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10-30
茶洞矿区位于北东向吴川-四会大断裂北端与东西向贵子-挞石弧形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断裂带及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分布。是区域上非常有利的构造成矿部位,成矿条件优越。本文主要结合该区地质勘查成果,简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并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矿床成因。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体规模、产状、形态的主要因素,并为含矿溶液的活动和充填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场所。矿区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其工业类型为蚀变破碎带型银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2.
茶洞矿区位于北东向吴川-四会大断裂北端与东西向贵子-挞石弧形断裂带的交汇部位,断裂带及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控制着区内的金矿分布。是区域上非常有利的构造成矿部位,成矿条件优越。本文主要结合该区地质勘查成果,简述了矿床地质特征,并进一步详细论述了矿床成因。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体规模、产状、形态的主要因素,并为含矿溶液的活动和充填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场所。矿区矿床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矿床,其工业类型为蚀变破碎带型银金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成矿带锡铜多金属矿床控矿条件和找矿预测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山成矿带锡铜多金属矿床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构造带内,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形成的次火山花岗杂岩有密切的成因联系。上侏罗统火山岩系、震旦系和寒武系浅变质岩系是区内最主要的含矿围岩,不同的火山岩组合控制了不同的矿化类型。成矿花岗杂岩体主要是富含成矿元素和挥发份、并具多期次分异特征的次火山花岗杂岩体。褶断构造、环形构造控矿作用明显,控制矿床定位的构造多为复合构造,具有明显的扭动特征。在深入研究本区控矿地质条件基础上,总结了本区锡铜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彭山地区燕山晚期形成的钙碱性花岗岩体与区内有色金属矿产的形成具有直接成因上的联系。四个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控岩控矿特点反映出矿床均受到了穹窿体系中层间滑动断裂及次级断裂的控制。矿田中部分矿床的硫同住素、铅同住素的分析数据表明,矿床的Sn,Pb,Zn矿物质与岩体具有同源性,岩体的侵位过程为矿床的形成带来大量的矿物质。对成矿机制的研究显示板块作用产生的剪切力是造成区内深部岩石重熔的源动力,而早期形成的断裂体系及后期形成穹窿构造为矿物质的运移提供了有利的通道,在完善的循环对流机制配合下,成矿物质在迁移过程中发生较为充分的分异作用,各类矿物质在相应的物化环境中结晶沉淀,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河南内乡——淅川地区具有一完整的边缘成矿体系。应用边缘成矿理论,通过野外对该区控矿要素的实际调研和室内对比分析,提出了豫西南内乡——淅川地区边缘成矿体系的新认识。一级成矿边缘为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边缘对接处(山阳——西峡断裂带两侧),控制了两个跨省大型成矿带的形成;二级成矿边缘为区域深大断裂边缘,控制区域成矿带形成;三级成矿带边缘为岩体边缘、次级断裂带边缘和地层交界面等,控制矿田、矿床的形成;四级成矿边缘为岩体边缘不同岩相分界面、不同岩性层间面和构造形态、产状变化处。不同边缘交叉、叠合地段是成矿最有利地段。研究表明,边缘成矿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异常事件密切相关,板块活动、区域构造、火山、岩浆侵入、沉积环境演化是边缘成矿体系形成的主导因素。根据边缘成矿规律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主要找矿方向和有利找矿区段(靶区)。  相似文献   

6.
安妥岭斑岩型铜(钼)矿成矿条件与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凤娟  张喜周  沈柳生 《矿产与地质》2010,24(2):132-135,161
安妥岭斑岩体发育在上黄旗-乌龙沟、岭南台-紫荆关两深断裂所夹持部位,属多次侵入的浅成-超浅成中酸性岩体,岩体规模较小,形态为整体向南倾、向南东侧伏的椭圆状,蚀变强烈具一定分带性;受次级近EW向韧性剪切断裂带、NE向韧-脆性断裂带、NW向横张断裂控制,这些特征均可与国内、外含矿斑岩体相类比。因此,本区斑岩型铜(钼)矿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形成大型斑岩铜(钼)矿床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上庄磷矿为一大型低品位磷灰石矿床,伴生有益组分有铁、蛭石化黑云母及稀土元素。矿床产于黑云母单斜辉石岩体中,含矿岩体由多岩相带组成。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及岩相带的控制,深部的岩浆沿断裂运移过程中不断分异、分次侵入和结晶再分异,导致有益组分磷、铁和稀土富集成矿,属岩浆晚期分异磷灰石矿床。  相似文献   

