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EASR%Ro模型,计算了渤南洼陷沙四段~孔店组(Es4-Ek)的古地温和古地温梯度的演变值。古地温的演变与盆地的构造演化关系密切,抬升剥蚀期地层温度下降,沉降期地层温度升高,地史过程中地温梯度的变化呈逐渐降低的趋势。采用盆地模拟技术,恢复且再现了渤南洼陷Es4-Ek地史期的超压演化过程。此过程与该区构造演化和有机质生烃增压作用紧密相关,沉积和剥蚀速率及地层地史期的孔渗性决定了早期超压幅度的高低,而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及有机质的生烃作用,决定了现今压力系数的大小。压力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经历了超压积累~破裂泄压~超压再积累~再破裂泄压的反复过程,说明盆地的压力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间伴随着高压流体的幕式排放。  相似文献   

2.
韩慕康 《第四纪研究》1985,6(2):120-123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近二十年来发生了一系列大展。研究地晨与构造地貌的关系是构造地貌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十年来, 作者从这个角度研究了中国的一些地展区, 发现那里都有突出的构造地貌特征。它们反映了新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地壳变形与断层活动特点, 并且与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可作为确定地展危险区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构造地质与工程地质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各种地质构造及其成生演化的基础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主要是应用地质学理论尤其是构造地质学理论解决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中与构造现象和构造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质问题的应用地质学。二者的研究目的虽然不同 ,但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相同的 ,即都是地质构造 ,所研究的又都是地球变化过程中的构造变动及其各类效应。文中讨论了构造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之间的基本关系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对工程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 ;深部构造、浅部构造以及表层构造动力学特征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构造结构面、构造应力场与岩土体稳定性的关系 ;活动构造与工程建筑安全性的关系以及地质构造与崩滑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构造复合系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壳上许多地区常可见到成生时间先后不同的构造形迹互相穿插、互相干扰、互相利用、交织在一起,构成多种复杂的构造复合图象。研究这些构造形变之间的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及力学关系就是构造复合理论与方法的基本内容。 分辨构造复合关系,对于确定构造体系,恢复构造变形历史,反演构造应力场的更迭关系,以及探讨地壳构造的演化历史和地壳运动规律问题都是不可缺少的研究步骤。在生产实践中,分辨构造复合关系,对于研究各类矿床的成生与分布规律、确定地震活动区及工程地基的稳定性等实际问题也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因而李四光教授所倡导的地质力学把它提高到较重要的地位,并明确地规定为地质力学工作方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步骤。马杏  相似文献   

5.
构造-地貌-气候耦合是现代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地质事实表明,构造、地貌、气候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三者的阶段性耦合,即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耦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的群发和空间上的群集。从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的关系及耦合作用的分析入手,通过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与地质灾害的关系论述,建立了地文期、构造节律、气候旋回与地质灾害的耦合关系模式。依据现有资料,对三峡地区滑坡的群(高)发与地文期、构造、气候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就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古地磁的应用古地磁学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方面的应用,其依据是地磁场在从前寒武纪到现在的全部演化过程中,磁极位置不断移动,极性经常倒转.也就是这一依据对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等假说提供了重要证据.对地球膨胀说(即地球半径在缓慢地增大)提供了数据,可计算出各个地质史期的地球半径.用古地磁学研究宇宙星球(例如月球、陨石)上物质的磁性,从而了解地磁场的起源和演化等方面的问题.根据测得的地磁倾角,可算出样品产地的古纬度.  相似文献   

7.
中生代增生楔地体在其大洋与大陆边缘源岩石的年代和岩性,在泥砾混杂堆积与混杂岩基质的年代以及在构造特点诸方面都有差别。它们的分布及其与岩浆岩弧的可能关系、对古动物、古植物残迹的古地理分析、对碰撞变形作用及区域构造分带的分析等都是确定中生代增生方式的基础。 Tukuringra-Dzhagdinsk(TD),Galamak(GL)和Ulbansk(UL)地体都是增生楔,它们是由古生代至中侏罗世向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的俯冲作用产生的。俯冲作用的消失是由  相似文献   

8.
洞庭地洼西缘非金属矿产的产出特征与地槽、地台及地洼构造的演化具有密切的关系.地洼构造对区内大部分非金属矿产的形成和保存是极为有利的。在地洼盆地内常形成火山沉积蚀变矿床、盐类沉积矿床及生物沉积(能源和非能源)矿床等地洼沉积型非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
我国东部分布有汾渭地堑系,华北、渤海、黄海等断陷盆,东海老第三纪边缘海(即早第三纪褶皱带)和冲绳边缘海等,三者都是中国板块东部的组成部份且都形成于新生代,其基本特征是那些?成因有何不同?而三者都位于同一板块内部,如何从板块运动方式和地壳动力学原理进行统一的、互有联系的进行认识是非常重要的。一、基本特征(见表1) 几点说明: 1.斜整合接触关系是半地堑、半地堑一半地垒形成过程中特有的构造接触关系,并具有其特征。 2.应力场资料来自震源机制群,东海及冲绳边缘海的震源机制群资料与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活动有关。 3.汾渭地堑系形成于新生代,其中渭河地堑始于早第三纪,汾河地堑系始于晚第三  相似文献   

