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学生研学旅行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课题。以大学生对咸宁市旅游景点选择、研学与非研学旅行对比实践为着眼点,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实证法研究得出:大学生旅游偏好地学景观;认同在大学阶段应进行基于地学景观的研学旅行;在研学旅行中采取"问、讲、探、测"四结合方式进行研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培养其人地协调观,构建和彰显学习型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2.
乡村研学旅行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多民族聚居村落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鲜活载体,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从地方本性视角出发,以多民族聚居的城子古村为例,秉持互动性、体验性、教育性和乡土性原则,在明确城子古村三大本性特征和研学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内容设计相关研学产品,多方位、深层次地展现城子古村的地脉和文脉景观,解决当前研学产品地域性体现不足、文化内涵缺失等问题,为国内多民族聚居村落发展研学旅行提供实证案例研究,助推多民族聚居村落振兴.  相似文献   

3.
研学旅行是"旅游+教育"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研学旅行表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研学旅行产品的制定应紧密围绕"旅行"和"教育"进行课程设计,使研学旅行真正达到以研促学.文章以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的研学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现有的研学课程进行解析,并对中国天眼科普基地研学旅行课程优化设计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研学旅行作为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融合的一种教育方式,逐渐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推进以教学改革为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研学旅行,同济中学在研学旅行的内容设计、研学过程和综合评价上做了有效尝试——京蒙天文地理研学活动,践行着"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相似文献   

5.
研学旅行发展的依据,除了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纲要之外,还有旅游资源国家标准和学校旅游课程标准。2017年和2018年,旅游资源国家标准与高中《旅游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实施,必须引起学校对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的关注。旅游资源国家标准的修订,与研学旅行密切相关的,包括从旅游地到景观、从遗址遗迹到文化遗存、从旅游商品到产业产品等方面。旅游地理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修订,与研学旅行密切相关的,包括从旅游资源内涵扩展到旅游资源分类、从旅游资源成因扩展到旅游资源价值、从旅游规划设计修改为旅游供需关系分析、保留旅游地理初步要求等方面。基于国家标准修订的研学旅行发展对策,应当重视打造景观研学活动产品,细分拓展研学旅行生源市场,利用旅游商品作为研学创新对象,构建学校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只有关注旅游国家标准和学校课程方案及标准的修订与创新,才能达成国家倡导研学旅行的宗旨与初心。  相似文献   

