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据《荆楚网》报道:南水北调工程中,加余座引水跨越山谷和江河的渡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引水渡槽。由武汉大学王长德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完成的“大型渡槽结构优化设计及动力分析”项目通过专家评审。成功地解决了在我国建设世界最大渡槽的技术难关。王长德告诉记者,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从湖北丹江口水库到北京,全长1200余公里。水位落差不到100m。渡槽是用钢筋水泥搭建的引水桥梁。主要用于引水跨越途中的山谷和江河,要在南水北调中线引水上建造。均是世界流量和体形最大的渡槽,国际上尚无设计先例。很难采用传统的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因落差小,流经渡槽的水速很慢。而渡槽体形巨大,槽底的承重性能成为整个中线工程中的一道难关。稍有不慎即可能导致词水工程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2.
冷元宝 《河南地质》1998,16(4):29-29
本文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物探工作概况,简要叙述了渠段地形地质概况、地球物理特征及物探方法技术,着重分析了物探测试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长距离天然气管道中线断面测量,外业采集的中线断面点位多、数据量大,按CASS7.0软件生成中线断面提取中线数据格式时处理效率低,特别对于两中线数据相隔很近时容易漏提取、重复提取的特点.讨论Excel结合CASS7.0软件快速生成中线断面数据文件的方法,为处理相类似的断面数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培斌  耿六成  何书会 《水文》2000,20(5):6-10
研究开发了将坡面产汇流与沟、洪水演进有机结合的水文水力学模型。模型中采用区域洪水分析、水域全区自动跟踪识别和复杂开边界过流处理等技术。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左岸牛尾河串流区洪水的仿真计算,较好地模拟了洪水期计算区域内的降雨、坡面产汇流及河沟的洪水演进、串流状况、为总干渠工程规划设计和沿线区域防洪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利用全站仪对英含一级公路进行实地放线的过程,并指出在放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该文介绍了GPS-RTK技术应用于铁路定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通过应用实例证实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实践证明这种作业方法能够省掉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外业工作量,从而缩短整个勘测工期,该方法在铁路定测施工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早期先民聚居和活动遗址及古墓分布受地貌类型及其与河流关系影响,在跨流域不同地区表现关系如何?本文以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地带线性展布的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两侧各3 km宽度带为个案,研究干渠沿线唐白河、淮河、黄河北、滏阳河和海河等5个区段的362处文物分布随水系及地貌单元的变化。结果发现,干渠沿线先人多聚居在缓坡地和岗地,其次是冲洪积扇和微倾斜平原。石器时代遗址基本在大河二级支流、河流二级阶地上,高出河床10~20 m左右。文物总数与调查干渠线路长度大致成正比,沿线路分布密度约0.5处/km。淮河-黄河北区段文物较集中且新石器遗址数量与线路长度大致成正比,沿线路分布密度约0.2处/km;海河区段文物密度相对较低。不同时代(7个时期)文物占比表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如战国至南北朝文物占比最高的在黄河北和滏阳河区段,分别为30%和41%,而明清文物占比较高的为海河和唐白河区段,分别为32%和44%。战国后太行山山麓带渐变干旱,黄河以北海河以南的华北平原西部湖区与山麓之间聚居遗址增多。上述结果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规划设计中合理避让、科学保护和适量发掘文物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震浅反资料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洪礼 《河南地质》2000,18(1):54-57
浅层工程物探中,地震浅反勘探因其优点颇多而具广阔的应用范围。具体工作中,道间距及偏移距的选择是外业工作的关键,滤波参数选择、目的层识别和正确的数据处理是内业资料解释的关键。该文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震浅反资料的处理及所用软件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南水北调中线沿线水质总体良好,但局部地段存在污染的情况。为确保中线工程水质安全,本论文开展专门的研究,对中线干线地下水对渠道水质是否存在潜在影响进行论证。依据南水北调总干渠河北段的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中线干渠河北段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位历史动态和现状、地下水水质现状等相关资料的调查分析,核实确定了地下水影响渠系水的风险区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例研究,认为采煤工作面内有地质小构造(小断层或小褶皱)时,会导致两条回采巷道中线水平间距或者高程差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两条巷道中线水平间距或者曲线图反映出来,曲线图上的拐点即为小构造出现的位置或尖灭点。由此预测小构造在工作面上的展布情况,并利用曲线下“凹”或上“凸”的特征,初步预测隐伏小构造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测定隧洞中线的新方法--拟定方位平面观测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可以减少砍伐工作量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肖婵  谢平  唐涛  陈丽 《水文》2009,29(1)
