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国土空间管理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促进国土空间布局优化和现代空间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金贵教授长期聚焦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土空间优化利用与管理议题,在技术方法和实证应用中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成果.《国土空间优化利用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20年)一书紧紧围绕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的总体要求,从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和人文地理等多领域、交叉融合视角探讨了国土空间优化管理的理论框架、技术方法和实践应用.总体而言,该书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研究主题明确.全书整体论述始终围绕国土空间优化利用与管理内容展开,通过对国土资源评价、布局优化、综合分区和管理决策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科学揭示城镇发展、农地保护和生态保育之间的权衡与竞争关系,为国土空间优化"三元悖论"难题提供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例如作者提出了国土空间地域单元划定理论方法,拓展了知识与数据驱动一体化的评估方法,实现了国土空间综合功能分区的多尺度集成和多主题融合,综合功能分区更是对主体功能区划体系形成了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
由朱颜明、何岩等编著的《环境地理学导论》,于2002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地学学科重要教材之一。研究生教材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内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讨论环境地理学的书籍。为适应21世纪我国环境地理学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者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该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环境地理学研究和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结晶。环境地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3.
4.
评介《城市生态环境学》张学林(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长春130021)华南师范大学杨士弘教授的专著《城市生态环境学》于1996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作者多年来悉心研究和辛勤耕耘的结晶,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开创性有关城市生态环境学的专著,具...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北干旱区沙漠戈壁广布,沙漠面积居世界第三,是受风沙和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为了了解中国干旱区各主要沙漠的基本情况、编制防治规划并探索治理沙害的途径与措施,1959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治沙队,对中国的沙漠开展了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定位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7.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3.26%,65岁以上人口占8.87%.今后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还会加快,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现象在中国城市已日渐突出, 这对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等带来了新挑战。在此背景下, 北京大学柴彦威教授带领的行为地理研究团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大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决策过程与空间引导研究”的支持下, 撰写出版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科学出版社, 2010年)一书。该书关注了中国城市中的老年人群体, 利用大量第一手数据, 研究了中国城市老年人的活动空间特征, 弥补了中国人文地理学界对城市老龄化现象与问题研究的不足。全书36.9万字, 共分10章, 前3章为理论与方法铺垫, 后7章为实证研究结果, 将理论、方法论的创新与扎实的实证研究相结合, 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9.
10.
正创意产业是当前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内容。近几年来,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近日,宁波大学马仁锋博士的专著《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探究了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重构的关系机理,该著作论点鲜明、资料翔实、方法合理,结论准确,是一部探究创意产业与大都市空间关系的一步力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创见:(1)揭示了创意产业区演化与大都市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国土空间及空间规划内涵的梳理分析,深入剖析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的内在价值传导关系,探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构建逻辑。研究认为:1)国土空间规划目标与国土空间治理指标之间有着严密的价值传导关系,不同层级政府的战略目标和空间治理理念在传递中分化衍变,导致规划指标体系在关注对象、控制性、统筹性等方面的差异;2)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的建构,需要基于价值传导和指标控制的协同,以及基于战略目标导向和国土空间治理的统筹,成为规划导向落实的重要抓手;3)多规并行时代的规划指标体系构建共识正在打破重组,构建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指标体系需要认清国土空间规划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对国家战略的逐级落实和国土空间治理能力提升做出响应。 相似文献
12.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乡村空间治理机制与路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城乡国土空间统-用途管制背景下,乡村空间治理成为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乡村空间治理的理论内涵出发,构建了乡村空间治理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空间治理作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在机制和可行路径.结论 如下:①乡村空间治理是以乡村空间为治理对象,通过规划和协商等方式,实现乡村空间用途有效管制,空间权利有序配置,凸显... 相似文献
13.
14.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汤国安博士等人撰写的著作,于2002年10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4章,第1章到第7章较系统地介绍了ArcView的基本功能;第8章至第13章比较深入地探讨了ArcView空间分析、三维分析、网络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实例;第14章探讨了利用ArcView进行数字高程模型(DEM)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问题.该书适合从事GIS工作的中高级用户参考.通读全书,可以发现如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十三五"期间,全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仍然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我国将在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产业转移是要素流动的体现,合理有序的产业转移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区域产业分工与 相似文献
16.
正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构建(Social Construction),一直以来就不是对客观自然界的直接反应,而是以历史陈述者的姿态解释和代表着不断变化的世界。《人文地理学导论:21世纪的议题》第三版,编著者为4位英国历史地理学家,彼得·丹尼尔斯(Peter Daniels)、迈克尔·布莱德萧(Michael Bradshaw)、丹尼斯·萧(Denis Shaw)和詹姆斯·希达维(James 相似文献
17.
18.
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相呼应。过去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塑造了新的地理空间,这个空间可以被形容为一个多尺度空间和地方相互嵌套的马赛克和万花筒。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在学术界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即"新经济地理学"。一方面,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重新审视空间因素,以经济发展空间的多重均衡为主线,以运输成本、报酬递增、空间集聚和路径依赖为核心命题,以中心-外围模型、城市体系模型和国际专业化模型为基础,“重新发现了经济地理”。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