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基于暴雨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开展风险评估,可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本文以2021年7月遭遇暴雨洪涝灾害的新乡市为例,综合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四方面因素,选取极强降雨量、强降雨频率、高程、坡度、距河距离、河网密度、人口密度、GDP密度、排水管网密度、NDVI共10个指标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用升、降半梯形和三角形分布函数来计算各指标对五个风险等级的隶属度,开展了暴雨洪涝风险评估并绘制了风险分布图。随后,利用SAR卫星影像提取了新乡市同期的洪涝分布图,并结合灾情报道的实际受灾情况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新乡市暴雨洪涝灾害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卫辉市、辉县市、牧野区、卫滨区、红旗区、获嘉县中部、延津县中部和西部、长垣县东部,约占全市总面积的36%。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基本一致,对新乡市有关部门的风险管控、防汛救灾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开展广西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可为降低暴雨灾害损失提供理论支撑,利用中国长短历时暴雨雨量特征数据集(1961—2015年)中广西全部站点的气象数据,结合基础地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通过AHP-熵权法为各项洪涝因子赋权,并借助GIS技术分析并开展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广西高风险灾害地区约占全域的9%,低风险灾害地区约占15%。广西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暴雨洪涝风险逐渐减低。其原因是南部雨量大,暴雨历时长,部分市区地势平坦且海拔低。一些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造成受灾损失重,同时也加大了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研究可为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预防与治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灰霾现象频发。研究空气质量演变的时空特征,揭示空气污染的成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自然正交函数(EOF)分析了北京市空气质量变化的时空特征,借助地理加权回归(GWR)揭示了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北京市PM2.5 AQI年均空间分布由南到北有减小趋势;②北京市PM2.5 AQI异常呈现西北、东南反向分布;③POI特征对PM2.5 AQI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南北差异,且在中心城区的影响作用比郊区大;④土地利用特征对PM2.5 AQI影响具有显著的南北差异;⑤路网特征对PM2.5 AQI具有正向作用,在中心城区的影响比郊区大。 相似文献
6.
为及时掌握祁连县生态脆弱性真实状况,以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 tem,GIS)为技术手段,选取表征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文等方面的10个指标构建祁连县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相... 相似文献
7.
旅游数字足迹数据源的出现,使学者对旅游流时空特征分析更细致且准确性更高。本文以“去哪儿网”的网络游记作为数据源,聚焦于游客赴内蒙古的旅游流时空特征及网络特征,并运用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时空以及网络结构分析。以研究结果表明:(1)赴内蒙古旅游的客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且游客停留时间较短。(2)旅游流节点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如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核心节点集聚性表现明显。(3)各节点在旅游流网络中表现出的内部关联性整体较差。(4)旅游流网络中,以呼伦贝尔大草原、满洲里套娃景区、满洲里国门景区等核心节点之间的关联性较高,具有显著的高集聚性和高辐射力,对周边的劣势景点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9.
赣榆县作为东部沿海城市城镇化发展尤为突出.本文选取1987年、2000年和2009年3期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利用ArcGIS软件数字化功能对城镇建成区进行提取,并将3期提取结果进行叠加分析,通过城镇扩展面积比重、城镇扩展指数、城镇用地扩展强度指数、城市紧凑度指数和城市用地分形维数模型对城镇扩展动态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时空分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双版纳为研究区域,通过解译2009、2014、2018年3期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数据,利用转移矩阵和分形理论,定量分析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稳定性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近十年居民点和橡胶园面积有所增加,林地面积相应减少;其中居民点主要由橡胶园和耕地转化而来,橡胶园主要由旱地和林地转化而来;林地主要转化为灌木和橡胶园;根据分形理论中分维数及稳定性指数得出,居民点的空间结构最为规则,空间分布最为稳定,林地、橡胶园的空间结构较为简单,旱地内部镶嵌结构复杂,边缘粗糙,分布规律趋向于随机。 相似文献
12.
