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武法东  陆永潮 《现代地质》1996,10(3):397-403
通过对重矿物进行R型、Q型聚类分析,结合沉积学及砂岩矿物成分的研究,认为西湖凹陷平湖区第三系沉积物陆源区母岩类型共3类。其中由重矿物组合反映的母岩包括变质岩和火成岩共2类5型。在平面分布上,平湖地区南、北母岩类型有差别:南部以中性、中酸性火成岩为主,而北部即有各类变质岩又肿基性,酸性火成岩;在纵向演化上,南北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填过程中由于物源变化而反映的不同类型重矿物组合的交替变化。  相似文献   

2.
鹿乡断陷近年来虽在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该区存在多物源方向交汇、沉积体系划分不清晰;而经典的物源分析方法操作复杂,可靠性差。笔者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重矿物的相对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研究区砂岩等厚图,对鹿乡断陷双阳组各段的物源方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双阳组一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存在西南、南部和东部3个物源方向;在双阳组二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存在东部、南部、西南和西北4个物源方向;在双阳组三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存在东部和西北部2个物源方向。双阳组沉积时期,西北和南部方向物源的沉积物供给呈现"弱--强--弱"的变化特点,东部方向物源的沉积物供给不断减弱。沉积体系的规模受控于沉积速率。  相似文献   

