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尔寿先生祖籍浙江杭州,1916年12月出生于江苏东台,早年就学于省立扬州中学,成绩优异;1937年夏,考取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师从胡焕庸、李旭旦等教授。1942年,他的学士学位论文《重庆都市地理》在《地理学报》上发表,被称为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韧之作。1946年,他与何敏求、程潞合编《中国地理概论》一书,这是第一部以通论体系编著的关于中国地理全貌的学术专著。他在解放前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1989年5月20—24日在上海华东师大召开了“高师、中学地理教育改革研讨会”。会议由地理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尔寿教授和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瞿宁淑教授主持,并得到了华东师大地理系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正>马海州研究员,男,回族,1963年生,青海平安人,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1996年获兰州大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至1998年1月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Holloway学院地理系作博士后研究。1984年至1993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任教;1998年2月至2000年3月任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系副主任;2000年4月至2003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助理;2003年9月至2007年10月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2007年10月至2013年3月任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法人代表)。现任《盐湖研究》主编,同时兼任青海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西北干旱区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相似文献   

4.
历届主编谈《地理学报》任美锷,黄秉维,吴传钧任美锷《地理学报》创刊至今已经60周年了,这60年时间过得真快。回忆60年前《学报》在南京创刊时,我还是中央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当时读到《学报》创刊号,第一篇论文就是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之季风》,那是中国地理科...  相似文献   

5.
周淑贞教授1915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今年是她八十华诞。周教授1938年夏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士学位.曾留校任教,以后曾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航务学院等校任教,1953年起一直在上海华东师大工作。  相似文献   

6.
保继刚  吴必虎  陆林  范业正  刘锋  陶伟 《地理科学》2021,41(10):1873-1874
2021年8月23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家,中国旅游地理学主要开创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郭来喜先生在京去世,享年87岁.郭先生1934年7月29日出生于河南上蔡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1959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担任过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7-1996年兼任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所长.郭先生曾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以及《人文地理》主编、《地理知识》(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创办了《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并担任首任主编.曾受聘于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机构,任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理学家严德—(1908~1991)教授,男,江苏泰兴人。1933年中央大学地理系毕业,留任助教。50多年中,先后在中央大学地理系、原交通部公路处、浙江大学史地系、浙江师范学院地理系、杭州大学地理系等供职任教。从50年代起,较长时间担任杭州大学地理系主任和浙江省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严老是我国最早从事边疆考察的地理学家。1934~1943年期间,他先后七次参加和组织云南西双版纳、滇缅公路、青海高原、中印公路和横断山地区的调查勘测工作。在整整十年的考察生涯中,其足迹北起青藏高原东北缘,南迄云贵高原西半部。对所到地区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都作了广泛的调查,先后发表过《普思沿边——云南新定垦殖区》、《横断山脉中之气候蠡测》等10余篇论文,后又集编成《边疆地理调查实录》一书。对发展边疆生产与交通,开拓我国边疆地理研究均具有重要价值。该文是严老生前对云南省地理研究所发展寄予厚望,给赵维城副所长的专稿。我们在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发表此文,意在深切悼念这位可歌可敬的老一辈地理学家。先生在文中寄托了他对云南这方土地、这方人民的眷念深情。先生那种出生入死献身地理科学考察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是我们发展云南地理事业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上海初中地理教材的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上海又编出了一套初中地理新教材。上海市初中地理教材编写的依据是《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由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编写,陈澄教授任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出版。整套教材包括课本(含练习部分)、地理图册、光盘(《地理景观》光盘和《地图》光盘)和教学参考资料。教材于2001年开始在部分学校试验,2005年在上海市各中学推开使用。  相似文献   

9.
受国家教育委员会委托,中山大学地理系与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系于1989年11月9日至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德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广东省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和联邦德国美因兹大学地理  相似文献   

10.
秦其明 《地理研究》1989,8(3):51-52
林超先生是我国当代地理学家。1909年4月13日生于广东省揭阳县,1926年入岭南大学文科,次年转入中山大学哲学系,1929年又转入地理系,1930年毕业留校任教。1934年入英国利物浦大学作研究生,1938年夏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金陵女子大学教授和中山大学地理系主任。1940年转入中国地理研究所工作,1947年任该所所长。  相似文献   