利用49个山东省连续运行参考站(SDCORS) 2020年的北斗观测数据,使用GAMIT软件进行了大气水汽反演,得到了全年逐小时的大气可降水量(PWV)序列. 将反演得到的PWV与探空气象站观测的PWV对比,平均偏差为2.4 mm,均方根误差(RMSE)为3.4 mm,相关系数达到0.98,结果表明反演结果的精度符合气象研究需求. 分别从单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和全省范围对PWV在暴雨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PWV在暴雨产生前5~12 h开始上升,至暴雨产生时刻,PWV最大值普遍达到60 mm以上,平均变化率达到1~3 mm/h,越临近暴雨产生,PWV变化幅度越大,降水结束后,PWV会迅速下降. PWV的变化与暴雨的产生具有高度相关性,PWV在暴雨产生前后的剧烈变化,可用于暴雨预警研究,对于生产生活活动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共享单车在“低碳交通”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同时,在共享单车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共享单车的投放不均衡等。本研究以北京市核心区为研究区,利用空间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对共享单车出行的时间序列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共享单车出行的时间特征来看,一是从工作日的共享单车日均出行量远远大于休息日的日均出行量,工作日的日均出行量为623 257辆,休息日的日均出行量为245 039辆;二是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共享单车出行高峰时段均为上午8点—9点以及下午的17点—18点;三是共享单车的出行时长主要集中在10 min以内,30 min以上的占比较少;(2)从共享单车出行的空间特征来看,一是北京市核心区工作日共享单车的出行呈现出“大聚集,小分散”的特点,且早高峰与晚高峰共享单车出行的空间流动趋势恰好相反,休息日呈现出“早分散,晚集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遥感技术与GIS挂术的支持下,对南昌市城区15年来土地利用的时间动态特征和空间动态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具体表现为通过数学建模,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开发度模型、土地利用耗减度模型等对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城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分布越来越均匀,斑块间的面积差异在逐渐缩小,某一土地利用类型占优势的状况逐渐减小,土地利用受人类影响程度越来越大。而且还揭示出土地利用类型中除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大量增加外,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手机话单数据分析城市个体居民移动活动的时间熵和空间熵特征,一方面探讨了从原始话单记录中进行出行识别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考虑空间邻近性的轨迹近似熵特征分析方法。其中,出行识别可以克服手机定位数据采样频率较低的缺陷;近似熵分析方法具有强空间鲁棒性,可以减少因手机定位数据空间精度较低带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出行活动既具有强烈的目的地选择倾向,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移动路径选择偏好。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首先基于1992-2019年的夜间灯光数据(DMSP-OLS、NPP-VIIRS),参考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区面积数据,对比确定灯光阈值,提取出大湾区建成区边界;然后从扩张模式、扩张速度、扩张程度3个方面定量分析了大湾区建成区扩展时空特征;最后结合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大湾区建成区扩展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表明: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重心1992年位于东莞市内,2019年迁移至广州市,形成了以广州市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发展核心区域;②整区扩展区域一体化,蔓延速度有所下降,蔓延程度增强,珠三角地区向周围城市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③城市扩展主要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沿交通线呈倒"V"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21年7月,中国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出现大范围洪涝灾害,河南省内各级交通网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快速、准确地获取极端气候条件下自然灾害对大范围交通网造成的损坏和运行影响情况,对哨兵1号、高分三号卫星遥感影像、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降雨和水汽数据、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分析与融合,提出了大范围洪涝灾害影响下的交通网受损快速评估技术体系框架,解析了此轮河南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发展过程,并评估了洪涝灾害对交通道路网危害及后续次生灾害的风险,利用空间可达性模型对路网受损后的连通性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此次洪涝灾害具有累计降雨量极大、高度集中且降水范围广的特点,河南省郑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洪涝受灾面积约3 800 km2;三门峡市、登封市山区次生滑坡灾害发生可能性极高;公路交通网受洪涝灾害影响的道路总里程约为1 300.46 km;郑州等五市的公路网连通性下降了21.27%左右。其中,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连通性分别下降了34.22%、13.78%和14.86%。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空气污染的模型研究中,GIS可以作为复杂环境模型的输入数据处理器,而且GIS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统计分析模块,GIS能够对模型的运算输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对结果进一步分析,进行有关的查询以及对研究成果的可视化输出。在基于GIS的城市空气污染的综合分析中,我们探究了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探索城市三大污染源在空气污染中所占的比重,制作城市空气污染等级分布图。GIS在大气污染研究领域可以充分发挥其空间分析和可视化优势,为治理工作提供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