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的差异及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我国在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转变时原基本 (准) 站的平行对比观测及2005年基准站平行观测的地面温度资料, 进行了自动站观测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资料在日、月、年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差异分析。用最大似然率检验方法检验地面温度月值的均一性, 对自动观测影响地面温度均一性的程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全国自动观测地面温度日平均值比人工观测高0.54 ℃。地面温度、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年对比差值大于0.0 ℃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0.3%, 58.2%, 92.2%, 绝大多数站自动观测地面温度的年平均值比人工观测值高。自动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日差值从北到南逐渐减少, 45°N以北的黑龙江及内蒙古北部、新疆大部地区是自动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日差值平均最大的地区。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的差异在日、月、年的时间尺度上均表现为冷时段比暖时段的差异大, 北方冬季差异最为明显。其主要原因是在北方冬季有积雪时, 自动观测的地面温度是雪下温度, 比原人工观测的雪上温度明显偏高, 如果无积雪影响, 两种仪器观测的差异并不明显, 差值来源于两种仪器和场地差异的共同结果。非均一性检验表明:在北方地区地面温度产生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是自动站观测的变化; 而在南方地区, 自动观测的改变对地面温度非均一性影响不大。北方有积雪时, 观测的地面温度不能表现真实的地面温度, 因此, 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2.
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志华  柳红 《山东气象》2009,29(2):70-70,72
对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差值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造成差值的以下5种原因,即下垫面性质状况不同、观测时间不同、响应时间(滞后性)不同、仪器安置状况的影响以及传感器或温度表自身原因,并简要介绍了检查与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1引言自动气象站投入气象业务运行后,所测得的气象要素值和人工观测值常常存在某些差异。当人工观测数据和自动值之间差值较大时,应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产生误差的原因并加以解决是确保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准确的必要措施。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人工观测地温值与自动站数据差值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织金县气象局平行观测期间人工站和自动站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造成2种观测结果差异的原因及影响气象要素变化的部分因素。  相似文献   

5.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资料对比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资料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温度观测资料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资料对比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地面温度资料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的地面温度观测资料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鄂托克旗气象观测站2007年1-12月人工站和自动站平行观测的风速、风向资料,统计比较了人工站与自动站风速观测值和极值。结果表明:受观测仪器系统偏差和观测取值时间差异的影响,人工站比自动站的日平均风速偏小0.4m.S-1。风向完全相符的接近40%,2个以上方位的不相符率为4%。  相似文献   

8.
高荣  尤莉  张钰 《内蒙古气象》2013,(6):9-13,16
利用通辽国家基本站2011年逐日20时气温、湿度、气压资料,分析了自动观测与同期人工观测数据的差异及产生差值的可能原因。分析认为:仪器的测量原理、感应原件的不同、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观测的时空差异和人为主观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采样和算法的不同是造成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产生差值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共36个自动站和人工站平行观测资料,对观测得到的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和评估。通过分析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等要素的对比差值及其标准差、对比差值的频次分布和空间分布等,探讨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内蒙古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各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所有台站平均而言,其差异均在自动站差值允许范围之内。产生差异的原因:观测仪器结构与观测原理差异、观测时空差异、观测方式差异等,在将人工观测数据与自动观测数据连续使用时,需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适当订正,以确保资料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自动气象站投入运行后,自动站与人工站地面温度有时差值较大,应综合分析后检查排除。  相似文献   

11.
自动站地面温度记录异常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质量控制地面(A)文件,发现自动站地面浅(深)层温度记录,在采集数据时存在各种异常.本文根据实例分析了各种异常记录出现的原因.结合有关规定和问题解答,给出异常记录的处理方法,同时为有关部门全面了解自动站采集器性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吴锋 《吉林气象》2004,(4):33-38,41
自动与人工两种观测技术体制所获取的气象数据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仪器的原理差异、观测的时空差异、采样方式与样本数的差异、观测时次的差异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铜仁基本站迁站对比观测数据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铜仁国家基本气象站现址与拟迁新址(以下简称新址)2012年1、4、7月同期对比观测的各气象要素差值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得出新址气温、气压低于现址,相对湿度和风速大于现址,静风频率明显比现址偏小,弱降水时两站址降水量差异很小,强降水时新址降水量明显比现址偏大的结论;以期为该站资料序列延续、订正以及气候资料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引言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的结果存在某些差异,少数是由仪器故障造成的,多数是客观的。2仪器原理差异自动气象站中使用的传感器与人工观测的仪器在原理上是不同的。传感器观测的时间尺度小,可以观测到大气中短时间的有意义的波动,所得到的极值更有代  相似文献   

