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等高距和地形坡度的情况,当地形图上基本等高线之间距离等于或小于0.3mm的称为密集等高线。描绘密集等高线比一般等高线困难,并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方法。本文根据我队同志在实际作业中的经验和体会加以整理,供清绘密集等高线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重要任务,在于正确地反映地表的外部特征,即正确地表达各类地貌的形状、大小、高度、斜坡的坡度和方向、地面被切割的深度和密度等。为此,除了合理选取等高距,正确描绘基本等高线外,对某些类型的地貌来讲,尚需运用补充等高线。由于补充等高线的等高距小于基本等高线的等高距,所以它能表示出基本等高线所不能表示的重要碎部,并为进一步强调某些地貌类型的特征提供了可能性。实践证明,在地形图上合理运用补充等高线,将会完善地貌的特征,丰富地貌的内容,提高地图的质量,增强地图的使用价值。因此,在使用基本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同时,必须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合理地运用补充等高线。本文拟将运用的原则和方法作一粗浅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等高线树的自动建立及其应用毋河海(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等高线是表示地貌形态的重要手段,具有严密、精确、可量测和易转换等特点。但它也具有竖向不连续的缺点,特别是当等高距较大,或地形比较和缓而使等高线比较稀疏时,地貌形态的不连续性就突出了。在计算机地图制图...  相似文献   

4.
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导线测量,大比例尺的物探测量以及其他的一些直线测量中,通常采用钢尺量距。传统的方法是按地面坡度用钢尺量得斜距S,在每尺段端点放站测量地面垂直角α,然后把斜距改成平距d,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5.
技术问答     
问:1:1000比例尺测图,对于坡度近于1:1(即倾角近于45度)的冲沟沟壁是以等高线表示呢,还是用(?)符号表示?如果以等高线表示,则沟沿处的等高线将接近于直角,是否合理?(本溪市规划处测绘队)答:应用等高线表示。其理由主要有如下三点:(1)用图单位要求在图上能迅速确定点的高程,或按一定高程,根据等高线(或内插)计算面积。因  相似文献   

6.
MapGIS下图切地质剖面自动绘制方法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图切地质剖面方法较为烦琐,一般是在地形图上确定剖面线的起点和终点,用尺量出平距,结合图面等高线计算坡角,以画出剖面的地形线,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剖面花纹,这样进行剖面绘制工作效率较低。因此,笔者就剖面绘制的方法进行了探索,成功地在MapGIS平台下实现地质剖面绘制自动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摄影测量的方法,按照“嫦娥一号”卫星工程的设计指标,在摄影测量坐标系内,对“嫦娥一号”立体影像测绘能力进行评估。评估表明:“嫦娥一号”卫星影像可测制等高距为300米的等高线,某些地区也可以采用200米等高距;可以完成摄影测量坐标系内月球外方位元素重建及数字高程模型和正射影像的制作。  相似文献   

8.
等高线数据是生产规则格网DEM的常见数据,生产过程中DEM适宜分辨率的选取直接决定DEM的地形表达精度,影响下一步数字地形分析的结果。本文以辽宁某丘陵样区1∶50 000地形图中等高线为基础数据,首先,基于整体地形特征及等高距对适宜分辨率做出大致判断,通过初步分析确定6种备选分辨率;然后,基于不同分辨率坡度均方根误差(Slope RMSE)在格网大小逐渐减小的过程中趋于稳定的特性确定适宜分辨率;最后,利用重构等高线与原始等高线的对比结果验证适宜分辨率选择的准确性。经过实验得到样区数据适宜分辨率为20 m。  相似文献   

9.
首先通过曲面拟合修正部分粗糙地面点的高程,然后建立三角网跟踪等高点,采用加权二次多项式消除毛刺,最后采用顾及等高距的样条函数内插等高线。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损失较小的精度下生成不相交的光滑等高线,视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水电勘测中的大比例尺坝址地形测量,常常是在两岸高山矗立、坡度很陡、起伏很大、地形复杂的地方进行,施测面积一般多为2~10km~2,比例尺一般为1/1000~1/5000,等高距为1~5m,坝址控制,经常用独立测角图根网(三角锁或中心网形)为主控制,以线形锁与视距横尺导线加密,用平板仪导线补其不足。由于山高,坡陡,树林多,使水准测量感到了很大的困难,往往联测一个三角点,须要花费二、三天的时间,甚至上不去,不但工作困难,且速度慢,亦不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概述 SCOP是用来对描述地形表面(或其它曲面)的数据处理程序系统,它利用计算机将实际地形数字化和信息化,自动生成任意比例尺、任意等高距的地形图、坡度图并为影响地图的制作,工程土石方量等的计算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SCOP程序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于1970年开始研制的,开始的目的只是为自动绘制等高线,四个字母分别取自stuttguart contour program。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改进,并在许多学者,一些仪器厂家及西德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才形成目前的这个程序软件包。  相似文献   

