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的瓶状微化石Protolagena lambata(gen.et sp.nov.),P.gaojiashanensis (gen.et sp.nov.),P.papillata(Zhang;1986)和P.sp.产于陕西宁强胡家坝地区的震且系灯影组高家山段。它与后生动物实体和遗迹化石共生,是高家山生物群的一个重要组成分子。它的发现是继湖北房县下寒武统西蒿坪组和峡东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发现瓶状微化石之后的又一新产地和层位,填补了震且纪灯影期该类化石的空白,对探讨由晚前寒武纪束期至早寒武世早期的带壳生物的发生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芳  张录易 《地质论评》1995,41(4):355-362
本文报道的瓶状微化石,发现于陕西宁强宽川铺袁家坪剖面,化石产出层位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小壳化石带,所获微化石数量颇为丰富,囊壳甚小并业经碳化。袁家坪瓶状微化石群的发现,填补了梅树村阶下部此类化石的空白,进一步表明发生于晚前寒武纪的该类具瓶状囊壳的微动物群,曾延入寒早期的事实,现有微化石化碳质保存,为探讨其囊壳原始物质组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陕南震旦系灯影组瓶状微化石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录易 《甘肃地质》1994,3(2):1-8,T002
在张录易、李勇(1991)初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再次系统采集化石并研究,进一步查明了陕南晚震旦世高家山生物群中瓶状微化石的产出层位、地理分布、宏观特征和属种组合,计有ProtolagenaZhangetLi,p.gaojiashanensisZhangetLi.P.Papillata(Zhang),P.cylindrata(sp.nov.);Sicylagenaformosa(gen.etsp.nov,),S.latistuma(gen.etsp.nov.)和一未命名的化石。同时借用电子探针能谱分析和激光分子拉曼微探针等设备对壳壁特征和壳壁物质成分做了尝试性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瓶状微化石是研究历史短暂,研究程度较低,不甚知名的一个新型化石种类。“瓶状微化石”一称,虽非正式学名,但事实上它在前寒武纪微体古生物学领域已经形成了或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本文综合了国外的基本文献,并部分涉及国内资料,对瓶状微化石做一简介,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境内对此类化石的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前寒武纪微体古生物学的一个新分支—瓶状微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张德维 《广东地质》1996,11(4):8-13
分布在肇庆市郊乌榕、南坑、栏柯山、金鸡等地的变质岩,以往未找到化石,时代的确定缺乏依据。近年来,在其中的灰黑色千枚岩中发现了较丰富的微古植物化石,为该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岩时代定为震旦纪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地层层序和地质构造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前寒武纪瓶状微化石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北省境内。同 东陡山沱组瓶状微化石。有人曾提出过异议。笔者在文中对因主位不同的切磨导致的瓶状微化石的各种形态差异(如横切面、弦切面等)杉了详尽的解释,以确证该类化石在峡东陡山沱组的存厅,百并非所谓的“沉积构造”或“核形石”。  相似文献   

10.
剖析对峡东陡山沱组瓶状微化石的曲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寒武纪瓶状微化石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北省境内。对峡东陡山沱组瓶状微化石 ,有人曾提出过异议。笔者在文中对因方位不同的切磨导致的瓶状微化石的各种形态差异 (如横切面、弦切面等 )做了详尽的解释 ,以确证该类化石在峡东陡山沱组的存在 ,而并非所谓的“沉积构造”或“核形石”  相似文献   

