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定位系统》2002,27(6):41-41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开始酝酿建立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自民党议员团体要求在明年的预算中为此增加80亿日元的“调查费”,由各省厅和产业界团体组成的协商会也已成立。这个系统计划于2008年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
卫星定位导航系统自问世以来,已为公路、铁路、空中和海上的交通运输工具提供精确的导航定位服务,同时在军事应用方面也发挥了其独特的作用。目前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有美国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等系统。  相似文献   

3.
陈超 《中国测绘》2011,(3):82-83
2010年9月,日本发射了准天顶卫星定位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卫星导航领域迈出了一大步。据日本主流媒体最近报道.该准天顶卫星将美国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精度提高了300倍.达到了3厘米,日本国内也提出要用7颗卫星来构筑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针对日本卫星导航领域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其对中国发展卫星导航...  相似文献   

4.
卫星编队飞行的测量和控制以及星间通信等技术强烈地依赖于GPS系统的支持,如基于GPS的分布式卫星编队控制,该技术利用现代控制理论提供优化的队形控制,所需测量信息量最小,只需要根据对每颗编队卫星的GPS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量的滤波值计算得到其局部最优解;另外,小型化的GPS接收机也可以作为自主编队飞行微小卫星的心脏,提供姿态和轨道测量、姿态机动指令、轨道控制、指令和数据管理服务、编队控制信息传输等功能。还有,GPS接收机作为卫星编队飞行的定时敏感器,是一个低成本的星载时间同步系统。最近,美军已经在编队飞行试验台上实现…  相似文献   

5.
航空摄影测量应用十分广泛,是快速获取和更新地理信息的技术手段之一,航空摄影测量包括多个操作环节,空中飞行拍摄是其中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数据的质量,最终影响成图的精度、工程的成本和周期。为保证航摄飞行质量,提高航测的自动化水平,有必要建立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航空摄影测量飞行管理系统。本文提出基于组件技术的航空摄影测量飞行管理系统,对其GPS、GIS和航空摄影技术的集成和主要功能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搜集日本震前与震后中国大地基准33个观测站10 d的GPS数据,采用相同的数据处理模式将震前与震后结果统一到相同的框架与历元下,分析日本大地震对中国大地基准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日本大地震对我国东北及沿海大地基准站影响稍大,平面变化最大将近2.2 cm,垂直变化最大将近2.0 cm,对内陆大地基准站影响不明显。我国东北地区有向东南方向变化的位移,且我国大地基准大都略有抬升,这与此次地震机理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日本仙台发生地震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施闯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第一时间对日本境内的GPS数据进行了精密处理和分析,准确地解算了地震发生时的地面震动状态。结果显示,地震发生时刻水平方向有两次强烈的震动,造成日本GPS观测站MIZU站向东2m、向南1m的永久性位移,USUD站向东约20cm的永久性位移。该解算结果被国际地质灾害研究门户网站登载,为地震学研究和抗震救灾提供重要的计算参数。  相似文献   

8.
基于开源ArduPilot平台框架,开发了一款高原复合交变式航测无人机,并对软硬件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二次优化开发,实现了机载BDS+GPS/IMU定位系统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对该系统采用事后差分方式获取的机载动态POS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首先,对飞行获取的BDS+GPS数据进行精度评定,发现BDS/GPS动态PPP其E/N/U方向的均方根分别为2.45 cm、2.18 cm、1.71 cm,2.28cm、1.84 cm、2.56 cm。其次,应用因子分析模型将影响航线精度的五类因素归化为3类主因子。最后,应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三类主因子之间的线性关系,在航线规划时要对设计的x1、x2值分别往东、南方向偏离1.373 m、1.163 m。在空三加密时对x3、x4、x5进行0.301°、―0.164°、―3.338°量值改正调整。通过上述改正,可为今后该系统航线优化设计及数据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本大地震后,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施闯带领课题组,第一时间对日本境内的GPS数据进行了精密处理和分析,准确解算了地震发生时的地面震动状态。结果显示,地震发生时刻水平方向有两次强烈震动,造成日本GPS观测站MIZU站向东2 m、向南1 m的永久性位移,  相似文献   

