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Xu  Jun  Liu  Ju  Xu  Yang  Pei  Tao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1,31(2):231-244
Human migration between cities i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spatial interaction that not only reflects urban attractiveness but also denotes interactions amongst agglomerations.We therefore implemented a web-based visualization system to analyze and interactively explore local and distant population flow patterns between citie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QTP).We utilized 2017 Tencent population flow data from which we initially constructed inbound and outbound vectors for cities on the QTP.We then use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to examine and visualize migration pattern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ities.Results reveal the presence of six local and three distant human mobility patterns on the QTP as well as aver-age summer monthly migrations more than twice the level of those in the winter.  相似文献   

2.
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问题是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揭示了流动人口的跨等级流动格局,并探讨了跨等级流动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流动人口以跨等级向上流动为主,其中向上跨三级、两级流动的比例较大;② 不同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选择存在显著差异,流出城市的人均GDP和平均房价越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获得住房产权的概率越大;③ 流入城市的平均房价越高,流动人口获得商品房的概率越低,随着流入城市人均GDP的增加,流动人口购买商品房的概率先增后降,而购买不完全产权房的概率则恰恰相反;④ 随着流动人口跨越城市等级的增加,其获得住房产权的概率降低,而租赁正规住房的可能性增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理解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地理根源,对进一步优化面向流动人口的住房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赛南  梁奇  李志刚  庞瑞秋 《地理研究》2019,38(7):1640-1650
进入“新时代”,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人的城镇化”的意义愈加重要,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实证不断增多,但对新趋势“家庭式迁移”的现状与影响尚缺乏系统研究,尤其对于中小城市的实证较少。本文通过对温州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深入调查,探讨“家庭式迁移”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总体定居意愿不强。户籍制度没有显著影响,个人职业、工作稳定性和“家庭式迁移”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因此,一方面需要强调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在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机制上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强调在城市中拥有完整的家庭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应抓住“抢人”先机,考虑以家庭为整体的政策设计,激发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提升其定居能力,以此推动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刘嘉杰  刘涛  曹广忠 《地理学报》2022,77(10):2426-2438
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迁移分为户籍迁移和非户籍迁移两类,对二者的比较和整合分析有助于深化对国内人口迁移的理论认识,也便于与国际同类研究相衔接。本文估算了2011—2017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户籍与非户籍净迁移人口数量,分析和比较了二者的基本空间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户籍和非户籍迁移具有总体相似的空间正相关和内陆分异的局部聚类特征,东部沿海三大城市群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两类迁移人口在城市间的分布特征不同且非户籍迁移数量的极差比户籍迁移更大,两类迁移的新增数量均与已有流动人口存量正相关;新增户籍迁移受经济机会差异影响明显,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凭借人才政策吸引人口户籍迁入,非户籍迁移主要响应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差异;户籍迁移的市场化特征随落户限制的放松而不断强化,但存在城市和人口的双向选择性,非户籍迁移出现从经济性迁移转向舒适性迁移的趋势。最后从理论和政策角度探讨了中国人口迁移转型与户籍制度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五大城市群人口流入的空间模式及变动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广忠  陈思创  刘涛 《地理学报》2021,76(6):1334-1349
城市群在中国城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快速城市化时期的主要人口流入地。本文关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五大城市群,利用人口普查和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流入人口分布格局、流动范围和来源地等多维度剖析城市群人口流入的空间模式,并从居留和落户意愿空间差异的视角探讨空间模式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城市群流入人口向中心城市持续集中,等级和空间分布格局总体稳定;流动范围有所扩大,省内流动增速普遍高于省际;沿海城市群人口吸引范围大但仍服从距离衰减律,不同来源地流入人口的城市群偏好存在差异。在流入地,沿海城市群中心城市面临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持续挑战,内陆城市群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吸引力并存;在流出地,平等开放的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是吸引人口回流的重要途径,少数地区的人口流失可能成为较长期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25  
李玲 《地理研究》2001,20(4):453-462
从人口迁移进程的变化、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与迁移选择和迁移方式、迁移人口对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及影响等方面,综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进程及研究成果。大量的实证研究,使人们对中国国内人口迁移有了日益清晰的认识,但多数仍停留在国外人口迁移理论的框架之内。在人口迁移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居民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及迁移人口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分析比较的影响等方面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76,自引:7,他引:76  
