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冀北森吉图—四岔口一带晚中生代地层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闫永福 《地质通报》2000,19(2):192-197
冀北晚更新世地层划分为迁安组与马兰组。迁安组形成于整个晚更新世 ,以河流相沉积为主 ,早期为温暖气候环境 ,晚期为寒冷气候环境 ,可划分为两个生物组合类型。马兰组形成于晚更新世晚期 ,为寒冷干旱气候环境下多种成因形成的一套堆积物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 对冀北森吉图盆地义县组沉积地层的岩性、沉积构造和古生物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并分析了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冀北森吉图盆地经历了沉积环境的巨大变化, 岩相类型和岩石组合频繁更替, 表现出快速沉积充填盆地的演化过程。其沉积环境主要可以分为河流沉积和湖泊沉积两种类型, 每一个沉积旋回都是以洪积扇到河流相沉积开始, 向湖泊相沉积演化, 湖泊沉积阶段主要以湖水相对动荡的滨浅湖沉积为主。同时发现火山作用对该时期沉积环境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开鲁盆地晚中生代地层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许坤  李瑜 《地层学杂志》1995,19(2):88-95
根据200余口钻井资料,运用了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等方法,建立了开鲁盆地晚中生代地层层序及其与邻区地层的对比关系。早白垩世为盆地断陷期,发育了含热河生物群地层,包括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阜新组;中晚白垩世为盆地坳陷期,发育含松花江生物群与明水生物群地层,包括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嘉荫—逊克地区晚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正> 黑龙江嘉荫-逊克地区的中、新生代地层广泛分布,尤其是晚白垩世地层沿黑龙江南岸出露较好,化石丰富,产有巨型鸭嘴龙等,是研究我国北方白垩纪地层古生物的理想地区之一。 根据岩性和古生物组合特征,本区晚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自上而下划分如下:  相似文献   

7.
将浙江省中生代晚期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系:(1)下部岩系为建德群和磨石山群,主体时代为晚侏罗世,顶部祝村组和横山组跨入早白垩世;底部以兰江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与下伏中侏罗统渔山尖组和毛弄组分开,其底界年龄为150~155Ma。(2)中部岩系是永康群,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以闽浙运动的区域不整合与下伏地层接触,其底界年龄为120~125Ma。(3)上部岩系由衢江群和天台群构成,成岩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底部中戴组和塘上组属于早白垩世沉积,以丽水运动形成的区域不整合面为底界,时代为105~110Ma。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中生代晚期地层多重划分对比新认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浙江省中生苦层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岩系:1.下部岩系建德群和磨石山群,主体时代为晚株罗世,顶部村组和横山组距入早白晋世;底部以兰江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与下伏中侏罗统渔业尖组和毛弄组分开,其底界年龄为150-155Ma。(2)中部岩系是永康群,成岩时代为早白垩世,以闽浙运动的区域不整合与下肽地层接触,其底界年龄为120-125M。3.上部岩系由衢江群和天台群构成,成岩时代以晚白垩世为主,底部中戴组和塘  相似文献   

9.
冀北围场县山湾子中生代地层为一套以中酸性火山岩为主夹碎屑岩的建造.在1/5万地质调查中新发现4套厚度大小不等、横向延伸较稳定沉积岩层,2个平行不整合面及火山岩锆石U-Pb LA-ICP-MS年龄128~ 155Ma.经区域对比分析,将平行不整合面之上一套形成时限约为143~ 155 M的酸性火山岩夹中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厘定为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其下形成时限为128~141 Ma的中酸性火山岩夹碎屑岩建造厘定为下白垩统张家口组、大北沟组和义县组.  相似文献   

10.
黄本宏将小兴安岭东南部晚二叠世地层划分为早期的三角山组和晚期的红山组。笔者认为它们属异地同时沉积,时代为晚二叠世。三角山组命名较晚,建议取消,保留红山组名,代表本区晚二叠世陆相碎屑沉积,而原三角山组上段的火山碎屑沉积仍归五道岭组。此外,在红山组中首次发现了数层煤线,这为在本区寻找晚二叠世可采煤层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1.
吉林蛟河盆地晚中生代陆相地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蛟河盆地位于吉林省蛟河县境内,面积约400平方公里,是一个北东—南西方向分布、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盆地。盆地基底为海西期花岗岩及古生代变质岩系吉林群,上覆的中生代陆相地层大致自东向西分布。含煤地层分布于盆地东、北边缘,与下伏古生代地  相似文献   

