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项旨在加强震情监视、地震预报和地震科研的重点工程——全国地震数据传输分析处理系统工程,正在北京加速建设.这项工程竣工之后,准确通报我国境内6级以上地震和世界范围7级以上地震的时间,可望分别从5小时和3小时缩短到1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4月11日16时38分,印尼发生8.5级地震;12日6时55分,墨西哥西部米却肯州发生6.5级地震;12日15时6分及15时15分,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先后发生6.2级以及6.9级地震。24小时内,全球发生5次6级以上地震。地震专家分析指出,环太平洋地震带确实正处于地震活跃期,未来十年内,这一地带7级以上地震将表现为一种高发势态。  相似文献   

3.
全球及主要构造带大震活动状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艳  刘杰  姜祥华 《地球物理学报》2021,64(12):4425-4436
在定性分析全球、环太平洋地震带、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和大三角地区(我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使用 Morlet小波变换对其周期成分进行了定量计算,并应用 Nowcasting方法对各研究区域当前大震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①全球大震活动显著周期为48.6 年,8.5 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 0.91.2004年开始的大震活跃时段可能仍将持续,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危险性较大.②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48.6 年,其大震活动起伏特征与全球大体一致,8.5 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 0.91.2010 年开始的8.5级以上地震活跃时段持续时间尚短,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较大.③低纬度环球剪切带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33.1 年,反映了该区8.0级以上地震的起伏活动,8.0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46.2004年开始的活跃时段可能趋于结束,未来 10年左右该区发生 8.0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④大三角地区地震活动显著周期为 23.4年,发生 7.8级以上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评分为0.72.2001 年以来该区 7.8 级以上地震活跃,其活动状态与 20 世纪前 50年类似.23.4年的周期成分反映了20世纪前50年7.8级以上地震活动韵律特征.2015 年兴都库什7.8级地震后,该区可能进入了 7.8级以上地震相对平静时段,该时段可能持续 7~12 年,未来几年存在发生 7.8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但危险性较小.  相似文献   

4.
笔者曾利用统计显著性检验方法给出了中国大陆地区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与7级以上地震发生关系的判定指标,他们是:①当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N5<10时,其后第6年我国大陆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②当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N5>31时,其后第6年我国大陆地区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5级以上地震年频次为6次,预示2013年中国大陆地区可能会发生7级以上地震.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再次使前一个判定指标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追溯了应用历史地震预测澜沧—耿马大地震的原始依据与过程.作者据地震活动的大形势分析、强震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重复性、澜沧—耿马地区地震的周期性和应变释放特征,结合近期的地震活动情况,于1984年提出:澜沧—耿马一带是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危险区.作为历史事实: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7.6级地震与耿马7.2地震就发生在所预测的7级以上的危险区内.作为借鉴,作者提议:历史地震作为历史上已有的基本事实,在地震监测预报、工程抗震及在地震对策的研究中都应充分重视它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地震动态》2008,(2):47-47
以上地震概况2007年中国发生4.0~4.9级地震6次(东部大陆), 5.0~5.9级地震10次, 6.0~6.9级地震9次. 详情见2007年中国5级/东部大陆4级以上地震一览表.  相似文献   

7.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2005年1-12月, 全球共发生MS7级以上地震16次, 低于1900年以来19次的年平均水平. 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地震带、东太平洋地震带和亚欧地震带(图1). 在时间上分布相对均匀, 除2月份和4月份没有发生7级以上地震外, 其它月份都有7级以上地震发生. 引人注目的是, 在苏门答腊地区发生了7次7级以上地震, 并且在印度板块的西触角处于10月8日发生了7.8级地震. 2005年1-12月, 全球7级以上地震释放的地震能量为5.29×1017 N·m, 处于自1900年以来的平均值3.853×1017 N·m之上.  相似文献   

8.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7,27(3):139-140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  相似文献   

9.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7,27(2):147-148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  相似文献   

10.
合欢树生物电位的非震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地震》1999,(Z1):1
介绍了在山西太钢(集团)有限公司地震台进行合欢树地震观测的震例,总结了合欢树生物电位地震前兆异常的形态及观测成果。认为合欢树的映震性能较好,一般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天合欢树生物电位会出现异常。在100km以内对3.0级以上地震的映震率达80%,在500km以内对4.5级以上地震的映震率达77 %,在1000km以内对5.5级以上地震映震率为66%。  相似文献   

11.
7级以上地震是对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威胁极大的地震.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十二五”地震预报规划中指出:“1950年以来造成千人以上死亡的地震均为7级以上地震.因此,从减轻地震灾害的角度,今后5-10年地震预测预报研究和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是开展7级以上地震的长中短临预测预报探索、并在能够达到的科学认识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为政府和社会的防震减灾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刁守中  郭爱香 《地震》1992,(2):16-22
本文分析了山东及邻区近二十年来M_L≥3.0中小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该区5、6级地震发生前,常以3、4级地震活动增强为先导,主要表现为:1.区内中小地震往往集中成带并随时间迁移,5级以上地震发生于地震条带内。这显示了局部地区构造活动和应力增强的变化;2.3级以上地震事件有序分节可数,5级以上地震位于节点附近;3.在统计单元内的4级以上地震累计频度,随时间分别呈线性均匀增长和指教加速增长及幂函数衰减三种类型。线性分布一般无较大地震发生,而指数型分布后期则大都发生较大地震。  相似文献   

13.
吉平  李纲  刘杰 《中国地震》2013,29(2):284-292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2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表1),其中包括2次8级以上地震,即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8.6级、8.2级地震(图1).与2011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明显减少.2012年全球7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 1.1 全球8级地震继续活跃 2012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比1900年以来的平均水平(18次/年)略高,与2011年(26次)相比,地震频次减少(图2).虽然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发生8.6级、8.2级地震,但与2011年(3月11日发生日本9.0级地震)相比,全球地震能量释放减少较明显.  相似文献   

14.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4,24(2):135-138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  相似文献   

15.
结合2021年度地震活动性异常,系统梳理门源6.9级地震前祁连山地震带5级地震平静打破和祁连山中东段ML 3.6地震平静打破的时空异常特征,认为祁连山地震带5级地震平静对平静区及周边发生6级以上地震具有指示意义,祁连山中东段ML 3.6地震平静对祁连山中东段5级以上地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平静区的打破使中强地震发震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印尼苏门答腊岛及其附近1900年以来7.5级以上地震发生后一年内全球7级以上地震强度和分布特征分析,发现此年活动水平一般高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且地震主要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带的西段,同时分析了该区域强震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7级以上地震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及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2008年4~12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秋琴  高艳玲  苗春兰 《地震》2009,29(4):146-170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18.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19.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20.
全球大地震及中国中强地震目录(1999年 1~3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浩  孟玉梅 《地震》1999,19(3):313-31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从1999年开始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中强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