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邢耶 《化工矿产地质》1996,18(3):239-251
运用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成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陆地卫星5号TM图象及航空彩红外图象进行了详细解译(重点为线性、环形构造,古火山构造,隐伏岩体及主要岩石类型影象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规律分析,首次建立了该区铜陵、宁芜两个隐伏黄铁矿遥感地质综合找矿模式。对宁镇、宁芫、铜陵、繁昌、庐枞、贵池等六个成矿区提出A类预测区17处,B类5处,C类4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地质、地震和钻井等成果探讨了该区遥感图象中的线性构造与油气分布关系,建立了线性构造带状分布的空间格局。指出了区内线性构造主要为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其次为近南北向、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许多产油气的圈团就是位于多组隐伏断裂的交汇部位及其附近。  相似文献   

3.
为了弄清黔东深覆盖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以2014年该区1:5万比例尺的直升机航磁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重力等资料,研究了该区不同岩浆岩、断裂构造的航磁特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该区的岩性构造图。通过分析对比,本次新圈定具有一定规模的隐伏岩体7处、蚀变岩15处,新圈定不同规模的断裂17条 。上述成果对黔东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遥感图像的数字处理和地质解译,初步确定了研究区内主要的线性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结合构造地质、水文、泉水化学元素分析等资料,综合分析了该地区出露温泉的地质特征和地热资源潜力。遥感地质解译和综合研究表明,四川松潘卡卡沟一带隐伏构造复杂,且十分发育。这为详细勘探各种地质资源,尤其地热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并对今后勘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上饶地区1∶5万区调构造地质研究中,运用了航磁数据专业化处理及遥感—航磁数据图像融合处理方法,通过对融合图像深部构造和隐伏地质体的特征信息提取,增强了对区域基底构造的认识能力,揭示了该区中生代盆地下垫面的深部构造的产出状态特征,建立了区域深部地质构造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碳酸锰矿床作为我国最主要的锰矿勘探类型,地质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对隐伏碳酸锰矿床有效的地、物、化、遥及综合信息定位预测技术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认为,地质方法是隐伏碳酸锰矿床最直接有效的定位预测方法;物探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地震勘探方法有望在隐伏碳酸锰矿床定位预测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必要时可开展非常规地球化学测量;遥感环-线构造、遥感铁染、羟基蚀变异常及锰矿物异常亦可应用于隐伏碳酸锰矿床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7.
反射地震成像技术在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勇 《地质与勘探》2016,52(5):910-917
新疆喀拉通克铜镍矿自1989年建成投产,已生产27年,属中度危机矿山。为探测该矿山深部资源,需要提供地质构造和隐伏含矿岩体的信息,为此开展了地震数值模拟和高精度反射地震研究。地震正演模拟结果为该区金属矿地震数据采集观测系统设计和实际地震资料的解释提供了依据,地震勘探获得的反射地震剖面分辨率高,成像清晰,能够对测区深部地质结构和构造及隐伏岩体进行可靠解释。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得到了钻探验证,证实了深部含矿岩体的存在。该地震探测结果为在矿山寻找深部隐伏矿指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准苏吉花斑岩型钼矿床是一个中型金属矿床,目前勘查区内还没有较深的钻孔资料。为探测深部隐伏金属矿和控矿构造及深部地质结构,在内蒙古准苏吉花钼矿区及其外围开展了高精度反射地震测量。该反射地震采用2台套大功率可控震源激发,5 m道间距,960道接收,80次覆盖的工作方法,获得了能清晰反映深部地质结构和构造的高精度反射地震剖面。在该剖面上,能够清楚地解释测区导矿和控矿构造及隐伏岩体分布及燕山期与华力西期岩体的交切关系,并据此讨论了地壳深部流体运移的路径和动力过程,为在该区寻找深部隐伏金属矿指明了新的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徐平  曾旭东  陈莉 《江苏地质》2013,37(1):95-101
遥感影像是地表综合自然景观电磁波辐射特征的图像显示,是地质体在地表的直接反映。遥感解译"五要素"所反映的地质信息真实直观,这些信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具有指导意义。运用江西铜多金属主要矿集区ETM+/TM遥感数据影像进行地质异常解译,如隐伏岩体、火山机构、控矿构造、环形构造、特殊地层以及热变质晕、蚀变晕等。解译结果发现:多组线性构造交汇部位,或线性构造密集部位,是岩体-矿床产出的有利地段,而规模较大的隐伏斑岩体,在影像图上往往显示环形特征,特别是出现子母环或套叠环(环中环或同心环)时,寻找铜多金属矿床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0.
五凤—五星山金矿地区成矿受火山喷发机构控制,具有热液成矿特征。本区为构造控矿,特别是多种构造交汇处更利于成矿。通过遥感地质解译确定了本区的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环形构造的成因与隐伏岩体有关。据此在多种构造交汇处为找矿首选靶区,并划分出找矿远景区,为今后在该区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贵州铝土矿资源丰富,其中以黔中铝土矿最具代表,但该区因褶皱、断裂构造致使铝土矿直接找矿标志和间接找矿标志大面积隐伏。通过对麦西矿区大土向斜核部新发现的隐伏矿体地质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直接运用向斜构造找矿标志,在整个黔中铝土矿范围内探索或发现深部隐伏铝土矿可获重大突破,增加铝土矿资源量具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莘县地区广泛被新生代地层覆盖,并且厚度较大,在该区寻找地热资源,首先应查明热储层、盖层及断裂构造的特征。在本区CSAMT法对断裂构造具有很好的横向分辨能力,直流电测深对新生界地层具有较好的分辨效果。在收集有关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直流电测深半定量的解释结果作为CSAMT定量解释的约束条件进行地质综合推断,基本查清了区内深部隐伏的地层、热储层、断裂构造的埋深及展布特征,取得了很好的勘查成果。综合应用两种物探方法对类似地区进行地热资源的前期勘查,可以高质、高效地取得勘探成果。  相似文献   