15.
自动站与人工站相对湿度观测结果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余君  牟容 《气象》2008,34(12):96-102
相对湿度是大气探测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只有正确的空气湿度记录序列才能揭示水汽在长期气候趋势监测方面所起的作用.自2000年以来,使用了几十年的相对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的人工观测逐渐被自动观测所取代,为了了解两种观测仪器所测结果的差异,选取了全国17个具有代表性站点的观测数据并对其年平均差、标准差、日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根据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将相对湿度数据按照气温和相对湿度大小分成了9类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站点的自动站与人工站相比较,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系统偏差",并且相对湿度的自动观测存在偏干的现象,年平均在3.5%左右,在相对湿润的地区,这一现象更明显;在相同的气温条件或相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高湿或高温情况下的对比差值均偏大.  相似文献   

16.
大连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差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5—2006年大连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温度、气压、降水、相对湿度、0 cm地温和风速风向等资料,对其差值、粗差率、一致率和风向相符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本站气压、降水和0 cm地温观测差值较小,其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业务使用;而相对湿度、10 min与2 min风速和风向相符率观测差值较大,距离正常业务使用有一定的距离。因观测数据采集方法不同、感应器所处的环境不同、观测仪器原理不同、观测样本不同、观测时间的差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造成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峻  严婧 《暴雨灾害》2019,15(1):86-91

利用全国2 400个国家站自动与人工平行观测期的第二年的对比观测资料,以及基准站1999-2010年所有雨量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自动与人工观测的雨量数据差异,并对基准站雨量数据序列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自动与人工观测的雨量数据存在一定差异,且自动观测数据略大于人工观测数据,平均相对差值为1.8%;(2)两者在不同降水等级的月降水量平均差值介于-1.3~3.9 mm之间,当降水等级增大时,两者差值并非同比例增大;(3)两者的月平均最大相对差值为2.9%,最小相对差值为0.8%;(4)两者相对差值的空间分布表明,5月和9月偏差略高于7月;(5)通过对平行观测期的第2年自动月雨量值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在显著性水平a=0.05时,全国站点月雨量显著性检验未通过率为2%。

  相似文献   

18.
基本(准)站气象台站目前采集地面气象资料均采用两套设备。一套是人工观测,通过传统的目测和直接感应的观测方法;另一套是通过地面有线综合遥测仪自动采集每个正点的压、温、湿、风、降水、地温等气象要素。通过对运行一年来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站各气象要素资料的对比分析,找出自动站观测资料与人工观测资料之间的差异,为气象资料的连续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部地区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余君  胡玉峰  刘均 《气象》2007,33(5):94-99
在我国,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正在取代常规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即人工观测的器测项目,新旧两种观测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气候科学的观点来看,这种差异会造成均一性数据集的开发以及极端天气事件的分析的误差甚至错误,所以将两种系统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对比是非常必要的。计算了我国中部地区21个气象站2005年的年平均差值,对其中的6个国家基准气候站逐小时数据按照云量、风速、白天和黑夜进行分类对比,并将仪器所处环境、太阳辐射(夜间为辐射冷却)、仪器原理及观测方法的变化认为是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两种仪器观测的气温年平均差值基本上在±0.2℃之内。在上述差异因素中,大多数的台站仪器差异基本在±0.1℃之间,观测方法差异、仪器环境差异也比较小,而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自动站观测的北京夏季降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2007~2011年北京地区237个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北京夏季降水的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及城郊差异,结果表明:(1)北京大部分地区夏季平均有效降水时数约120~160 h,降水时数高值区主要位于北部怀柔、密云山前迎风坡一带。城、郊区间有效降水时数差异并不明显,城市化对局地降水强度有较明显影响。(2)北京夏季降水主要出现在傍晚到前半夜,凌晨到正午降水较少出现。夏季平均降水量极大值出现在17:00(北京时间),为3.2 mm/h。降水量存在较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7 d左右的周期是主周期。(3)夏季城区平均降水量多于郊区,城、郊雨量差异主要来自较强降水过程。城市效应会导致城区弱降水事件的减少,亦会导致较强降水事件的增多。(4)城、郊区间降水持续时长的差异主要由较强降水过程决定,多数情况下城区降水持续时长大于郊区,午后到前半夜发生的降水尤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