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兴林  畅俊杰  刘根生 《水文》2003,23(3):24-28
根据甘肃省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河流站网密度低,面对上下游区间有正负入流量且没有观测资料,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的河道洪水演算无法进行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利用现有上下游水站的水情信息,在传统系统水模型和河道汇流理论有关原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区间正负入流量的自适应洪水预报模型,改进了现行系统输入~输出水量不平衡关系,解决了甘肃省河流洪水过程无法预报的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魏占起 《水文》1998,(4):33-34
为了提高大江河洪水预报精度,结合本地大江河洪水特性,提出利用涨落洪规律建立洪水预报模型。该模型可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大江河预报河段上游站不能通过降雨径流关系推求入流过程,而需要作下游站洪水过程预报问题;二是按马斯京根法进行河道流演算的没有预见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福义 《水文》1997,(6):13-19
综述了淮河流域概况,淮河干流洪水预报系统物采用的预报方法。1991年淮河干流洪水预报采用了降雨径流预报与上,下游站相应流量预防方法相配合,并注重实时水情分析;在行洪区多,行洪后水面宽广而比降又极小的河段的汇流计算,采用了以实测洪水资料绘制的经验蓄曲线为充分发挥的湖泊洪水演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挺 《水科学进展》1999,10(4):405-410
以广西南盘江天生桥一级电站施工洪水预报系统为例,讨论了以水情数据库、洪水预报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模型管理器为基础构建集成化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用邻接矩阵来形式化和规范化预报系统水情数据与预报模型之间复杂关系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河道水情预报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荣  李义天 《水科学进展》2000,11(4):427-431
河道水流运动过程特别是洪水演进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过程,鉴于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处理大规模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能力,本文将神经网络理论用于河道水情预报的研究,以期识别水流运动变化过程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为河道水情预报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螺山站洪水预报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研究得出近年来特别是1998年长江中游出现的小流量高水位现象与螺山汉口河段累计淤积有关并得到螺山站水位变化与河床淤积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长江上、中游遭遇洪水的定义,标准,水文特征,入流量计算,江湖容蓄曲线的变化规律,洞庭湖大湖区间径流计算作了分析研究,对洪水遭遇情况下螺山站预见期为1-5天的水位过程预报方法作了探讨,并统计了预报的误差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执行水利电力部所頒发的新的水文情报预报拍报办法,提高拍报质量,湖北襄阳水文分站先后举办了两期水情工作人員培訓班。第一期以培訓水庫水情工作人員为主,共培訓大中型水庫人員25人。第二期以培訓水文測站人員为主,共培訓各級水文測站人員42人。 这次培訓水情工作人員,首先是从总結最近几年  相似文献   

8.
杨罗 《水文》1994,(2):55-59
山东省洪水预报方案编制及洪水作业预报探讨杨罗(山东省水文总站)一、编制洪水预报方案有关问题的探讨洪水预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是进行洪水作业预报的基本依据。如何编制科学合理且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洪水预报方案,是水情预报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现就笔者参加我省...  相似文献   

9.
大江河中下游河段,预报河段上游站出现洪峰城作下注重站洪水过程承报时,洪峰流量预报可通过经验相关法,但洪水过程预报难度大,虽然马斯京根法可作洪水演算预报,但有一定局限性,一必须已知预报根据站入流过程,二必须已知演算公式的系数。  相似文献   

10.
本系统把实时水情信息处理和水文预报模型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是实现从实时水情信息接收、处理、检索、应用,直到联机洪水预报通用的自动化系统。三个多功能的汉字、英文、绘图检索程序包,可为多用户监视实时水情、统计打印各种水情报表、绘制雨量图和水位流量过程线等提供各种服务。使用简便、具有同一输入输出文件格式、可自动共享历史和实时数据库资料、分块率定整体组装式的SCLS、XAJA、NSAC和NTAK等预报模型通用程序包,可实现从模型率定到联机洪水预报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洪水预报救了海城市1985年7月20日,在辽宁省海城河上游1000km~2范围内,普降暴雨、大暴雨。仅10多个小时,大多数报汛站的降雨量超过了200mm,此时,省水文总站及鞍山水文勘測大队的水情工作人员,立刻意识到一场特大洪水即将来临。经过一番紧张、迅速地分析、计算工作,终于抢在洪水到来前5个小时作出预报:海城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将达2500m~3/S以上,大大超过防洪堤的保证流量(2000m~3/S),市府领导根  相似文献   