10.
基于增强型GPS的自适应UKF实时星间相对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精度的星间实时相对定位是卫星编队飞行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以双星编队为例,提出一种基于GPS双频P码、双频载波相位以及星间距离观测信息的自适应UKF、实时相对定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EKF方法,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滤波稳定性及相对定位精度,而且,星间测距信息的引入能大大减少整周模糊度判定所需的历元数。  相似文献   

11.
王闻 《中国测绘》2011,(2):86-86
刚刚经历大地震的日本.为了方便民众出行、查询常用场所.依旧获取一些带有GPS位置信息的临时公告信息.目前有15款相应的导航软件.或者定位服务软件由收费转为免费功能,希望震后尽量少影响到民众出行。  相似文献   

12.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特征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给出了双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组成;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和定位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GPS系统的对比,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特征,特别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展望了未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GPS解算的日本Mw9.0级地震的远场同震地表位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日本Mw9.0地震前后各3d的77个GPS连续站观测资料和JPL精密星历,计算了该地震对周缘各国及相邻板块运动的同震影响。结果显示,日本地震对日本、中国东北部、朝鲜半岛均有较大影响,其同震水平位移影响范围达2 000km,地震造成中国东北东移1~3cm,华北东移3~8mm,朝鲜半岛东移2cm。中国境内的GPS测站的垂直同震位移均呈上升趋势,但是上升幅度非常小。结合日本岛测定的GPS同震位移和约20m高的海啸可以推断,本次日本地震的同震垂直位移具有波状起伏特征,符合逆冲挤压型地震的粘弹性理论模型。鉴于近年地震活动趋势,应该密切关注横贯中国东部的深大断裂带(郯庐断裂带)的断层活动,借助中国陆态网络密集覆盖提供的有利条件,跟踪研究郯庐断裂带附近300km范围的区域地壳现今变形、应力应变场的时变过程等,分析郯庐断裂带的断层活动,捕捉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陆态网络东北地区的6个GPS基准站地震期间的观测数据反演了日本本州东海岸9.0级强震区域地表的瞬时形变过程,应用160多个陆态网络基准站以及IGS跟踪站的GPS观测数据解算获得中国大陆地区的远场同震位移。将测站按照中国大陆主要构造带(区)进行分配统计可知,东北地区同震位移最大,平均接近20mm;首都圈与郯-庐带及周围地区平均同震位移也在10mm左右;距离震中比较远的鄂尔多斯及周围、阿尔金-祁连山-阿拉善、新疆等地区也受到了该地震的影响,在东方向发生了5mm左右的位移,并且以上地区的优势方向都为东方向;而本次地震对中国的华南(包括南海)以及青藏等地区基本没有影响。这些解算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地震动力学特征及判定未来地震趋势提供了详实的实测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廊坊消防支队调度指挥中心正式启用GPS卫星定位指挥系统,为市区五个中队23辆执勤车辆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终端机,实现了资源共享。在接到报警后,系统将根据报警电话号码、失火单位名称和地址,自动搜索出以灾害点为中心,方圆300m范围内的消防水源方位图,通过语音、数据传输、中文短消息、GPS信息向消防大队、中队下达火警、社会救援命令,向消防支队指挥旯发出预警信息。该系统还能够计算出消防中队出警的最佳路径,并通过实时监控,引导车辆行驶到交通便利的道路;指挥中心下发出动命令后,可以在出警途中将火灾现场的情况采用语音或数据的方式及时传递给中队指挥民,为其到达火场后迅速展开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日本GPS网的布设与新大地基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介绍了日本陆地和海洋空间大地控制网布测及新大地基准建立等情况,给出了依据卫星测量成果求得的日本经典大地网的变形数据及1918东京基准与2000日本大地基准之间的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高频GPS观测数据的单历元PPP进行解算,并对定位结果进行恒星日滤波,详细分析了日本Mw9.0地震引起的我国东部沿海的同震地表形变过程。结果显示,震时我国东部沿海基准站发生了显著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瞬时形变,幅度约为10cm,震后没有产生大于1cm的永久性位移,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PPP技术用于同震地表形变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