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析北天山西段与南天山中东段地震活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振生 《内陆地震》2008,22(2):170-176
对比分析了北天山西段与南天山中东段的地震活动关系,发现1935年以来两区地震活动水平相近,中强以上地震具有交替活动的特征,且有一定的成组性南北迁移的规律。时空扫描分析发现,北天山西段新源—温泉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集中活动对南天山东段中强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前兆意义,南天山东段的4级地震频度的减小与北天山西段5级以上地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区域地震活动存在的以上规律和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罗炬  李志海  王海涛 《地震工程学报》2014,36(1):107-113,169
以中国境内天山中东段为研究区域,选定新疆地震台网自2001年以来近10年的P波和S波震相,对研究区域网格化,反演了地壳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中成像分辨率较高,高低速分布明显,天山中东段莫霍面埋深在48~60 km内变化,其中,中天山莫霍面最深,北天山莫霍面最浅;莫霍面起伏最大的地方往往位于盆山交汇处。  相似文献   

3.
北天山中东段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应力场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对北天山中东段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系统聚类和应力场反演。 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中小地震震源断错性质主要以逆断层为主, 地震主破裂面基本沿NWW向或近EW向, 与该区域的NWW向构造带基本一致; 研究区内主压应力P轴近NS向, 倾角较小, 主张应力T轴倾角较大, 表明区域应力场主要受NS向水平挤压作用; 分区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 研究区中、 西部最大主应力方向为近NS向, 与北天山西段构造应力场方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对近20年来发生在祁连山中东段的7个中强地震发震时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祁连山中东段中强地震基本上发生在节气附近,且多在一个月的上旬或下旬;地震发生前后天气比较冷;地震均上生在太阳活动的峰年或谷年附近。  相似文献   

5.
北天山中东段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北天山中段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关键构造部位测得的断层滑动数据,采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确定了该区现代(最新构造变动时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结果是:应力方向表现为近南北向的挤压;应力结构以逆冲型为主,兼有走滑型。该结果与前人利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得到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一致。两类不同应力资料反演得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在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研究区的构造应力作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郭寅  李金  刘建明 《内陆地震》2021,35(2):120-128
基于地震学多参数地震对应概率谱(ECRS)方法,以南天山东段1979~2019年Ms≥5.0地震为目标地震进行回顾检验,研究目标地震前南天山东段ECRS的时空异常特征.时间跟踪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中强地震均发生在ECRS高值异常过程中,空间跟踪结果表明研究区目标地震发生前在震中附近会出现ECRS高值异常,地震发生在异常区内...  相似文献   

7.
李茂玮 《内陆地震》1991,5(2):119-125
分析了南天山东段的强震活动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应变释放特征。结果表明,该区6级以上强震活动具有准周期性,平均时间间隔约10年,且有间隔愈来愈小的趋势。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表现为有规律的纬向往返迁移;6级以上地震发生前存在若干年的应变释放加速和中强地震活动增强的预释放时段,并出现明显的背景性地震空区、空段等趋势异常。  相似文献   

8.
9.
南天山东段地震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聂晓红  高国英 《内陆地震》2005,19(2):156-163
分析研究了南天山地震带构造环境、中强地震活动震源机制解、中强地震时空分布以及拜城周围小震群活动与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南天山东段中强震震源断错以倾滑逆断为主,主压应力P轴由西到东呈扇形分布;相距较近的库车与拜城地区地震活动存在较大差异,但均存在明显的成丛性分布特点;拜城地区中强地震分布呈北西向可能预示着该区存在隐伏断裂,小震群活动则可能反映了局部中强震对周围次级小构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强地震密集区与未来强震三要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了新疆南北天山地震带内中强地震活动密集区与未来强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试图寻找出适合年度危险区判定的地震活动性背景依据.结果表明:大多数强震均发生在中强地震活动相对密集区内及其边缘,且发生在边缘的概率较大;强震震级的大小与中强地震密集区的尺度有关.中强地震密集区的判别标准为:密集区尺度大于150km,且其中地震密度(每平方度内地震个数)大于或等于4.最后,就密集区尺度、孕震区尺度、异常区尺度及震源区尺度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基本结论为:密集区的下限尺度即为孕震区尺度,而其上限尺度则为异常区尺度  相似文献   

