在空间上呈“立交桥式”展布。  相似文献   

18.
陈卓 《地质与勘探》2018,54(3):535-543
宝兴沟矿区位于黑龙江省塔河县,2002年由1∶1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圈定,2007年通过1∶1万和1∶2万土壤测量进一步圈定了异常范围,并利用槽探工程进行揭露,首次发现了Au矿体,矿体主要为蚀变砂岩、蚀变闪长岩、蚀变闪长玢岩等,少量为含金石英脉,以中-低温蚀变为主。本文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区最新的钻孔采样数据,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矿床构造叠加晕分布特征,矿床前缘晕特征指示元素为Sb、As,近矿晕特征指示元素为Pb、Ag、Au、Zn、Cu,尾晕特征指示元素为W、Mo、Bi,初步确定了宝兴沟金矿床串珠状矿体、不同深部矿体组合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并依据已知矿体及矿床构造叠加晕,对深部有利成矿部位进行了预测,指出I-1-1号矿体向下应有很大的延伸或I-1-3号矿体深部应有盲矿存在,I-2-1号矿体深部可能有盲矿体存在。  相似文献   

19.
小尖山金矿位于康古尔金矿中东段,矿体主要有含金蚀变岩和含金花岗细晶岩两类,以蚀变岩型金矿为主,发育于变质岩区,具有低温绿片岩相的面貌,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并以剪切作用为主要的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20.
朱太天 《物探与化探》1984,8(6):341-351
三道岔金矿为一大型金矿床。该矿床受夹皮沟北西向弧型断裂带的控制,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三道沟组下段条带状片麻岩(该队定为注入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带中(见图1)。大都是盲矿体,矿体赋存于蚀变破碎带中,为变质热液型含金石英脉。矿床已采到425米中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