本文在对西方国家人口流动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通过北京,天津,南京,廓坊,唐山和昆山等大中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首次对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和流动特征,从业结构,迁移原因与途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农村流动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By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the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resources in many developing economies had become concentrated in the capital city. Planned industrial cities becam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to encourage more balanced urban systems as well as development in peripheralized regions. Venezuela boasts one of the most impressive planned industrial cities, Ciudad Guayana, constructed in 1959 in the resource rich but inaccessible Bolivar state in the southeas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ifetime migration to and from Bolivar state for the years 1950, 1971 and 2001. Whereas the majority of lifetime migrants originated from the neighbouring northeast region in 1950 and 1971, by 2001 more migrants arrived from the capital region. For lifetime outmigrants, the destination states became more diverse and less focused on the capital region. Gender ratios of lifetime migrants to and from Bolivar became more equitable as women became more prominent in migration flows. The level of urban primacy in Venezuela declined substantially after 1971 as the country became more internally integrated, although this mor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the country's population may not have been solely a result of the creation of the growth pole, but a result of wider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
刘云刚  燕婷婷 《地理研究》2013,32(7):1280-1290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沿海大都市和内陆地方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其中人口流动是重要动因。因此,如何吸引人口回流,留住本地人才,是内陆地方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下,以驻马店为案例地,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访谈,探讨了在深圳市的驻马店籍人口的回流意愿,以及当前驻马店的人口回流状况,并重点对回流创业者与回流购房者的回流动因、地域选择、就业动向及预期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表明,以驻马店为代表的地方城市已出现了以U-turn 与I-turn 为主的人口回流现象,且回流人口大都从事或打算从事与之前就业行业相关的创业活动。已发现有两种主动回流类型,即创业回流和购房回流。其中,购房回流也可看作是创业回流的前奏,二者可理解为同一回流过程的两个阶段。如果地方政府能够做出积极的政策引导,回流人口及其带动的返乡经济可望成为地方城市摆脱发展困境的一个新战略。  相似文献   

10.
空气质量对中国人口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广忠  刘嘉杰  刘涛 《地理研究》2021,40(1):199-212
随着中国流动人口群体构成和迁移模式的持续变化,空气质量等舒适性要素逐渐成为塑造人口迁移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基于200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空气质量对人口迁移影响的总体特征、变动趋势和作用模式.研究发现,空气质量已逐渐成为影响中国人口迁移格局的重要因素,且主要表现为推力作用.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口迁...  相似文献   

11.
Internal migration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s to transform both the magnitude and composition of population at all geographic scales. During 1994 ‐ 1995, the majority of counties gained both people and income, largely as a consequence of net outmigration by higher income migrants from the nation's most populous cities. Regionally, net gainers of both people and income included counties in the West and South as well as other areas renowned for environmental amenities. Spatially, net migration flowed down the urban hierarchy from large central cities to adjacent suburbs which, in turn, exported migrants to exurban areas. Large cities tended to exchange migrants with nearby counties as well as other large cities. Migration patterns such as these are contributing to spatial deconcentration and economic disparity.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间横向迁移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明 《地理研究》2013,32(8):1486-1496
基于中国东部地区6 个城市流动人口问卷调查,并在对已有人口迁移规律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流动人口每一次迁移前一城市和后一城市的差异以及整个迁移过程中迁移速度、迁移距离、迁移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路径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分析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在城市间横向迁移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城市间横向迁移不仅速度快,城市平均居留时间短,而且在多次迁移过程中迁移流向、迁移的空间轨迹方面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随着迁移次数的增加,迁移距离增加,遵循由近及远的同时回流现象明显;随着迁移次数的增加,由收入较高城市流向收入较低城市的比例以及流向中等城市的比例显著提高,不存在由大到小的递补特征;在相邻城市或相同经济区范围内多次往返迁移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3.
