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钻爆法施工常造成隧道边界不平整,隧道分析模型一般将开挖界面光滑处理,忽略了边界不平整对围岩应力的扰动作用。将隧道超欠挖值当作中心偏量小参数,利用摄动法得到了静水压力下圆形隧道的弹性应力解。计算分析表明:超欠挖改变了隧道洞壁附近围岩的应力状态,围岩应力随超欠开挖曲线呈波浪状变化,应力变化量与超欠挖曲线幅值及曲线斜率有关;环向应力变化最大值在洞壁处,其应力集中系数分别在超挖及欠挖顶点达到局部极大与极小值,径向应力变化最大值靠近洞壁表面,切应力变化最大值位于超挖与欠挖表面相交处;扰动应力在径向衰减较快,影响范围约为1~2倍的隧道半径。 相似文献
2.
3.
隧洞围岩分类与洞径和超欠挖之间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体的地质结构特征是影响隧洞围岩超欠挖的主要因素,正确评价岩体的质量,对岩体进行分类,并研究岩体质量与隧洞超欠挖之间的关系对分析和预测隧洞超欠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隧洞围岩的RMR分类和Q分类与超欠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了在同类岩体条件下不同开挖洞径与隧洞超欠挖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建立了RMR分类和Q分类之间的关系,得出围岩的RMR分类和Q分类与隧洞超欠挖呈线性关系和对数线性关系,根据超欠挖建立起来的RMR分类和Q分类之间的关系比较符合工程实际。最后研究了超欠挖与围岩分类及洞径之间的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于极不规则的隧道围岩超欠挖轮廓,分形几何无疑是一个新思路。在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应用分形几何来定量描述围岩超欠挖轮廓线,表明隧道各类围岩的超欠挖曲线具有自相似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类围岩超欠挖曲线的分形维数与围岩类别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隧道围岩超欠挖曲线分形维数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围岩类别,但其并不随着围岩类别的变化而呈线性变化;对于洞径一定的隧道,围岩超欠挖曲线的分形维数更能反映岩体结构和洞轴线之间的关系,这为准确预测掌子面前方围岩超欠挖情况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围岩质量及施工方法是影响隧道超欠挖的本质原因,研究围岩质量与超欠挖的关系,对评价和预测超欠挖、判断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程实测资料及数值试验,研究了跨度对隧道围岩质量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基于多因素评价的围岩质量修正指标。根据隧道开挖断面轮廓具有分形特征的特点,计算了鸳鸯会隧道20个典型断面轮廓分形维数,研究了围岩质量与超欠挖的关系,得出围岩质量多因素修正指标与超挖比及断面轮廓分形维数呈线性关系,随着围岩质量多因素修正指标的提高,超挖比和断面轮廓分形维数将降低,并根据复相关原理,建立了三者间的复相关关系,可为隧道围岩质量的正确评价及超欠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对比不同围岩分级方法与超欠挖的关系表明,基于多因素评价的BQ法在隧道工程中的适用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7.
介绍在邛崃宝珠山电站隧洞掘进中,采用光面爆破的一些技术措施和组织保证措施,以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从分形几何角度分析,隧道围岩超欠挖具有自相似性,对于一定洞径的隧道,隧道围岩超欠挖曲线分形维数是岩体结构和洞轴线的函数。对于主要发育一组陡倾节理的情况研究表明,隧道围岩超欠挖曲线分形维数与节理间距呈双对数线性关系,与节理走向和洞轴线的夹角呈双对数线性关系,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多元关系。 相似文献
9.
块体理论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超挖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金丽温高速公路连拱隧道区的结构面特征进行现场调查,经统计分析得出结构面的特征参数,利用分析出的结构面特征参数值,结合块体理论,对连拱隧道的超挖情况进行预测。首先介绍了块体理论在超挖预测中运用的基本方法,推导了最大块体体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编制的计算程序对金丽温高速公路2个连拱隧道的超挖块体大小及位置进行预测。从分析的结果看,超挖问题产生部位主要集中在中导洞与隧道的连接部位,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通过预测得出的结果证实了块体理论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超挖预测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11.
Summary Quick, simple, reliable, and inexpensive measurements of overbreak and underbreak are needed for proper evaluation of tunnelling by the drill and blast method. Problems causing rock damage can be identified and remedied while the work is still in progress. The measurements are also useful in identifying causes of overbreak and overbreak, and in helping to settle contractual disputes relating to payment for replacement concrete and secondary blasting of tights (zones of underbreak). A newly developed method to measure underbreak and overbreak is presented here. The light sectioning method (LSM) uses a radial sheet of light to define the tunnel profile. An image of the final tunnel profile is acquired and digitized, using digital image analysis. This profile is superimposed over the design profile, and from this zones of overbreak and underbreak are identified, quantified, and presented graphically. 相似文献
12.
金丽温高速公路连拱隧道超挖预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金丽温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地质特征进行现场调查,经分析得出隧道区岩体结构面的特征参数,利用分析出的结构面特征参数值,结合隧道超挖预测中的神经网络理论及结构面网络模拟理论,对连拱隧道的超挖情况进行预测。从分析结果看,超挖问题在连拱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其产生部位主要集中在中导洞与隧道的连接部位,通过预测得出的结果与现场开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说明,隧道的超挖预测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有较好的一致性,文中最后针对隧道的特点,分析了产生超挖的基本原因,为确保隧道开挖过程中减少超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The newly developed light sectioning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investigate some of the causes and costs of overbreak and underbreak. Investigations at the Aquamilpa Hydroelectric Project in Mexico have shown decreased overbreak and increased underbreak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rock quality and decreased explosive energy. A new measure of explosive energy, the perimeter powder factor (PPF), has been defined and shown to be useful in the context of tunnel-wall rock damage. Tentati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xplosive energy (PPF) may be a more important factor in producing underbreak, whereas rock quality may be a greater factor in producing overbreak. A site-specific equation is given for predicting overbreak or underbreak as a function of rock quality and explosive energy, with an evaluation of the cost of underbreak and overbreak.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某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的勘探平洞 PD6 的超挖测绘调查 ,分析了平洞超挖块体的边界条件 ,确定了超挖块体的类型及其特征 ,利用自编计算程序 ,评价了各类型超挖块体的体积及其分布模型。这对于地下洞室超挖的评价方法以及工程建设中地下洞室稳定性评价以及加固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值滤波技术能够很好的抑制噪声和保护边缘信息这一特性,用不同的滤波窗口对遥感图像进行处理,并做出处理后图像的归一化差值图像。通过图形分析发现差值图像上的信息比原始图像细节信息更丰富,某些地质现象更清晰。 相似文献
16.
近间距双线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相互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上海复兴东路越江公路隧道--近间距双线盾构隧道同向施工时相互影响的现场监测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工程背景及其概况,然后介绍了为研究近间距盾构隧道相互影响而布设的监测项目,包括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地表沉降以及深层土体沉降、北线隧道三维位移、圆周变形、接缝宽度、北线隧道所受水土压力、北线隧道衬砌内力和土体中的超孔隙水压力。对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研究,得到了后建隧道推进时对地面沉降、深层土体位移变化、超孔隙水压力产生和消散、先建隧道衬砌位移、变形、内力的影响规律。从现场监测的分析结果来看,后进隧道对周围土体和先建隧道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大直径近间距双线推进的越江盾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简要地介绍了CMYK变换及其在图像处理与地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常规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操作便捷并生成高质量图像等特点。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由此变换所处理出来的融合图像是其他任何方法所不能与之相比的。此外,CMYK变换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四波段图像数据合成方法,而且在将遥感图像与其他各类地学数据的综合处理、显示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