13.
吕进英  高远 《地质科学》2014,(2):576-587
新构造的发育情况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遥感及物探(地震勘探)资料对两淮地区的新构造断层进行了解译。对比分析了两者的特点,初步总结了两淮新构造发育的特征,搜集了两淮地区历史上的地震记录,通过对新构造断层与地震记录的空间位置对比,初步分析了新构造活动易致地震的地段及地质原因。本文对于综合采用遥感及地震技术探测新构造具有参考价值,细化后可以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巷道布置、城乡规划、地震灾害防治等提供直接的、详实可靠的有关新构造断层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洛阳市龙门国家粮库所在地水文地质和地热地质条件, 分析解释了在该区同一隐伏断裂构造上进行热水、凉水井勘探定位时取得的综合物探资料, 并据此确定了钻探井位及孔深。  相似文献   

15.
邹远耀 《湖南地质》1992,11(1):43-48
通过卫片地质解译,从遥感角度对该区的构造特征及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同时,紧密结合生产性的物探、井探及钻探工作,以半隐伏含煤复向斜为找煤影像模式,在本区中、新生界盖层下或断裂构造下圈出含煤预测区7个,预估含煤面积12.8 km~2,预测煤炭储量5473万吨。  相似文献   

16.
上海及邻区重磁场的地震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完成上海及邻近地区海陆连片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编图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力和磁力异常图进行地震地质分析和解释,提取与地震活动有关的信息。指出中国南北两大陆块拼合的东部的深部界线位置。提出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在上海一带的分界线部位。在阐述该区断裂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一些活动断裂的存在。指出南黄海海域内的两条地震活动带和长江口外的一条隐伏地震活动带。为该区进行地震构造区划和制定抗震防灾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象处理在地质找矿应用上,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图象处理技术的日益完善,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变得十分重要.在多来源数据的综合处理中,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地提取特征变量,选择合适的变量组合,以及确切地分析利用得到的处理结果.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就是了解各种数据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综合分析香花岭矿日的地质、地球物理(化学)与特征的差础上,建立了该区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化学)的综合模型,并给出A、B、C三个不同深度剥蚀水平面上的综合模型的组合标志以及运用该模型标志寻找该区隐伏矿体的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博格达山西缘米泉地区构造解析与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自明  王毅 《现代地质》2014,28(2):300-307
新疆博格达山西缘米泉地区油气地质条件优越,但构造变形复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准确落实地下地质构造是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该区地表露头出露良好,地震、非地震(MT)和钻井等资料丰富,为落实地下地质构造提供了良好的资料基础。通过对该区地表地质、地震、非地震、钻井和测井等资料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分析,结合对前人构造解析与建模理论成果和主要技术方法的总结,形成了针对山前冲断带复杂构造变形区以断层相关褶皱构造解析为核心、多因素约束的综合构造解析与建模技术,建立了米泉地区多层次逆冲推覆构造模型。这项技术应用于构造特别复杂地区低成像品质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可有效降低地震资料解释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位于莱州湾南畔,为查明该区域的地质构造,采用大地电磁测深等探测方法在该区进行勘探。通过对大地电磁勘探剖面视电阻率断面图和三维反演结果的分析研究,结合该区的地质、钻探和物性特征,对该区的隐伏断裂构造进行了推断解释,划分出9条隐伏断裂。同时对研究区内两个Ⅳ级构造单元进行重新厘定,划分出五个Ⅴ级构造单元。从不同方向,不同深度三维反演切片图中能较为直观获得断裂空间展布情况、构造单元的形态、地质体电性特征等信息,为地质解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