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鉴于林业数据的保密性,系统开发选择C/S模式,以ArcGIS为主要工具,ArcSDE为数据传输通道,利用SQL Server进行数据存储与管理;基于.NET平台,利用ArcEngine组件式开发模式和C~#编程语言搭建整体架构。基于县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开发了彰武县林业数据的综合管理与利用、系统查询、分类统计、实时更新以及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彰武县林业数据的现代化管理,推动了林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金芳丽  杨伟霞 《北京测绘》2012,(4):91-93,18
随着数字林业的发展,空间数据不断引入,增大了森林资源数据库的数据量,这给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带来了挑战。如何有效地组织数据,制定查询优化策略,已经成为森林资源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浙江省诸暨市林业资源为数据源,基于C#语言与ArcGIS Engine组件构建GIS桌面端数据库系统,建立了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  相似文献   

3.
针对数字林业工作中大数据量小班数据在不同编码体系下属性编码转换的现实需求,研究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小班数据属性编码的大批量、高效转换技术,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编程实现。经实际应用证实该技术在大数据量小班数据属性编码转换中的便捷与高效。  相似文献   

4.
以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超图)新一代"共相式GIS内核"的桌面空间数据库项目为支撑,阐述了桌面型空间数据库的特点,研究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笔者的简要实现思路。同时将实现的桌面空间数据库在性能、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的表现与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测试和说明。最后,笔者提出了GIS桌面数据库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GIS的林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于ArcGIS的林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各主要子系统的功能设计,包括林业GIS应用数据的编辑维护处理、基于B/S结构的林业办公业务系统及信息发布系统等,实现了对林业综合信息的图文一体化交互式管理及林业数据的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SuperMap林业地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正晖  王佳  冯仲科  田金苓 《测绘科学》2011,36(2):187-188,212
为了满足当前基层林场生产任务和业务管理的实际需求,本文针对其生产中面临着的一些问题,组件式GIS-SuperMa PObjects和林业领域模型库为基础,建立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Superma PForest Star)的思想,实现森林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包括森林资源数据管理功能模块、造林决策支持模...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林业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林业经营管理的几个误区,提出了林业经营管理要以生态为先,以人为本,坚持科教兴林,依法治林;以"五个一"为抓手,实现林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和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我国林业资源管理分散、数据格式不统一、现有系统无法兼容等现象,在国家林业信息化政策的推动下,本文以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KanqGIS平台建设河南省林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林业数据处理自动化、林业办公网上自动化和林业信息共享发布。  相似文献   

