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引言 科技界一直认为砂轮磨床是欧洲人于公元1850年发明的. 2006年11月28日,浙江大学柳志青、复旦大学陈宏京、南京大学徐士进等教授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博物馆考察跨湖桥文化遗址出土文物."柳志青对一块经打磨的石英砂岩发生浓厚兴趣,他非常肯定地说,这就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磨床,揭示了人类工业的起源"(浙江日报2005年11月30日头版).这一发现已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机械革命在距今七千年由中华先民完成”一中,我们论证了距今9000~7800年裴里岗化层中微型石锛是有夹具的车刀;论证了距今8500~7000年磁山化微形石锛和敲砸器为有夹具的车刀和和刨刀;论证了距今7000年马家浜化层微型石锛为有夹具车刀。在“新石器时代有琢玉的砣机,砣在何处,”一中.我们论证了距今8200~7400年兴隆洼化层中的玉块是最早的砣,砣实际上是集磨床、锯床、镗床刀具于一身的刀具。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日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5):56-56
1972年6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接受了该建议。世界环境目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每年都在6月5日开展各项活动,宣传与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动态     
正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达成《莫干山宣言》2018年11月21日,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在浙江德清落下帷幕,大会达成并发布《莫干山宣言》,提出构建数据和地理信息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弥合地理空间信息鸿沟。《莫干山宣言》提出,携手努力构建数据和地理信息领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促进有效的跨部门、跨学科  相似文献   

5.
11月9日上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的灵宝市金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在河南省灵宝市正式挂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汤中立、裴荣富、郑绵平等出席了揭牌仪式。有关人士说,由矿山企业出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这在我国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6.
"2012年11月至12月间的44天,我国由农业部、中科院水生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组织了对长江流域江豚的科考,这也是继2006年中、美、日等六国科学家对长江流域白鳍豚联合科考后的首次大规模科考.科考船于11月11日从武汉出发经宜昌直达长江出海口,再从上海返回武汉.  相似文献   

7.
正1994年9月22日,一个国际考古学家小组在埃塞俄比亚发现了440万年以前17到20位人科成员的共50块头骨、牙齿和上臂骨碎片。这是人类最早祖先的遗骨化石,从而填补了人类与类人猿之间进化史上的空白。英国《自然》杂志在报道中指出,这一发现使得科学家们能对人类的起源进行更详细的研究。这些碎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  相似文献   

8.
话说泥石流     
2010年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突发泥石流,截至15日16时,死亡1156人,失踪588人。2008年11月4日云南泥石流致5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因暴雨成灾发生的特大泥石流,500余间房屋和一所正在上课的小学在瞬间被吞没,大约有200人在这次灾难中丧生,1500人失踪。泥石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足以让人们在承受灾难的同时,关注泥石流,了解泥石流,预防泥石流。  相似文献   

9.
话说泥石流     
2010年8月8日甘肃省舟曲县突发泥石流,截至13日16时,死亡1156人,失踪588人。2008年11月4日云南泥石流致3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2006年2月17日上午9时,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因暴雨成灾发生的特大泥石流,500余间房屋和一所正在上课的小学在瞬间被吞没,大约有200人在这次灾难中丧生,1500人失踪。泥石流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足以让人们在承受灾难的同时,关注泥石流,了解泥石流,预防泥石流。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1月26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通过了《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关系到我省测绘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是我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测绘事业的关怀和重视,标志着我省测绘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为期两天的“国际地球年”开年仪式2月13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落幕。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及学生代表近千人参加了这次活动。本次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共同举办,参加活动的代表们通过了“巴黎宣言”,建议各国决策者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更多了解地学专家掌握的知识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呼吁政府和科学界共同努力,向公众传播地学知识、促进地学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2005年11月22日,联合国第60届大会通过决议,将2008年定为联合国“国际地球年”,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地学为主导的国际年活动。中国是上述联大决议的提案国之一。“国际地球年”中国全委会已于2007年成立。  相似文献   

12.
世界环境日     
<正>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接受了该建议并通过决议。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20日,《驻马店日报》第一版突出报道了上蔡县蔡沟乡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中大胆探索,在村级实行土地调解委员会的做法,引起了土地部门包括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村级土地调解委员会如何履行职责,怎样提高议事办案质量,实行这一做法为处理农村土地纠纷带来了哪些益处?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到蔡沟乡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4.
<正>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而在20天后紧随而来的是"全国土地日"。两个主题日,表达的其实是一种相同的愿景——我们所生存的地球需要更多地呵护与关爱,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从1974年提出"只有一个地球"这个响遍世界的环境保护口号开始,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活动已经在全球举办了38年。这38年,当然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是人类依靠科技进步大发展的37  相似文献   

15.
1948年11月17日生于哈尔滨,当代诗人、散文家与批评家。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16.
公元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特别是共产党员来说,是个极不寻常的大喜日子,因为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从厅机关到基层单位,从领导干部到职工的心情都无比激动,普遍及时收听收看和学习讨论,并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意见,决心在中原沃土上尽心尽力为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努力开创河南国土资源工作新局面。实践,在十六大得到进一步确立,标志着我党理论建设上又一次完善和升华。11月11日上午,厅党组又连续召开了厅…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处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自然景色迷人。在这里,发展与保护,人与自然,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与和谐。2002年10月21日至11月8日,浙江省旧土资源厅组团赴澳大利亚,对澳大利亚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行了考察学习。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要做到人才使用安全,减少用人风险,就应当强化人事档案管理。在这方面,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早在1988年12月1日就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之后又在1989年11月3日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补充通知》,1996年12月2日联合发布了《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文件强调: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应执照人事管理权限,统一由党委组织部门、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等机构负责,其他机构不得承担流动人员的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任何人不得私自保管他人或本人档案;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必须坚决执行国家的保密制度,遵循分级管理的原则。档案的查阅、借用和转递应遵守有关规定;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归档工作必须按规定做好;任何部门、单位不得随意涂改、撤换、销毁档案材料。  相似文献   

19.
地球.人类唯一的家园 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牵动全人类心灵的特别的日予。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刻,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共同的心愿——善待地球,保卫家园!  相似文献   

20.
人类虽然早已征服了珠峰,却还远未能破解它所隐藏的气候密码. 福建师范大学邵逸夫楼,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八分会场. "地球三极气候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从11月2日早上一直持续到11月3日,成为本届年会上少数几场连开两天的重要会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