11.
陕西新元古代末期奇异骨骼化石新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洪  张录易  谢从瑞 《地球学报》2002,23(5):387-394
陕西宁强新元古代末期灯影组高家山段上部发现与Cloudina,Sinotubulites等管状动物骨骼化石共生的大量微体奇异骨骼化石,其中的一些似与寒武纪早期的小壳化石有一定的亲缘,如形态奇特的铆钉状化石、腹足类化石等,证实寒武纪与前寒武纪生物界之间存在明显的连续性;奇异骨骼与陡山沱期生物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如一些分枝的管状化石,这一化石组合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该组合包含了可能的矿化后生藻类(具各种分枝类型)、矿化的蓝绿藻类化石等。种种迹象表明,在新元古代末期整个生物界发生了一次强烈的生物矿化事件,这一发现弥补了国内外新元古代末期矿化后生植物资料的空缺;磷酸盐化球状化石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所展示的球状化石由于形态多样,数量众多,内部结构各异,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望在后生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2.
13.
在过去15年间,已报导过格陵兰(伊苏阿上地壳群,大约3770Ma)、非洲(翁韦瓦克特群,大约3540Ma;无花果树群,大约3400Ma;维特瓦特斯兰德岩系,大约2640—2820Ma;布拉瓦约灰岩,大约2600Ma)、澳大利亚(瓦拉沃纳群,大约3520Ma;戈尔格溪群,大约3400Ma;南部克罗斯石英岩,大于2700Ma;哈默斯利群,大约2700Ma)、印度(马德拉斯片麻岩,大于3000Ma;G.R.组,大于2600Ma)、以及北美(苏丹含铁  相似文献   

14.
峡东地区震旦纪陡山沱组微体化石新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忠英 《地质论评》1981,27(5):452-454
近十年来,峡东地区震旦纪微体古生物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对建立我国震旦系层型剖面,进行世界性生物地层对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峡东地区震旦系剖面出露齐全,生物化石丰富。上统陡山沱组的微体化石,据邢裕盛、刘桂芝研究和赵自强等的资料,计有21属、27种(不包括未定种),其中有2新属、7新种、3新联合种。尹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介绍了陕西宁强某地火山岩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扼要论述了金矿形成的地质条件,对金矿的成矿规律、找矿方向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该类型金矿的地质找矿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曹瑞骥 《地质论评》1966,24(1):53-56
震旦纪藻类化石的研究对震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藻类化石多数组成迭层石,分布在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和页岩中。迭层石大小不等,形状各异,有柱形,圆锥形,椭球形,板形等。它们大部分是由许多向上凸起的基本层理重迭而成的(图1图版I.1)。基本层理则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调研大量文献,系统梳理了前人关于中上扬子地区震旦纪灯影期古海洋环境特征的研究方法和主要认识,特别是关于古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古温度和古盐度等3个要素。结果表明,震旦纪灯影组沉积时期,中上扬子地区的古海洋是一个水深较浅、并逐渐趋于氧化的浅海水体环境;古海水温度为7.0 ℃~38.6 ℃,且在灯影组晚期升高,主要为亚热带气候;海水盐度较新元古代早期有降低的趋势,但仍为海相环境,且灯影组二段和灯影组四段时期盐度相对更大。震旦纪灯影组沉积时期的古海洋环境在地质演化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时空意义,能够为解释当时地球的气候条件和生物演化等方面的重大变化提供依据。现阶段研究中的问题包括:1)缺乏同时期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区域对比;2)古海水绝对深度的研究十分薄弱;3)缺乏古海水盐度的直接指示依据。建议开展高分辨率古环境指示参数垂向序列和多剖面横向对比的研究,尝试定量分析氧气浓度随古海水绝对深度的变化规律,探索指示古海水盐度的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泡石是一种含水的镁硅酸盐矿物,在自然界中分布不广,而且很少形成大量堆积,是一种稀缺的粘土矿产.它具有一系列有别于其他粘土矿物的物化性能和工业用途.近年来,海泡石类粘土矿物已日益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陕西宁强海泡石赋存于二叠系泥灰岩、Ca-Mg质页岩和粘土中。本区海泡石呈纤 维状或纤维集合体。由于有高含量的水,折光率较低,平均为1.508,干涉色为灰色。该矿物的粉 晶衍射图谱最强线有12.17,7.47,6.70,4.51和4.32A。本文亦描述了该矿物的差热分析,热 重、化学分析和红外资料。 本区海泡石作为化学沉积物,形成于边缘海或内陆海中。特别是在铝浓度低,氧化硅浓度高,镁浓度高和pH为碱性的环境中更易形成。  相似文献   

20.
龙首山震旦纪砾状白云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渊 《甘肃地质》1991,(12):81-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