3.
重矿物资料在沉积物物源分析中被广泛的应用。采用聚类分析的数学统计方法,将重矿物资料在垂向上分出不同的沉积期次,得出表征不同母岩区的重矿物组合类型,进而在整个研究区对比划分物源体系并结合ZTR等值线图研究各沉积期次物源方向。由此涠西南凹陷古近系流三段下亚段可划分为四大物源体系,分别为北西物源体系,南西物源体系,北东物源体...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发育大量潮汐沉积,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综合利用岩心与测井资料,对西湖凹陷W井区平湖组岩相及沉积微相类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江苏省东南部如东-东台沿海地区的现代沉积考察,进行比较沉积学研究,结合平湖组发育情况及现代潮汐沉积平面展布,明确了研究区平湖组潮汐沉积特征及发育规律,建立了沉积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5.
依据“质量守衡”原理和沉积物物源难以穷尽的认识 ,提出了沉积物物源定量识别的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实现了东海陆架北部表层沉积物物源的定量计算 ,阐明了长江、黄河入海物质的大致分布特征。长江沉积物主要分布于 32°N以南、台湾暖流以西的海域 ,黄河沉积物主要分布于 32°N以北、台湾暖流以东的海域。长江、黄河两类沉积物的这种分布格局与本海域的流系分布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东部过XH-1井的GH-1剖面,揭示了盆地边缘在新生代多次盆地原型迭代中的结构变化。在梳理前人关于盆地原型学术观点的基础上,通过T25、T24、T23上超点不断东扩的特征,确认了陆相盆地发展跨越式、旋回性的演化特点;根据T24、T20两期构造反转,确认了陆内迁移拗陷期渐新统、中新统(龙井组和玉泉组)分别为两个二级构造层序;结合柳浪组的成因机制,探讨了柳浪组在盆地发展史中的归属问题。通过玉泉运动、花港运动和龙井运动机制探讨及界面确认,深化了断陷期、拗陷期西湖凹陷东部边界的认识,明确了西湖凹陷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走滑拉张断陷-转换边缘拗陷、渐新世-中新世陆内迁移拗陷、上新世-第四纪弧后陆架边缘拗陷的盆地原型迭代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刘座辰  孟令箭 《江苏地质》2018,42(3):427-433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南北2个物源在南堡凹陷东营组各层段的发育范围。将108个单井样本按照23种砂岩重矿物组分进行Q型聚类,在二维平面图上利用不同聚类间的亲疏关系判断是否来自同一物源,最后在井位图上划分出不同物源发育的范围,并利用ZTR指数以及磁铁矿的递变梯度判断出物源的方向,确定了东营组3个亚段南北2个物源发育的范围,为盆缘耦合分析提供了依据。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独立完成物源展布和来源的研究,结合其他地质学分析方法,将有助于揭示真实沉积过程,为进一步研究沉积相、储层岩性、物性分析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丽水36-1构造位于东海陆架盆地(台北坳陷)丽水西次凹的中东部,该凹陷属新生代断陷型盆地,呈北东向展布,上古新统灵峰组和明月峰组是主要目的层段。根据该构造已钻3口井进行系统沉积学和测井相研究,上古新统物源主要来自凹陷西部的闽浙隆起带和中部的灵峰凸起带,可能还有北部的雁荡凸起带。不同的物源区通过断层的活动和海平面的升降等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发育和展布。在凹陷下陷兴盛和海平面快速上升期,灵峰凸起带物源经过边缘大断层在其西侧形成扇三角洲,进一步向凹陷中心推进形成深水浊积扇和浅海沉积;闽浙隆起带物源可能沿着不同的入口在凹陷西斜坡形成扇三角洲,它们也可进一步向凹陷深处推进形成深水浊积扇体。根据油气聚集规律和物源分析,形成于凹陷深水区的浊积扇沉积和斜坡带的扇三角洲前缘沉积,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
张凯棣  李安春  董江  张晋 《沉积学报》2016,34(5):902-911
为进一步明确东海陆架区的沉积物物源及水动力环境,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碎屑矿物进行了鉴定分析。研究区共鉴定出49种重矿物、8种轻矿物。根据碎屑矿物的组合分布结合矿物形态特征,将东海陆架区划分为三个矿物区,内陆架矿物区、外陆架矿物区及虎皮礁矿物区。内陆架矿物区,动力分选是影响碎屑矿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物质来源相对单一,碎屑矿物主要来源于现代长江物质,闽浙沿岸近岸河流的输入,人类活动也对该区的矿物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外陆架矿物区,重矿物分布的主控因素是长期的分选作用,主要是长江物质经后期改造形成,现代长江物质可从内陆架中北部扩散至124.5°E左右,此外外陆架东南部地形的变化也对碎屑矿物的分布起到一定控制作用;虎皮礁矿物区,有来自黄河、长江、火山物质的多重影响,且水动力环境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10.
对东海外陆架中部表层沉积物34个样品,南部两个岩心75个样品的沉积物特征和重矿物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其中有用重矿物砂的品位。东海外陆架晚更新世残留沉积中有用的重矿物砂来源于中国大陆,其含量与细砂含量、重矿物总量、沉积物的粒度和分选性呈正相关关系。重矿物砂赋存在海退层位中,形成于滨岸带,并经过后期海侵过程的改造和进一步富集,主要分布在水深100~200 m范围内。外陆架中部有用重矿物砂高品位异常区面积达1.2×10.4 km锆石和石榴石品位达到Ⅰ级异常。南部岩心中异常品位的有用重矿物砂的厚度1.5~2 m,锆石品位达到工业边界品位,研究区钛铁矿普遍出现Ⅱ级和Ⅱ级以上的异常品位。东海外陆架区浅海砂矿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盆地动力学与能源资源——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按地球化学成分的变化特点 ,吐—哈盆地砂岩样品以二叠纪、三叠—侏罗纪、白垩—第三纪为单位组成三个组 ,分别代表盆地几个相对稳定的发育时期。在这三个组之间岩石化学成分存在较大的突变或跳跃 ,则是盆地南侧发生的几次板块碰撞拼合作用对本区产生的影响。对渤海湾盆地泥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渤海湾盆地海域内各次级凹陷的沉积物源区各自不同、相互独立 ;但在盆地不同地区 ,沉积物源区母岩地层时代有随时间推移发生改变的现象。上述研究表明 ,陆源沉积物地球化学研究在沉积盆地分析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可以揭示沉积物成分中所包含的更为细微的信息 ,是盆地沉积演化研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沉积构造动力背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武法东  周平 《现代地质》1999,13(2):157-161
东海陆架盆地属大陆边缘裂陷盆地,具有构造活动多期、反转构造明显和盆地动力背景复杂的特点。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深部地幔柱的活动是陆架盆地形成的主要动力;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楔入造成的远程影响是导致构造应力场反转、触发和促进盆地裂陷作用的重要动力来源;盆地晚期自东向西的挤压力是第三位的构造力。根据可容纳空间的概念,从控制层序构型的影响因素,即海平面变化、构造沉降、沉积补给等方面讨论了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沉积构造动力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东海陆架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地震反射特征和层序界面性质特征,对东海陆轲盆地第三系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并建立了层序了层格架,共划分出3个构造层序,7个超层序和19个层序,以岩心成因相的精细描述及测井相分析为基础,对该盆地第三系进行了沉积体系分析,共识别出9种沉积体系,20种沉积相组和若干种成因组,对盆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沉积体系发育,空间展布及体系域组合等沉积响应进行了分析,以微体古生物年代化石为主要依据,结合沉积环境和沉积  相似文献   

