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饮用水源水质评价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东亮 《水文》2001,21(Z1):62-64
介绍了我国饮用水源水质评价的新方法-水质指数评价法,根据实际应用的体会,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张彦 《地下水》2014,(4):132-134
选用2012年为现状年,运用水质指数法,对保定市地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进行评价,并运用季节性肯德尔检验方法对2007~2012年的单项水质参数以及埋深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一亩泉水源地大部分区域的水资源质量为2级,少数为3级,为良好或尚好的水源地,可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源。在单项指标评价中,总硬度是对水质指数影响最大的参数,少数区域的总硬度达到了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的3级标准;埋深均呈现高度显著下降趋势,pH值均呈现出显著和高度显著下降趋势,硝酸盐氮浓度均呈现出高度显著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3.
郑宝旺  索虎勤  索赓  张川  侯亚楠 《水文》2013,33(6):72-76
黄河是三门峡市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水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摸清三门峡市黄河饮用水源污染状况,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2004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市黄河水源水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为劣Ⅴ类Ⅳ类水质。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化学需氧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找出污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水源地水质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孙秀国 《地下水》2022,(2):56-58
对比指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周边村庄地下水水质状况评价结果,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判断垃圾填埋场对周边村庄地下水是否造成影响。通过采集填埋场周边村庄饮用水井中地下水样品并进行测试分析,以检测数据为基础,选择典型的指数评价法与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敏感区域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种评价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研究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相比较而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5.
淮北某矿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淮北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S4O2-、Cl-、矿化度、总硬度4个污染因子作为评价因子,以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分别运用尼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对该矿区各主要含水层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区第一含水层(组)水质较好,适合作为矿区工业用水以及生活饮用水的供水水源,而第二含水层(组)及其以下含水层地下水均需要作适当的处理才可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6.
刘英学  景彦亭 《地下水》2013,(6):123-125
临城水库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水产养殖、游览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特别是在饮用水源不足的情况下作为饮用水源的后备水源,因此时水库水质的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水库流域内污染源调查、水质监测、评价资料,分析了水库水污染现状和水质变化趋势,为水库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丽  郑强  薛雁  毕华军 《地下水》2015,(1):92-94
水源地水质是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对水源地水质进行科学的评价,了解水源地水质状况为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保障。在充分研究各种水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运用的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农村水源地进行水质评价,并运用该方法对典型区域胶东半岛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三个市的农村饮水水源水质进行评价,证明了运用该方法对农村饮水水源水质进行评价切实可行,评价结果表明青岛、烟台及威海三市的农村饮水水源水质达标在50%以下,水质较差的原因主要为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及背景值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秀丽  韩廷印 《地下水》2013,(1):176-178
科学合理的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极为重要和迫切。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着手,对大曹庄管理区的概况、现状地下水动态和开发利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用《规范》对大曹庄管理区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分。切实保护好各级保护区内的水质,对需尽快完成的工作进行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双 《地下水》2012,34(6):73-74,139
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项目是"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和雷州半岛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监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采回水样的分析结果,对本区地下水供水水质分别采用单项指标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得出,浅、中、深地下水局部不同程度遭到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水源继续遭受污染和预防污染扩散,确保地下水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0.
掌握区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状况,对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西部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陕西铜川市地下水进行了系统采样,通过分析常规指标、无机毒理指标、微量有机指标,利用"层级阶梯评价方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水质评价表明,2011年铜川市浅层水水质相对较差,可作为饮用水源或经适当处理后可做饮用水源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0%,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的样品占40%。浅层水质量受天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总硬度、NO_3~-、TDS、Mg~(2+)、SO_4~(2-);深层水水质相对较好,所有采样点均可作为饮用水源。深层水主要受天然背景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Fe。污染评价表明,浅层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3级、4级的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4%、16%、32%、8%,污染主要分布在金锁关以南至川口以北的漆水河河谷地带;而深层水污染等级全部为1级,尚未受到人类污染影响。相比其他评价方法,层级阶梯评价法在区分天然背景和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区域背景分析和现场调查认识,能够成为科学掌握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傍江备用应急地下水源地建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晓图 《江苏地质》2008,32(3):239-243
根据太湖水源水质富营养化现状和长江地表水源所处的地理位置,论述长江两侧地带系第四纪以来古长江河道沉积区,孔隙含水层厚度大、储存资源丰富、水质好,有江水天然补给条件,具备建设若干个江南、江北区域备用应急地下水源地的条件。建议开展沿江两侧地带备用应急水源地勘察评价,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应对地表水供水水源遭遇突发污染事件,提供备用应急地下水源,保障城乡居民饮用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2.