卓云霞  刘涛  古维迎 《地理科学》2021,41(7):1210-1218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嵌套Logit模型分析了地理、制度、信息和知识等多维邻近性对城-城流动人口流入地选择的影响.结果 表明:城-城流动人口倾向于流入与户籍地地理相邻、制度相似、信息联系密切以及与自身知识水平相匹配的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向工资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和公共服务水平好的大城市集...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Urban growth is a significant trend in Africa. Scholarly attention and urban planning efforts have focused disproportionately on the challenges of big cities, while small and medium-sized urban settlements are growing most rapidly and house the majority of urban residents. Small towns have received some attention, but very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secondary cities. This paper offers a study of urban transformations, migration and residential mobility patterns in Arusha, a rapidly growing secondary city of Tanzania. Arusha functions as a major attraction for migrants and in-migration is a central dynamic shaping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in central areas characterized by high population turnovers, vibrant rental markets and widespread landlordism. There is also a considerable degree of intra-urban residential mobility within and between central areas. Intra-urban residential mobil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dynamic shaping transformation processes in peripheral areas characterized by long-term urban residents moving from central parts of the city as part of a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mselves as homeowners. Overall, the paper provides crucial insights on how migration and residential mobility patterns influence processes of urban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large secondary city, and thereby contributes to fill a significant knowledge gap on secondary cities in Africa.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的日本移民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日本外务省的移民统计数据为基础,对1990年代以来日本海外移民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及其结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日本移民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迁移类型、迁移方式、地区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并考察了其在中国的分布及构成特点。日本移民主要流向北美、亚洲太平洋地区,尤以洛杉矶、纽约、上海、曼谷等城市分布最为集中。在中国的日本移民近年增长迅速,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香港、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并以男性移民为主。本文分析了这些日本移民的分布动向,并对今后中国大城市的移民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城市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人口普查资料,对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在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对地级及以上城市迁移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级及以上城市在迁移人口流动中占主要地位,其中百万规模级别以上城市在人口迁移中地位尤为显著;县级市间迁移人口规模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县级市平均迁移规模要大于西部和中部;省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大体呈现3个梯状层次;省内迁移中城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均以各省会城市作为省内迁移人口的第一流入地;不论是省内迁移还是省际迁移,东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城市群都是迁移人口的高度集聚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机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刘于琪  刘晔  李志刚 《地理科学》2014,34(7):780-787
基于广州、东莞、沈阳、成都、杭州、郑州市所获问卷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中国城市新移民的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市新移民总体上呈现较强的定居意愿,其中投资型新移民的定居意愿最强,智力型新移民次之,劳力型新移民最弱。影响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包括户籍因素、社会网络、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和地域差异。与本地人交往和社会认同是影响智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职业、产权、本地社会资本、社会认同和地域差异是影响劳力型新移民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就投资型新移民而言,影响其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人力资本、本地社会资本、户籍状况及其所在的城市。地方政府应根据新移民所属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社会与空间政策,为新移民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城市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的东部沿海6省市数据集,将长期居住意愿、户籍迁入意愿和本地购房打算三部分指标的加和定义为城市居留意愿指标,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分为就业关联和非就业关联两种类型,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考察两类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特征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获得率呈现出随城市规模扩大而上升的梯度变动特征;在流动人口获得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较为有限时,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不高。从影响效应看,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获得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是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关键因素,此类影响效应因公共服务内容和城市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大城市流动人口获得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显著增进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但上述影响效应在中小城市并不明显;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普及程度除了在个别规模城市中没有显著影响效应外,在其余规模城市中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在小城市,仅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普及程度对其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口回流正成为中国人口流动的重要趋势,并将深刻影响中西部及沿海地区的发展前景。本文从地理学的“距离”视角切入,在传统人口迁移理论的基础上,将两个非经济因素的距离维度,即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引入人口回流研究,构建了多维距离影响流动人口回流意愿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全国层面的流动人口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与理论预测一致,流入地与户籍地间的多维距离对流动人口的回流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经济距离抑制了流动人口的回流,而地理距离、制度距离和文化距离均对人口回流产生促进作用。在考虑了解释变量可能存在的测量误差后,这一发现依然稳健。此外,多维距离对回流意愿的影响因流动人口个体及所在城市特征的差异而不同。个体异质性方面,随着流动人口年龄的增长和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距离对回流意愿的影响不断增强,而地理距离的影响则逐渐减弱。城市异质性方面,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制度距离对回流意愿的促进作用不断减弱;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则弱化了地理距离对回流意愿的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20.
卓云霞  刘涛 《地理研究》2022,41(5):1262-1278
作为一个多阶段的空间行为决策过程,人口迁移是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议题;但现有研究普遍存在重意愿轻行为、重状态轻过程以及较少关注再迁移行为等不足。本文构建了迁移者居留、返乡和再迁移三元选择行为的分析框架,并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采用事件史分析法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迁移者普遍会经历三年左右的不稳定期,而后进入稳定居留状态。迁移者的居留、返乡与再迁移行为存在空间分异:省际迁移者较省内迁移者更倾向于再迁移;迁入地规模等级越高,迁移者居留的比例越低。重要生命事件会显著影响人们的迁移行为:婚姻会让迁移者更偏好在特定迁入地稳定居留;毕业就职是人们重新选择居住地的重要时机,而失业这一负面冲击则很可能促使迁移者返回家乡。迁入地经济增长放缓、迁出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两地间文化环境差异较大等因素都会导致更多迁移者选择返乡;但区域发展和地域联系对高学历、低学历迁移者和省际、省内迁移者的影响存在明显异质性。研究结果证实了在人口迁移决策研究中关注实际迁移行为、引入动态过程视角并统筹考虑居留返乡和再迁移三元选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