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振兴东北的战略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剖析东北地区的发展历史入手,指出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改革开放。着眼于全球化经济和东北所具的独特区位优势,提出应重新评估东北地区的国际战略地位,适时把握信息业发展和产业现代化所带来的机遇,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的振兴,并及时制订东北地区的总体规划,谋求该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东北半干旱脱贫地区乡村类型的特殊性并服务于增强其发展动力和乡村振兴,论文以原国家级贫困县吉林通榆县为例,运用熵值法、Getis-Ord Gi*指数、地理探测器分析村域尺度乡村多维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通过对乡村主要优势条件和短板的分析,以乡村现有发展特点和未来主导战略命名乡村类型,并提出主次结合、多维协同的类型化乡村振兴战略。结果表明:(1)通榆县乡村不同维度发展指数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和集聚特征。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村落环境条件明显优于其他地区;靠近县域经济中心或靠近乡镇政府与交通干线的村庄区位交通和经济基础较好,易形成热点区,边缘或偏远地区的村庄形成冷点区,呈现出以县域经济中心为圆心的圈层式结构;县域中部靠近镇政府驻地且有交通线经过的村庄,社会活力指数较高。(2)通榆县乡村综合发展受村落环境条件影响较大,交通、经济、社会维度对乡村发展具有交互增强作用。(3)综合发展型乡村要“聚合力”、勇争先;内外联动型、特色发展型、农牧结合型乡村要“扬优势”、显特色;交通虹吸型、巩固搬迁型乡村应“补短板”、强弱项;弱质型、防范返贫型乡村应“育新机”、辟新径。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双重差分法所存在的地区异质性估计偏差,基于结构视角通过合成控制法对东北振兴政策进行评估,找出东北经济下滑的内在动因,为破解东北经济增长难题提供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东北振兴政策整体上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东北经济下行的根本症结在于结构的扭曲与错位。从短期看,经济结构的暂时性优化促使振兴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而从长期看,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这是由于结构障碍的日益凸显阻碍了振兴政策效应的释放。因此,实现东北振兴必须依赖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4.
樊杰  刘汉初  王亚飞  赵艳楠  陈东 《地理科学》2016,36(10):1445-1456
从“东北现象”的新近表现,提出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变化的3个稳定因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缘关系、文化和体制机制。分别对3个稳定因素在东北地区的特征状况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东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本底强,但开发利用效益不佳,突出表现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面积过小、限制性开发区收益较低、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超载低;位于全球三大经济圈之一的东北亚核心区,地缘优势突出,但未能转换为经济优势,突出表现为外向型经济比重过小、对日韩贸易地位不凸显;文化和体制机制成为限制东北地区发展的核心障碍,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结合东北振兴的问题导向,着重对东北地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发展驱动力的转型、创新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和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开放经济的转型以及腾出国内市场促进东北优势产业继续保持活力、以共享发展理念消除城市贫困增进东北地区民生福祉、采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东北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进行发展等开展预判研究。  相似文献   

5.
1979-1992年,中国先后实施了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和三个地带发展战略。1980年代末,国家大规模开发长江沿岸地带,构成“T”字型的宏观布局战略。1980年代以后,以沿海为主的宏观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功。2000年以来,沿海地区区域重构进入到新的历史时期。本文关于东部沿海地区区域结构的研究主要从“均质区域”的角度,并通过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就业行业人口数据,对东部沿海地区不同空间层面的经济结构重构转型进行研究。总体而言,“核心-边缘”理论能够揭示当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结构和区域重构基本特征和规律.并且能够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6.
郭笑然  朱华晟 《地理教学》2023,(23):11-17+53
国内外地理教学均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识,其中乡村及其振兴问题一直被视作是有利于学生理解国家战略考量和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和地理课程标准,本研究发现针对乡村振兴相关议题的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第一,国内外教学研究普遍缺乏对国家尺度的关注;第二,教学研究的实践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教学研究与地理学研究的前沿缺乏“对话”。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议丰富乡村振兴教学的认识尺度,并适当借鉴国外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教学方式,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注重建立完整的逻辑链条,同时合理改进和引入地理学研究的前沿成果。  相似文献   

7.
