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已有地理空间数据模型的不足,从人类空间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认知,设计了一种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为复杂地理空间对象的表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地理空间资源不断增多,但现有通用知识库较少考虑地理空间数据蕴含的语义知识,难以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因此亟需引入本体技术,以蕴含的语义知识为基础,提高地理空间数据访问速度,精确获取用户所需信息.以本体为基础,提出了顾及地理空间数据语义知识的快速检索方法.首先,基于通名编码规则、地理空间数据和开源百度百科数据构建...  相似文献   

3.
地理空间数据集成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引入地理本体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的组织方法,构建了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本文运用上述方法,通过对烟草地理本体的建模,建立了客观反映烟草地理实体各个层次体系的概念模型,再根据烟草概念和已有地理数据集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基于地理本体的烟草空间数据库,从而实现数字烟草多源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成与管理,以及数字烟草空间信息的共享与互操作,达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何占军 《测绘学报》2019,48(8):1069-1069
地理空间关联模式是地理要素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地理空间数据挖掘的核心研究内容,对分析地理要素/地理事件的分布模式、影响因素及演化趋势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地理空间关联模式挖掘算法尚未能充分考虑地理空间数据的特性,挖掘结果缺乏有效评价与筛选,从而影响了挖掘结果的可靠性与可解译性。本文充分考虑地理空间数据特征对挖掘结果的影响,综合利用空间分析、时空统计、空间数据挖掘等理论工具,深系统地研究地理空间关联模式的统计挖掘方法,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之处包括:(1)深入探讨了地理空间关联模式挖掘的含义与特征,分析了地理空间认知理论、地理空间数据特征在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地理空间关联模式挖掘结果的评价策略(即:显著性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地理空间关联模式统计挖掘的基础性框架。  相似文献   

5.
简单论述了地理本体的基本概念、结构,介绍了地理本体的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采用基于公共属性模板的多本体向标准本体集成的混合构架,以水系要素中的“干出滩”类为例,实现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过程及其数据的转换,解决了数据语义异构性所带来的数据共享难题。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地理本体的基本概念、结构,介绍了地理本体的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包括构建地理本体、数据预处理、概念映射、数据映射和数据抽取与转换5个步骤;设计了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案,以数字地形图数据、海图数据向标准本体的集成为例对方案进行验证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集成框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理本体的基本概念、结构,介绍了地理本体的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包括构建地理本体、数据预处理、概念映射、数据映射和数据抽取与转换5个步骤;设计了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方案,以数字地形图数据、海图数据向标准本体的集成为例对方案进行验证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8.
Jena根据OWL本体定义将地理数据进行RDF资源标注,形成带有语义信息的数据,便于地理空间数据的语义查询和推理。深入讨论Jena在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信息查询和推理中的应用机制,将用户针对数据源的查询转换为对地理本体的查询;利用建立在逻辑基础上和空间关系基础上的地理本体,发现空间数据源中一些隐含的概念或关系。结合实例,实现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查询和在自定义规则下利用Jena推理机的空间推理。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城市、"多规合一"、大数据建设推动下,政府管理部门和行业部门对地理空间数据共享有强烈需求.然而,其行业特殊性导致行业部门所拥有的数据无法进行有效融合与交换,数据共享成本大.以不改变行业原有的数据规范,实现行业之间地理空间数据的及时有效共享与交换为目标,通过分析行业地理空间数据特征,提炼数据的关联特征,认知并结构化表达关联模式,利用建立的关联模式实现行业间地理空间数据高效率、低成本的共享与交换.  相似文献   

10.
地理本体描述了地理信息科学领域内不同层次和不同应用方向上的地理空间概念的详细内涵和层次关系。研究和探讨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法,将地理实体与地理本体建立映射关联,把地理本体系统中的实例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组织和表达,从而满足兼容空间数据管理和语义共享要求,解决语义异构导致的不同应用领域间数据组织与共享的困难。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描述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传统空间数据模型描述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体的地理空间数据模型描述方法,定义了地理实体及其构成,并探讨了基于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模型.这些方法的研究为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和数据共建共享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多源地理空间数据差异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理信息的应用不断深入,人们对地理信息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可避免产生不同来源、格式、比例尺、多投影方式或大地坐标系统的地理空间数据.从空间实体或现象本身不确定性、人类认知表达能力的局限性、空间实体或现象观测的误差、计算机表达地理对象的局限性和空间数据操作产生的误差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多源地理空间数据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原因,这对GIS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来说,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地理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体,但地理空间数据的多样性导致了数据共享的困难.文中探讨了产生地理空间数据多样性的原因,分析总结了现有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的解决方案,并对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面向地理空间数据更新的数据同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地理空间数据整合与持续高效更新存在的问题,将"数据同化"这一概念和思想引入地理空闻数据的更新,目的是提高空间数据质量和空间数据库更新的效率.着重论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同化"的概念、内涵和关键技术.最后提出了"地理事件一条件一操作GECA(Geographical Event-Condition-Action)"规则驱动下的基于数据同化的地理空间数据更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伟  顾和和 《测绘科学》2013,38(5):16-18,27
本文提出了一种解决地理信息检索的方法,在此方法中建立了地理信息的拓扑、方位和距离等空间关系:分析了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语义关系,提出用于描述空间关系的属性关系图ARG,基于应用本体实例生成算法AOGA和语义推理工具Jena,实现异构消解和语义扩展,极大地提高检索准确率;并以大连湾土地利用本体实例为例,说明此解决方案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理特征的地理空间建模方式是为了解决传统分层模式存在一系列不足而提出的。本文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地理特征语义单元的地理空间建模方式,它是完全建立在地理空间认知之上的,能够实现地理空间认知与表达的一致性,能够比较完备地保持地理空间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可认知性;并提出了3种特征语义对象用于承载特征语义单元在信息世界中的映射,通过实践证明:这3种特征语义对象能够实现任何复杂地理实体的对象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前,利用地理本体进行实体空间关系的表达与计算是地理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这一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空间特征的属性关系推理方法。首先,分析了空间关系计算的相关基础理论;其次,研究了基于OWL语言的地理本体空间关系表达方法;最后,以“山脉”为目标地理实体进行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取地理实体的空间关系信息,计算效率较高,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地理本体区别于其他领域本体的显著特征是具有空间拓扑特征。目前,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地理本体实例描述方法及地理本体构建方法,本文在本体实例构建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地理本体实例描述方法,通过物质成分、物理形态、空间分布、功能、等级等5方面属性信息及拓扑关系、方向关系、位置关系等3方面空间拓扑特征描述地理本体实例,并以黄河为例,利用OWL语言对其进行形式化描述;研究了基于实例描述方法的地理本体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人们对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的认识尚未达到完全统一.从地理学、测绘学和信息学理论视角凝炼出地理空间和时空基准、空间认知、地理信息传输过程、地理信息计算机表达、空间数据可视化与尺度、尺度分级规律以及地理数据不确定性等理论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旨在引起国内学者对地理信息科学理论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关注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理本体空间特征的形式化表达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OWL语言表达地理本体的不足,提出借助于部分一整体学、位置理论以及拓扑学这3个理论工具,构造出形式化的空间特征以及空间关系公理,加入到OWL的建模原语当中,从而能够在OWL构建的地理本体之中表达其空间特征。实验表明,这种本体的形式化表达机制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表达地理本体的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