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华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以遥感与GIS为技术支撑,对华北地区1995-200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并对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城乡、农村居民点及工交建设用地增加显,以农村居民点的变化尤为突出;耕地减少,且主要变为建设用地;林地减少;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明显;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在降低,说明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选用三期遥感数据,采用室内解译结合实地相关调查资料进行修正的方法,获得新疆巴楚县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来,研究区耕地面积在时间上经历了持续扩大的变化过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原有耕地为基础向外逐步扩张的态势。土地开垦破坏了区域内维系绿洲生态安全的防护林体系,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同时,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加剧了原本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矛盾。因此,停止垦荒并尽快恢复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选用三期遥感数据,采用室内解译结合实地相关调查资料进行修正的方法,获得新疆巴楚县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自2002年以来,研究区耕地面积在时间上经历了持续扩大的变化过程,在空间上呈现出以原有耕地为基础向外逐步扩张的态势。土地开垦破坏了区域内维系绿洲生态安全的防护林体系,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发展趋势,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同时,耕地面积的不断增加,加剧了原本存在的水资源短缺矛盾。因此,停止垦荒并尽快恢复区域生态环境状况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以1995、2003与2013年的Landsat TM/OLI影像为数据源,基于CART算法的动态变化分析方法对杨凌示范区1995~2013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995~2013年18年间杨凌示范区农用地减少了27.65 km~2,林用地减少了16.86 km~2,城市用地增加了41.82 km~2,减少的农用地和林用地主要流向城市用地。通过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分析,可知杨凌区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驱动力为经济和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5.
江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德国际使用项目“江宁县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SILUP)的部分研究内容,利用现有资源及陆地卫星TM、SPOT图像数据,对近年来江宁土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江宁经济的飞速发展,可耕地的面积在逐渐和,地土的合理规划与利用在可持续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3S”技术基础上,利用江汉平原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三个时期的卫星遥感影像,先对90年代的影像进行了解译,再用图层套合的方法,解译出80年代和2000年江汉平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情况,并对江汉平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膨胀速度加快.人们的土地利用活动越来越频繁,强度也越来越大,造成了许多环境和资源问题.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协调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ENVI5.1和ArcGIS10.2对天津市静海县2000、2005、201...  相似文献   

8.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0年和2014年两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综合利用RS技术、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北戴河区2010~2014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戴河区景观类型以建设用地、林地为主;2010~2014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010~2014年北戴河区景观斑块数量和密度增加,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景观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异质性程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有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的维持。基于RS和GIS软件平台,对吉林地区近10年来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计算10年内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转移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居民地和旱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体和林地面积趋于稳定,水田面积大幅度减少;居民地增加最显著的位置集中在吉林市及其周围地区,而旱田和林地变化主要集中在离居民地较近的山坡处。  相似文献   

10.
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土地利用程度等指标,基于县域尺度研究了喀斯特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了贵阳市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类型、变化剧烈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贵阳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草地和耕地,1990~2010年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迅速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明显减小;②1990~2010年贵阳市各县域的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增大趋势,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水平上升;③贵阳市各县域土地利用的开发幅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贵阳市市辖区、清镇市、息烽县、修文县和开阳县。  相似文献   

11.
现势性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库是搞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必备图库之一,它对于摸清家底、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土地征收征用、宏观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统一空间框架、与国土业务紧密结合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可动态更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库,具有一定的创新,对于提升国土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阐述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机制、方法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本人工作经验,分析利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成果进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1997年的TM和2007年的ASTER遥感影像数据的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获得土地利用变化的数据,并计算出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转移矩阵、LUCC幅度、动态度和状态指数等指数模型,定量分析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997-2007年间,耕地和草地大量减少,其他土...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基于现状用途的管制存在管制方式偏行政化、管制手段无偿化导致农村集体土地收益偏向国有、非农产业和城市分配,重塑用途管制制度已显示出迫切性。本文探索基于最佳用途,通过"用途差"和"用途差"交易实现土地用途有偿管制的机制,认为通过用途有偿管制机制不仅可以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资源,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且,可激活土地资源价值,特别是有助于农用地资源资产、资本化,缩小农村、农业和农民家庭资产与收入与城镇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其外延式的扩展模式对土地资源利用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和浪费,最终影响城镇的建设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GIS空间数据库,对某镇的城镇和乡村土地利用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其发展变化的潜力研究,为城镇发展的规划和方向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土地利用动态管理系统研发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加剧了土地管理的压力,建设具有辅助决策功能的土地利用动态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本文在阐述建设此系统的重要意义基础上,讨论了系统研发中几个关键问题,即“动态”管理的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集成管理和决策的初步实现等。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法,对于类似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 1999,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MLR) of China launched the National Land Use Change Program especially to monitor the scale and distribution of urban expansion and the decrease in cultivated land through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his Program has been carried out annually and continuously for seven years since then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cy-making of MLR about land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about this Program and discusses several research issues. First,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sources and other ancillary data used in this Program are presented. The approaches for image preprocessing, i.e. radiometric normalization, image geometric rectification and image fusion are then introduc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lgorithm development for image registration. Second, land use 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 is the most critical and complex aspect of the Program. The methodologies for change detection using either bi-temporal image pair or one existing land use map and one remotely sensed image are detailed. Third, since the data of land use changes derived from remote sensing will be operationally used for local and central government, field validation and accuracy assessment are crucial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change detection results. The strategy of field work and the resulting accuracy evaluations is presented. The land use and change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remotely sensed data has wide applications for land management, including land use database updating, verific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of national high-tech parks. Last,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mages and change detection result, to improve the consistency of land use classification and to develop change detection algorithms for diverse and complex remote sensing data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8.
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是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其最终目的是为国土资源管理以及其它行业服务。本文在土地管理基本理论和武汉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数据库应用的多种方法,总结了数据库的应用模式以及多种应用成果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数据库在日常地籍管理、土地资源与资产管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对调控土地市场、提高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各地大力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形势下,通过对嘉兴市实地调研,分析土地储备机制的优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拓展土地收购储备方式、创新土地储备机制来深化土地储备制度,更有效地解决低效用地再开发中的难点和问题,确保低效用地再开发依规、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