为更好地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生态环境问题的量化研究,分析了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影响.基于仙桃断面的流量数据,计算分析了调水145亿m3后有、无引江济汉工程两种方案下的流量特征值的变化,并应用分形理论分析了调水前后多年月平均径流过程线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水文情势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化,径流年内集中度变小,径流年内相对变化幅度变小,径流过程线峰谷差变小,引江济汉工程使这些变化更显著;各种历时(年、枯期、汛期)平均流量均变小、旬平均流量极小值变小,引江济汉工程对这些变化起补偿作用.由于汉江水华的暴发期集中在枯水期,由调水工程引起的枯期流量减小以及旬流量极小值变小必然对汉江水华的爆发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兴隆庄煤矿近井网和井筒十字中线破坏严重,为了保障煤矿正常的生产需求,利用GPS技术建立了D级GPS近井网,利用三等水准测量确定了近井网各GPS点的正常高程,并利用高精度全站仪恢复了井筒十字中线,进行了垂直度检测,埋设了基桩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计算渗流场流量的虚拟单元法,推导了虚拟单元法有限元方程,并探讨了虚拟单元法的有限元实现方法,建立了虚拟单元法求解渗流流量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二维径向渗流和平底坝基算例比较分析表明,虚拟单元法具有计算精度高及有限元实现简单并容易编写通用程序等优点。虚拟单元法与中线法计算流量具有相同的精度,但在应用上虚拟单元法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供水后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用水结构等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回顾了河南省平原区以往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并通过收集、统计2008—2018年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的监测成果,基于ArcGIS软件,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变化进行量化分区;结合降水量、地下水资源量、供水量等资料对供水前后河南省受水区用水结构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至2008年,河南省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平均埋深整体逐渐增加;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资源量随降水量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南水北调中线一期供水后,2015—2018年平均地下水供水量在地下水资源量中的占比较2008—2014年减少9.55%;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且主要体现在埋深 > 8~12 m范围向埋深 > 4~8 m及≤4 m范围的转变,埋深 > 12~16 m及 > 16~20 m范围在受水前后基本保持不变,埋深 > 20 m的区域范围有所减少;2008—2014年各监测点分布县区的浅层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2015—2018年供水期间有2/3以上县区浅层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农林渔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占比在供水后均有所减小,城乡生活、环境综合用水占比增加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受水区浅层地下水位恢复及缓解供水矛盾问题等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大型输水渠道闸前常水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渠道中,针对同时操作闸门是否仍能维持闸前水位为常值,模拟计算了同时改变渠首流量、闸门开度和分水口流量时渠道中的非恒定过渡过程。结果显示,中线主干渠中所有闸门开度不论是同时增加还是减小,渠道中的水流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新的恒定状态,且闸门开度减小比闸门开度增大所需的过渡时间要长很多。非恒定过渡过程中,闸前水位的变化幅度都较大,各闸前水位最终都能回复到初始时刻的水位。由于非恒定过渡过程时间很长,实际运行条件下,要实现闸前常水位运行方式还需要对闸门的调度方式做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崔皓东  张家发  张伟  王金龙 《岩土力学》2010,31(Z2):447-45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渗流问题是影响渠道衬砌及渠坡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具有承压水地层的深挖方渠段尤其如此。为更全面分析该类渠段渗流场分布特征及渗控措施合理性,采用渗流自由面、密集排水孔三维有限元精细模拟技术,针对典型深挖方渠段建立渗流模型,模拟渠道渗流场分布,分析渗控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具有承压水地层渠段布置排水垫层,并结合逆止阀以及渠坡排水孔等综合措施,能有效降低渠底衬砌板下扬压力,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云南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格局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华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8):830-839
以覆盖云南全境的31个地区植物区系研究报告为基础, 使用Arcview软件制作了14个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多度分布图。 对这些种子植物属的多度分布格局进行分析,获得以下结果:①热带成分合计占所统计的地区植物区系属的29.6%~94.1%, 其最小值是在云南西北部, 最大值出现在云南南部; 温带成分合计占所统计的地区植物区系属的6%~70.4%, 其多度分布恰与热带成分相反。②在热带成分中, 全热带分布属占13.64%~46%, 居热带成分之首, 其最大值出现在云南怒江和元江的干热河谷; 热带亚洲分布属占3.33%~42.26%, 最大值出现在云南南部。③在温带成分中, 北温带分布属占所统计的地区植物区系的2%~30.39%, 居温带成分之首, 最大值出现在云南西北部山地, 其次是东亚分布属, 占2%~14.57%, 最大值出现在滇西北横断山区。④在与云南植被的关系上,热带亚洲分布属、旧世界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属是云南热带森林的主要成分; 全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属是干热河谷植被的主要成分,北温带分布属主要出现在冷湿山地森林植被中,而东亚分布属、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属及旧世界温带分布属与温凉气候地区的森林植被联系相对密切。⑤生物地理上,云南种子植物属的多度分格局暗示了所谓的“田中线”在印度—马来西亚热带植物区系与东亚亚热带—温带植物区系的地理界限上有意义;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属主要存在于云南的干热河谷,暗示了干热河谷植被具有一定非洲亲缘;云南西部的热带性很强,暗示了在印度板块同亚洲板块相撞、推挤北移及喜马拉雅隆升过程中, 云南西部至东南部的地块可能发生了顺时针转动。⑥在云南, 不论其纬度, 只要是海拔低的区域都是热带区域, 支持云南应是一个基带为热带的大的山原观点。  相似文献   

20.
利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复化辛甫生公式及龙贝格公式),计算及改进适合各种道路线型(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用的中、边桩编程用坐标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