6.
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发现并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教育范式,而研学旅行的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STEAM教育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从研学旅行与STEAM教育理念的共通之处出发,总结出在STEAM教育理念下研学活动设计的步骤,并以"千年盐都"黑井古镇丰富的资源为依托试图设计出一系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活动,为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研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研学旅行处于起步阶段,研学教育基地建设正在大力发展中。本文遴选了26个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密切相关的评价指标,通过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采用重要表现性分析(IPA)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提升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如下:①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中建筑景观、研学路线、道路景观、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园林小品、教育设施、景观资源总体规划、配套设施、质量监督体系、资质条件等方面起着有尤为重要的作用;②基地中的教育设施、景观资源总体规划、配套设施、质量监督体系、资质条件等方面满意度普遍较低;③从基地的自身条件、规划设计、教育性与体验性、设施服务、安全管理五个方面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提出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研学项目是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之一,但现有关于研学项目的研究较多关注个体化、情境下的研学项目案例设计,很难对一般性的研学项目设计与评价有指导意义.本文尝试超越案例层面,也尝试把人文地理学中的独特理论视角引介到研学项目的设计与评价,并结合《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政策内容,构建研学项目设计与评价的三个维度,分别为教育属性、地方属性和创意体验.然后,运用这三个维度分析由望山生活公司推出的婺源研学项目.研究表明,教育属性、地方属性和创意体验能够较好地符合研学项目设计与评价的参考维度,也为之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指引.通过对婺源案例的分析发现,由研学机构主导的研学项目在某些部分尚未达到实现研学目标的要求.地理学视角下研学项目设计与评价的三个维度,对初高中地理学科的研学活动开展有直接指导意义,对一般意义上的研学设计亦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学项目是研学旅行的构成要素之一,但现有关于研学项目的研究较多关注个体化、情境下的研学项目案例设计,很难对一般性的研学项目设计与评价有指导意义.本文尝试超越案例层面,也尝试把人文地理学中的独特理论视角引介到研学项目的设计与评价,并结合《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政策内容,构建研学项目设计与评价的三个维度,分别为教育属性、地方属性和创意体验.然后,运用这三个维度分析由望山生活公司推出的婺源研学项目.研究表明,教育属性、地方属性和创意体验能够较好地符合研学项目设计与评价的参考维度,也为之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指引.通过对婺源案例的分析发现,由研学机构主导的研学项目在某些部分尚未达到实现研学目标的要求.地理学视角下研学项目设计与评价的三个维度,对初高中地理学科的研学活动开展有直接指导意义,对一般意义上的研学设计亦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璐  陶琳琳  黄宇 《地理教学》2021,(18):54-57
随着"研学旅行"的兴起,以博物馆为基础的研学旅行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也逐渐受到关注.当前博物馆已经成为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和资源供应方,并在研学实践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博物馆研学实践中存在着自行设计开发的研学课程质量不高、主动结合自身资源开发研学课程的意识不强、有效的博物馆研学课程运行模式尚未形成等问题.如何开发具备研究性、科学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研学课程是博物馆研学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稻作文化"PBL课程设计与应用为例,以真实的实施效果说明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与研学教育目标具有极高的契合度,为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开展研学旅行的必要前提,结合博物馆展品设计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是满足当前县级中小学在本地开展研学旅行刚需的可行途径。利用地理核心素养与县级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之间的契合之处,从地理核心素养的视角解读馆藏展品,并以县级的曲周博物馆为例进行课程设计。经过反思发现,博物馆展品是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根本,博物馆科研成果决定研学旅行课程质量,博物馆本应成为区域研学旅行的集散地,博物馆联动促进区域研学旅行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宇  杨雪 《地理教学》2019,(3):60-64
自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门颁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关于研学旅行的讨论开始成为一个热点。但是,目前对研学旅行理论基础的讨论尚不充分,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呈现出"重游轻学"、"游学分离"等现象。本文从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出发,试图引入当下教育实践中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原理,对研学旅行的特征和原则进行探讨。本文认为,研学旅行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旅游,但不能将研学旅行仅仅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而是要将其视为学校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来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张,提出了研学旅行的三个特征和六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研学旅行在中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大学却孱弱若无。大学生是我国新兴的庞大旅游群体,实施研学旅行无论是从大学生身心发展、驱动动机,还是解除心理危机、建设学习型社会等方面都有其学理基础和独到功效。调查发现,大学生旅游偏好地学景观,地学景观隐藏着深刻的人地关系科学奥秘,攸关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等人类命运共同体课题。以地学科普为主的研学旅行,作为撬动大学生担当社会责任、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科学与人文素养的重要杆杠,应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和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4.
王越  刘康  李巍巍 《地理教学》2021,(16):43-45
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后,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文献呈指数型增长,涉及的方向有研学前准备、研学主题设计、研学评价、研学反思等诸多环节,但是关于研学旅行分组方面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借助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原理,从高中生的职业兴趣出发,遵循组间匀质化和组内差异化的原则,探索研学旅行中效率较高的分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有关研学旅行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目前专门对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教学设计的研究鲜有涉及.本文阐述了高中地理研学旅行教学的含义和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并通过案例对研学旅行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注意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研学"和"旅行"的教育活动,近些年发展迅速并拥有了广大的市场需求,但与此同时研学旅行基础能力建设的不足也逐渐显露。笔者在对研学旅行研究意义和发展现状阐述的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研学旅行基础能力建设中的问题,包括研学标准体系不完善,难以管理和规范研学市场;研学人才队伍良莠不齐,缺乏专业化师资队伍;研学基地类型少,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并且从标准建设、师资建设和基地遴选及建设方向对研学旅行基础能力提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界的热点话题,研学旅行活动正在全国中小学如火如荼地开展。众多部门机构、社会组织、企业公司都以研学旅行的名义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各地中小学也依托自身和社会力量组织各种研学旅行实践。语文、英语、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都开展了对研学旅行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尤其是地理学科,改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相互交织形成合力,地理实践力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素养基础,而研学旅行为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有利的实施途径。基于各地、各学科、各种主体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的有益尝试,应当认识到,研学旅行不是随意的市场化游学,也不属于某一学科,而是以公益性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衔接,属于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范畴,各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必须综合用作研学旅行活动的基础,研学旅行活动又是对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成效的实践检验。当前,研学旅行的开展方兴未艾,难免出现一些目的不明、属性不清、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了规范、有效、均衡地推动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促使研学旅行成为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各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的相关人员特拟定了本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以连载方式分四期刊登于《地理教学》杂志,作为研学旅行指导性规范,促进研学旅行规范化、课程化、优质化。本研学旅行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建设、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九个部分,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段玉山、郭锋涛、周维国,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袁书琪,福州市地理名师工作室李文等编写。  相似文献   

18.
张琳娴 《地理教学》2021,(18):46-49
近年来,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已成为常态.本文以四明山研学旅行的设计与实践为例,确定乡土研学的内涵与流程,以乡土资源为载体,探究研学目的地的选择、研学路径设计、研学节点设计及研学方法的组合方式,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多策略辅助、多效能评估的乡土研学组织策略,提供乡土研学实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航  杨建红  杨广斌 《地理教学》2021,(14):41-44,40
课程哲学基础是课程发展的根基,然而在研学旅行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不够重视课程理论的情况,长此以往会导致研学旅行的停滞不前和发展危机,因此急需加强研学旅行课程理论的研究.后现代课程与研学旅行课程契合度高,以后现代课程观的发展历程和哲学立场为出发点,本文分析了研学旅行课程哲学基础研究的必要性,并以后现代主义哲学取向构建了研学旅行课程本体论、价值论、认识论和审美论的课程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研学旅行立足于真实情境,促进学生合作、自我发展、参与体验与创造,是"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得以习得的重要载体之一。本文初步探究了地理实践力的内涵、研学旅行对地理实践力的体现,并尝试提出了研学旅行中培育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