9.
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精准林业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利用Cyra三维激光扫描仪,采用控制靶标与贴片相组合的方法对林业树种进行野外数据采集。针对Cyclone软件的不足,基于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的构造理论,利用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实现了对树冠体积和表面积、树干材积的计算,实现了对冠下高、冠下径、冠长、胸径、任意处直径等参数的量测,克服了传统林业测量的局限性,对林业测量技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大地测量成果是国家测绘基准和体系的基础成果,大地测量数据库是大地测量成果档案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手段。对原国家大地测量数据库进行了分析,结合数据库的现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地测量技术服务需求等特点,对国家大地测量数据库维护的功能、数据库、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及系统维护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并对国家大地测量数据库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Book Reviews     
Books reviewed:
K. B. Atkinson,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And Machine Vision
R. A. Earnshaw and D. Watson, Animation And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Tools And Applications
R. A. Earnshaw, M. A. Gigante and H. Jones,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S. Macdonald, Mapping The World
P. Fisher, Innovations in GIS 2
A. Gruen, O. Kuebler and P. Agouris,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Man-Made Objects From Aerial and Space Images
H. Campbell and I. Masser, GIS and Organisations
S. C. Guptill and J. L. Morrison, Elements of Spatial Data Quality
D. Shirvanian, European Space Directory, 1996
D. R. Green, D.Rix and C. Corbin, The Agi Source Book for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1996
K. C. Graf, Realistic Landscape Rendering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s, Digital Terrain Models and 3D Objects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小波分析软件WAVELAB的系统构成,分析了该软件的开发环境,研究了利用该软件开发MATLAB小波应用程序的问题,并给出了以Lena图像实例的小波压缩编码程序及其运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WAVELAB开发小波应用软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亚热带区域覆盖范围广,面积达240万km2。区内不仅自然景观复杂,多云多雨、多山多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稻米主产区,而且多河多湖、多矿多污,生态环境十分敏感、自然灾害多发频发,迫切需要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其自然资源、环境变化与灾害现象。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已逐渐开展亚热带遥感应用研究,但缺乏对亚热带遥感理论与方法的系统性研究,共性与科学问题尚不明晰。本文总结分析了中国亚热带遥感的3个基本特征,按遥感数据类型梳理了中国亚热带遥感的应用实践;进而归纳出中国亚热带遥感实践的4个共性问题,指出亚热带遥感核心元素的主要特点、地理对象的复杂性与遥感信息的病态性,提出中国亚热带遥感的4项重点任务;然后,分析了当今中国亚热带遥感发展的历史机遇,阐述了中国亚热带遥感的创新发展途径,包括厘清人地现象的动态特征、聚焦亚热带遥感的科学问题、攻克不同层面的关键难题、结合应用需求开展技术攻关与重点研发。论文旨在推动亚热带遥感应用的创新发展、促进亚热带遥感理论与技术体系形成,进而助力卫星及航空遥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亚热带地区的资源环境监测、区域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与“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14.
遥感影像数据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数据,具有多源、异构、海量、多时相的特点,在数据组织、存储、管理与服务方面具有特定的技术需求。本文针对国土资源遥感影像数据集中管理的情况下,结合数据中心在线、近线和离线的多级存储体系架构,提出了开展多源、异构影像数据分级存储与数据迁移规则的研究,依据影像数据的产品链与生命周期,提出了分级存储的原则、价值评估要素、分级存储的策略与方法,同时提出了基于不同级存储上影像数据之间的迁移规则,对于数据中心开展多源、异构、海量影像数据的高效组织、存储,降低影像数据的运维成本,提升影像数据的应用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继贤  顾海燕  鲁学军  侯伟  余凡 《遥感学报》2016,20(5):1017-1026
地理国情监测作为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方向,其发展迫切需要顶层设计与新型技术的支撑,需要建立一种灵活、高效、低成本的大数据处理模式与服务方式。本文以地理国情监测与大数据研究相结合为切入点,阐述了地理国情大数据的分类及特点,提出了云计算环境下地理国情大数据研究架构,并从地理国情大数据存储、处理、挖掘、应用服务4个方面探讨了地理国情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思路。本文将有助于地理国情监测的生产方式与服务模式变革,推动地理国情监测的广泛应用与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analyse IRS-ID LISS-III satellite data in conjunction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for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and pedo-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ation in Mohgaon area of Nagpur district, Maharashtra. Analysis of satellite data reveals distint geomorphological units viz., plateau top, isolated mounds, linear ridges, escarpments, plateau spurs, subdued plateau, rolling plains, pediments, narrow valleys and main valley floor. Soil profiles, studied on different identified landforms, showed variation in site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aristics. Moderate soil erosion occurs on plateau top, isolated mouds, plateau spurs, rollinmg plains and pediments. Severe erosion was identified on escarpments and subdued plateau and narrow valleys suffer very slight erosional hazards. Moderately well drained soils were found on rolling plains, pediments, narrow valleys and main valley floor. Well drained soils were noticed on plateau top and plateau spurs. Very shallow soils were found on the plateau top and isolated mounds. Shallow soils are found in linear ridges, escarpments, plateau spurs and rolling plains. Moderately deep and deep soils are found on subdued plateau, pediments and main valley floor. The landform-soil relatioinship reveals that the soils on the plateau top and isolated mounds are very shallow, well drained, clay textured. The soils on the narrow valleys and main valley floor are deep, moderatly well drained, and clayey in texture. It also indicates that landform-soil processes are governed by physiographic position, drainage, slope and erosion conditions of the area.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the analysis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in conjunction with field observations in GIS will be of immense help in geomorphology mapping, analysis of landform-soil relationships and generation of their geo-spatial database.  相似文献   

