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双星多方模型的形状对同步子星轨道要素的摄动影响,假定两子星在同一轨道面上运动,推出了主星对伴星的轨道要素的摄动量,理论结果表明,双星多方模型对轨道半长轴和偏心率只有周期项摄动,无长期摄动,但对近星点和历元平近点角除有周期摄动外还有长期摄动效应。文中将理论结果应用于同步双星βPer(大陵五双星)的计算上,除计算了两个子星的形状(椭率)外对同步子星的轨道要素变化的周期项振幅和长期项的效应做了数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双星多方模型的形状对同步子星轨道要素的摄动影响。假定两子星在同一轨道面上运动,推出了主星对伴星的轨道要素的摄动量。理论结果表明:双星多方模型对轨道半长轴和偏心率只有周期项摄动,无长期摄动,但对近星点和历元平近点角除有周期摄动外还有长期摄动效应。文中将理论结果应用于同步双星βPer(大陵五双星)的计算上。除计算了两个子星的形状(椭率)外对同步子星的轨道要素变化的周期项振幅和长期项的效应做了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3.
李林森 《天文学报》2001,42(4):428-435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了双星两子星的自转对轨道变化的后牛顿效应,给出自转对轨道产生的长期摄动效应和周期摄动效应。理论结果表明,两子星的自转对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近星点角和平近点经度均产生周期摄动效应,但对前两个轨道根数不产生长期摄动效,人对后两个轨道根数产生长期摄动效应,并利用理论结果对6颗双星系:EK Cep、GT Cep、NY Cep、V448 Cyg和V451 Oph中两子星的自转对轨道产生周期和长期摄动效应做了数值计算,数值结果显示:对于两个质量较大快速自转的双星系,由此产生的后牛顿铲应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现今双星演化理论中,以子星的半径等于临界洛希瓣半径,作为双星中发生物质交换过程的判据,仅仅是一个为了将三维计算简化为一维计算而引入的近似判据.它在理论上是不严格的.本文给出了一个理论严格而又能一维计算的判据.并用新的判据和用子星半径等于临界洛希瓣半径的判据,对一个由9M和6M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进行了情况A的演化计算(即物质交换过程发生在主星中心氢燃烧阶段).结果证明,用新的判据时,双星中发生物质交换过程的起始时间提前,快速物质交换过程变短,平均物质交换率增大,但慢速物质交换过程变长.在物质交换过程结束时,主星和次星的质量、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以及主星在赫罗图中的位置,都与采用子星半径等于相应洛希瓣半径作为判据的计算结果明显不同.这说明,发生物质交换过程的判据是否严格,对于双星演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首次食双星V375 Cas的BV两色光电测光资料和新的历元,并用Wilson-Devinney综合光变曲线方法取得测光解。结果表明:V375 Cas是一个类似RZ Dra的早型半相接双星系统,小质量子星充满了临界等位面,而大质量子星几乎充满了临界等位面,此星对于了解早型密近双星的演化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用相同的仪器条件在美国基特峰国立天文台观测了12颗晚型双星,并用卷积法测得了这12个双星系统的15个子星的自转速度,其中5个子星是首次进行自转测量。利用我们自己测得的自转速度值,我们也讨论了这些双星系统中的自转同步性。结果显示:所有轨道周期小于9天的双星系统子星都是周步的自转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不相接双星系统的子星间相互照射吸收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得到子星的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对已知基本参数的33个晚型双星系统中的反映子星等温面和等势面偏离程度的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冷子星上等温面和等势面的偏离程度普遍较热子星的要大,该结果支持了Zhou和Leung所提出的用气旋和反气旋来解释恒星黑子和太阳黑子巨大差别的可能性.本文还考虑了临边昏暗效应在晚型双星系统中对子星之间相互照射吸收的影响,这种影响达18%以上.临边昏暗效应对热子星的影响普遍比冷子星要大.  相似文献   

8.
不相接双星的相互照射吸收和子星表面温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对不相接双星系统的子星间相互照射吸收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得到子星的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对已知基本参数的33个晚型双星系统中的反映了星等温面和等势面偏离程度的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冷子星上等温面向和等热面的偏离程度普遍较热子星的要大。该结果支持了ZhouLeung所提出了用气旋和反气旋来解释恒星黑子和太阳黑子巨大差别的可能性,本还考虑了临边昏暗效应在晚型双星系统中对子星之间相互照射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钡星系统轨道根数分布及丰度的Monte-Carlo模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星风质量吸积的角动量守恒模型,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普通红巨星双星系统和钡星的轨道根数的变化规律,由于钡星系统是由普通红巨星双星系统演化而来,因此钡星系统的轨道偏心率及周期的分布显示了经过质量吸积后双星系统的最终轨道特征。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星风吸积过程的进行,在星风质量损失阶段系统轨道半长轴将增大,导致轨道周期增大,而偏心率变化不大,由此可以解释普通红巨星双星系统和钡星系统的轨道根数的分布规律和变化情况以及钡星重元素丰度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UW Ori的首次光电测光结果及新的历元公式。应用Wilson-Devinney综合光变曲线方法得到了初步测光解,结果表明此星是一早型几乎相接的大质量半接双星,质比m2/m1=0.513,小质量子星临界等位面。由结果的分析指出如大质量子星为零龄主序星,则小质量子星已离开零龄主序。由极小时刻的O-C分析表明周期可能有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