11.
山东地区震群活动与周围地区中强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东地区1970年以来的震群和地震小序列的群体活动与周围地区中强地震的关系,发现震群和小序列的群体活动对周围地区的中强地震有震兆意义.统计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山东及其周围地区中强地震发生前震群和小序列群体活动的异常指标,该指标对其周边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的年度和中短期预测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在强震前地震条带不明显.本文对比分析了新疆天山与川滇地区区域构造背景和地震震源机制解,得到:①新疆天山地区区域地震构造以逆冲型为主,而川滇地区区域地震构造以走滑型为主.②1970年以来的天山地区中强地震以逆断层和走滑型地震类型为主,走滑型地震多数包含较大的倾滑分量;而川滇地区6级强震以走滑型地震类型为主,地震主要以水平错动为主.认为弱震条带适用于以水平剪切错动为主的地震,而新疆天山地区地震倾滑分量较大,因此中强地震前弱震条带图像不清晰,中短期地震预报意义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INTRODUCTIONThe study of source parameters is usually based oninversionfromobservational seismic waveformdata.Seismic wave affected bygeometric spreading,inelastic attenuation,scatteringandsite effects ofthe mediumontheir way fromsource to station.Therefo…  相似文献   

14.
在甘肃中东部地区进行历史地震资料考证和野外实地调查过程中,新整理了7次中强历史地震的史料。根据综合分析及类比的原则和方法,初步确定或修订了各次地震的基本参数,为深入分析该地区的地震构造活动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5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云南省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地震正式目录,对正式目录的中强以上地震进行了余震删除.利用已删除余震的正式目录,研究滇中地区4级调制地震与中强地震的三要素关系,总结历史震例得到:滇中地区发生4级调制地震,其后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为75%,平均间隔时间为4.7月;而且中强震发震地点与4级调制地震发震地点相关性较好,平均相隔距离为76 km;发生4级孤立型调制地震(无余震发生),其后发生6.5级以上强震的概率为67%;曲江断裂带上发生的4级孤立型调制地震对未来中强震的地点指示意义明确,震级大小与孕震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及其调制比的时空展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析并定义了云南地区1970~2001年中强地震连发,发现中强地震连发的时空展布具有空间分布按一定方向有规律迁移,时间分布集中于5~11个月的特点。利用小震调制比分析云南地区中强地震连发的孕震演变,结果发现小震调制比的异常特性:空间上中强震连发前2~0.5a的时段内小震调制比出现8个平方度以上的异常面积元,异常面积元集中的地区为未来中强震连发的主体区域,时间上中强震连发前1~3a出现小震调制比R。的高值异常。并用花岗岩块体受压实验结果初步探讨了中强地震连发及其调制比时空展布特征的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17.
卢显  孟庆岩  张晓东  刘杰  任静 《中国地震》2022,38(3):464-471
基于我国气象站气温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地表温度数据,对西藏地区2010年1月—2014年12月的15次 MS5.0以上地震开展地面温度数据的变化提取研究。计算结果显示,12次地震前出现了气温增强现象,13次地震前出现了地表温度增温异常,在震前同时出现两种温度结果增值现象的地震有10次,且两者的温度峰值日期非常接近,相互印证了西藏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前存在地面温度增强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利用小震综合节面解资料,分析研究了云南近期6次中强震前多分区、多时段应力场方向动态变化,并以多个震例表明,强震前应力场方向存在时空变化,对强震危险性预测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河北怀来台三方向伸缩仪为例,根据应变观测平面应变状态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了应变观测点的最大主应变、最小主应变、主应变方向和剪切应变的变化曲线,结合1989年10月18日山西大同-阳高6.1级地震和1998年1月10日河北张北6.2级地震,对地表平面应变状态与地震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地表潮汐平面应变状态与地震存在一定的关系,而且在中强地震前地表潮汐平面应变状态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关于地电阻率突变序列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心恒  周郧生 《中国地震》1995,11(3):239-247
本文从断裂力学观点出发,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际观测结果,发现强震前震中附近的台站将观测到有关地震的异常电阻率突变序列。序列中最大突变的出现将随着震中距的加大而后移,随震极的增强而提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