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智勇 《地理学报》2007,62(8):F0002-F0002
由中国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新加坡大学地理系联合举办、中国地理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全球经济地理学大会"于2007年6月25-2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2.
高洋  叶超 《地理教学》2021,(20):60-64
"世界"不但是人类生活的时空场域,也是地理研究的主要对象.地理学思想是探索"所有可能的世界"的工具,其教学对学生理解世界与地理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地理思想及其发展史课程相对匮乏,教学模式也亟需创新.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本文提出"课堂+"教学模式,运用课堂自由研讨、微信讨论分享、实地调研和关键词教学等方式和方法,打破教学边界,将地理学思想与课堂空间、网络空间和户外空间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虚实结合"的教学社区,使学生改变了对地理学思想的刻板印象,更深入理解了地理学思想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和师生的良好互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朱连奇 《地理研究》2021,40(8):2397-2398
新时代的中国地理学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用基础学科,不仅要建构和完善现代地理学学科体系,而且要在服务国家需求方面担当重要角色.福建师范大学朱鹤健教授总结长期教学和研究成果,出版了《地理学思维与实践》一书(科学出版社出版,2018).书中集成了地理学的研究范式,阐明其独特性,为建构和完善地理学现代科学体系做出了新贡献.全书对服务社会是地理学存在的生命根基、地理学研究范式的独特效应和地理学家要挺身在国民经济的主战场3个论题做了深刻阐释.敬佩作者对地理学精髓孜孜不倦地探求精神.2020年12月中国地理学会发出以地理科学为主体或基础的高校院系应该将"地理"或"地理科学"置于机构名称中的呼吁书,强调地理学回归学科、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使我对本书增添了新感觉,认为本书还是一本地理学回归学科本色的召唤书,有其现实指导意义.由此我认为《地理学思维与实践》是地理学工作者增强学科自信的好教材,值得认真研读.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31日至8月1日,"自然地理学与环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CNC-IGBP & CNC-IHDP土地变化科学工作组: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生物地理教学研究会、全国土壤地理教学研究会等8个学术团体共同主办,由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研究室承办,河北省地理学会协办.  相似文献   

5.
深描是深入的、厚实的、详细的问题性经验解释,是更能呈现细节、内涵、情感的综合研究方法.地理学思想方法是地理教学的核心,呈现出内隐性和抽象性的属性,需要通过大量的地理知识和经验去感悟和培养.鉴于地理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和深描法丰富的内涵及其方法论导向,本文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运用"亲历深描""转译深描""解释深描""微观深描"等深描法的要求可建构学生地理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路径,促进学生掌握地理学知识、形成学科思维能力,深化学生对地理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提升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1《地理科学》是地理学综合性学术季刊.它的任务是反映我国地理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地理学术交流,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为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四个现代化服务.2 本刊主要刊登地理科学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地图学以及遥感遥测、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在地理科学中应用方面的论文、综述、研究报道、书评、学位论文摘登、学术活动等.3 来稿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鹏 《地理学报》2005,60(6):封3
生物地理学是地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国外出版了不同版本的生物地理学专著和教科书,有的侧重于区系历史、生物进化途径;有的侧重于环境、生态地理.目前,我国尚无公开出版的生物地理学专著和适应高等院校地理专业本科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8.
在地理学二级分支学科细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内容融合化的背景下,整合优质资源、集聚优势师资打造《地理学理论基础与前沿》研究生优质课程,对提升研究生的基础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通过多年的传承与积累,河南大学地理学厚植学科优势,依托国家级地理科学优秀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6+x+学术沙龙"的授课模式,即团队成员的基础理论核心课+团队成员和校外合作专家的学术前沿讲座+地理学研究生的学术沙龙.在该授课模式的支撑下,不断凝练教学特色,集成了"学科融合、优质优育、方法多样、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学科优势、平台支撑、地域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9.
