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为解决聚类数未知条件下面状地理实体的聚类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有效性函数的聚类方法。给出了适合面状地理实体k-中心点聚类算法的聚类有效性函数;将该有效性函数改写为适应度函数,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算法。该算法在计算聚类数的同时能得到划分聚类结果。实验结果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数据集的结构信息特征。  相似文献   

2.
顾及距离与形状相似性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点状地理实体不同,面状地理实体不仅具有位置特征.还具有形状特征.对于面状地理实体而言,仅考虑距离因素设计聚类准则是不全面的.综合考虑距离和几何形状相似性来设计聚类准则,实现了相应的聚类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适合面状地理实体的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簇分解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未知聚类数的面状地理实体聚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求最优分割解的簇分解聚类算法,分析了算法的特性,以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各项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杨帆  米红 《测绘科学》2007,32(Z1):66-69
区域划分是依据人口和社会经济指标将行政统计单元或其他地理实体划分成若干个不同水平或类别的集合。由于大多数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指标来源于面状数据-行政统计单元,常用的区域划分的空间聚类方法是基于面状数据的,本文通过分析现有面状数据的聚类算法特点和不足,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算法,该方法提出将面状统计单元进行网格划分,引入基于网格密度聚类算法的思想,克服现有面状聚类的诸多缺点,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更好地发现潜在信息。  相似文献   

5.
空间聚类是将空间实体根据某些相似的特性聚类成为一个集合,这个集合称为簇。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中心点距离的居民地面要素聚类算法:通过获取面状要素的数据,运用基于其几何中心的距离计算方法,判断面要素之间距离的可达性,并将距离小于阈值的面要素进行聚类,最终以凸包的形式将该集合绘制出来。本文的算法是在VS2010以及ArcGIS Engine开发环境下通过编程实现,并进行多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应用程序可以实现居民地面要素的自动聚类。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划分中存在的分类不确定性因素和空间数据的空间位置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空间数据模糊聚类有效性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的有效性函数能够对模糊聚类结果的有效性进行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对于空间数据模糊聚类有效性评价,其分类效果较理想,同其他有效性指标相比,能得到较优的分类数。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在处理时空位置数据挖掘时面临的多维聚类问题,提出了动态加权聚类模型。该模型叠加利用经典k-均值和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通过计算最大轮廓系数确定合适的簇数目,按照划分初始簇类、识别和剔除噪声点、修正聚类簇中心点位置坐标3个步骤实现对大体量多维时空位置数据的聚类分析,提出了动态权重系数计算公式,优化了基于密度的DBSCAN聚类算法中相似度函数,并在Python3.7环境下以网络签到数据集实例仿真验算了该模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较单一的传统聚类算法,该模型能综合利用多维非位置属性对时空位置数据点聚类,更合理界定聚类簇的归属数据点,对提升时空位置数据集聚类簇中数据点的聚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双重空间聚类方法通常实现的是单一层次聚类,虽然顾及了地理实体的位置属性和专题属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实体的空间邻近和属性相似的表示和衡量,使用了不同的变量和标准,降低了算法的效率.文章采用双重距离作为实体间的相似性度量,通过对点实体构建的Delaunay三角网中的边施加同时顾及整体与局部特性的双重距离约束,实现了点实体的多层次空间聚类.通过实际算例分析与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陈西江  花向红  刘海鹏  王德欣  李坤 《测绘科学》2021,46(11):71-83,158
针对常规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在确定数据聚类中存在聚类中心的重复性、聚类不稳定、不适用于三维点云分割等问题,提出了中心均匀化聚类群融合算法.该算法对局部密度和距离函数进行归一化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这两种函数尺度不一的问题;基于局部密度和距离函数乘积的变化率来确定聚类中心,并对重复或距离很近的聚类中心进行了消除,避免了聚类中心非均匀分布对聚类的影响;利用数据点到聚类中心距离逐个确定每个数据的聚类归属,依据邻近聚类数据群之间的距离来判断邻近聚类之间的融合,实现对点云数据的有效分割.基于二维离散数据聚类及不同分辨率点云数据分割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不仅适用于二维离散数据的聚类,也适用于三维点云数据的分割,且分割精度和稳定度要优于常规的CFDP、K-means、DBSCAN、DPC聚类算法和深度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局部分布的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种度量邻近域内空间实体局部分布的新指标——中值角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实体局部分布的空间聚类算法。该方法递归搜索空间实体集中所有局部分布度量值相近且非离群的点,并将其聚为一类。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实验发现,所提出的算法比DBSCAN算法的聚类结果更合理,具有很好的抗噪性,能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  相似文献   

11.
克服双重约束的面目标位置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莉  甘淑  袁希平  李佳田 《测绘学报》2016,45(10):1250-1259
面目标的聚集模式识别是空间聚类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但因多边形几何信息和空间障碍阻隔的双重约束,目标的位置相似性难以快速而准确地计算。扩展点目标多尺度聚类方法,通过构建面目标的强度函数计算目标与邻近目标的位置聚集程度,提出了有效作用于双重约束下的面目标位置聚类法,并以判断相邻尺度下同一面目标类的强度函数阈值相等作为算法的收敛条件。经试验分析与比较发现,算法无须自定义参数,能够识别密度不均、任意形状分布,以及"桥"链接的面目标集群,同时能够准确判断障碍约束对面目标簇的阻隔和划分。  相似文献   

