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家山隆—滑构造是在古浪运动造山前期伸展体制下形成的。隆—滑构造的内核隆起由顺基底与盖层之间的接合面呈席状同构造侵位的马黄沟梁单元组成。由于花岗岩的局部隆起,在阴沟群变质岩系内多层滑脱型韧变带与流褶层形成的同时,因变形分解作用,导致火山岩透镜体与韧变带及流褶层相间分布的格局。在古浪运动收缩体制下,米家山岩体呈塑性底辟式再就位,从而形成泉沟单元。晚期的祁连运动产生的构造形迹横跨叠加于古浪运动构造形迹之上,最终使米家山深成岩体分布于穹形构造核部。  相似文献   

2.
米家山隆滑构造的发现及地质意义(摘要)冯秦阳(甘肃省地勘局区调队兰州730050)米家山隆—滑构造由米家山序列深成岩体和早奥陶世阴沟群变质岩系组成,出露于1∶5万老龙湾幅和赵家水幅相邻的部位,深成岩体呈椭圆形东西向展布,产于米家山背形褶皱的核部。岩体...  相似文献   

3.
辽东早元古代裂谷带内的隆滑构造是在吕梁造山前期伸展体制下的第一幕变形期间形成的。本区隆滑构造的内核隆起部位大致与中南岩基空间分布一致,由同构造侵位的二长花岗岩(辽吉花岗岩)组成,在裂谷带西区和东区,辽吉花岗岩皆顺基底与盖层之间的接合面呈席状侵位。由于辽吉花岗岩局部隆起,引起外壳内多层滑脱型韧性剪切带(简称韧变带)及流褶层的形成,在递进变形过程中流褶层会发生尖灭。因变形分解作用,在形成韧变带及流褶层的同时,也形成一些巨型透镜体,它们为弱变形域或未变形域,其内原生构造保存完整。对流褶层内流动褶皱的倒向及拉伸线理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南岩基为辽河群内隆滑构造的隆起部位。现今东区和西区的穹形构造是初始席状侵位的叠加性构造,即在吕梁运动期间收缩体制下,辽吉花岗岩仍呈塑性并向背斜部位聚集,呈底辟式重就位;第三幕构造形迹横跨叠加于第二幕构造形迹之上,从而最终使辽吉花岗岩有规律地分布于穹形构造核部。  相似文献   

4.
5.
伸展构造按其在同一构造旋回中出现的次序可划分为同沉积期的伸展构造和沉积后挤压前的伸展构造两个模型。它们在构造特征、可见性、与变质作用关系、在褶皱时的表现四个方面有着较显著的差别。沉积后挤压前伸展构造具有多发性、局限性和旋回性三个特点。这对于研究区域变质作用、构造和山脉形成有鉴和与启迪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走滑构造及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吴福元  葛文春 《世界地质》1994,13(1):105-112
走滑构造及对中国东部中生代地质研究的意义吴福元,葛文春,孙德有(地球科学系)随着国际上70年代推覆构造热,80年代伸展构造热之后,人们推测90年代将是走滑构造(strike-sliptectonics)研究的10年,然而在板块构造学说提出近30年后的...  相似文献   

7.
大陆造山带中的隆—滑构造:一种前造山期伸展构造形式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大陆造山带中局部隆-分层滑脱构造系是对造山带的深入研究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构造形式。它是在前造山期伸展构造作用体制下形成的,其结构由内核、外壳及接合面三部分组成。由于经与后造山期形成的变质核杂岩构造有菜貌相似的特点,因而很容易误将其归属为变核杂岩构造。由于隆-滑构造有其一的形成时间和独特的组合样式及构造特征,在造山带构造变形演化序列中应占重要的地位,因而,这类构造的识别和确立对造山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南秦岭,发生于加里东─—海西期的隆滑构造,由基底杂岩、滑覆层状岩系和其之间的滑脱构造带组成。它是主选山期前,在盆地演化过程中,由地慢上隆,导致基底减压深熔,并局部隆起,并引起上覆层状岩系分层滑脱所形成的一套地质要素组合。它与形成于主造山以后的“变反核条岩”在造山带演化过程的动力学意义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李宗发 《贵州地质》1997,14(3):218-227
研究区伸展滑覆构造属扬子陆块盖层薄皮构造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伸展滑覆构造的几何主运动学特征外,还采用构造岩组分析和平衡剖面方面对其动力学背景,运动状态和过程进行了讨论,从宏观到微观分析研究后认为;燕山早期,受太平洋板块向亚洲大陆的斜向俯冲挤压,本区发生褶皱造山并伴随由SE向NW运动的逆冲推覆,形成由钟南,沿河断层 后展式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燕山晚期,板块南移,地壳拉伸变薄,沿河断层上下盘岩片先后河F  相似文献   