海冰冰情是开发、利用北极航道的关键信息,研究利用2006—2015年北极地区逐日海冰密集度数据,根据2013年"永盛轮"首航北极东北航道时所经航线为例,提取了航线冰情要素,包括航线通航窗口、逐日海冰密集度时空分布以及海冰密集度月标准差等,对航线通航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航线冰情要素获得了十年间航线通航窗口的基本情况,十年间航线所经水域的大体通航情况和主要冰障位置,7—10月份航线所经水域海冰密集度的变化动态。通过对航线冰情要素的分析,得出影响航线的两个关键海域,并分析了"永盛轮"航线与关键水域航线通航窗口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区域发展的“全球-地方”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毛熙彦  贺灿飞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0):1449-1461
建立对外联系、利用外部资源有助于弥补区域发展新经济活动所面临的资源与技术缺口,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避免陷入路径锁定导致发展停滞甚至衰退。对外联系的建立势必与本地已有联系相互作用,表现为“全球-地方”之间多类型行为主体在特定空间支持与约束下的互动,涉及4个基本问题:发生条件、区域差异、互动内容与行为主体。梳理现有研究发现:① 本地与非本地要素的相似性或互补性决定了互动发生的可能性,本地能力则进一步决定互动发生的程度;② 互动对于优势地区和后进地区2类极端类型地区更为有效;③ 互动内容以知识、贸易、资本等要素为主,日益强调非本地劳动力和非本地制度的影响;④ 互动主体以企业为中心。近年来研究一方面强调企业家等个体作用,另一方面关注非经济主体的作用。整体而言,既有研究在区域发展中“全球-地方”互动的尺度结构、动态变化和行为主体等方面仍面临挑战。结合中国当前区域经济转型与主动全球化并行的发展现状,论文提出理解中国区域发展“全球-地方”互动的关键问题与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有幸参加了在江苏苏州第十中学举行的"诗性课堂、有效教学"——江浙沪三地名校"聚焦课堂"活动。来自不同城市的教师同课异构"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以下对其中两位教师的课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
王世文 《地理教学》2010,(12):13-14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二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内容是:农业地域的形成以及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的特点、形成条件、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教材的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该节教材以陈述性内容为主,思维空间有限,教学中如果按课本顺序让学生一种类型一种类型地学习、建构,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不好,学生没有激情。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几十年的高强度开发利用,东北地区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优势日趋丧失,区域竞争力下降。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东北地区应把智力资源开发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战略对策之一。该区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总量大,质量高,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聚集,科技进步基础处于全国前列。智力资源开发现存的突出问题是科技经费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企业未能成为研究与开发(R&D)的主体,科技体制改革落后,科技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智力资源开发存在巨大潜力,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表明,智力资源开发潜力分5个等级。基于智力资源的开发潜力,东北地区可在如下4个方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即加快改造传统工业优势部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竞争力;把东北地区建设成中国科研和高等教育基地之一;积极发展城市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东北地区智力资源开发应采取综合性对策,迫切需要在体制、投资、人才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北地区地缘关系演化过程及区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利莎  王士君  杨冉 《地理科学》2019,39(8):1284-1292
梳理相关文献,深入分析探讨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地缘关系的演化过程,刻画地缘关系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20世纪10~40年代,东北地区地缘关系呈现“半畸形”开放的状态,整个地区长期处于军阀战乱与日本侵略阶段;这一时期,东北地区迎来移民高峰,农业经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但同时境内日本经济肆意扩张,大量资源与财富被掠夺。新中国成立以来,地缘关系由50、60年代的依赖型转向80年代以后的多元和平发展;受其及政策等其他因素影响,地区内工业由蓬勃发展到缓慢波动前行。如今,东北地区地缘政治关系仍十分复杂,但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开阔;未来应大力推动东北亚国家及次区域间安全与经济合作,同时提高东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及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规划有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十一五"规划期间,国家将把区域规划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区域规划既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区域上的细化,也不是行业规划在区域上的汇总,而是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采取或实施的战略、发展思路、政策等。区域规划的内涵决定了区域规划的特点和性质,"十一五"期间加强和重视区域规划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区域重大问题、加速与国际现代管理体制接轨、完善我国规划体系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建立的迫切需要。文章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研究确定区域规划编制主体、编制程序及审批主体等问题,加强我国重点区域规划范围的研究,开展新的地区经济发展类型划分,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尚无对地域组织及其创新内涵的统一认识。作者认为,地域组织创新是一个地域制度创新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对地域组织创新的基本认识基础上,总结与评述了建国后东北地区地域组织的发展历程与创新形式,分析了东北地区在地域组织创新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与障碍因素,最后对东北地区地域组织创新的宏观背景与基本依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东北地区未来地域组织的创新方向与形式。  相似文献   

15.
