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地理教学中,有些知识学生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按照习惯了的思路去分析、解决问题,结果出现了不应出现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突破思维定势。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采用了巧设“陷阱”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倪普 《地理教学》2011,(4):23-24
一、“问题性教学”的内涵及模式的构建 1.内涵 问题性教学,就是以“问题”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通过精心编拟和展示若干系列问题,加强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把教学过程真正变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蒋亚琴 《地理教学》2014,(22):17-19
学生地理概念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前概念的干扰、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思维定势。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下:注重体验,纠正前概念;强化对比,削弱首因效应;系统学习,克服晕轮影响;变式学习,消除思维定势。教师只有认识并分析学生的心理障碍,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地理概念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钟有长 《地理教学》2014,(17):42-44
正地理题目,尤其是高中自然地理的许多题目适合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所催生出地理有效教学的满园春色是一题一解所无法比拟的。一、一题多解触动了思维定势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做事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维的惯性。这种惯性(即定势思维)对于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使人们面临新问题时能够将已有的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通过设置陷阱来考查学生的判断、辨析、迁移、综合运用等能力,已经成为地理高考试题的一种新的考查方式。一些题目表面上看似不难,但是考生得分却很低。仔细分析研究后发现,命题者故意在这类题目中布下了一个个"陷阱",考生答题时稍有不慎就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设置思维定势的陷阱,则是"陷阱中的陷阱",杀伤力最强。所谓思维定势,就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6.
地理学科具有显著的空间特点,各种地理思维活动常常需要借助地理图形展开。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已有经验,通过想象、加工和转换,构建心理地图或者构画简易图形,并启发学生借助这些地图变换思维角度,整合思维成果,进而形成良好的地  相似文献   

7.
从地理学科出发,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8.
所谓逆向思维,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地理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不"是一种否定,更是对新事物的一种推进,它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否定过去的勇气,需要大胆尝试的魄力,需要创造新事物的坚定信念。高三要上一节公开课,恰逢在高三第二次月考之后赶上了必修一第二章大气部分的内容。还沉浸在月考反思的我,感悟到了学生身上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思维定势!这次关于地球运动的月考题非常简单,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不好?看看这道题对我们的震动:  相似文献   

10.
赵军 《地理教学》2009,(4):44-44
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的、独特的、有创意的见解往往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即所谓的“顿悟”和“灵感”。倘若过早的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和发散思维的火花。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共同经历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1.
对于有些试题如果考生按常规的思维方式,凭经验主义解题很可能出错。下边列举几种学生常见的解题错误思维定势,谈一下对策。一、判读柱状图“高必多、低定少”例1.(2004江苏卷)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将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右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题。  相似文献   

12.
李正佑 《地理教学》2012,(19):50-51,54
一、地理概念感知的思维定势陷阱地理概念是人们对地理感性知识所反映地理事实的属性进行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后得出的反映地理事实属性的知识,它体现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地理知识的推演、地理原理的建立都离不开地理概念。因此对地理概念的准确理解与灵活应用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要  相似文献   

13.
鲁爱华  张明 《地理教学》2009,(12):32-34
2009年的高考地理综合试题,在能力立意的基础上侧重学科核心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应用,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学生缺少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较深认识,答题时不能全面掌握一般性问题的分析方法,极易陷入以往经验主义的思维定势,要实现高考地理综合题思维突破,有必要对高考综合题核心问题进行归类研究,从学生答题的视角探讨出错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从此,中国革命发生了历史陛的转变。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八七”会议会址却成为人们心中的谜团。  相似文献   

15.
高师自然地理课程蕴含丰富的科学思维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根据自然地理课程中科学思维素材的不同类型,除常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取微课、在线课程、隐性课程、校外活动等培养路径,同时需要注意教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上完一堂课后,及时把教学中获得的信息搜集整理,把记录在“案”的信息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把成功之处总结积累,对失误之处搞清原因,及时调整和补救。如在讲我国地势阶梯分布时,不步同学在填图时易把各级阶梯的顺序弄错,分析后才知学生受楼梯、台阶顺序等定势思维所致。  相似文献   

17.
任忠 《地理教学》2011,(21):27-28
“借图”发挥,一图多用,思维扩展,可以有效克服高中地理复习中“炒冷饭”现象,从而激活教学。本文以“利比亚简图”为例(“利比亚简图”根据相关材料按教学需要绘制),说明如何根据提供的简图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解释区域的人地相互作用关系,以帮助学生通过地图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  相似文献   

18.
竺辉 《地理教学》1999,(2):35-36
兴趣有利于思维的发展,兴趣是思维发展的前导。根据认知理论,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过程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的外部刺激作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而这一过程就是思维过程。兴趣的趋向性决定学生对某一事物发生情感,这种兴趣犹如催化剂不断促使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而实践、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此,兴趣作为发展思维的内在“激素”,有利于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蒋凤丹  陈曦  艾昕 《地理教学》2019,(11):36-37
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态,在与观众、社会和地理的互动中呈现出多重的电影地理意义,同其它叙事媒介一样,动画的叙事必然涉及到具体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其通过对地理和空间的艺术性呈现打破受众原有的时空限制和思维定势,引导人们创造"地理影像空间",本文基于地理学视角解读新海诚名作《你的名字》这一动画电影中的地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张立明 《地理教学》2019,(13):62-63
沾化冬枣近几年热销全国,我国很多县区考察轩前往沾化考察学习,移栽冬枣进行种植,其中大荔县是非常成功的典范。作者以两地的冬枣产业发展为主要线索,以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农业自然条件改造、农业产业发展措施为主要思路设计了本组试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发挥试题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