10.
辽东早元古造山带隆—滑构造初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11.
玉皇顶山隆—滑构造是在前造山期伸展构造作用体制下形成的 ,其结构由内核、外壳及接合面组成。具有独特的组合样式及构造特征。在内蒙古地轴东段元古代造山带构造变形演化序列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由基底片麻岩(内核)、剥离断层(接合面)及滑覆层状岩系(外壳)构成的佛坪穹隆构造,从其岩石组成、早期的运动学特征、变质变形改造和同位素测年资料综合分析,表明佛坪穹隆可能形成于印支期的主造山期前,并受印支期主造山期褶皱变形和燕山期逆冲、走滑作用的叠加改造。它经历了中元古代—前印支期隆-滑构造形成阶段,而与造山后期变质核杂岩明显不同,在造山带构造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隆-滑构造发生的深部背景是造山带岩石圈垂向加积增生作用。该穹隆突出而重要地参与了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的大陆动力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华北地台东缘早元古代隆—滑构造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永江  李三忠 《地质论评》1997,43(6):569-576
研究华北地台东部边缘早元古代拉伸构造及与变质核杂岩的比较,提出了隆-滑构造模式。它一般发生大规模收缩造山作用之前,由于区域拉伸作用,导致下地幔上隆,形成了岩浆隆起或基底隆起,使上覆盖层发生重力滑脱。该模式由核部隆起,上部盖层和其间的拆离韧性发带组成。  相似文献   

16.
大陆造山带中局部隆起-分层滑脱构造系(简称隆-滑构造)是对造山带的深入研究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构造形式。它是在前造山期伸展构造作用体制下形成的,其结构由内核、外壳及接合面三部分组成。由于它与后造山期形成的变质核杂岩构造有着形貌相似的特点,因而很容易误将其归属为变质核杂岩构造。由于隆-滑构造有其特定的形成时间和独特的组合样式及构造特征,在造山带构造变形演化序列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这类构造的识别和确立对造山带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隆-滑构造形成后又受到造山期收缩作用的挤压改造,它的原始形象已不甚明确,但一般常可以在复背斜构造中首先发现前造山期隆-滑构造的存在。由于隆-滑构造的特殊性,它对于造山带的构造学、地层学、变质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等的研究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罗惠芳 《江西地质》1994,8(1):36-45
本文指出武功山及其周围地区存在一个完整的伸展拆离滑覆构造。该构造由武功山深层次伸展拆离剪切带和枫田─高洲─分宜线层次伸展滑覆带两部分组成。武功山伸展拆离滑覆构造主要形成时期在晚三叠世之前,但晚三叠世之后仍有活动。  相似文献   

18.
鲁西地壳隆升的伸展构造模式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燕守勋 《地质学报》1996,70(1):1-11
伸展链锁断层系,形成了鲁西的主导造格局,即“块断”构造。它是由中、生代两次伸展运动形成的。伸展运动幔源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成生联系。伸展运动的结果,形成了以泰山-鲁山-沂山为核心的鲁中块隆,它至今耸立于周围以平原地貌为标志的地堑系之间,隆起的高点,就是当今的泰山。  相似文献   

19.
任家山软玉矿位于红柳河—牛圈子—洗肠井蛇绿岩南侧的玉石山地区,该矿是近年来甘肃首次发现的软玉矿床。软玉矿体产出于基性岩和酸性岩接触变质带内,带宽26 m,露头长约300 m,矿物成分主要为透闪石,其次为阳起石,透闪石含量大于90%,具纤维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玉石种类为墨玉。其成因类型与国内发现的软玉矿均不同,属于基性岩接触交代型矿床,是新发现的另一种成因类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找矿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武当、赵川隆-滑构造的结构组成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武当、赵川隆-滑构造,分别由相当于内核、外壳、结合面的基底岩系、滑覆岩片和滑脱面(带)组成,其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晚期-印支早期,是在扬子地块向北俯冲,武当-赵川地区总体向北伸展体制下局部隆升滑脱的产物.它们使矿源层成矿元素初步预富集,并起容(导)矿作用,而且控制区内金、银、锑、多金属矿床的产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