12.
福建晚中生代火山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克丽 《福建地质》2012,31(4):325-335
对晚中生代火山岩石地层进行区域对比研究,认为武夷、沿海地层小区及浙东南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石地层基本可以对比。沿海、武夷地层小区的南园组及石帽山群,岩石组合特征、生物群面貌及时代基本相同,并分别可与浙东南地区的高坞组及永康群对比,可作为区域火山岩石地层对比的标志层,解决了福建东、西部及闽浙两省中生代火山岩石地层对比的关键问题,为最终在中国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建立统一的晚中生代火山岩石地层系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李廷栋    郑宁  丁伟翠  刘勇  郑洪伟  王军 《地质通报》2012,31(07):1017-1023
四川西部金沙江畔德格—巴塘一带出露一套低级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含有丰富的双壳类、腕足类、头足类,特别是六射珊瑚等化石。由于构造复杂,过去对这套地层形成时期的构造环境和地层分层曾有不同认识。根据所含古生物化石和同邻区对比,将这套地层的时代划归晚三叠世,并自老而新划分为3个组:打马洞组、曲嘎寺组与图姆沟组。其中打马洞组为新建立的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5.
李廷栋  郑宁  丁伟翠  刘勇  郑洪伟  王军 《地质通报》2012,31(7):1017-1023
四川西部金沙江畔德格—巴塘一带出露一套低级变质的火山-沉积岩系,含有丰富的双壳类、腕足类、头足类,特别是六射珊瑚等化石。由于构造复杂,过去对这套地层形成时期的构造环境和地层分层曾有不同认识。根据所含古生物化石和同邻区对比,将这套地层的时代划归晚三叠世,并自老而新划分为3个组:打马洞组、曲嘎寺组与图姆沟组。其中打马洞组为新建立的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16.
浙江雁荡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地层归属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雁荡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的地层归属,存在磨石山群和永康群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本文在详细分析对比了该区与浙东南磨石山群和永康群的地层层序、岩相组合、接触关系,古生物组合,同位素地质年龄,Nd同位素体系特征以及火山构造类型等方面的资料,认为除原划为永康群盆地外,仅桥下地区有面积不大的永康群,其余均为早白垩世早期的磨石山群,而不是早白恶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永康群。特别是在永嘉枫林村北,首次发现并证实了不整合覆于震旦系浅变质岩之上的大爽组地层,为浙东南沿海晚中生界火山-沉积岩系的划分对比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根据冀北-辽西-大兴安岭地区晚中生代具有相关沉积建造组合、火山-沉积建造组合、生物组合和构造类型组合特征,提出建立与造山运动"同期"的构造地层单位概念.认为这种构造地层单位的概念有利于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理解"同造山期"陆缘活化区陆相沉积以及火山-沉积盆地地层系统的复杂性,并从区域构造学角度提出该地区地层划分、对比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地质通报》2004,23(11):i002
冀北-辽西陆相中生代地层划分暨义县阶野外现场研讨会于2004年10月9日至17日在沈阳、辽西义县和冀北滦平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全国地层委员会主办,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承办。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白星碧处长和马岩处长、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马德有所长到会并讲话。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刘凤山副处长主持。会后组织了地质考察,考察期间,锦州市和义县政府的有关领导亲临代表住处,热情祝贺本次会议的召开,并在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辽西地区野外考察的负责人张立东和…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山西省中生代侵入岩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划分为3个岩浆系列: 碱性偏碱性系列、亚碱性(基性)中性—中酸性系列和A型花岗岩(酸性)系列。碱性偏碱性岩系列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亚碱性(基性)中性—中酸性岩系列为大陆边缘弧和大陆岛弧及后造山构造环境,A型花岗岩系列为板内大陆裂谷或与地幔热点(地幔羽)有关的构造环境,板块俯冲作用为其提供了热能和含水溶液。大地构造分区划分为华北陆块区构造岩浆省(Ⅰ级),其中包括3个岩浆带(Ⅱ级): 南兴蒙岩浆带、北秦岭岩浆带和华北东部岩浆带,每个岩浆带又可划分为2个岩浆亚带(2期岩浆作用)(Ⅲ级),各个岩浆亚带均具有板块俯冲造山带火成岩的特征和发育演化极性。该成果为解决板块构造登陆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大兴安岭中北部地区晚侏罗世火山岩正常沉积夹层中所含叶肢介化石的研究成果和同位素年龄新资料,认为大兴安岭北部西坡被归入白音高老组中的“含Eosestheria的酸性、酸碱性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不是白音高老组,应归入龙江组,层位与辽西义县组对比。大兴安岭主脊火山岩(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从南到北是同期火山活动作用的结果,不存在“穿时”现象,形成于晚侏罗世早中期,层位与冀北大北沟组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