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STEM已成为西方教育界的热门研究议题。近年来国内也有诸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与此同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使地理教学面临着新挑战,需要发展与创新以适应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培养需求。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地理核心素养内涵及其对地理教学提出的要求,并在梳理STEM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得出STEM教育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多学科交叉融合、基于或建构真实问题情境、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等方面的启示,可作为当前地理教学组织方式的补充或教学方式革新的借鉴。并以"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为例,将NASA所提供的教学课程计划进行分析,归纳STEM教育所具备的特点,以期为地理教学有选择地借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双新”背景对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强调通过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贯彻学科育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借鉴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描述方法和布鲁姆目标分类法,探索性地将新高考评价体系“四层”考查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及其习得能力水平融入到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中,提出“建立核心价值,发展核心素养”的“双核教学目标”设计,并就“双核教学目标”的设计路径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3.
姚炳华 《地理教学》2022,(12):46-48
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到来,中学地理教学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怎样设计有效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已成为当前一线教师热烈讨论的话题。本文指出了当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以人教版初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为例,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境脉”式教学综合了问题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的优点。本文以高三复习课“桥”为例,以“为何修→在哪修→如何修”为“思路脉络”,将“情境脉络”“知识脉络”和“素养脉络”融汇贯通,以此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杨利超  张晓玄 《地理教学》2020,(10):41-43,58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以初中区域地理“三江源地区”为例,将地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目标,探讨地理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设计。通过研读课标、分析学情,重构教学目标、统整教学内容、推进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体现和渗透地理核心素养,阐释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落地的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6.
单超 《地理教学》2019,(12):9-11
随着新课程的探索与实践,“深度教学”成为研究热点,被认为是一种体现核心素养指向的学习和教学方式。高中地理新课程在知识层面的特点是“宽而浅”,而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却有从浅至深的等级要求。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历来存在“知识简单、零散,很难设计有一定深度的教学”的困境。本文以高中人文地理为例,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处理知识“浅”与素养“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程海军 《地理教学》2023,(10):21-24
本文以“大气热力环流”为例,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内核、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评一致性为追求、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宗旨开展教学实践。结合学情,通过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有效活动、动态监测评估等教学环节,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减负提质”。  相似文献   

8.
“小初高贯通进阶”遵循学习规律和学科规律,以地理核心素养发展为主线,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结合不同学段的学情实施教学,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地理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及依次递进。本文以“天气和气候”主题为例,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系统梳理小学—初中—高中内容要求以及内在衔接,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过程和系统连贯的评价体系,以期为制定贯通进阶的教学策略、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在教学中渗透这一教学理念。本文以“北极地区”为例,探讨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邱雯  丁文荣 《地理教学》2022,(20):15-18
核心素养的相关理论研究已相当丰富,但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仍是一大难题。因此,核心素养研究需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学界有关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视角:实用主义视角和理想主义视角。理想主义视角的核心素养研究对于实用主义视角所欠缺的理论严谨性有着不可或缺的弥补作用,据此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进行“自下而上”的思考,能够给教师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以启示:其一,学科核心素养根植于学科本质;其二,抓住学科本质的关键在于学科大概念;其三,逆向教学设计模式能为围绕学科大概念的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肖人弋  陶佳慧 《地理教学》2023,(1):40-44+35
随着“双新”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落实到教育教学中。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遵循“新课标”理念,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线索与纽带,摒弃知识本位的复习方式,设计史地跨学科融合课程,改变地理和历史学科单元复习课的传统模式,创设真实情境,重组教学内容,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基于核心素养的跨学科融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加强知识的深化与迁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2.
大概念的整合性和建构性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新视角与新思路。大概念下的单元整合教学使得课程实践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大概念、单元整合教学的分析,以“地表形态的演化”为例,从凝练大概念、构建单元结构、编制教学目标等方面着手,探讨“大概念”下单元整合教学构型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浅层次的接触感知走向深度体验培育,需要构建与之相适配的教学模型。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培育的教学模型有三个基本的向度:全情境、问题链和探究活动。本文以“水循环”为例,探讨了全情境的意义向度、问题链的认知向度和探究活动的实践向度下的教学设计过程,并分析了其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培育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燕 《地理教学》2021,(6):29-3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探究则成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方式。本文以乡土地理“黄河三角洲”为例,分析土地盐碱化,着力探究乡土地理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情景化教学和实验教学方式为手段,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探究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付振国 《地理教学》2019,(13):58-60,48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养成,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引领;而在教学中能将自然、人文的真实情境转化成教学问题,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中激发思考和想象,才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以非洲津巴布韦的作物“烟草”作为命题情境,从素材选取、命题立意、图形绘制和设问角度等几个方面作案例的分析、探究,提升新理念下教师的教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刘立昌 《地理教学》2019,(14):56-61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素养立意”的基准。未来几年,高考新旧模式结合、高中地理教学旧材配新标的状况还会延续。如何让中学教师在旧材配新标的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将教育教学理念转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以2018年高考试题为例,通过分析试题与新版课标的契合,探究新版课标在教学内容要求上的变化;通过学生对试题的应答反馈,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主线式教学”,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李思其 《地理教学》2023,(18):46-48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地理课程要培育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以沪教版《七年级下册》“黄土高原地区”一课为例,探索核心素养指向下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改进策略,探讨任务式教学、情境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新课程需要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地貌”单元为例,分析了单元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从课程标准、教科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文章通过设立单元情境、设计问题链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学生熟悉的县城为真实情境,从空间视角认识其空间位置与空间结构;从时间视角分析其空间结构的发展与演变。教学过程以“点”“线”和“面”线索作为组织教学的明线;以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理念为组织教学暗线。  相似文献   

20.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当前中学地理教育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乡土地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感知性,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情境载体。本文以“重庆人口迁移史”作为乡土地理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在课堂教学中依托乡土地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