11.
姚鲁烽  何书金 《地理学报》2004,59(6):1082-1084
1934年春天,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竺可桢教授发起组织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第一届年会在江西庐山召开,会议决议创办《地理学报》。9月,《地理学报》在南京创刊,由中国地理学会出版委员会主持编辑,张其昀任总编辑(第一任主编),中国著名现代地理学家竺可桢撰  相似文献   

12.
由台南成功大学地球科学系主任宋国城教授、台湾大学地理系王鑫教授主持的《海峡两岸地形与环境教育研讨会》1997年3月21~22日在台南成功大学举行.由中国科学院李吉均院士任团长的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会议.这是建国以来大陆访台学术团体规模最大的一次,代表团成员32人,共提交学术论文20多篇。作为华南区代表、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吴正教授和本人(台方特邀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分别作了题为《华南海岸风沙地貌与沉积研究》和《珠江三角洲发育模式》的学术报告,均获得与会者好评。台湾学者也…  相似文献   

13.
朱竑  柴彦威  王开泳 《地理学报》2007,62(12):1337-1337
由日本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大韩地理学会协办、日本熊本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5日在日本熊本市圆满召开.这是2006年"第一届中日韩青年地理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成功延续.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由新疆地理学会、新疆教育学会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新疆师范大会地理系联合举办的《新疆 2 0 0 0年中学地理教学研讨会》于 2 0 0 0年 7月 1 2日至 7月 1 4日在新疆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具体承办。来自全疆各地的 7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党总支书记、副主任王晓峰副教授主持 ;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司迪克·买合苏提教授致欢迎词 ;新疆地理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德麟先生作了题为《搞好地理教学 ,投入开发战场》(代开幕词 )的报告 ;新疆教育学会中学地理教学研究会…  相似文献   

15.
段伟  吴松弟 《地理研究》2011,30(6):1157-1158
2011年5月28~29日,"纪念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历史地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隆重召开。
谭其骧字季龙,笔名禾子,浙江嘉兴人。1911年出生在沈阳皇姑屯车站宿舍。1930年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历史系。1932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研究生院,师从顾颉刚先生。新中国成立前,先后任教于辅仁、北京、燕京、清华、浙江、暨南等大学。1950转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7~1982年任系主任,兼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1982~1986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首任所长。曾当选为第三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1934年,协助顾颉刚发起成立禹贡学会,任理事,主编《禹贡》半月刊。同年发起中国地理学会。曾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其为历史地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从1955开始,由他领衔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历经30余年编绘出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界最重要的成果,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两大基础工程之一。由他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也即将问世。谭其骧先生还主编有《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等,个人文集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谭先生育人有方,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培养了邹逸麟、周振鹤、葛剑雄等一大批中坚力量。如今,在谭其骧院士的影响下,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茁壮成长,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是首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近年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中国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研究,在生态环境、人口地理、行政区划、经济地理、区域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研制的CHGIS(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为众多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6.
李占军  郭全其 《地理教学》2013,(21):34-36,33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新教材将于2014年春季开始使用。教师只有认识教材的新变化,才能深刻理锯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贯彻“用教材”的新理念,从而在教学中具体落实地理课程标准。相对于微调的人教版七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及八年级上册教材,人教社2013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教材较2001版地理教材变动很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是中国地理学会成立最早的专业工作机构.1934年中国地理学会成立时就成立了出版委员会,为当时中国地理学会唯一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张其昀任出版委员会主任,谢家荣、林超任委员.1937年,出版委员会改名为编辑委员会,主要负责<地理学报>的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秀军 《地理科学》2008,28(4):585-585
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于2008年7月14-15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地理学界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以及港澳台和澳大利亚的地理学者1000余人出席了这次盛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吉林省地理学会、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和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系协办。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保继刚 《地理研究》1990,9(1):98-99
由中山大学地理系和美因茲大学地理系联合主办的“中国——联邦德国地理学发展与地理教育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9日—13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广东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许学强教授、联邦德国美因玆大学地理系主任多姆尔斯教授(Manfred Domroes)主持了会议,来自联邦德国、荷兰以及香港和国内37个单位的专家学者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为响应钱学森同志关于建立“地理科学”的号召,推动地理科学进一步发展,中国地理学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于1991年10月29日—11月15日举办了“地理建设理论与方法”研讨班。研讨班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