空间规划政策在中国五年计划/规划体系中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磊  沈建法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8):1195-1206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规划对调节中国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尤其是随着市场化改革和权力下放,中国政治经济背景发生了重要变化,客观需要五年计划/规划体系中的规划内容做出相应调整。本文分析了空间规划元素在中国五年规划体系中从无到有、不断丰富完善的演变特点及其机制,同时指出了五年规划对空间发展作用的变迁:① 初期,并无空间规划,空间发展只是部门工业项目布局的结果;② 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期,空间规划的形式主要体现在划定特殊的政策区域和空间分类引导;③“十一五”规划以来,空间规划则以空间分类引导与约束并举的形式出现。通过构建政府与市场主体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以及空间发展状态所引起的规划反馈3 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着重探讨了五年规划体系中空间规划元素的变迁机制。“十一五”以来重点加强和改善了空间规划内容,其目的是使经济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克服中国当前空间管治的各种困境。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与空间极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基于对空间极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首先从要素流的视角构建区域发展衡量指标--城镇集聚能力,并从整体上评价1995-2008年东北三省区域发展演变格局;其次利用差异指数和极化指数,从不同集聚层次对东北三省区域发展非均衡性和极化程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①从区域发展衡量指标的动态演变格局来看:1995-2008年间东北三省区域...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经济弹性视角下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区域经济弹性概念对分析老工业基地演变过程有独特的理论价值。依据经济增速划分1990~2015年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周期,通过构建反事实函数测度不同阶段城市和分产业经济抵抗力和恢复力,揭示了区域经济弹性的演化特征,反映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过程,结果发现:同一经济周期中抵抗力和恢复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抵抗力低受冲击影响严重的城市在随后的经济振兴过程中经济恢复发展好,存在“创造性破坏”过程;区域经济弹性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区域对冲击的抵抗力水平受前一经济周期恢复力的影响,区域经济弹性在引起区域应对冲击能力的变化同时其自身也因此而发生改变;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经历了衰退-恢复-下滑的波动历程,呈现倒“N”型,其面对冲击扰动的抵抗力较低,第二产业更易受到冲击影响,第三产业抵抗力相对较高,老工业基地长期存在路径依赖、制度锁定现象,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严重,突破能力弱,过度依赖传统重化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缓慢,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针对老工业基地演变过程的规律特征,提出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东北城市的发展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东北地区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特有的文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近现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近100年的事情。20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经历了清政府的移民实边,俄、日等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与掠夺开发,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重点发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东北城市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并后来居上成为我国除几个直辖市外,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城市相比,东北城市发展有着特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背景,但也清晰而集中地反映了城市化与交通发展、工业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特征。本文试图把东北地区近百年来城市的发展置于区域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着重探讨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市发展的动因,同时阐明它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及全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多尺度与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江孝君  杨青山  刘杰  沈方  刘鉴 《地理科学》2020,40(3):383-392
基于多尺度与多机制分析框架,采用差异测度及尺度分解指数、ESDA及回归分析等方法,从省级、地级、县级3个尺度分析了2003-2016年东北三省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①各尺度区域经济绝对和相对差异均较为明显,呈县级>地级>省级的尺度格局;经济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尺度差异及对总差异贡献率呈市间差异>市内差异>省间差异。②各尺度区域经济发展呈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关联类型以正相关为主且低-低(LL)型占主导地位,越小的尺度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越明显。③区域经济发展空间上呈现"两核两带"的格局,即以辽中南和哈长城市群为核心,以哈大轴和东部沿边轴为发展轴带。④地理区位与要素禀赋、战略政策与财政扶持、行政分割与等级体制、开放带动与空间优化等诸多要素综合作用于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演化。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与日本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东北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杨晓慧 《地理科学》2003,23(5):542-546
分析了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得出日本区域经济仍具有非均衡发展的特点,用传统经济地理学对日本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作出了解释;然后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分析了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特点,探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机制,提出了日本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的结论。最后,从培育产业集群的角度,探讨了促进中国东北区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东北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