12.
MSCMO:基于数学形态学算子的尺度空间聚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算子的多尺度聚类方法 :首先将数据进行二值图像化处理 ,利用一次闭开运算去除噪声干扰后再利用逐步增大结构元素的闭运算构建尺度空间 ,图像内的连通单元集随着尺度上升不断融合 ,最终全部归并。将连通集覆盖下的点集归为一类 ,以上步骤就对应了一个多尺度层次聚类过程。本算法的一个最大优点是聚类个数事先无需设定 ,而被确定为跨越最多尺度 (具有最长尺度生存期 )的类别个数。此外 ,参数少、能够提取任意形状的类别、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能力也是算法的优点。对自构建数据与地震数据的聚类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DEMs) are a necessary dataset for modelling the Earth’s surface; however, all DEMs contain error. Researchers can reduce this error using DEM fusion techniques since numerous DEMs can be available for a region. However, the use of a clustering algorithm in DEM fusion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In this study a new DEM fus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clustering approach that works on multiple DEMs to exploit consistency in the estimates as indicators of accuracy and precision is presented. The fusion approach includes slope and elevation thresholding, k-means clustering of the elevation estimates at each cell location, as well as filtering and smoothing of the fusion product. Corroboration of the input DEMs, and the products of each step of the fusion algorithm, with a higher accuracy reference DEM enabl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M fusion algorithm.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were: the k-means clustering of the elevations reduced the precision which also impacted the overall accuracy of the estimates; the number of final cluster members and the standard deviation of elevations before clustering both had a strong relationship to the error in the k-means estimates.  相似文献   

14.
空间数据模糊聚类的有效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validity measurement of fuzzy clustering is a key problem. If clustering is formed, it needs a kind of machine to verify its validity. To make mining more accountable, comprehensible and with a usable spatial pattern, 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detect whether the data set has a clustered structure or not before cluste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a detection method for clustered patterns and a fuzzy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studies the validity function of the result produced by fuzzy clustering based on two aspects, which reflect the uncertainty of classification during fuzzy partition and spatial location features of spatial data, and proposes a new validity function of fuzzy clustering for spatial dat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new validity function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of fuzzy clustering. Especially, for the result of fuzzy clustering of spatial data, it is robust and its classification result is better when compared to other indices.  相似文献   

15.
王海起  朱锦  王劲峰 《东北测绘》2014,(2):18-21,24
空间聚类不仅应考虑GIS对象属性特征的相似性,还应考虑对象的空间邻近性。不同属性、位置特征在聚类中起到的作用不同。采用信息熵方法计算空间距离中各属性距离、位置距离的权重,权值大小用于度量相应特征在fuzzy c-means隶属度计算时的作用大小,并引入相似性指标,当两个聚类之间的相似度高于某个合并阈值时,则对应的一对聚类进行合并,从而克服需预先设置聚类类数的问题。通过应用实例的聚类有效性分析,与普通空间距离相比,基于空间加权距离的FCM算法具有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刘晓云  陈武凡  王振松 《测绘学报》2007,36(4):400-405,442
有限混合模型FM的分级聚类已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然而,由于它的计算复杂度与观测数据量平方成正比,致使在遥感影像方面应用受到了限制。另外,多光谱图像能提供空间和光谱两类信息详细的数据,但是,大多数多光谱图像聚类方法是基于像素的聚类,仅使用了其光谱信息而忽视了空间信息。本文定义一个相对混合密度函数,通过引入一个q-参数来调节各成分密度对其混合分布的贡献,提出一种广义有限混合模型GFM.设计一种新的适用于多光谱遥感影像的GFM分级聚类算法。该算法把MRF随机场和GFM模型结合在了一起,分类数通过PLIC准则自动确定。最后,利用仿真结果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同时通过与K均值聚类、FM分级聚类以及SVMM分级聚类的比较说明本文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经典移动曲面滤波算法由于算法简练,适用范围广泛且滤波效果较好,适用于多种地形。但是传统移动曲面滤波方法存在较多缺陷,如计算阈值参数难以确定、各个格网间阈值参数缺少相关性、分类主要依据高差阈值及水平距离相关性较小等缺点。文中提出层次聚类算法,将三维地形转换为二维平面,利用相邻点水平距离和高差构建数据集,进行聚类判断点云的属性,采用ISPRS提供的15组样本,定性和定量分析本算法的滤波精度。为验证本聚类算法的优越性和科学性,同时与改进型移动曲面和PTD滤波算法进行精度对比,充分说明本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的优越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Spatial clustering is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eb clustering, remote sensing and so on for discovery groups and to identify interesting distributions in the underlying database.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optimal clustering and the initial seeds, a clustering validity index and the principle of seeking initial seeds were proposed, and on this principle we recommend an initial seed-seeking strategy: SSPG (Single-Shortest-Path Graph). With SSPG strategy used in clustering algorithms, we find that the result of clustering is optimized with more probability.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al theory of optimization, a method is proposed to obtain optimal reference k value of cluster number, and is proven to be effic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