17.
林珲  张鸿生 《遥感学报》2021,25(1):276-291
热带与亚热带拥有大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其资源、生态、环境等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存在着大量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干旱、地震等),威胁着该地区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用遥感技术对热带与亚热带区域进行全面的监测,对于热带与亚热带区域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热带与亚热带特殊的地理条件(如多云多雨等),遥感监测需要克服特殊的技术挑战。本文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的7594篇研究论文进行分析,综述了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的研究现状,分别从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的需求、现状、挑战和机遇,通过共被引文献分析和主题词频率分析,建立共被引文献网络和主题词网络,并通过非监督机器学习进行聚类,分别识别出22个共被引文献聚类和6个主题词聚类。通过对这些共被引文献类别和主题词类别的深入分析,本文总结了:(1)热带与亚热带遥感研究的主要监测对象,包括城市地表、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热带草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灾害;(2)热带与亚热带遥感主要采用的遥感技术,包括:遥感数据的选择和使用、遥感数据分析的方法、多云多雨的问题应对以及多源遥感技术。最后,从现代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本文从8个方面讨论热带与亚热带遥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GIS支持下滑坡灾害空间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滑坡预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包括空间、时间预测两个方面。基于统计模型进行区域评价与空间预测是滑坡灾害研究的重要方向,但是预测结果往往依赖样本数量和空间分布等。本文以马来西亚金马伦高原为研究区,选择高程、坡度、坡向、地表曲率、构造、土地覆盖、地貌类型、道路和排水系统作为评价因子,探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获取与管理滑坡灾害信息,以及热带雨林地区湿热环境下滑坡空间预测的方法。支持向量机(SVM)和逻辑(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应用于滑坡空间预测,结果显示平均预测精度分别为95.9%和86.2%,SVM法具有较高的描述精度,值得推荐;同时,基于SVM模型的滑坡空间预测受样本影响较小,预测结果相对比较稳定,这对于滑坡灾害区域评价与预测的快速实现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空地多源遥感数据的广义摄影测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等信息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人工智能新时代.摄影测量学科也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快速发展为全新的广义摄影测量学,其载体平台、仪器设备、数据处理理论技术及应用领域都已发生显著变化,天空地一体化的多传感器多层次综合立体观测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全面进入综合智能摄影测...  相似文献   

20.
王晓雨  管磊  李乐乐 《遥感学报》2018,22(5):723-736
本文对2011-07-01—2011-09-30风云三号B星(FY-3B)搭载的微波成像仪MWRI(Microwave Radiometer Imager)和Aqua卫星搭载的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E(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arth Observing System)观测数据获取的海冰密集度产品进行比较及印证。首先,逐日比较FY-3B/MWRI和Aqua/AMSR-E区域平均海冰密集度;其次,逐月比较FY-3B/MWRI和Aqua/AMSR-E月平均海冰密集度;最后,使用Aqua卫星搭载的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计MODIS数据进行印证。MWRI和AMSR-E比较结果为(1)MWRI与AMSR-E逐日区域平均海冰密集度变化趋势一致,MWRI海冰密集度均高于AMSR-E,7—9月MWRI与AMSR-E逐日平均偏差月平均值分别为8.55%、7.67%、2.58%,逐日标准差月平均值分别为12.16%、12.08%、10.43%,二者差异逐月减小。(2)MWRI与AMSR-E月平均海冰密集度差呈现逐月递减趋势,7—9月MWRI与AMSR-E逐月平均偏差分别为7.37%、6.53%、1.51%,逐月标准差分别为4.61%、4.36%、3.64%,MWRI与AMSR-E差异逐月减小的原因是二者在密集度较低的边缘区域差异较大,而夏季随着边缘区域海冰的融化,二者差异逐渐减小。MWRI和AMSRE海冰密集度与MODIS印证结果为:(1)密集度小于95%情况下,MWRI与AMSR-E海冰密集度均比MODIS偏高,AMSR-E更接近MODIS,MWRI高估,误差较大。(2)密集度大于等于95%情况下,MWRI与AMSR-E海冰密集度均比MODIS偏低,AMSR-E偏低更多,MWRI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