8.
山东牟平邓格庄金矿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格庄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分布于燕山期昆嵛山花岗岩体内金牛山断裂带次级断裂中。成矿年龄118×106a,它比容矿岩体冷凝至350℃时还晚12×106a。成矿深度小于1km(约0.75km),而容矿岩体的定位深度大于13km,它们的定位深度差大于12km。成矿流体来自地壳深部,通过水-岩反应又从容矿岩体中萃取一部分金。故此金矿不是传统意义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部得尔布干成矿带构造演化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得尔布干断裂带控制了火山 侵入杂岩作用 ,形成了多金属成矿带。多期次构造 岩浆活动 ,在成矿带内形成了不同时期规模不等的侵入岩体及大面积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在区内已发现金、银、铜等多金属矿产地百余处 ,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研究表明 :得尔布干断裂带经历了加里东期到第三纪多期构造演化并伴有相应的岩浆活动。深断裂控制区域构造发展 ,次级断裂对成矿起导矿、容矿作用。本文从构造控矿作用入手 ,分析研究区内各类矿床的构造控矿因素 ,提出了成矿带内多级构造控矿作用 ,对今后在我国东北部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厂坝一李家沟矿床为规模大、品位富、分布集中的层控型铅锌矿床。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沉积—成岩阶段,矿带受裂谷海槽内次级同生断裂及伴生的沉积盆地控制。矿带内一组走向北东的同生断裂带及次级洼陷和隆起,控制着岩相带的发育和矿床规模。矿带内主要矿体赋存于碎屑岩向碳酸盐过渡的岩相带内,并受到后期变质热液、层间断裂的改造富集。 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床的同生断裂,是喷气沉积成矿阶段含矿热卤水的通道;属海底喷气一沉积受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
湘东北万古地区金矿床成矿构造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古地区金矿床的成矿作用受到区域构造成矿的控制,矿区的断裂构造已经成为燕山中晚期金矿的定位构造.矿区北西西向断裂大部分是控矿、容矿构造,北东向断裂构造对矿脉的破坏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属成矿期后断裂构造.勘探线剖面图揭示了万古地区金矿床构造成矿具有金矿体侧伏特征、金矿体等距产出特征、金矿构造成矿作用多期性特征.冷家溪群是金的矿源层,万古金矿区的构造成矿作用是主要成矿作用,金矿化是剪切带长期活动的结果.从万古金矿、鲁源洞金矿、大洞金矿矿脉在走向和倾向的产出形态可以看出,富矿体都产出在构造张性扩容空间内.控矿层间破碎带中不同类型构造重叠部位是最有利的赋矿构造.  相似文献   

12.
新疆托理县安齐金成矿带是西准噶尔地区最好的金成矿带,带内己发现金矿床、矿点近百处,它们均属于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矿床.主要赋矿地层为上石炭统包古图组和太勒古拉组,赋矿岩系为火山碎屑岩.华力西中期的中酸性岩与金矿的关系非常密切.北东向的安齐断裂为主干断裂,是主要的导矿构造,控制和限定了带内金矿的分布及产出.北西、近东西和北东向的次级断裂是主要的成矿、容矿构造.东西向构造与北东向主干断裂交汇地段及中酸性侵入体内部、边部和接触带是本区最主要的金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滇西兰坪盆地中新生代形成了丰富的金属与盐类矿床,是我国著名的热液矿床成矿带。成矿系统时─空结构的统一性是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前提和指导思想,综合分析兰坪盆地的成矿时代、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地质背景,初步认为: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盆地西缘出现以铜为主的成矿作用;兰坪盆地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早、晚第三纪期间,因盆地东、西部边界向两边地块的俯冲碰撞及中轴断裂带的强烈活动,导致盆地中央地带出现大规模成矿流体活动,成矿流体因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而发生分异、运移,及盆地受挤压隆升,变成山间盆地,出现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流体圈闭,因而形成不同种类,不同规模的矿床;同时,含有挥发性组分汞、锑、砷的流体从深部沿中轴断裂带上升向两侧的次级构造裂隙带扩散,导致盆地东部复式背斜带中出现锑、汞、砷的成矿作用;其后,矿床受到改造和氧化作用。盆地内发育深大断裂;兰坪盆地的成矿作用是在构造流体演化的制约下完成的,同时成矿作用的发生改变了流体的性质和构造环境,促使流体的再次循环,出现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分带性。  相似文献   