12.
针对DEM转换等高线时,现有方法不能方便、有效处理好曲线光滑与地貌精度损失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坡度分区滤波的DEM转换等高线方法。对不同的坡度分区采用不同大小的窗口进行均值滤波,并对滤波高程差值进行控制,较好地处理了曲线光滑与地貌精度损失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计曲线之间的窄部首曲线进行自动识别和打断删除。基于该方法,利用ArcGIS+Python脚本开发了DEM到等高线自动转换工具,在数字广西地理空间框架建设1:1万DLG项目的等高线采集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等高线膨胀生成规则格网DEM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一种通过等高线膨胀生成格网的新算法,该算法将等高线栅格化并交替进行4连通和8连通膨胀,两条相邻等高线膨胀的交界处即为相邻等高线的中间等高线,将新产生的等高线通过界线提取加入到栅格等高线中并继续扩张,重复进行直到没有新的中间等高线生成为止。该算法具有易于实现、程序运行速度快、效果较好、生成的差值小和对硬件要求不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等高线悖论与广义等高线定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等高线是地图上可视化的线并与地图比例尺密切相关的条件,推出了等高线悖论,即等高线是地面上一定范围内高程相等或不相等的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提出了点元概念,推导了等高线是地面上的等高点元集在地图平面上的同胚或拓朴映射的广义等高线定义。本定义包容了传统的等高线定义并可解释制图综合规律。因此,广义等高线定义更适用于等高线可视化的地图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15.
王海鹰  闫浩文 《测绘通报》2012,(3):71-73,88
等高线树表达的是等高线之间的层次关系,其构建对于地性线的提取、地表分析、精密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算法按逆时针沿内图廓线搜索两条高程不同的等高线,计算其相对方向,再根据高程值的大小,判断得到前一条等高线的闭合方向,进而得到所有等高线的闭合方向,并将等高线沿着闭合方向构成等高面,判断等高面是否含有空洞,空洞为负向地貌等高面。最后将等高线和等高面之间的嵌套关系存放在等高线树中。  相似文献   

16.
在基于启发式内插等高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内插方法。首先利用Douglas-Peucker算法提取等高线的特征点,根据特征点判断等高线之间的相似性程度,找出导致等高线出现异常的特征点;然后将相似性程度很低的两条等高线自动分解为若干简单等高线再进行内插。有效地解决了局部弯曲很大、马鞍型地貌等复杂等高线的内插问题。算法已经在以Microstation为平台的数字制图系统中实现并逐渐实用化。  相似文献   

17.
王秀云  陈晔  周卫波 《测绘科学》2006,31(4):144-145,136
本文主要介绍和研究一种统计坡面上土地表面积的方法。建立在G IS的基础上,利用江浦县1∶25万、1∶5万地形图、六合县1∶5万地形图的数字化等高线生成的DEM数据,自动提取坡度信息、计算坡度的正割值信息,并分别与江浦县和六和县的同空间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栅格数据进行叠合分析,得出两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级上的表面积和投影面积数值。并经不同比例尺、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区域内各类土地的表面积与投影面积之比作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提取的表面积在一定研究范围内,对于那些坡度较大而且面积亦大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准确统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启发式内插等高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内插方法。首先利用Douglas—Peucker算法提取等高线的特征点,根据特征点判断等高线之间的相似性程度,找出导致等高线出现异常的特征点;然后将相似性程度很低的两条等高线自动分解为若干简单等高线再进行内插。有效地解决了局部弯曲很大、马鞍型地貌等复杂等高线的内插问题。算法已经在以Microstation为平台的数字制图系统中实现并逐渐实用化。  相似文献   

19.
CH20062140一种统计坡面上土地表面积的方法研究=Research on a Method of Computing Slope Land's SurfaceArea/秀云,陈晔,周卫波(南京师范大学)∥测绘科学.-2006,31(4).-144~145,136介绍和研究一种统计坡面上土地表面积的方法。建立在GIS的基础上,利用江浦县1∶25万、1∶5万地形图、六合县1∶5万地形图的数字化等高线生成的DEM数据,自动提取坡度信息、计算坡度的正割值信息,并分别进行叠合分析,得出两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级上的表面积和投影面积数值。并经不同比例尺、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区域内各类土地的表面积与投影面…  相似文献   

20.
基于拓扑关系的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郝向阳 《测绘学报》1997,26(3):247-253
地面高程信息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地图上的等高线进行数字化来获取。等高线的数字化包括获取其特征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两个方面。本文讨论了闭合等高线之间的拓扑关系及其表示形成,给出了根据等高线的平面位置判定其拓扑关系的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自动获取闭合等高线高程值的方法。实验表示,本文所述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