10.
杜树春 《地质与勘探》1991,27(12):40-42,15
本文结合野外实测结果,分析了CSAMT法中的发射场地效应与地电构造的对应关系,归纳了发射场地效应的基本特征,并从理论上对其实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发射间距r大小有限及地下电性构造的横向不均匀性,是造成发射场地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对秦岭及其毗邻地区卫星象片的解译过程中,判读出了许多线性与环形构造,其中有不少是以往地质图件上从未展现过的,特别是一些线性信息穿越了原来大家所熟知的秦岭纬向构造,从而在卫片构造解译图上呈现出一种崭新的构造格局。用这些新资料,使我们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分析、认识区内构造和地震的关系。通过卫片解译图上地震震中点的展布情  相似文献   

12.
董学发 《江苏地质》2014,38(3):347-351
造山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在我国主要造山带都有分布,但在华南地区的江南造山带却少有人研究.通过与典型造山型金矿进行对比,认为浙江璜山金矿在成矿构造环境、赋矿地体变质特征、成矿时间与构造变形、峰期变质时间的关系、成矿元素富集特点以及成矿流体特征上,均与造山型金矿类似,所以确认璜山金矿为典型造山型金矿.璜山造山型金矿的确认对江南造山带区域找矿、璜山金矿深部找矿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而且对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提供了约束.  相似文献   

13.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全球构造的许多现象,但尚未满意地解释大陆构造中的一些问题,例如陆内造山带的形成、造山带和盆地形成的复杂历史和旋回性问题、大陆构造圈的不均一性等。新近提出的一些构造模式,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软流圈在大陆构造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尚未成功解决软流圈运动的驱动力问题。本文认为,大陆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深入研究,是阐明大陆动力学过程的关键之一。此外,本文还对“软流体振荡作用”工作假说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湘中地区深层构造与浅层构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层构造与浅层构造为一相对概念.本文所指浅层构造系湘中地区上古生界(包括中、下三叠统)盖层的构造形变;深层构造乃加里东基底构造及更深部的构造.湘中地区盖层构造极为清晰,基底构造也屡见不鲜,可以直接追索二者之间关系.加之这一带地质研究程度较高,物化探资料齐全,航卫照解译标志明显,是探讨深层构造与浅层构造关系的理想基地.为此,我院地质系、地力系师生共四十余人,结合湘中地区海相地层找油任务,与第五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地质大队合作,自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年连续工作四年,在工作中,对湘中地区深层构造与浅层构造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我们的认识简介如后: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洼金属成矿带,其成矿受地洼构造和岩浆岩的控制,也受前地洼阶段多种建造与构造的深刻影响。在此成矿带中,控制矿田形成和分布的构造——地洼成矿区构造的基本特征是基底断裂与环形构造系的复合。可概括为两种地洼成矿区构造类型:1.优地洼中基底断裂与环形构造系复合的成矿区构造,2.地穹上基底断裂与环形构造系复合的成矿区构造。  相似文献   

16.
豫西南内乡地区金矿成矿与花岗岩、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产在河南省内乡地区五朵山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金矿床(点)的地质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成矿流体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认为花岗岩与金矿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构造对金矿的控制是第一位的,区内所有的矿化都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五朵山岩体周围,尤其是西南部的岩体内外接触带、断裂构造发育区、富含黄铁矿和金属硫化物的地段为金矿的有利找矿区.  相似文献   

17.
金沙遗址古环境状况的综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期时期,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还十分低下,自然环境对古人类体质的进化、生产的发展,以及居住范围的变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孢粉分析和对其他植物遗存的研究复原古植被特征,同时结合广汉层古土壤地球化学行为、古河流的水动力等,来综合研究金沙遗址区古环境状况,以期能为古蜀文化研究提供环境背景。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期内总体上是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同时存在着温暖湿润与温暖干旱的气候交替。  相似文献   

18.
构造地球化学方法找矿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建平 《云南地质》2006,25(4):384-386
构造地球化学是构造地质研究与地球化学研究有机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各种地质建造和构造的物质组成特征、地质构造作用与元素活化迁移、分散富集的关系、规律及其动力学机制。构造地化找矿(构造化探)是运用构造地球化学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找矿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河北下营坊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营坊金矿位于冀东地区,地处华北地台北缘,燕辽台陷带内山海关-马兰峪隆起的核部.该区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矿区成矿构造认识不够,主要控矿构造的对应配套关系、空间分布特征、侧伏规律、控矿规律不清楚;含矿岩体的类型、产出背景、控岩构造、隐伏规律、蚀变强度、分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研究不够.  相似文献   

20.
马昌前 《地学前缘》1995,2(2):159-165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全球构造的许多现象,但尚未满意地解释大陆构造中的一些问题,例如陆内造山带的形成、造山带和盆地形成的复杂历史和旋回性问题、大陆构造圈的不均一性等。新近提出的一些构造模式,都不约而同地指出了软流圈在大陆构造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尚未成功解决软流圈运动的驱动力问题。本文认为,大陆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深入研究,是阐明大陆动力学过程的关键之一。此外,本文还对“软流体振荡作用”工作假说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