14.
古长江碎屑物进入东海盆地时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研究东海盆地新生代沉积物中微量元素、孢粉和重矿物资料,推测了新生代时东海盆地及其周围古地貌的变化,並推断古长江碎屑物在中中新世晚期时才开始进入东海盆地。  相似文献   

15.
珠江口表层沉积物的重矿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珠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约200个样品的矿物,着重分析重矿物的组合、含量变化,形态特征等,把珠江口重矿物的平面分布划为五个重矿物区。指出珠江口为现代陆源物质充填的河口湾,沉积环境控制了重矿物的特征、分布及分区,重矿物沉积过程的规律性,可供寻找地质时期和现代的浅海(古滨海)砂矿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重矿物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综述了重矿物在物源分析,构造演化,地层分析对比,岩相古地理重建及古气候恢复等方面的应用及进展。认为在盆地分析中,重矿物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总体评价,综合研究,将获得更接近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张捷芳 《地质论评》1993,39(1):36-43
根据南海北部大陆架18个钻井561个样品的分析鉴定,说明含有Characeae,Clavatoraceae和营养体三类轮藻。依据化石特征其地层时代为早、晚白垩世,古新世,渐新世和晚第三纪。其中早、晚白垩世和古新世地层的轮藻化石和岩性,可分别与广东陆地上,下白垩统官草湖群,上白垩统大塱山组及古新统(土布)心组和西(土布)组等对比,表明两者在白垩纪—古新世期间连为一体。恩平组沉积后隆升,自渐新世起南海北部大陆架逐渐沉降并形成今日南海。  相似文献   

18.
聚类分析在534铀钼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  张振强 《地质与资源》2013,22(4):326-329
聚类分析是对不同地质体或地质现象的某些共同属性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分为Q和R两种.通过对534铀钼矿床聚类分析,将矿区样品分为3组,这3组样品具有十分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东段深部的矿化蚀变具有矿根相特征,东段浅部具有矿身相特征,而西段深部具有矿顶相特征.可以进一步推断,西段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沉积于中中新世到上新世的浊积砂体是第三纪Niigata弧后盆地的主要油气储层之一 ,该盆地是日本列岛最富产石油的盆地。我们对这些浊积砂体的重矿物进行了详细和系统地分析。首先 ,作者展示了将重矿物分析和沉积作用分析相结合 ,从而得出有关沉积过程的全新观点的实例。沿着位于盆地东缘的上新世早期的浊积砂岩体的垂向和横向取样分析表明 ,砂体东半部重矿物的成分和西半部重矿物的成分不同。重矿物和沉积分析结果表明 ,发育在东半部的浅海陆架浊积砂岩和发育在西半部的深海水下浊积体在上新世早期是相互叠置的。其次 ,作者检验了用重矿物成分作为指标来表征某个特定浊积体的有效性。为此目的特选重位于Ni igata盆地中部的许多浊积砂岩分析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 1)基于主要重矿物 ,比如蛋白石、普通角闪石、紫苏辉石和普通辉石的定量综合分析 ,至少可将研究区的浊积砂岩划分为 6种类型 ;( 2 )一个组或段的浊积砂岩包括一种类型或紧密相关的两种类型 ;( 3)研究区不同的组或段通常由不同的重矿物组成构成 ,不同的物源或相同物源下不同的地质事件 (例如火山活动开始期 )可能是这种差异的原因。重矿物分析不仅可作为有价值的常规手段估计物源方向 ,而且可同其他的沉积资料结合来解析沉积过程 ,估计几个相邻  相似文献   

20.
东海地区壳体构造演化及其盆地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本文引用最近的地震、钻探、海底拖网采样及其它地质资料,通过综合研究与分析,证实东海地区的壳体属薄化陆壳型壳体,其构造演化经历了地槽阶段(Pt-D_2)、地台阶段(D_3-T_2)和地连阶段(T_3-Q)。其中,前两个阶段与东亚壳体东南地区的构造演化基本一致,进入地洼阶段后逐步薄化。东海盆地的形成与“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无关,而与地幔蠕动流所产生的拖拽型拉张应力场和地洼造山带所具拉伸趋势而形成的伸展型拉张应力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