王现国  刘丕新  务宗伟 《地下水》2005,27(4):282-283,318
笔者以河南省偃师市浅层地下水,饮用水源状况为研究对象,综合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对农村浅层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污染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任金峰 《地下水》2012,(2):74-75,90
根据817眼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普查监测资料,对德州市全市范围内的地下水,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了水质评价,为德州市农村人饮工程地下水源的科学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16,(3)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长治市6个样点的地下水水质进行遗传毒性检测。通过观察计数蚕豆根尖细胞微核,以微核千分率和污染指数为指标评价长治市地下水水质污染状况。结果表明:东旺村,故南村,故北村,王里堡村,坡底村和魏村6个采样点中,魏村地下水微核千分率最高为8.67±2.27‰,污染指数(PI=2.0)为轻度污染,其它5个采样点水质基本无污染,地下水水质状况良好,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可以作为城乡居民的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1,(2)
汾河流域为山西省最大的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本文基于熵指标法从水源地常规指标、湖库类型水源地特征指标和水源地常见有毒有害物质三方面,布设6个监测点对水源地2015-2017年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水源质量和健康评估,建立水源风险评价体系。为保障区域饮用水安全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16,(3)
以池州某地下水源热泵工程为例,采用单因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源热泵工程运行前后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池州某地下水源热泵工程运行前后,地下水中大部分因子水质类别不变,总体水质类别由Ⅱ类变为Ⅲ类。可见,池州某地下水源热泵工程的运行对水质类别影响不大,且影响在正常范围内变动,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17.
为查清罗城县地下水情况,根据罗城县地下水监测数据和水质特点,选取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总硬度、氨氮、铁和锰作为评价因子,以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同时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罗城县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和矿山开采区)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以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地下水质良好,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工业园区有1个点位地下水水质超标,超标因子为总硬度;矿山开采区地下水质情况较差,有2个点位监测因子铁、锰超标,为Ⅴ类水。最后,针对罗城县地下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钱惠康  王滇红 《地下水》1996,18(3):136-138
乡镇供水工程是乡镇重要基础设施,正确选择水源是发展乡镇供水至关重要的问题。水源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兴建供水工程的形式和投资,深层地下水作为首选水源,不仅可确保饮用安全卫生水,而且能够提高保证率、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其作用十分明显。1 深层地下水是理想的饮用水源 乡镇供水的水源类型可分为地面水(江、河、湖泊、水库)和地下水(浅层和深层)两大类。地下水分成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是地面降水的直接渗水,蕴藏在地下不透水层以上,水质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大,易遭受地面各种污染源的污染,故水质变化大,稳定性差,一般不宜作为直接饮用水源;深层地下水,亦称承压水,其上下都有隔水层、承压力,有明显的补给区。它的水质比较清洁,但水中矿物质含量较高,溶解氧很少,其水温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研究某农药化工企业密集区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对地下水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为Ⅳ类及Ⅴ类水质,已不适于饮用。然后对该区域地下水污染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有机和无机污染严重,并形成了以某农药化工企业为污染源并沿岩溶地下水流向的一个卤代烃类有机物污染羽,这表明造成该研究区岩溶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某农药化工企业。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控制地下水污染的建议和措施,为该地区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滨海地区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但易受到咸潮及陆源污染物的影响;海南东北部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加,但迄今尚无系统的水质监测与分析。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在分析监测井地下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构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海南东北部滨海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水化学特征分析表明: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在空间上变化较为单一,所有水样都以碱金属与强酸为主, Na +和 Cl-在水中所占比重大,表明受到了咸潮的影响;水化学类型在时间上变化不明显,潮期对水化学类型并无明显影响。模糊综合评价法表明:地下水水质受到潮期影响:测井 Z1大小潮时段的水质均属于Ⅱ类水;Z3大小潮时段均属于Ⅳ类;Z4大潮期属于Ⅴ类,小潮期属于Ⅳ类。总体来说,该区域地下水水质已受到海水入侵影响,不适合作为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