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完成湖北省部分地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的制作,探讨使用SPOT5卫星影像制作调查底图中遇到的影像纠正、影像增强、影像镶嵌、影像融合等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赵建辉 《测绘通报》2011,(7):40-41,63
在我国国土资源二次更新调查中,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生产土地调查工作底图的作业中涉及大量QuickBird影像数据处理。利用DEM、RPC参数、LPS模块对影像做正射纠正、局域网平差,可满足生产1∶10 000 DOM的精度要求,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对QuickBird影像数据批量处理的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遥感技术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通过从最新获取的遥感影像上提取所需信息,再对比之前的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得到一定时间阶段的土地变更情况。文章针对在全国土地变更项目中使用较广的QuickBird影像,以QuickBird影像的全色影像、多光谱影像、前时相基础底图及高程数据为基础,对影像进行拼接处理、降位处理、数据融合、影像彩色合成,以及几何纠正等处理过程,并通过实验确定一个最佳处理流程。最终得到地类清晰可见、容易判读的影像,为之后的影像信息提取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认真做好二次调查底图生产监理工作可有效保证成果的质量。文章对二次土地调查底图生产的监理流程进行了简单介绍,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正射纠正、投影变换以及影像质量检查等若干技术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利用数字正摄影像图进行农村土地地类调查的方法,提出了不同地类、不同地区对调查底图的不同要求,介绍了调查者根据影像对地类进行确定的步骤及实地调查的技巧,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调查底图制作的实例应用,论述了无人机航空摄影、像控点测量、空中三角测量、数字正射影像图和地块分布图的制作等几方面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以增城区北部派潭镇的农村承包土地为试点,探索无人机影像底图的获取、处理、调查及对地块分布图的制作方法,为相关部门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通过开展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SPOT5)处理及建库技术方法研究和探索,制定了"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处理及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要求"和"省级基于遥感影像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制作了覆盖河南拿省的1:1万数字正射影像图,建立了河南省基于SPOT5的GPS像控点图形图像数据库、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库和基于影像信息土地利用数据库,为全国土地利用二次调查基础底图制作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国土资源通讯》2014,(1):29-31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调查数据。二次调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集体土地调查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利用调查底图进行影像调绘。遥感数据源的选择则是底图制作工作的必要条件。本文以人眼的可视能力和混合像元的可识别能力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今常用的遥感数据源,确定了不同成图的要求适用遥感数据。本文分析了采用不同的图像增强方法处理异源遥感数据,阐述了标准分幅DOM制作及坐标系统的转换及算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武汉市各行政区影像图的设计与研制,以ADS80影像为底图,着重讨论了影像图的生产技术流程、表示内容、表示方法等主要技术问题,为今后城市影像地图制作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利用Google Earth影像制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底图的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全面探讨。首先在CASS 7.0软件下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行政界线进行坐标转换,再使用自编程序提取界线拐点的WGS-84大地坐标,通过"地图下载器"下载Google Earth影像并拼接输出TIF影像,利用Arc Map软件的投影变换功能,将墨卡托投影的TIF影像转换为高斯投影影像,最后,在CASS 7.0软件下插入变换后的正射影像,叠加行政界线,形成完整的承包经营权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调查底图制作是陕西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城镇村细化调查的基础性工作。本文系统地论述了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影像底图制作的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首先介绍了用于城乡一体化底图所包含的资料组成、再利用国家下发的坐标转换软件将所有资料空间参考进行统一,使用ArcGIS软件将高分影像上的城镇村部分进行提取,镶嵌到国家下发的影像上,在辅以相关矢量数据形成城乡一体化调查底图。本文以某县为例,对其城乡一体化调查底图成果的精度和质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影像底图制作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地块界址测量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像底图制作的技术流程,并研究了其建库过程。  相似文献   

14.
卫星影像数据在土地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遥感影像具有周期性、现势性、客观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在土地变更调查中有着明显的优势。结合具体项目,介绍了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的工艺流程及其关键技术。该工艺全程采用数字化作业方式,大大减少了动态监测的成本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5.
《测绘》2018,(6)
为了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基础底图DOM影像的精度和质量满足国土调查的要求,本文针对不同数据源及分辨率的影像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为例,分析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正射影像的镶嵌、调色、影像内部质量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崔菲 《浙江测绘》2008,(4):31-33
结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和对土地调查底图的质量控制,对质量监控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成果质量控制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以1:10000彩色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底图。本文以"江门工作区"为例介绍了"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成果质量控制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的误差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质量控制的要点。对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甘肃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工作实际,介绍利用ADS80影像数据生产地理国情普查影像底图,并对生产技术环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地辅助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对土地覆盖情况和地类遥感影像判读提供辅助,运用ASP.NET和网络服务技术,以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构建了基于网络服务的地类遥感影像样本检索系统。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网络服务的地类遥感影像样本检索系统的结构、流程和功能,提出了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设计方法,为网络化遥感样本检索服务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遥感技术已成为快速、客观、准确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及其变化规律的重要手段.在土地调查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使用价值,也是十分可行的一种技术手段.文章通过第二次土调查遥感影像解译及矢量化实际应用,阐述了遥感影像在二调中的应用,论证了遥感影像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应用中的方法,得出了在土地调查工作中遥感影像的应用具有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