阙维民 《地理研究》2010,29(11):2099-2107
地理学研究中的"构想"意识,其语言结构及其词义均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由哲学、心理、艺术、社会等学科逐渐渗透到地理学科,社会学构想是激发地理学构想的直接对应因素。地理学构想的运用范畴是今日异域、往日本土与往日异域。地理研究中的构想研究,包括四个部分:地理现实、地理的构想、地理学构想、构想的地理。在哲学意义上,即现象、感知、认知与表述四个环节。地理学构想中的构想,具有思想、分析、探索、批评、发现、观念、视野、设计、设想等多层含义,是想像或想象、印象与意象的总称。在理论与方法上,"地理学构想"包括了传统地理学的历史叙述分析方法、现代地理学的科学实证主义方法与当代地理学的人文主义方法。所谓"构想",即"研究";所谓"地理学构想",实质上是贯穿了近代科学启蒙主义、现代科学实证精神与后现代人文关怀的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方创琳 《地理研究》2011,30(6):1156-1156
2011年5月14~15日,"2011年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暨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新加坡、美国和俄罗斯的学者400多人出席了会议。大会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江苏省地理学会等单位协办。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方创琳研究员主持。
出席本次年会的专家和领导有: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副主任宋长青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原院长佘之祥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教厅原厅长、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许学强教授,中国地理学会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樊杰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新加坡国立大学杨伟聪(Henry Wai-chung Yeung)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郭来喜研究员和毛汉英研究员等。为了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长足发展,会议期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还专门邀请了一批兄弟院校的校长、院长约20余人出席会议并指导工作。本次年会交流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大会报告论文21篇,分会场交流论文90篇。这是近10年来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 成为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人地关系创新与城乡统筹发展和纪念李旭旦先生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奠基人李旭旦先生光辉的一生,颂扬李旭旦先生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做出的巨大贡献,把李先生的人地关系思想传承下去,成为指导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核心思想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题,会议设立了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土地利用与城乡统筹、低碳城市与宜居城市、旅游开发与景观设计、历史过程与文化底蕴六大分会场和一个"编辑·作者·读者"座谈特设分会场,大家从不同视角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创新成果。会议期间,还专门组织了人文地理啤酒沙龙和人地关系大辩论,各位代表更是各抒己见,妙语连珠,将整个会议推向了高潮。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尚意教授主持,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方创琳研究员作了大会总结,颁发了本次年会青年优秀论文奖。下届人文地理年会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罗静教授向各位代表发出参加下届学术年会的诚挚邀请。为了鼓励人文地理年轻科研工作者的快速成长,本次会议推选出了10篇青年优秀论文并在闭幕式上予以表彰。在明年条件成熟的时候将以中国地理学会的名义设立"李旭旦奖"。
展望未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前景无限广阔。在未来征途中,将以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为平台,以李旭旦先生提出的人地关系理论、吴传钧院士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点轴结构理论等核心理论为指导,发展面向国家与地方战略需求的人文地理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为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月21日, <地理学报>中、英文版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了两刊在京编委会.<地理学报>主编刘昌明院士、<地理学报>(英文版)主编郑度院士、在京的编委以及<地理学报>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副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张国友秘书长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刘昌明主编向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的樊杰研究员颁发了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12.
贺艳华  李裕瑞 《地理学报》2021,76(6):1576-1577
5月14-17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术研讨会暨地理学学科建设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由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地理学会承办.来自全国140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50多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王开泳 《地理学报》2006,61(12):1331-1331
“第二届京区地理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于2006年11月12日在首都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等单位的研究生代表4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代表经过热烈的讨论,向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发出以下倡议: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以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和人类自身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分布格局与演变过程为主要内容。地理科学曾被钱学森院士列为十大科学门类之一,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理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在面临难得…  相似文献   

14.
正生物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但我国长期缺乏《生物地理学》教材。由殷秀琴教授等编写的《生物地理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于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首次编著出版的适合高等院校地理专业本科的《生物地理学》教材,修订后的《生物地理学》(第二版)于2014年9出版。该《生物地理学》教材基于植物、动物区系,植物、动物群及其生态地理规律基本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主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协办的第四届人文地理学学术沙龙于2008年12月19-20日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行.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在日本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参加了日本人文地理学会的学术年会,其中很有收获的是大会的特别讲演,这是由东京大学荒井良雄教授所作的有关信息地理学研究之前沿与展望的报告.会后,我与荒井先生及名古屋大学的冈本耕平教授一起去喝茶聊天.荒井是日本时间地理学研究的第一人,也是商业地理、流通地理及信息地理研究的学术带头人;而冈本是日本行为地理学研究的第一人,也是时间地理学、理论地理学及交通地理学研究的学术带头人.很荣幸的是,自本人留学日本结识他们以来,我们之间有了十多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最近,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南威教授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这是我国地理学界在大学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为促进我国地理学创新与发展,推动地理科技书刊编辑出版工作及经验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建设最新进展,发布地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地理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定于2016年4月22-24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举办"2016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重庆市地理学会协办。本次年会是开放性会议,不仅是地理学及相关学科学术期刊与出版社编委、编辑的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理学会于2017年3月25日在南京召开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先生到会发言。陆院士分析了变化条件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认为国际和国内的重大变化对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陆院士的讲话,就新时期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重点从人文经济地理研究中的中国特色、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与宏观经济地理学、信息地理学、知识生产与人文地理学、非洲地理研究、"多规合一"等时代新要求和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政策地理等方面阐述了对新时代、新变化和新条件下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理学会于2017年3月25日在南京召开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高层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先生到会发言。陆院士分析了变化条件下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认为国际和国内的重大变化对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陆院士的讲话,就新时期我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重点从人文经济地理研究中的中国特色、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与宏观经济地理学、信息地理学、知识生产与人文地理学、非洲地理研究、"多规合一"等时代新要求和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政策地理等方面阐述了对新时代、新变化和新条件下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