12.
本刊编辑部 《水文》2006,26(4):90-90
2006年6月5日至16日,水利部水文局举办了为期二周的业务交流与技术培训。内容侧重于流域水情、气象、网络业务知识、防汛抗旱业务系统以及实用洪水预报模型技术、中长期水资源预报、枯季径流预报、突发性洪水预报、水质预报模型等。长江委水文局洪水预报专家葛守西教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杨大文教授应邀分别做了“现代洪水预报预测技术与经验”、“大尺度分布式水  相似文献   

13.
雷健波  陈其名  唐奇善 《水文》2000,20(5):37-40
柳州市洪水灾害频繁,为了防洪减灾在柳江上建设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系统由水情遥测、计算机广域网和洪水预报模型等子系统组成。水情遥测子系统的通信采用卫星和超短波组网,并使用卫星作为超短波中继的热备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经过1999年主汛期的考核,运行正常,使用效果良好,VSAT工作频段为Ku波段,存在雨衰问题,在建设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使该问题不致于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实践证明,VAST卫星在柳州市洪  相似文献   

14.
侯爱中  胡智丹  黄建波  彭英 《水文》2021,41(1):90-94
2015年以来珠江流域西江暴雨洪水频发,平均每年发生1~2场编号洪水,其中2017年发生3场编号洪水。利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分析2015年至2019年西江7次编号洪水梧州站的洪水组成、传播时间及影响预报精度的因素,以了解西江流域暴雨洪水及其变化规律,积累洪水预报经验,为今后西江梧州站洪水预测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1,(3)
水情测报系统的使用能够对流域中的水文现象、水资源信息等进行较快的传递,从而促进决策机构对洪水进行预报或者是水资源的合理调度,从而高效的减少因为水害造成的损伤,增加对水资源的使用率。通过对扎勒木特沟渠水情情况进行分析,能够将检测的范围以及站点布置的原则、遥测站规划设计要点等进行明确,从而保障沟渠水情测报系统能够稳定的运行,发挥自身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宁迈进  顾庆福 《水文》1998,(3):39-43
根据双牌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要求,结合该水库的流域和工程特性,应用新安江模型、API模型及动态规划等,对该水库洪水预报及调度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现有的洪水预报站不能完整地揭示暴雨洪水对某一较大流域内非特定区域的发生情况,乃至无法对该区域的洪水进行预报的现实,根据自己对流域内非定点部位进行洪水预报的研究探索,提出了一种用于该区域的产汇流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汪定菊 《水文科技信息》1995,12(1):56-58,51
为防止和减缓河道洪水灾害,作出可靠的洪水预报是十分必要的。人们业已提出许多方法并用于联机洪水预报,但大多数方法尚需进一步改进。为此Hirano等人(1986)提出了一个洪水位预报的动力模型。在本研究中,将该模型改进后用于多站系统,并用批处理去改正系统参数的初值。根据非恒定流的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用运动波理论求解,并引进单位线以估计坡面旁侧入流。当预报中所取的预见期等于或小于坡面汇流时间时,可不用降雨  相似文献   

19.
赵鹏 《地下水》2022,(3):203-205
为了减少洪水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危害,构建合适的洪水预报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NWP输出的降尺度降雨构建了短期洪水预报体系。所提出的降尺度方法对NWP输出值进行了校正,以便在人工神经网络的校准阶段使用,然后,将降尺度降雨参数作为径流预报的超级水箱模型的输入值。根据预测提前期对模型不确定性进行量化,最终将预测结果整合到现有的洪水预警警报级别中。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降尺度降雨的洪水预报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尽管随着预测提前期的增加,模型不确定性呈增加趋势,但仍可以对长达18小时的提前期做出可靠预测。  相似文献   

20.
天气雷达定量测量淮河降水实验,研究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胜  徐慧 《水文》1995,(1):62-64,59
天气雷达定量测量淮河降水实验、研究工作进展徐胜,徐慧(水利部淮委水情信息中心)1引言古往今来,人们在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暴雨、洪水监测和预报的困难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情报不能及时获得,气象台站提供的每天地面四次,高空两次探测资料和水文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