14.
额尔古纳地区是一个重要的有色、贵金属成矿省.区内金、银、铅、锌、铜等矿产具明显分带性,可划分为耳布尔、上护林及恩和3个成矿小区,分别以银铅锌、铜多金属、金为主.该区在J3-K1时期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这些矿产在成因上均与J3-K1时期酸性岩浆侵入作用密切相关,成矿热液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矿体主要受次级张性裂隙控制,以NW向为主.成矿时代主要为J3-K1.  相似文献   

15.
邓军 《地质与资源》2012,21(6):552-556
大瑶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由斑岩型、夕卡岩型、断裂-蚀变岩型3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铜、银、铅、锌等矿化,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成矿系列组合,可划分2个矿床成矿系列和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浅成-超浅成岩浆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热液.断裂构造提供了运移通道并控制着矿体分布.震旦系-寒武系是主要矿源层.建立了矿源层、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磷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朝准地台、塔里木准地台边缘深断裂附近和台中隆起带以及天山-兴安、祁连-秦岭、额尔古纳几个地槽褶皱区的中间地带,不同程度地具备中国北方三种主要类型磷矿的成矿条件。研究分析认为中国北方的内生磷矿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绿岩带型磷矿和古元古代沉积变质磷矿显示一定的找矿潜力,沉积型磷矿一般品位低、规模小。通过归纳,在中国北方划分出磷矿的二级城矿区4个、三级成矿带15个、四级成矿亚带19个。圈定成矿预测区A级2个,B级C级各23个。确定了21处可开展进一步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银矿成矿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东省银矿床的成矿大地构造环境以及矿床形成的“层”、“体”、“位”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在银矿床形成过程中,构造位及矿源体对银矿床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产于不同规模的断裂破碎带中的银矿床(点)占矿床(点)总数的65.7%,而与火成岩体有关的银矿床(点)占总数的84.8%;银矿床的最佳成矿地质条件为有利的“层”、“体”、“位”复合部位。  相似文献   

18.
兰坪—思茅盆地红层铜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兰坪—思茅地洼盆地中新生代红层铜矿可分为三个成因类型:沉积型,沉积-改造型和改造型。它们呈“层—梯”式产出。在成因上与热卤水活动有关。在分布上受澜沧江断裂和中轴断裂控制。微量和稀土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成矿热动力与成矿期区域性幔热异常和强烈的构造活动有关。矿床形成于两个时期,即地洼初动期的沉积—成岩矿化期(T_3-E_1)和地洼激烈期的改造成矿期(E_2)。其中,改造成矿是本区铜矿最重要的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阿克斗卡矿田主要由阿克斗卡、艾达里和库兹尔基亚等矿床组成, 是发育在火山岛弧环境的典型斑岩型Cu-Mo-Au矿床群, 其中阿克斗卡为超大型斑岩铜矿。斑岩型铜成矿作用发生在晚古生代哈萨克马蹄形构造形成过程中, 成矿构造背景为乌拉尔-天山断裂系统的大型左行走滑作用和大陆地壳侧向增生过程, 具有典型的斑岩铜矿围岩蚀变和矿石矿物分带特征; 成矿作用受东西向、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控制, 主要与早期碱性阶段的硅化蚀变有关, 酸性蚀变阶段发生了再矿化与富集成矿作用; 据含矿花岗闪长岩中锆石SHRIMP定年本文给出主要成矿时代为327.5 ± 1.9 Ma (早石炭世晚期), 成矿模式为"花岗闪长岩"型, 属于浅成斑岩铜矿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控矿成矿构造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包括剥离断层和剪切带理论在矿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控矿规律和成矿作用,构造旋回、变形序列、成矿阶段、矿化类型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构造成矿序列的方法和意义,动力成矿机理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手段及其在建立动力成矿模式、进行隐伏矿床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